改善車站附近的行人道路網絡, 屯門南延線 包括將橫跨湖景路近湖月街的 行人天橋(湖月橋)改為更直接 方便的地面行人過路設施。 擬議屯門南延線會將現有屯馬線從屯門站向南延伸約 2.4 公里,並於屯門碼頭附近及屯門第 16 區興建新鐵路站,以改善屯門市中心南面社區的鐵路服務。
- 不過大部分現有設施都會重置,如貼近車站入口的湖景路花園、屯門海濱花園、屯門碼頭公廁將會封閉。
- 長遠而言,當屯門南、黃金海岸、深井及荃灣沿岸人口有顯著的增長,政府才重新審視興建屯荃鐵路。
- 屯門游泳池將於現時屯門高爾夫球中心練習草坪的位置重置,而屯門高爾夫球中心練習草坪於歴奇公園現址重置。
- 2020年5月29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政府邀請港鐵公司開展屯門南延線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於2023年動工、2030年通車[2]。
- 項目將加強屯門南的鐵路連接,為地區內外提供更多交通選擇,服務居民。
- 屯門南延綫將南面社區和屯門碼頭與區內鐵路網絡連繫起來,屯門友穿梭各區將可更安全、更可靠、更方便、更舒適,預計由屯門站至屯門碼頭附近的屯門南站車程少於5分鐘。
據刊憲方案,該線為長約2.4公里的電氣化雙軌鐵路系統,並擬設有兩個鐵路車站,分別位於屯門第16區及屯門客運碼頭附近,工程涉及多項設施,包括會各興建一條長約1公里的鐵路高架橋,分別連接屯門站及第16區車站,及橫跨屯門河道,連接第16區鐵路車站和屯門客運碼頭附近的鐵路車站。 在工程進行期間,附近一帶的輕鐵站,包括兆禧輕鐵站,將不受影響。 屯門南延線 屯門南延線 屯門南延線 不過大部分現有設施都會重置,如貼近車站入口的湖景路花園、屯門海濱花園、屯門碼頭公廁將會封閉。
屯門南延線: 項目時間表
16區新站擬設兩個出入口,北面出入口接近現時海皇路花園,至於南面出入口則接近「綠在屯門」附近。 現有湖景路將會改道,屯馬碼頭亦將設有3個車站入口,分別可透過現有天橋系統,直達兆禧苑商場、海翠花園,及待拆卸重置的湖景路花園,該出口亦可通向青山分區警署。 屯門南延線 2022年1月28日,政府按《鐵路條例》(第519章)的規定,在憲報刊登屯門南延綫的相關鐵路方案。
因此一直有聲音要求興建屯荃鐵路,讓屯門區居民有較直的鐵路服務前往市區。 屯門南延線2025 然而造價可能高達一千億港元,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等等各種因素,政府因而不打算興建。 屯門南延線2025 長遠而言,當屯門南、黃金海岸、深井及荃灣沿岸人口有顯著的增長,政府才重新審視興建屯荃鐵路。 與此同時,使用屯馬綫前往市區的屯門區居民不算多,主要原因在於路線先繞經元朗、後經天水圍,最終纔到達屯門,費時失事而且交通費用高昂,而屯門前往市區經屯門公路會比較直接。 據悉,屯門南延線的提升設施包括重置受工程影響的社區設施,包括為區內興建全新游泳池,並根據政府的標準提升設施;另亦會改善車站附近的行人道路網絡,包括將橫跨湖景路近湖月街的行人天橋(湖月橋)改為更直接方便的地面行人過路設施等。
屯門南延線: 延伸屯馬綫
我們委託的顧問公司就屯門南延綫項目的建造工程及鐵路營運進行了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包括噪音、空氣質素、視覺和景觀等各方面,以及相關的緩解措施,盡量減低工程對鄰近社區及環境可能構成的影響。 屯門南延綫以「社區鐵路」為定位,全長約2.4公里,將屯馬綫由屯門站向南延伸至屯門碼頭附近的新終點站-屯門南站,途經第16區站,透過鐵路延綫連接屯門南社區,屯門友日後出行就可以更輕鬆。 至於屯門南延線項目,行政會議批准向港鐵公司批出屯門第16區約6公頃用地作綜合商業和住宅用途的物業發展權,以及將來從按「設有鐵路」基礎評定的十足市值地價中,扣除一筆固定總額242億138萬元(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作為對港鐵公司推展項目的財務資助。 目前繁忙時間由屯門南前往屯門站的路面車程約需10至20分鐘,而屯門南延線開通後,以鐵路行走相同路程預料不超過五分鐘。 第16區站擬設於現有屯門游泳池的位置,是採用三層設計的地面車站,上層及中層分別是月臺及車站大堂, 車站出入口則設於中層及地面,方便乘客。
- 屯門南延線項目的建造成本預算約為158億元(按2023年7月價格計算),屯門南延線項目預計於2030年竣工[10][11]。
- 隨工程項目刊憲,項目總體規劃圖則曝光,包括兩新站預計設立出入口資料。
- 目前繁忙時間由屯門南前往屯門站的路面車程約需10至20分鐘,而屯門南延線開通後,以鐵路行走相同路程預料不超過五分鐘。
- 當局已於現時屯門高爾夫球中心內,物色一個可能的地點以作屯門游泳池另址重置之用,具體計劃取決於技術可行性研究。
- 有了新鐵路延綫,區內的路面交通擠塞情況將得以紓緩,廢氣、噪音和碳排放也可以減少一點。
根據《鐵路條例》,由當日至2022年3月29日期間,公眾有權就屯門南延線的相關鐵路方案提出反對。 市民可於辦公時間內,前往中西區民政諮詢中心、屯門民政諮詢中心以及屯門地政處,查閱該鐵路方案和相關圖則[9]。 2015年4月,港鐵就屯門南延綫工程研究項目進行招標,預計2015年第三季批出合約,第四季完成[2]。 擬設於湖景路的屯門南站將會成為屯馬綫的新終點站,是一個架空車站,包括夾層及位於上層的大堂及月臺。
屯門南延線: 車站
車站採用較纖巧及環保的設計,減少佔用路面空間,外觀更與海濱景觀融合,景緻獨特。 我們亦會因應不同工程需要,擬定合適的施工方法及緩解措施,確保鐵路的設計、建造及營運均符合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定要求。 屯門南延線2025 屯門南延綫將鐵路網絡擴至屯門南,加強人口流動,為居民生活注入新活力,有助其發展成為更具潛力的地區,長遠有利社會、商業及經濟發展,拓展商機,創造就業機會。
政府曾探討在地底建造延線的可行性,但受到基建設施及高架的屯門站至屯門南之間的坡度所限,在運作和技術上並不可行。 但研究以高架延伸部分可能會對區內景點屯門河道、以及對附近居民在視覺和景觀方面造成的影響。 發言人續說,屯門南延線項目主要包括從屯馬線屯門站向南伸延約2.4公里和增設兩個站,即在屯門碼頭附近的屯門南站和於屯門第16區的中途站(第16區站)。 屯門南延線 屯門南延線2025 屯門南延線將改善通往屯門市中心以南社區的鐵路通道,以及連接屯門碼頭。 現時在擬建屯門南站附近約有60,000名居民,而在擬建第16區站附近則約有49,000名居民居住。
屯門南延線: 鐵路延伸
設置屯門南站的目的是改善蝴蝶灣一帶(近屯門碼頭,湖景邨、兆禧苑及悅湖山莊一帶住宅為主)的鐵路服務及屯門碼頭的連接性,擬議的屯門南站鄰近屯門碼頭站及兆禧站,可以方便市民在輕鐵及主要鐵路網路之間的轉乘。 設置屯門南站的目的是改善蝴蝶灣一帶(近屯門碼頭,湖景邨、兆禧苑及悅湖山莊一帶住宅為主)的鐵路服務及屯門碼頭的連接性,擬議的屯門南站鄰近屯門碼頭站及兆禧站,可以方便市民在輕鐵及主要鐵路網絡之間的轉乘。 按照《鐵路發展策略2014》檢討報告中的評估方案,屯門南延綫會將屯馬綫從屯門站向南延伸約2.4公里至屯門南一帶(近屯門碼頭),以架空形式興建及設站。 運輸及房屋局今日(28日)為興建屯門南延線的工程刊憲,新延線從屯馬線屯門站向南伸延2.4公里,分別位於屯門第16區,以及屯門客運碼頭附近建兩個屯馬線新車站。
屯門南延線: 屯門南延線
隨工程項目刊憲,項目總體規劃圖則曝光,包括兩新站預計設立出入口資料。 屯門南延線2025 2020年5月29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政府邀請港鐵公司開展屯門南延線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於2023年動工、2030年通車[2]。 第16區站擬設於現有屯門游泳池的位置,是採用三層設計的架空車站,上層及中層分別是月臺及車站大堂,車站出入口則設於中層及地面,方便乘客。 屯門南站為架空車站,擬設於湖景路,包括夾層及上層的大堂及月臺。 鄰近車站的部分湖景路花園建議改建為車輛上落客區,方便乘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往來鄰近地區[8]。 2020年10月19日,港鐵公司宣佈批出屯門南延綫設計顧問合約予艾奕康有限公司,展開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
屯門南延線: 主要用車
考慮到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需時約兩至三年,屯門南延線預計於2023年動工建造,並在2030年落成通車,初步估算延綫造價為114億港元。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批准政府邀請港鐵港鐵公司開展屯門南延綫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並將以「擁有權」模式為該項目融資的基礎上,與港鐵公司就屯門南延線的融資安排進行談判[4][5][6]。 擬建的古洞站將設於落馬洲站及上水站之間,位處現時馬草壟路與河上鄉路交界,即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市中心。 據港鐵介紹,當東鐵綫古洞站投入服務時,車站的東面及西面將各設兩個出入口,連接古洞北新發展區;而西面出入口將連接未來公眾街市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而北環綫古洞站啟用後,車站的東面及西面隨後將增設出入口連接附近社區。
屯門南延線: 車站數目
屯門南延綫將南面社區和屯門碼頭與區內鐵路網絡連繫起來,屯門友穿梭各區將可更安全、更可靠、更方便、更舒適,預計由屯門站至屯門碼頭附近的屯門南站車程少於5分鐘。 有了新鐵路延綫,區內的路面交通擠塞情況將得以紓緩,廢氣、噪音和碳排放也可以減少一點。 至於屯門第16區的新站,屬架空車站,位置設於現有屯門泳池旁邊的屯門河岸上方。
屯門南延線: 屯門南延線|兩新站圖則曝光 兆禧苑、海翠花園將直達港鐵出入口
惟實際上,不少在天水圍、元朗和錦上路站登車的乘客反映,於繁忙時間如上班時段,均需等候2-3班列車才能成功登車,故實際上現時屯馬綫是否有多餘的載客容量應付將來屯門南站發展成疑,長遠可能需要興建屯門至荃灣沿海鐵路讓屯門居民有多一個選擇,方能起分流作用。 屯門南延線2025 屯門游泳池將於現時屯門高爾夫球中心練習草坪的位置重置,而屯門高爾夫球中心練習草坪於歴奇公園現址重置。 屯門南延線 新泳池的設施將會全面升級,將設有室內及室外部分,包括主池、訓練池、習泳池、嬉水池和跳水池,而看臺及無障礙設施均會「升級」。 東鐵綫古洞站為地底車站,將是全港首個於營運中的鐵路隧道上興建的新車站,施工過程涉及的工序非常複雜。
屯門南延線: 連接北部都會區及全港鐵路網絡
屯門南延綫(Tuen Mun South Extension),是香港一條興建中的路綫,是港鐵屯馬綫於屯門站之伸延段。 政府於2013年透過路政署《我們未來的鐵路》首次就屯門南延綫諮詢公眾意見,最後於2014年9月公佈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落實興建。 政府今日在憲報刊登屯門南延線鐵路方案,將現時的屯馬線從屯門站向南延伸約2.4公里,並在屯門客運碼頭附近設立鐵路車站、在屯門第16區設立中途站,預計2030年竣工。
屯門南延線: 港鐵古洞站及屯門南延線拍板|最快2027年竣工!車站位置、發展詳細曝光
古洞站屬於北環線第一期,是落馬洲支線上水站與落馬洲站之間的一個中途站,將來會接駁北環線主線(即北環線第二期)。 屯門南延線2025 古洞站將滿足古洞北新發展區的交通需要,並大大縮短往來古洞北新發展區和上水的車程時間,支持該區人口和就業機會持續增長。 2021年1月19日,各區議員與港鐵代表會面及實地視察並交換意見。
屯門南延線: 屯門南延線預計2030年竣工
據甄紹南議員所述,港鐵初步計劃(尚未落實)重點包括拆卸湖月橋、拆卸重建兆禧橋、改建湖景路花園為公共交通上落客設施、以行人上蓋連接輕鐵兆禧站和屯門南站、將屯門泳池搬至龍門路高爾夫球場、「綠在屯門」搬往龍富路橋底、以及海皇路寵物公園搬往皇珠路旁等[2]。 政府接收到有地區聲音反映訴求,並要求屯馬綫延伸至屯門南一帶,給予碼頭區居民多一個選擇更直接使用重鐵往返各區,亦配合政府倡議以鐵路為主要交通的方向。 運輸及房屋局已邀請港鐵公司就落實《鐵路發展策略2014》下的屯門南延綫項目提交建議書,而港鐵公司已向政府提交該個鐵路項目的建議書。 在接獲港鐵公司建議書後,相關政策局/部門已就建議書內容進行評估,並要求港鐵公司提供更多資料和補充細節。 政府與港鐵公司已就項目諮詢屯門區議會和地區團體,並已通過社區宣傳活動和簡介會收集公眾意見。
屯門南延線項目的建造成本預算約為158億元(按2023年7月價格計算),屯門南延線項目預計於2030年竣工[10][11]。 經審視港鐵公司提交的建議書後,考慮到項目的迫切性以及可能帶來的土地發展潛力,行政長官於2019年《施政報告》表示政府計劃在未來一年內邀請港鐵公司就屯門南延綫展開詳細規劃及設計,務求讓這個項目盡快動工[1]。 政府發言人指出,當局一直以「基建先行」及「創造容量」的規劃方針推動運輸基建項目。
港鐵表示,在維持鐵路日常運作的同時,公司會嚴謹規劃工程,以及應用創新科技及技術,讓項目順利推展。 為配合將來運作,修改現有的屯門站的列車掉頭設施,在湖景路花園興建車輛上落客區,現有道路及設施如單車徑、公園等,都要重建修改。 屯門南延線2025 另外,會在屯門第16區的鐵路車站附近興建一條道路,連接鄰近海珠路的海皇路。 據工程刊憲的總體規劃圖則,位於屯門客運碼頭的港鐵屯馬線新站,位置定於湖景路,約是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及道教青松小學(湖景邨)之間,車站頭尾位置大約由湖景邨至屯門海濱花園。
2020年5月29日,政府向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提交屯門南延綫方案。 除了如《鐵路發展策略2014》預計於屯門碼頭附近設置新的屯門南站,港鐵公司在最新項目建議書中,建議在屯門第16區增設一個鐵路車站,以及提供上蓋發展。 當局已於現時屯門高爾夫球中心內,物色一個可能的地點以作屯門游泳池另址重置之用,具體計劃取決於技術可行性研究。 倘若研究後證實上述已物色的選址並不合適時,港鐵公司會物色其他可能地點。 按照《鐵路發展策略2014》檢討報告中的評估方案,屯門南延綫會將屯馬綫從屯門站向南延伸約2.4公里至屯門南一帶(近屯門碼頭),以高架形式興建及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