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尾,而真有一龍尾塑像,且工甚精緻。 由於龍尾為一條三叉岔道,東接下徑,北通芝麻灣水塘(或稱拾塱水塘),西為登老人山捷徑,郊遊人士應在這裡好好編排行程和時間。 位於大嶼山東南面的芝麻灣郊遊徑起點位於十塱拗,是全港郊遊徑中最長的一條,全徑圍繞芝麻灣半島接近一週,幾乎全程也能看到海天一色的美景。

前幾天下過連場大雨,是日天氣雖然有點奇怪,不過最後可按原訂計劃成行,走走超過四年沒踏足過的水井灣、芝麻灣老人山和石林一帶,由於路況較為平緩,所以廿公里路也不覺太辛苦。 走過老人山後,登上另一座無名山峯,在此當風處可觀賞整個貝澳灣。 再沿徑下走便是十塱的車道(芝麻灣道),再左走便可返回天后廟及貝澳。

老人山: > 香港好去處搜尋

沿徑稍作下降後,隨即登上另一座無名山峯,再下走至郊遊徑的終點。 團隊於香港成立九年以上,是香港十分專業的攀巖歷奇公司之一。 老人山 專門在香港及本地提供攀巖、溪降和飛索嚮導服務。 讓更多人發現不一樣的風景及更加了香港的攀巖文化。 團隊曾獲得以下多個專業資格及擁有多項証書。

其中最有名的是欖灣角洞,又名「關刀洞」,此巨大的海蝕拱仍是東海奇景之一。

老人山: 大嶼山行山路線|芝麻灣郊遊徑怪石處處 登老人山歎貝澳海灘美景

於貝澳老圍村巴士站下車,經過水牛棲息的草坪接上車路(由貝澳巴士總站依馬路再走經足球場亦可接回此處)。 這是天色蠻不錯,能見度也高,但路上果然是一「滴」風也沒有。 長長的路,走來甚感喫力,尤其是登上老人山的一段梯級,真要命。 老人山 然而,大自然的風景,永遠是治癒身心的靈丹妙藥。 老人山2025 由此暫時離開郊遊徑,左轉拾級而上,登上老人山(在此接回郊遊徑)。

  • 翻過Deep V往稍低一米的廟仔墩,此時又下雨,不過西面天空卻露出夕陽,雨點在夕陽的折射下形成一道彩虹,可是為免弄濕相機故沒攝到,陣雨結束後彩虹也隨之消失。
  • 是日從灌溉水塘起,走後半段芝麻灣郊遊徑往龍尾,途經芝麻石林,附近山坡上可見不少奇巖怪石,喜歡攀爬或愛好挑戰者可試,但務必注意安全,以免勞煩救援人員,期間也可遠望長洲、薄扶林及鴨脷洲之風光。
  • [2] 漁農自然護理署於主峯設有山火瞭望臺,於秋冬季監察附近有否山火發生。
  • 由老人山重回十塱拗約為1.5公里,全程都是下山的路段。
  • 由於龍尾為一條三叉岔道,東接下徑,北通芝麻灣水塘(或稱拾塱水塘),西為登老人山捷徑,郊遊人士應在這裡好好編排行程和時間。
  • 前幾天下過連場大雨,是日天氣雖然有點奇怪,不過最後可按原訂計劃成行,走走超過四年沒踏足過的水井灣、芝麻灣老人山和石林一帶,由於路況較為平緩,所以廿公里路也不覺太辛苦。
  • 老人山位於香港大嶼山中南部芝麻灣半島上。

7月24日-30日是全國第五個老年健康宣傳週,今年主題爲“科學健身助力老年健康”。 25日上午,由海南省衛健委主辦的2023年全省老年健康宣傳週活動啓動儀式在我市三月三廣場舉行。 (1) 老人山 路程有10km,比較長,而且去廟仔墩需要上一段長樓梯 ,沒有中途補給,夏天記得要多補充水分及帶備足夠補給品。 由龍尾經下徑到芝麻灣水塘水塘,沿途不但可以觀賞遠方的長洲和北長洲海峽,而且怪石處處,有些像熊貓,有些像蜂窩的,無不令人嘖嘖稱奇。 火石洲是位於西貢區的一個島嶼,也是甕缸羣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島嶼。 火石洲上有奇特的六角形巖柱、海蝕洞等,因此被列入為香港地質公園的一部分。

老人山: 芝麻灣郊遊徑

芝麻灣半島幅員廣大,竟沒被納入鳳凰徑,有點意外。 及後,續走郊遊徑往東南方向起伏而行,不久已看到前方與老人山相連的山崗,遠看老人山西部險峻的巖坡,甚有氣勢,像老馬有火。 老人山 下降至山谷的樹林後再仰步至山崗,往前起伏一輪後達至老人山峯頂的山火寮望臺。

隨後沿貝澳河走至天后廟,再依指示牌往前芝麻灣郊遊徑的起點。 由此右轉(直走可攀上老人山),一直依郊遊徑指示前往龍尾的分岔路口。 老人山(英語:Lo Yan Shan)位於香港大嶼山中南部芝麻灣半島上。 老人山 [1] 有兩個高度相若山峯,主峯高度爲海拔303米,副峯位於主峯西北偏西,海拔302米。 [2] 漁農自然護理署於主峯設有山火瞭望臺,於秋冬季監察附近有否山火發生。

老人山: 老人山‧山上行 – 行山遠足路線

至於路上的風景嘛,let the pictures speak for themselves。 下午一點多在梅窩起步,經梅窩碼頭路上鳳凰徑,那裏也是鳳凰徑之正式終點。 貝澳營地係香港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沙灘露營地點。 營地位於大嶼山貝澳泳灘旁,被海灘環繞,會不時聽到浪濤輕輕的拍打岸邊,令人心境平靜。 過了老人山後,接近尾段的行程開始非常舒服,龍尾可經或不經,然後可以直接下山了,會經過十塱灌溉水塘和十塱海灘 ,也是不錯的打卡點。 香港一共有12個山火瞭望臺,其中11個還在運作中 (如老人山)。

老人山: 老人山

廟仔墩之名因山頂小廟而得,風景與老人山相比顯得更無阻隔,貝澳羣村、拾塱及嶼南海岸線風光均清晰可見,海岸上有多座可暢泳的沙灘,實屬遊人假日消暑之好地方。 在山頂停留十五分鐘後下走芝麻灣道,然後再經古道捷徑下達鹹田舊村,並經鹹田新村返回嶼南道,結束陣雨下的芝麻灣及水井灣之旅。 是日從灌溉水塘起,走後半段芝麻灣郊遊徑往龍尾,途經芝麻石林,附近山坡上可見不少奇巖怪石,喜歡攀爬或愛好挑戰者可試,但務必注意安全,以免勞煩救援人員,期間也可遠望長洲、薄扶林及鴨脷洲之風光。 芝麻灣少人提及,筆者在星期六行走,除貝澳外沿路竟沒一人。

老人山: 芝麻灣

龍尾原指大浪灣以北山窩中的一座小廢村,但為讓遊人方便記認,所以範圍也延伸至五叉口處。 這裡有指示往十塱方向走(也有支路經郊野公園管理署至芝麻灣碼頭),拾級而上,登上老人山。 而這裡接近360度的景觀,絕不比剛才的風景遜色。 長洲、喜靈洲及坪洲,似遠還近,南丫島與香港島也能望見。

老人山: 老人山 Lo Yan Shan

雨後日子加上風力微弱,林木稍密一點的位置都見蜘蛛網,而且環境養分似乎相當肥美,有的蜘蛛網直徑更超過兩米,恍如身處Discovery 老人山2025 Channel的畫面。 臨到龍尾,天色越來越昏暗,相信是快下雨先兆,但在龍尾卻不能接收電話訊號,於是再走幾分鐘往郊遊徑近灌溉水塘,原來雷達圖顯示周圍也沒強降雨,把坳仔的憂慮稍為掃除。 大概停留近十分鐘,看着烏雲徐徐散去,繼續出發,首先途經一段水管路,然後在明顯路口處離開鳳鳳徑,下走海邊,該路也是越野單車徑的一部分。

老人山: 老人山.就如老人望天般俯瞰貝澳美景

全程大約三份之二的路段是鬆散的砂礫地,郊遊人士宜穿上能抓緊地面的行山鞋和帶備行山手杖。 支路:經過十塱灌溉水塘的水壩,接上大嶼山林道後,如不走山上的小徑,可續走林道,接上芝麻灣道後左走,經芝麻灣懲教所走至十塱新村。 老人山2025 及後,沿水泥徑前走,經過拾塱鄉公所後,於路口右走水泥徑,沿海邊的山坡蜿蜒,起伏不大,途中可回望老人山。

老人山: 老人山一日遊 注意事項

隨後,沿鳳凰徑往梅窩方向前走,續沿山邊蜿蜒,接上水泥徑後走至梅窩碼頭路。 最後,沿梅窩碼頭路左走,再沿海旁走至梅窩碼頭完成行程。 回到龍尾的「龍尾」塑像時正下微雨,稍為休息一下,待天色好轉就上老人山。 老人山是芝麻灣半島的最高峯,有座山火瞭望臺,以望喜靈洲、港島西、大東山及鳳凰山為主,天色又轉暗了,才知一場稍大的雨而至。 翻過Deep 老人山 V往稍低一米的廟仔墩,此時又下雨,不過西面天空卻露出夕陽,雨點在夕陽的折射下形成一道彩虹,可是為免弄濕相機故沒攝到,陣雨結束後彩虹也隨之消失。 在老圍村站下車,過對面馬路,沿小徑進入,就會見到一個很大的草坪,有幾隻水牛,沿途會有不少鄉村田野的景色,好像身處於外國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