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命主的日柱與當生太歲的關係,太歲又可以分爲真太歲和徵太歲兩種。 前者是與命主日柱等同的太歲,比如甲子日出生的人的正好遇到甲子年(甲子太歲),那麼這個太歲就是此人的真太歲,又叫轉趾煞;後者是被命主日柱相沖克的太歲,被命主的大運干支沖剋的太歲,或者與命主日柱性質相反的太歲。 碰到真太歲的人,如果大運干支與太歲干支相和,則吉,反之則兇;碰到徵太歲的人,則兇。

  • 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俗雲:「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太歲出現來,無病恐破財。」坊間所謂「犯太歲」一般為道教的說法,即指值年「太歲星君」每年輪流降福給一些有福報之人,或降禍給一些作惡多端之人。
  • 前者為當年的輪值太歲,比如丙子年的太歲為郭嘉;後者為命主出生時所對應的太歲,比如丁丑年出生的人的當生太歲是汪文。
  • 歲星的運行會有誤差,歲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迴歸週期398.88日),11.86年就繞天一圈每86年就會差1個辰,稱為「歲星超辰」。
  • 要知太歲的來歷典故必須從太歲的上司鬥姆元君說來了。

前者為當年的輪值太歲,比如丙子年的太歲為郭嘉;後者為命主出生時所對應的太歲,比如丁丑年出生的人的當生太歲是汪文。 太歲星君介紹 命主的大運與太歲和諧,表示一年順利;大運與遊行太歲不和,則當年不順。 命主的日干傷克遊行太歲,禍較輕;命主的日干被遊行太歲所傷科,其禍較重。 另有部分廟宇如高雄市前鎮區無極天正興宮一樓主祀殷郊太子;臺南市安平區金門館海頭社伍德宮、新北市泰山區奉德宮(前述伍德宮分靈)、高雄市苓雅區無極德原宮、高雄市旗津區開基旗和堂等亦配祀之,並多以農曆七月十九日為其聖誕。 從以上的討論,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安處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麼在前、後、左、右排列組合後,漸漸由吉轉兇,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為最兇。

太歲星君介紹: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為了一個凶神了。 符咒,咒語的出現,一般是透過所謂通靈者的媒介,由神靈所傳授而為民間所採用,不論東西方都有咒語的流傳、使用和信仰。 符是用筆繪成的符號,也是代表特定神明的靈力,所以遇到一些小不如意事,以現代人所稱的民俗治療法,也可以產生療效,由所謂民間信仰的符咒力達到驅邪、避兇、趨吉的目的。 太歲星君介紹2025 甲子太歲神-「楊任」率領部下日值正神,循周天星宿度數,觀察人間過往得失,其部下日值眾神如下:日遊神「溫良」、夜遊神「喬坤」、增福神「韓毒龍」損福神「薛惡虎」、顯道神「方弼」、開路神「方相」、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黃乙」、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 太歲星君介紹 據「封神演義」中記載:楊任因勸阻紂王興建鹿臺,被剜去雙目,幸被道德真君所救,置仙丹於楊任眼中,使楊任雙目不僅長出二手,手心更生兩眼,上可觀天庭,下可觀地獄,中則識人間萬事。

  • 為了避免得罪太歲神,因此在沖犯太歲之年,於新春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玉皇上帝生日)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到各寺廟「安太歲,求平安」,以祈求新一年平安順利,逢凶化吉,消災解厄,工商倍利,闔家平安。
  • 《四庫全書》子部《協紀辨方書‧乾坤寶典》曰:「病符」主災病,常居歲後一辰。
  • 無論是「正沖」或「偏沖」,人們皆會安奉太歲,以祈新的一年,更加順暢。
  • 傳統民間對於太歲的由來,眾說紛紜,道教稱太歲為「大將軍」,也有一派相傳「太歲」是天界凶神,另一說法則認為「太歲」是對應天上的凶神與地下的惡煞。

按照命主的日柱與當生太歲的關係,太歲又可以分為真太歲和徵太歲兩種。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星君介紹 前者是與命主日柱等同的太歲,比如甲子日出生的人的正好遇到甲子年(甲子太歲),那麼這個太歲就是此人的真太歲,又叫轉趾煞;後者是被命主日柱相衝克的太歲,被命主的大運干支衝剋的太歲,或者與命主日柱性質相反的太歲。 碰到真太歲的人,如果大運干支與太歲干支相和,則吉,反之則兇;碰到徵太歲的人,則兇。

太歲星君介紹: 【認識「太歲星君」】【參拜流程】【正殿供奉神明介紹】【2樓供奉神明介紹】【2樓供奉神明介紹】【2樓供奉神明介紹】【認識「太歲星君」】【農曆•諸神佛誕辰千秋表】

歲星的運行會有誤差,歲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迴歸週期398.88日),11.86年就繞天一圈每86年就會差1個辰,稱為「歲星超辰」。 太歲是掌管一年凡間事務的天神,由六十位天界大將軍輪流值年,即中國的六十花甲。 要知太歲的來歷典故必須從太歲的上司鬥姆元君說來了。 鬥即北斗星羣,姆即眾生得聖子,補裨造化,統紿乾坤。 一年春天,紫光夫人在後園九華曲池沐浴,忽然池中現出一寶座,紫光夫人登於寶座之上,得寶座靈氣修練得道,經七日七夜,紫光夫人化生金蓮九苞,蓮苞開花放射光芒,化成九座大寶樓閣,大寶樓閣混凝直射上天界,形成眾星羣即鬥姆生九子。 鬥姆九子即勾陳、北極、北斗中國三大星座,當中有六顆星即為六十大將軍掌管人間每年事務,即為六十太歲了。

太歲即歲神,主掌人間的禍福吉凶,依六十甲子輪流值歲,總稱為「六十甲子太歲」,當值者稱為「值年太歲」。 太歲星君介紹 每名值年太歲皆有姓氏名諱,其沖犯的對象亦有所不同,民間對於值年太歲沖犯的觀念主要有兩種,一是「正沖」,一是「偏沖」。 太歲星君介紹 自黃帝立十二辰以畫天象後,即有十二辰神、在地有十二位,在時有十二時辰,若天乙、天罡、太乙、功曹、太沖之類雖不見經傳,歷代已用之,唐宋不載於祀典,到了元朝,,始有太歲之祭。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信仰

六十太歲則被認為與六十甲子互相對應,每一年各有一位太歲神輪值。 太歲星君介紹2025 此信仰出自清代北京白雲觀,由於佛教摩利支天菩薩信仰傳入中國後,被道教視為北斗與眾星之母,故稱鬥姆元君或鬥姥元君。 白雲觀先禮鬥姥元君後拜太歲的做法在華人世界廣為流傳;也有道士教導犯太歲的信徒,每天早起洗漱之後,念七遍「唵摩利支娑婆訶」,祈求鬥姥元君化解一切災難。

文獻通考雲,元每有作祭太歲,月將、日值於太史院。 嘉靖八年,令以每歲孟春及歲暮,特祀太歲、月將之神與享太廟同日。 太歲神,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大將軍」等,也就是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 太歲本為星名,即人們通稱的木星,又名太陰、天一、青龍,俗稱歲君、歲神。 木星運行軌跡與日月及其他星辰方向相反,是由西而東,它繞天一週為十二年,古人為方便紀年,造一假星,運行軌道與日月星辰方向相同,由東而西,時間、位置則與木星相結合,又把木星繞天一週十二年,分成十二段,配合十二地支,用以紀年,稱為十二辰,或稱年太歲。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星君

太歲星君共六十位,滿六十為一甲子,每位神名都按天干和地支循環相配而得,依序輪流當值。 俗語:「在太歲頭上動土!」從秦漢時起,古人認為太歲所在的方向為兇方,不可以向太歲,所謂「可背不可向」,而且在太歲方不可興工動土,否則就算是「在太歲頭上動土」,若犯了這個禁忌的人,就會招來災禍或交上惡運。 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俗雲:「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太歲出現來,無病恐破財。」坊間所謂「犯太歲」一般為道教的說法,即指值年「太歲星君」每年輪流降福給一些有福報之人,或降禍給一些作惡多端之人。 由於太歲神位高權重,人人對祂都非常敬畏,惟恐觸怒了祂而對自己不利。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

大約自秦、漢時起,人們則把太歲所在方位視為兇方,無論是誰都不敢與太歲所在的兇方相對立,如建屋造房,或遷徙、婚嫁等,否則就算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將可能招致禍殃。 後人又將太歲人格化;元、明以後,由國家列入祀典,依歲時奉祀,祈禱太歲星君輔國安民。 太歲即歲神,主掌世間人們的吉凶禍福,依六十甲子為一週期,輪流值歲,人們慣稱為「六十甲子太歲」。 民間對於太歲其名由來,眾說紛紜,一說:相傳「太歲」為天界凶神,此說法應源自於古代對天體的尊敬崇拜而延生。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星君

古時以天干地支法記年,即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循環相配,共有六十對,稱六十甲子;每年一甲子,六十年為一週,周而復始。 道教稱六十甲子為六十位星宿,每星宿各有一神,六十位神輪流當值。 太歲星君介紹2025 太歲星君介紹 人出生於某年,當年輪值之神就是該人之本命神,可以一生順利,吉祥如意。

太歲星君介紹: 六十太歲星君的姓名

太歲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的一顆虛擬的星,與歲星(木星)運行軌道相同但方向相反,爾後演變成一種道教和民間信仰的神祇。 在戰國時代,太歲已經成為當時流行的數術中的一個神煞,不過漢代以前的文獻沒有祭拜太歲神的紀錄。 最早將太歲視為神明的記載見於東漢王充《論衡‧譋時篇》:「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致,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自此之後,「太歲」就一直是潛伏在民間的凶神,通常並不祭祀,但又有若干與之相關的傳說,內容都是某人冒犯太歲而遭受到災難。 一直到清代,中國官方在每年立春日會在「迎春」禮的時候祭祀春神、春牛、芒神和太歲,不過民間並不參與立春拜太歲的活動,這個傳統的起源還不清楚,但一直持續到宣統退位,民國建立纔跟著消失。 歲君又稱太歲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符

由於眾星座中有不同位置,而這些位置古人亦以天干地支代表,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各星星座位置,亦即每年生肖。 太歲星君是以前中國占卜的一種虛擬歲星,他與木星的運行相反,後來才變成一種信仰。 民間認為太歲星君是每年輪流值班的神,一年輪一位,共有六十位,俗稱太歲或歲君,主要是管理世間人們的吉凶禍福。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神

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代中國人民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 一直到清代,中國官方在每年立春日會在「迎春」禮的時候祭祀春神、春牛、芒神和太歲,不過民間並不參與立春拜太歲的活動,這個傳統的起源還不清楚,但一直持續到宣統退位,民國建立纔跟着消失。 作為一種中國民間信仰,每年都有沖犯太歲的生肖,如屬該生肖者,需要祭祀太歲神一年,以求太歲神保佑自己消災免禍。 “歲”是天皇氏時代創製的紀元歲星,後也發展成為民間信仰的神靈。 太歲以六十甲子的乾支紀年法為運轉週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 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

太歲星君介紹: 【認識「太歲星君」】【參拜流程】【正殿供奉神明介紹】【2樓供奉神明介紹】【2樓供奉神明介紹】【2樓供奉神明介紹】【認識「太歲星君」】【農曆•諸神佛誕辰千秋表】

位於順星元辰殿,序列六十甲子太歲神聖像,供善信新春拜太歲祈福,消災解難,如意吉祥。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星君介紹2025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 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年圍繞太陽運轉一週,對應地球是十二個年頭,在地球上就用十二個生肖來對應木星所在太陽系的位置。 民間相信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謂之「犯太歲」(如鼠年,太歲本命沖屬鼠者,對沖屬馬者),民眾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為「安太歲」、「拜太歲」。

從秦漢時期開始,人們就認為太歲所在的方向是兇方也就是不好的方位,所有吉事都不可以朝向太歲所在的方向,否則,就會為自己帶來災殃。 因此需要安太歲,也就是當今年是某個生肖以及這個生肖的相沖生肖(相隔六年)的話,你就會沖到太歲星君,所以人們要安奉太歲星君來保佑自己。 簡單來說,如果今年是豬年,屬蛇跟屬豬的就必須安太歲保護自己,以祈求新的一年,更加順暢。 太歲星君:又稱太歲,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簡稱「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祇。 太歲司一年禍福,太歲信仰源於古代天體崇拜,與歲星(木星)有一定的關係。 古人觀測天象,認為歲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便將黃道分為十二等分;戰國以後為了計時方便,於是虛設「太歲」為左旋,而與歲星(右旋)運行的實際方向相反,並以每年太歲所在的部分來計年。

中國春秋戰國時採用「歲星紀年法」,就是用木星在天上的位置來表示年度,由於木星繞行太陽一周天約略為12年(由於行星有順逆伏留的現象,故以「約略」表示。這也是「歲星超辰」的主因)。 目前可考證的最早人格化太歲神是殷郊,被認為是太歲的領袖。 太歲星君介紹 南宋鹹淳十年(1274年)作序的彭元泰《天心地司大法》(收錄於《道法會元》),文中便有「北極御前顯靈體道助法馘精滅魔地司猛吏太歲大威力至德元帥殷郊」的稱號,以及若干關於召請殷郊降臨的咒法。

太歲星君介紹: 太歲星君

如2012年為壬辰年肖龍為太歲,肖兔為病符,應以順行排列十二太歲。 太歲星君介紹2025 《四庫全書》子部《協紀辨方書‧乾坤寶典》曰:「病符」主災病,常居歲後一辰。 所謂「舊歲」亦是「舊太歲」也,「新歲」為「辰」;「舊歲」為「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