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彰北國運中心公告請民眾盡速使用票券,國運中心官網也公告明天起暫停營業,中心將進行資產營運交接,未用完的回數票可在12月22日前,每週一到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間辦理退票,退費電洽(04) 。 王明爍2025 教育處體育保健科指出,彰北國運中心從2015年12月12日啟用,委外營運契約8年,今年契約期滿,縣府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辦理重新招商程序,希望能在明年2、3、4月間完成重新遴選廠商,繼續委外營運,按規劃進度最快明年農曆年後重新開館。 王明爍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彰北國民運動中心是全縣第1座國運中心,8年前縣府委託中州科科技大學(今年8月停辦)營運管理,剛好,今年底契約期滿,中州退出營運,縣府將重新遴選廠商,今天是營運的最後一天,明天起將閉館進行資產交接程序,何時新開館,縣府表示,最快明年春節過後。
按照新協議,大連萬達商管持股40%,爲單一最大股東,太盟等數家現有及新進投資人股東參與投資,總計持股60%。 而在此前,大連萬達商管直接擁有珠海萬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69.99%的權益,並通過珠海萬欣、珠海萬贏及銀川萬達間接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約8.84%的權益;22家公司戰投及六位高管持股,持有21.15%股權。 根據此前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珠海萬達商管的機構投資人包括鄭裕彤家族、碧桂園、中信資本、螞蟻、騰訊、太盟投資集團等22家,這些投資人於2021年8月對珠海萬達商管的投資額約爲380億人民幣,其中太盟的投資額約爲28億美元(約180億人民幣)。 按照之前對賭協議的內容,如果珠海萬達商管在2023年底前未能完成上市工作,萬達商管有義務向上述投資者回購股份。 王明爍2025 如果珠海萬達商管無法在今年年底上市,將觸發回購協議,萬達的現金流可能也會承壓。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萬達投資持有萬達電影股份435,873,762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0%,爲公司控股股東。
王明爍: 精神科醫生告訴患者:「你都可以。」
過往較常以抗抑鬱藥物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SSRIs) 、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 (SNRIs),以及腦電盪療法(ECT)、穿顱磁刺激法 (TMS)等方法治療重度抑鬱症或頑治性抑鬱症患者。 培訓人才需時,政府有必要盡快訂下理想的社康護士對病人比例,宏觀規劃人手。 現時負責培訓精神科護士的院校主要為理工大學及公開大學,隨着社會對精神科護士人力需求上升,公開大學在2015年的精神科註冊護士課程收生人數,也由40人增至110人;不過,護士學士學位為五年制課程,而要從精神科護士轉為社康護士,也要接受一至二年培訓,包括100小時的課堂和16星期的實習。 醫院一直未能為這位病人提供較少副作用的新一代藥物,他的病情遲遲未見大改善。 黃光磊經常和他談「湊仔經」,建立朋友般的關係,才終成功說服他轉到自己的社區覆診。
此外,冼教授透過不同的資助項目,如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利希慎基金、田家炳基金會、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織樂慈善基金及太古慈善信託基金,分別為主流中小學提供校本支援,為職前教師提升特教知能體驗及為內地特殊教育教師提供到港的特殊教育訓練。 王明爍 及早和適當的藥物治療能對改善情緒病患者病情,藥物的原理是改變調節神經傳遞物質,其中最新的多機制抗抑鬱口服藥物副作用較少,亦比傳統抗抑鬱藥更有效改善患者抑鬱情緒。 王明爍 王呼籲市民應病向淺中醫,當出現極端想法或情緒突然低沉時,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接受適當治療,避免情緒病繼續破壞腦部,造成無可逆轉的深遠影響。
王明爍: 【精神康復】政府冷待資源嚴重短缺 精神康復路阻且長
走出診症室,王明爍常常參與講座,分享精神病知識,講座上聽眾總是踴躍提問。 「許多人的家屬或朋友患病之後,其實都唔知點算,很無助,對精神病的知識很渴求。」王明爍說,他希望透過公眾教育,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專業、準確的信息,無論是面對面的活動,還是網絡資訊。 珠海萬達商管與投資者簽下對賭協議,一是2021年-2023年實際淨利潤不能低於51.9億元、74.3億元、94.6億元,否則萬達商管將以零對價轉讓相關數量股份、或支付現金補償;二是最遲在2023年上市,否則萬達商管要向投資者回購股份,並額外支付補償。 王明爍2025 據大連萬達官網消息,2023年12月12日,太盟投資集團(PAG)與大連萬達商管集團共同宣佈簽署新投資協議。 太盟將聯合其他投資者,在其2021年的投資贖回期滿時,經大連萬達商管集團贖回後,對珠海萬達商管再投資。
現時醫管局七個聯網的精神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各異,由45至146星期不等(表),當中新界東最誇張,長達三年。 在等候期間,原本病情穩定的也會惡化;而病人繼續居於社區欠缺支援,也增加慘劇發生的機會。 王明爍2025 在這樣的制度下,病人能否得到最佳治療,實在成疑,而醫生也無法跟進病人的「藥物依從性」(即有否按指示服藥)。 王明爍 王明爍2025 王明爍說,第二代藥物大大減輕嗜睡、手腳僵硬的副作用,對病人來說是一大喜訊。
王明爍: 調查指逾9成家長疫情下教養感壓力 逾半幼童對升小焦慮
近年,社會愈來愈意識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不過不少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的人士,在獲得適當診治及支援方面仍面對很大的挑戰。 其中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是頑治性抑鬱症對患者自身及社會的影響。 他曾跟進一位病人,十多歲起患妄想症,覺得家人會在水和食物中下毒,「在家也不肯喫家人做的菜,堅持自己做飯,我很難和他建立關係。」病人最初服用的是第一代精神科藥物,副作用較大,會令手腳僵硬、坐立不安,有時需要母親陪伴在外行走一個小時,才能穩定下來。 他的藥物依從性不高,致病情愈來愈惡化,腦細胞也受到傷害,結果,20 多年來一直在醫院和社區出出入入。 王明爍2025 王明爍2025 到了病人40 多歲,黃光磊對他作社區跟進,由於二人曾在病房接觸,他纔不至於對黃光磊毫無信任。
-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主席王明爍表示,抑鬱症是一種常見情緒病,以女性的患病風險較高。
- 她表示,由2019年社會運動到疫情,香港人感受到有壓力是正常的事,寄語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直言理解和陪伴是最好的良藥。
- 冼權鋒教授 (MH) 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教授、特殊需要與融合教育研究所執行所長及教育發展與創新學院聯席執行院長。
- 「和他們聊天,瞭解他們的狀況,是要令他們覺得醫生不只對『病徵』有興趣,是對他整個人感興趣、有意幫助他。」王明爍說,醫生須給予病人機會訴說不快,即使這未必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至少可讓他們宣洩。
- 儘管王健林多次出售所持股份,但此前還是保留住了自己在萬達電影的實際控制人身份。
歐陽國樑指出,為精神科病人診症,應該先和對方聊天,瞭解他們在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難,然後才討論症狀。 「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樣,精神疾病也可以透過長期的藥物治療,去調節腦部的化學物質,從而令病患慢慢康復。」王明爍說,一些病患擔憂精神類藥物會帶來肥胖、手腳僵硬等副作用,醫生就要盡量配合他們,選擇副作用較小的藥物。 調查結果亦反映出情緒病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社交生活,過半受訪者表認為僱主或會降低聘請情緒病患者的機會,同時大部分人受訪者未能接受子女和另一半為情緒病患者,可見受情緒病困擾的人,在家庭和感情的層面上也會受到影響。 另據中國證券報,接近萬達人士對此回應,本次簽署新協議,有個別現有投資人選擇退出投資,但絕大多數投資人保留了對萬達的投資,更重要的是有新的投資人進入,包括一些境外投資人,體現出投資者對珠海萬達商管增長潛力的高度肯定,對其經營能力的高度認可。
王明爍: 情緒病可痊癒
與非TRD的重度抑鬱症相比,每名TRD患者使用精神科和非精神科服務的年度醫療費用額外高出41,000港元。 根據另一項在2015年發表的本地普查研究,約2.9%人口患有抑鬱症。 此外,由於大部分 TRD患者均為就業年齡層人士,因此與 TRD 相關的工作生產力損失,亦會間接地嚴重影響經濟。 調查結果又反映,95%受訪者認為本港社會有歧視情緒病患者情況。 精神病藥物具嗜睡、難以集中、流口水、手震和身體僵硬等副作用,病人即使離院,適應生活也不容易。
王明爍: 教育程度
王明爍也與社康護士、個案經理等醫院中的不同專業人士緊密合作,開展計劃協助患者重投社會,包括與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大機構合作,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合適的工作機會。 王明爍醫生每天都在打仗,在公立醫院精神科看診的日子,他每天平均問診55位病人,業餘時間他擔任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舉辦講座、組織研究、出席訪問,希望大眾對精神病誤解少一點,認識多一點。 王明爍2025 王明爍指出,社會對情緒病患者的歧視及誤解,令患者不願意求診及接受治療。 亞洲精神藥理協會於今年9月,分別向市民、醫生及情緒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 除政府要為頑治性抑鬱症患者考慮更全面的支援,私營市場的保險公司亦可以為廣大市民的精神健康加添更多保障。 王明爍2025 精神健康狀況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能力,而僱主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對員工無疑是非常重要。
王明爍: 工作時經常哭泣 服藥半年後病情曾覺好轉
王明爍則指,現時除勞工處外,一些非牟利組織會跟僱主合作,為因病發而停工的情緒病患提供短期合約,作為過渡就業,減少空窗期,以實際經驗銜接將來工作。 近年有一種針對頑治性抑鬱症的新型抗抑鬱穀氨酸類藥物「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能夠刺激神經元釋放穀氨酸,從而製造改善神經元的物質(如 BDNF),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數量和強度。 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Ketamine, 俗稱「K仔」)的S型鏡像異構物,有些人會憂慮艾司氯胺酮跟K仔一樣引起濫用問題,但艾司氯胺酮並不會成癮,亦須配合其他口服抗抑鬱藥,在醫護人員監督下使用,確保過程無誤,而此藥物亦已於今年7月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 根據外國的臨牀實驗數據,沒有患者出現濫用行為,也沒有患者在停止治療之後出現戒斷症狀,以及要求增加劑量或給藥頻率。
王明爍: 情緒病礙患者求職社交 95%人感社會存歧視
現時,部分保險公司將精神病、心理及精神障礙,以及其任何生理或心理表現排除在保障範圍外,雖然一些保險公司承保精神疾病,但保額非常有限。 因此建議增加精神健康相關需求的保額,而對於未承保精神健康需求的保險公司,則建議將保障範圍涵蓋精神疾病。 2022 年發表的一項本地研究發現,有18% 抑鬱症新症會在6年內發展為TRD,而這些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all-cause mortality)比對治療有反應的患者高出52%,原因與TRD帶來自殘行為及與其他共發精神疾病有關。
王明爍: 調查揭社會普遍歧視情緒病 醫生籲病患勿因藥物副作用卻步
畢業後從事零售業及客戶服務的她,曾向上司表明自己患有抑鬱症,但上司卻指,不能夠以有抑鬱症作為理由或藉口,影響工作表現,部份較年長的同事會貼上標籤:「年輕人唔捱得才會有情緒病」。 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表示,情緒病與其他疾病一樣,只要患者及早接受治療,病情能夠得到控制。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9月底進行網上調查,在4,340名受訪者中,有19%曾有情緒病史,而9成半人認為社會存在歧視情緒病患情況。
王明爍: 醫ZONE: 王明爍
大腦如果血管堵塞,可導致中風,大腦萎縮可導致失智症,而假若大腦中微妙的化學物質失去平衡,就可引致不同種類的精神疾病。 其中,精神分裂症就是一種慢性的嚴重腦部疾病,因為大腦內負責訊息傳遞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活動不正常,令患者出現幻聽幻覺等症狀,它的成因尚未完全確定。 80年代初,剛剛大學醫科畢業的王明爍選擇投身精神科,他記得當時不僅病人覺得自己無希望,就連整個醫院精神科都冷冷清清,不受重視。 中國儒意原名“恆騰網絡”,由恒大與騰訊共同出資組建,後恒大於2021年11月撤資,騰訊繼而通過三輪增發成爲中國儒意的大股東。 目前,騰訊控股(0700.HK)通過全資附屬公司Water Lily持有中國儒意19.12%的股份。
王明爍: 世界精神健康日 認識情緒病勿怪罪患者
王又指,不少患者及其家人對藥物治療有保留,尤其擔心成癮,純屬謬誤,調查中有1成受訪者認為藥物會成癮,但王澄清,患者不會對抑鬱藥產生渴望或異常快感。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SSRIs)為本港最常用的抗抑鬱藥物,能使腦內的血清素活動增加,有抗抑鬱及抗焦慮的作用。 其副作用包括神經緊張、手震、出汗及失眠等;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 (SNRIs)則能阻斷大腦中神經遞質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可調節情緒,副作用包括嘔吐、嗜睡、神經緊張及便祕等。 至於腦電盪療法則透過微量電流通過腦部,改善腦部的新陳代謝平衡,從而希望改善抑鬱症狀,而穿顱磁刺激法屬非侵入性治療,透過電磁脈衝刺激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以改善抑鬱症狀。 雖然頑治性抑鬱症為社會帶來一定影響,但此症其實可以透過不同方法處理。
此前,樂華娛樂IPO引入的4名基石投資者中,中國儒意全資附屬公司Sun Mass 王明爍2025 Energy曾認購790萬美元的發售股份。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萬達文化集團、北京珩潤及王健林擬分別將其持有的萬達投資20%、29.8%和1.2%股權(合計持有萬達投資51%股權)轉讓予儒意投資,轉讓價款共計人民幣21.55億元。 Kate需服用安眠藥及血清素以穩定病情,她第一份工作就是從事零售業及客戶服務,由於需要經常複診,她曾向上司表明自己有抑鬱症,卻被上司認為,不能夠以有抑鬱症作理由或藉口而影響工作表現,部份較年長的同事會認為,「年輕人唔捱得才會有情緒病」。 K她在零售業工作一年後,轉做不同工作,現時於一間非牟利機構工作。
王明爍: 調查:95%受訪者認為社會對情緒病患者存歧視
情緒病除了對患者造成情緒影響外,其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也會受累。 例如情緒病患者的執行能力變差、難以作出判斷、記性差、思考速度緩慢、身體多處疼痛等。 王更指出,長期的情緒問題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如有較高的風險患有高血壓。
對於精神分裂症,第一代藥物的原理是純粹抑制腦部中多巴胺的活動,但由於多巴胺被全面抑制,患者會出現嗜睡睏倦、手腳僵硬、肥胖等問題,醫生需另外處方輔助藥物,幫助患者減輕這些症狀。 坊間總認為精神病患者是心理或性格有問題,但其實背後真正病因,出在大腦。 行醫30年,王明爍醫生每日的對手就是複雜的大腦,平日坐在診症室,他總喜歡拿出一個醫學大腦模型和圖示,與病患及家屬分享大腦結構和疾病原理。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主席王明爍表示,抑鬱症是一種常見情緒病,以女性的患病風險較高。 王補充,情緒病是一種腦部疾病,並非患者可單靠自身控制,因此不應將患上抑鬱症完全怪罪於患者的個性。
現有投資人於2021年8月對珠海萬達商管的投資額約爲380億人民幣,其中太盟的投資額約爲28億美元(約180億人民幣),現有投資人在原投資安排中享有到期贖回權。 求職方面,王指不少情緒病患在職場上亦遇困難,逾9成人指會降低聘請情緒病患的機會,因擔心情緒爆發、影響其他同事或工作表現等。 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相比,艾司氯胺酮的抗抑鬱效果起效快且顯著,患者最快可在用藥後24小時內感到效果,多於一半患者在用藥28天內達到症狀緩解(Remission),長期復發的風險比只服用傳統抗抑鬱藥物低70%,並較有效延長復發時間,超過一半患者在完成療程後的一年,仍能保持症狀緩解狀態。 與任何藥物一樣,艾司氯胺酮同樣會引起副作用,如頭暈及噁心等,但一般只屬短暫性。 上文節錄自第9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2月12日)《 政府冷待資源嚴重短缺 精神康復 路阻且長》。 有患者聽說自己有機會重新投入職場,去大企業工作,開心之餘又戰戰兢兢地問王醫生:「我都可以嗎?」王明爍說,當然可以,只需要大家一起協助患者循序漸進,從相對輕鬆、工時較短的工作做起,同時也留意患者會否壓力過大。
今日(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提醒社會關注情緒健康問題,尤其是生活壓力大的香港人。 根據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最新的抑鬱症本地調查結果,發現港人在情緒病的成因、病徵及治療等方面,仍存誤解,包括接近九成半的港人認為香港社會歧視情緒病患,部分市民不清楚瞭解抑鬱症病徵等。 Kate因曾受校園欺凌,加上各種讀書壓力,曾打算在學校天台了結自己的生命。
王明爍: 王明爍:全城關注精神健康問題 頑治性抑鬱症患者何去何從?
後來自己向家庭醫生求醫,並被診斷抑鬱症,隨後轉介她到精神科醫生進行治療。 曾患抑鬱症的Kate,回想讀書時期,因有情緒困擾向社工反映,卻被標籤為有情緒問題的人;於零售業工作時向僱主坦白有情緒病,但不會影響工作,僱主表面表示理解,背後卻向其他同事表明擔心她會罵客人、經常請假。 Kate經過兩年治療,現時已毋須用藥,並於精神健康相關的NGO工作。 她認為NGO對情緒病康復者接受程度較高,亦希望大眾好好照顧自己情緒,理解和陪伴都是良藥。 超過8成患者認為,情緒病患者求職的難度達6分或以上(10分為非常困難),其中68%患者曾因病情而被質疑工作能力;超過53%患者因病情而被拒絕聘請、辭退、降職、調職、減薪、無法升遷等,以及有90%患者認為,情緒病患者的工作能力會受歧視而影響。 另外,分別有20.6%市民、35.8%醫生及56.7%情緒病患者認為,本港僱主對情緒病患者友善程度為4分或以下(1分為完全不友善,10分為非常友善)。
王明爍: 王明爍醫生
本次交易後,公司控股股東仍爲萬達投資,儒意投資持有萬達投資51%股權,儒意投資爲柯利明先生全資控股的公司,柯利明先生通過儒意投資間接控制萬達電影20%股權,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爲柯利明先生。 2023年12月12日,萬達文化集團、北京潤及王健林先生與儒意投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分別將其持有的萬達投資20%、29.8%和1.2%股權(合計持有萬達投資51%股權) 轉讓予儒意投資,轉讓價款共計人民幣21.55億元。 如上述交易最終實施,儒意投資將持有萬達投資51%股權,柯利明爲儒意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將通過萬達投資間接控制萬達電影20%股權,公司實際控制人由王健林變更爲柯利明。 她表示,由2019年社會運動到疫情,香港人感受到有壓力是正常的事,寄語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直言理解和陪伴是最好的良藥。 抑鬱症康復者李小姐指,30歲時患上抑鬱症,曾在上班時爆發負面情緒,躲在廁所用手大力拍門、打牆,直到手腫方休,更不自控地流淚。 李指,當時同事覺得自己很奇怪,僱主更勸她辭職;她亦指,求職被問及情緒病史時,別人都面有難色,明顯帶歧視。
調查顯示,83%醫生認為歧視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病情,包括使患者對社交更加退縮、影響工作表現或情緒、病情加重,以及拒絕或減少覆診。 王明爍2025 本港生活節奏急促,加上近兩年社會事件及疫情影響,不少都市人都患情緒病。 王明爍 一項調查顯示,19%受訪者曾有情緒病史,9成半人認為社會存在歧視情緒病患情況。 雖然有8成半人熟悉情緒病所造成的情緒困擾,卻不清楚患者認知和身體上都亦受影響,易致歧視,對患者求職和社交生活亦造成障礙。
王明爍: 工作時經常哭泣 服藥半年後病情曾覺好轉
如上述交易最終實施,儒意投資將持有萬達投資51%股權,柯利明先生爲儒意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將通過萬達投資間接控制萬達電影20%股權,公司實際控制人由王健林先生變更爲柯利明先生。 抑鬱症患者會有情緒持續低落或失去興趣的核心症狀,醫生會按症狀多寡及嚴重程度,評估患者抑鬱症的程度。 重度抑鬱症患者除有情緒持續低落及失去興趣的2項核心症狀,亦會有至少5項其他症狀,包括食慾起變化、睡眠異常、缺乏動力、自尊心低、難以集中,以及萌生輕生念頭等。 逾三分之一重度抑鬱症患者對現時普遍使用的抗抑鬱治療沒有反應,即嘗試了兩種不同類別的抗抑鬱藥,而該兩類藥物亦服足劑量和時間,但症狀仍無好轉,演變成頑治性抑鬱症(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 TRD),增加治療難度。 2015年,醫管局招聘的精神科護士減少,部分未覓得職位的畢業生批評開辦課程的院校濫收學生,而院校則批評醫管局不肯請人。 醫管局該年度接獲186名應屆畢業生求職,但該局首階段僅聘用了69名精神科註冊護士及7名登記護士。
根據萬達電影7月23日發佈的關於間接控股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顯示,與上海儒意之間的相關權益變動完成後,上海儒意通過萬達投資間接持有萬達電影的9.8%股份。 與此同時,萬達文化集團通過萬達投資間接持有萬達電影的10.2%股份,萬達文化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萬達電影的21.1%股份。 儘管王健林多次出售所持股份,但此前還是保留住了自己在萬達電影的實際控制人身份。 包括此前引入中國儒意,萬達7月份通過三次股權轉讓,處置萬達電影、萬達投資股權的方式回籠資金達67.6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儒意成立於2013年,主要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和運營及電影發行業務,爲中國儒意持有100%實際權益的受控制結構實體。 公司出品了《你好,李煥英》《致青春》《琅琊榜》《羋月傳》《縫紉機樂隊》《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多款爆款影視劇。
去年11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時,指醫管局自2014年起規劃新增普通科門診服務,並以八分鐘的診症時間為基準;至於專科的診症時間,局方只稱「會因應病人的臨牀情況及複雜性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診治新症需時比舊症長。 「很多時候我這樣解釋完大腦結構,他們和家屬真的會更加理解,更加願意接受診治。」王明爍說,儘管並不是每一次分享都能換來病患的理解,但他相信,精神科醫生應該盡量去理解病患,向他們解釋和分享更多。 王明爍2025 本次交易後,王健林先生通過萬達文化集團、莘縣融智興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林寧女士間接控制萬達電影10.9%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儒意爲中國儒意(HK0136)的協議控制下屬公司,後者持有上海儒意100%實際權益,並且中國儒意董事會主席柯利明持有上海儒意99%的股份。 在社交方面,王指雖有逾7成受訪者主動關心患情緒病朋友,但仍有2成人會感不安,更有人表示會避免接觸、疏遠,甚至擔心自身安全。 李指,曾有朋友一開始知她患病,支持和樂意陪伴她,但3個月後,朋友感不耐煩,最終與她斷交,她希望大眾深入瞭解情緒病患者。
王明爍: 調查揭社會普遍歧視情緒病 醫生籲病患勿因藥物副作用卻步
近年本港社會接連受社會事件及疫情影響,情緒病個案數字持續上升,患者不單要面對病情,更要應付他人的歧見和目光。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一項調查顯示,九成半港人認為香港社會歧視情緒病患者,對藥物治療亦有不少負面觀感,有醫生呼籲社會正面認識情緒病,患者也不要因藥物副作用而諱疾忌醫。 調查以網上問卷訪問4340名成年港人,當中最多人認為壓力(97%)屬於情緒病成因之一。 調查更發現香港社會仍有歧視情緒病患者的情況,調查中有40%受訪者表示自己有時有、1%受訪者指經常有歧視情緒病患者,回答完全沒有的只有16%。 當問到受訪者認為「香港社會」是否有歧視情況時,有九成半人也認為香港社會經常有和有時有歧視情緒病患者。 是次調查亦有探討受訪者對情緒病治療的看法,但當中不少人對藥物治療傾向負面,31%受訪者同意藥物有很多副作用,如令人昏昏欲睡、變得呆滯、成癮、沒法工作、不能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