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房子由男死者母親以105萬元在自由市場以補地價方式購入,房子沒有抵押,目前已升值至約300萬元。 據悉,2021年男死者母親過世,原本遺囑指明由兒子(即男死者)及孫女(即女死者)共同繼承,後來最終改由孫女獨自繼承,不料成為命案導火線。 警員到場調查後,相信死者由亨和樓16樓一單位廚房墮下。 人員上樓進入單位,在睡房內發現男死者外甥女在睡牀上昏迷,其頸部和手部被膠紙綑綁,背部及頸部有被利器襲擊傷痕,地上則遺有大攤血跡及掙扎痕跡,救護員經檢驗證實女子已經死亡。
大埔警區助理指揮官 (刑事) 警司陳啟澤表示,發現該女子時,她被大量被鋪及雜物遮蓋,身上有多處傷口,頸部及手腕被黑色牛皮膠紙捆綁,經救護員檢查後同被證實當場死亡。 單位客廳及房間遺下一大灘血跡,警方於單位內檢獲一把大約12吋長染血廚刀,以及剪刀,相信為涉案兇器。 太和邨命案 消息指,男死者昨日(5日)晚上10時曾抵達上址單位,與女死者發生爭執。 政府化驗所人員及法醫到場,警員在平臺及梯間調查,檢取大批證物,包括染血衣物被舖。
太和邨命案: 香港文匯網
程健銘家屬決定捐出死者身體主要器官,法醫建議保留眼角膜,除眼睛部分可能受傷外,淚腺中的眼淚液,較血液及胃液的濃度更高,驗證死者生前有否服食藥物方面,更加準確。 死者剛巧月事來潮,牀上留有經血,不排除死者為保貞節奮力反抗,結果遇害,死者相信曾受侵犯,但仍保存處女之身。 一些染金髮青年間中會到訪程健銘的胞兄,探員接觸過這些染金髮青年,連同程健銘的同學,有十多人協助調查,暫時無人被捕。 太和邨命案 程健銘在大埔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讀中三,與父母及一兄同住太和邨翠和樓二十二樓,其父任水喉技工,其兄已輟學。 太和邨命案 2002年1月4日傍晚六時三十分,程健銘的鄰居陳太聽到程母驚叫,入屋後看見地下有大灘血跡,牆上有血手印,程健銘倒臥地上,頭部及鼻孔滲血。
- 太和邨喜和樓在2019年1月14日因電錶房短路發生火警燒燬電力裝置,消防灑水救火影響供電設施而停電,致全座大廈電力供應停止長達109小時,停電期間升降機暫停服務,居民要摸黑行走逾100級樓梯回家。
- 有鄰居當時聽到單位一度傳出尖叫聲,但未幾即回復平靜,故未有為意。
- 2010年,單位由男死者母親以105萬元在自由市場以補地價方式購入,單位沒有按揭,目前已升值至約300萬元。
- 大埔警區助理指揮官 (刑事) 警司陳啟澤表示,發現該女子時,她被大量被鋪及雜物遮蓋,身上有多處傷口,頸部及手腕被黑色牛皮膠紙捆綁,經救護員檢查後同被證實當場死亡。
- 而男死者在殺死女死者後畏罪自殺,但在洗手間燒炭不成功,於是改以從高處墮樓形式。
- 探員其後在程健銘房間的牀上,發現一個染血十二磅啞鈴,推測她可能抗拒色魔施暴被打傷。
她與程母合力將程健銘抬到沙發上,報警後由救護員將昏迷不省的程健銘送院搶救。 太和邨命案 1988年5月31日,警方在太和邨地盤拘捕6名來自台山及普寧的非法內地勞工,[21]並隨即於翌日押往南九龍裁判署開庭審理。 休憩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場、健體區、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練習場及卵石路步行徑。 太和邨第1期仍然採用機械式/半機械式施工技術(即抬模或預製樓板+主力牆)興建,1986年開始動工的太和邨2、3期(包括寶雅苑所有樓宇),是全港首批採用預製組件興建的標準型甲類屋邨及居屋大廈[4]。 太和邨全邨單位數目共6,913個[1],單位建築面積介乎14.6至63.7平方公尺(157至686平方英尺),實用面積介乎11.2至49.3平方公尺(121至531平方英尺)。
太和邨命案: 疑爭奪公屋業權 舅父殺外甥女後跳樓亡
警方進一步調查,證實男死者為女死者的舅父,而女死者獨居於單位,相信行兇原因為金錢糾紛、涉及上址業權,男死者亦於早一晚前往該單位,相信與女死者曾發生爭執。 而男死者在殺死女死者後畏罪自殺,但在洗手間燒炭不成功,於是改以從高處墮樓形式。 單位內的客廳和房間有大量血跡和掙扎痕跡,警方在單位發現一盤尚未熄滅的碳;另檢獲一把12寸長、染有血跡的西廚刀和剪刀,相信為兇器。 法醫經初步調查後,女死者背部和頸部有多處由利器造成的傷口,相信頸部傷痕為致命原因。 警方於現場尋獲一盤燒過的炭及一把剪刀,相信與案有關,女死者死因有待法醫檢驗。
警方指,兇案動機為金錢糾紛,與涉案單位業權爭執有關。 太和邨命案2025 據悉,該單位屬疑兇亡母所有,其遺囑原本是指明由兒子(即男疑兇)及孫女(即女死者)共同繼承,後來最終改由孫女獨自繼承,詎料成為命案導火線。 6日 上午,一名61歲男子在大埔太和邨亨和樓高處墮下當場不治。 調查期間警方發現一名48歲女子倒閉在一單位內,初步相信兩宗案件相關,案件現交由大埔警區重案組第二隊跟進。 大埔太和邨週三(6日)發生命案,61歲男子羅盛發疑不滿單位的業權分配,與48歲的外甥女羅寶儀發生爭執,之後將對方殺害,其後畏罪自殺 。 有街坊表示女死者貼身照顧外婆多年,無微不至,惟近年甚少見到婆婆出門,不排除她已離世,直到事發當日有男子登門,質問女死者:「婆婆去咗邊!」,未想到她竟慘遭毒手。
太和邨命案: 大埔太和邨61歲舅父墮樓亡 48歲外甥女伏屍單位 案件列謀殺及自殺
消息指,前晚約10時,舅父到太和邨上門尋找外甥女就單位業權問題理論,其間發生激烈爭吵。 昨日零時許,疑舅父持利器向外甥女施襲,糾纏中自己也被割傷手掌。 有鄰居當時聽到單位一度傳出尖叫聲,但未幾即回復平靜,故未有為意。 直至昨日上午約9時,舅父從單位攀窗墮下一樓平臺重傷昏迷,巨響驚動街坊報警,救護員檢驗後證實當場死亡。 事發在今日(6日)早上9時45分,該名中年男子於大埔太和邨亨和樓一高處墮下,倒臥1樓簷篷。 警方和救護員接報後趕至現場,經檢驗後,證實男子當場不治。
- 大埔太和邨週三(6日)發生命案,61歲男子羅盛發疑不滿單位的業權分配,與48歲的外甥女羅寶儀發生爭執,之後將對方殺害,其後畏罪自殺 。
- 警方相信動殺機的原因為金錢糾紛,與涉案單位業權爭執有關。
- 據悉,單位原屬男死者母親,原本遺囑指明由兩人繼承,惟最終改為女死者獨自繼承。
- 其間,政府化驗所人員及法醫到場蒐證,警員則分別在平臺及梯間展開調查。
- 事發今早9時許,有街坊發現一名男子倒臥亨和樓平臺,懷疑從高處墮下。
早年,男死者之母立遺囑由兒子及外孫女同繼承業權,但至2021年去世前改遺囑,將繼承權只給予外孫女,疑因此引起兒子不滿。 經調查後,64歲羅姓男死者於5日晚上10時到達上址單位,並因亨和樓1614室單位的擁有權與女死者發生爭執。 據悉該單位的原業主是女死者的媽媽,在死前立下遺囑原本是於死後給予男女死者,然而最終遺囑只給予女死者。 警員在亨和樓調查,早上9時許,警方接報一名中年男子懷疑從高處墮下,倒臥在大廈平臺;及後發現一名女子倒斃在一個單位內,身旁有血漬。 警員還在涉事單位發現一個燒過的炭盆,相信是男死者與女死者發生糾纏後,在屋內殺害外甥女,並企圖在洗手間燒炭不果,最終於廚房畏罪自殺墜樓亡。 在街坊眼中,女死者羅寶儀與外婆相依為命,平日甚少有人登門探望二人,而疫情期間,羅寶儀的外婆亦沒有再露面,街坊不排除她已離世,僅餘羅寶儀獨居上址單位。
太和邨命案: 太和邨雙屍命案|街坊指女死者貼身照顧外婆多年 事發當日曾聽到有人大叫質問
及後,該等樓宇成為大埔及沙田兩個大型臨時房屋區的指定安置屋邨,亦與沙田顯徑邨一併接收受整體及擴展重建計劃影響、但無法在葵青區原區安置的石籬邨第5座居民。 發言人表示,有關病人上月12日由九龍醫院轉往聯合醫院接受治療,之後因自身疾病情況持續惡化,於上月 21日早上離世。 2004年6月19日下午三時,菲傭聽到露臺傳來女子哭泣聲,走出露臺查看時,發現女主人坐在天台石壆,菲傭大聲勸止,對方沒有反應。 1月6日,程健銘家人答允醫院要求,捐出全部有用器官,包括心、肝、肺、腎,眼角膜因為尚有鑑證用途,由法醫保管。 警訊節目攝製組到翠和樓拍攝案件片段,主持人在翠和樓與麥當勞漢堡包店沿路拍攝,店後為太和火車站,兇徒可能在案發後走到火車站逃走。
太和邨命案: 警方表示,經政府化驗所人員及法醫初步檢驗,在男死者身上還發現多處刀傷,相信是與人糾纏引致,警方經調查揭發男死者為女死者的舅父,生前因金錢糾紛與女死者鬧得不愉快。
2010年,單位由男死者羅盛發的母親張淡雲,以105萬元在自由市場以補地價方式購入,單位沒有按揭,目前已升值至約300萬元。 羅母曾稱該單位將會由兒子羅盛發及孫女羅寶儀擁有,惟遺囑最終將單位給予孫女獨自繼承,而羅母亦於2021年過世,令事件導成今次命案的導火線。 據瞭解,兩名死者分別為64歲姓羅舅父及49歲姓羅外甥女。 消息指,該案發單位為外甥女居住單位,但因為業權問題,舅父昨日(5日)晚上10點抵達單位,為業權分配一事與外甥女爭執,有鄰居於凌晨時分聽到單位傳出尖叫聲。 據悉,案發亨和樓單位為已出售公屋單位,實用面積達348平方呎。 2010年,單位由男死者母親以105萬元在自由市場以補地價方式購入,單位沒有按揭,目前已升值至約300萬元。
太和邨命案: 警方指出,48歲女死者頸上傷口為致命傷,警員在客廳及睡房發現大量血跡,並在場檢獲一把12吋長廚師刀及一把剪刀,相信為涉案兇器。
作為他們的師長,我們理解到年輕人的無奈與沮喪,感受到他們對前景失去希望的那種痛苦。 他們憑着真心為香港付出愛,為何得到的卻是拒絕、痛擊和傷害? 香港絕大部分年輕人都愛好和平,我們從傳媒和社交媒體,看到年輕示威者頭破血流,聽見年輕人哭訴着不顧自己安危都要走出來,只為他們愛香港這個地方。 當我們閱讀到只有十五歲的示威者,說着:「反正如何示威都沒用,我不如死掉算了。」之時,我們的心彷如被撕裂。 乳房部位被抓傷致瘀痕累累,下體曾遭硬物蹂躪,沒有發現精液,不排除色魔企圖施暴時戴上避孕套,也可能用硬物插入死者下體造成創傷。
太和邨命案: 香港01
大埔太和邨亨和樓屬房委會轄下可供購買的租置計劃屋邨,為出售公屋單位。 太和邨命案2025 案發今早9時許,有街坊發現一名男子倒臥亨和樓平臺,懷疑從高處墮下。 屬租置計劃屋邨的大埔太和邨今日(6日)發生兩死命案。 61歲姓羅男子疑不滿48歲外甥女羅寶儀獨自繼承亡母的已購置公屋單位,兩人就業權分配爭執,其後釀成命案。
太和邨命案: 長沙灣元州邨男子疑財困墮樓 當場死亡
男死者昨晚前往上址單位,與女死者發生爭執後,殺害女死者,其後畏罪,欲以燒炭自殺不果,轉以跳樓方式輕生。 61歲姓羅男子疑不滿上址單位的業權分配,昨晚(5日)登門前往獨居48歲外甥女單位,兩人發生爭執糾纏後,男子懷疑以利器向女子施襲,女死者頸部有致命刀傷。 警員進一步調查,在牀邊發現有一個鐵兜盛着未熄滅的炭,並於客廳發現相信與案有關的剪刀和廚刀,單位窗門有血掌印。 太和邨命案2025 其間,政府化驗所人員及法醫到場蒐證,警員則分別在平臺及梯間展開調查。
太和邨命案: 大埔警區助理指揮官 (刑事) 警司陳啟澤表示,警方6日早接報有人在亨和樓單位墮樓亡,經調查相信61歲男死者由16樓單位的廚房躍下,警方隨後在涉事屋內發現48歲女死者倒臥睡房牀邊,身上有多處利器傷口,頸部及手腕更被黑色牛皮膠紙捆綁。
警方指單位洗手間內有一盤未熄滅的炭,相信男子曾嘗試燒炭,其後由單位廚房窗戶躍下。 警方鑑證人員及法醫事後進入單位搜證,發現女死者倒臥單位睡房牀上,被用膠紙綁住手,頭部及頸部均有利器所造成的傷痕,地上有一大灘血跡,牀的旁邊亦有一個鐵兜裝著燒過既炭,於客廳發現一把剪刀,相信與案有關。 探員進一步向鄰居查問,證實男死者昨晚10時進入單位外,凌晨時分曾有尖叫聲發生,正由法醫驗屍確認死亡時間,以瞭解是否有人先殺人後畏罪燒炭不果,至早上墮樓斃命。 事發今早9時許,有街坊發現一名男子倒臥亨和樓平臺,懷疑從高處墮下。
太和邨命案: 太和邨雙屍命案|涉案單位原為外婆擁有 舅父不滿外甥女單獨承繼 凌晨爆衝突傳尖叫聲
2007年12月16日太和邨業主立案法團舉行業主大會,表決通過通力負責全邨45部前奧的斯、富士達升降機更換工程,2008年尾開始在亨和樓L69升降機號更換工程,2009年初啟用,全部工程於2013年第一季完成。 太和邨命案2025 2000年配合租置計劃,房屋署將愛和樓、安和樓、亨和樓長型大堂進行翻新工程,年內完成;2002年12月太和邨業主立案法團開始翻新6座Y型大堂工程,新和樓開始翻新,每座Y型大堂翻新耗資近30萬,2003年上半年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太和邨所在地原來並非名為「太和」,「太和」原來是指林村河南岸的「太和市」,亦即現今一般所稱的「大埔墟」,而太和邨一帶原來為林村河北岸、大埔舊墟以西的大埔頭。 在政府於當地興建太和邨,以及九廣鐵路在該處加設以屋邨命名的太和站後,林村河北岸太和邨才誤傳稱成「太和」。 至於剩下的九幢樓宇,原訂於1988年落成,但最後延遲一年完工。
程健銘送院後昏迷不省,靠儀器呼吸維持生命,探員無法替她錄取口供。 1月5日晚上十時,程健銘不治逝世,案件改列兇殺案。 晚上十一時,一名姓何女同學打電話給碧琪,對她說程健銘受傷入了醫院,碧琪向程健銘的家人求證,證實確有此事。
太和邨命案: 太和邨雙屍命案|兩名死者為舅父及外甥關係
警方指出,48歲女死者頸上傷口為致命傷,警員在客廳及睡房發現大量血跡,並在場檢獲一把12吋長廚師刀及一把剪刀,相信為涉案兇器。 另外有消息指,街坊憶述事發當日前一日晚上大約10時左右,一名男子突然登門大叫:「婆婆去咗邊度?」,女死者隨即叫他入門,惟單位再無傳出爭吵聲,詎料之後單位內竟發生命案。 太和邨命案2025 據瞭解,女死者與外婆居於上址單位多年,婆婆不良於行,出入需以輪椅代步,但女死者未有介意,每日都會陪外婆落街散步,平日亦會帶婆婆到醫院覆診;在街坊眼中,女死者與外婆相依為命,平日甚少有人登門探望二人。 而疫情期間,死者外婆亦沒有再露面,街坊不排除她已離世。 據瞭解,涉事單位為已出售公屋單位,實用面積達348平方呎。
太和邨命案: 女死者頸部手腕遭牛皮膠紙捆綁 頸部有致命刀傷
街坊憶述事發當日前一日晚上大約10時左右,一名男子突然登門大叫:「婆婆去咗邊度?」,羅寶儀隨即叫他入門,惟單位再無傳出爭吵聲,詎料之後單位內竟發生命案。 太和邨命案2025 消息指,兩人並非同住,為舅父及外甥女關係,兩人疑曾因單位的業權分配爭執。 男死者昨日(5日)晚上抵達單位,為業權分配一事爭執。 據悉,單位原屬男死者母親,現時由外甥女繼承並擁用。 警方今日(6日)早上大約9時44分,接獲太和邨管理處報案,指有人從高處墮下,倒臥在太和邨亨和樓2樓平臺。 警方與救護員接報到場後,發現一名61歲姓羅男子倒臥在平臺,當場證實死亡。
警方表示,經政府化驗所人員及法醫初步檢驗,在男死者身上還發現多處刀傷,相信是與人糾纏引致,警方經調查揭發男死者為女死者的舅父,生前因金錢糾紛與女死者鬧得不愉快。 警方初步調查及經聯絡死者家人瞭解,不排除有人因單位業權糾紛殺害外甥女後,懷疑畏罪一度企圖燒炭自殺不果,再攀窗自殺死亡,列作謀殺及自殺案處理。 兩名死者遺體由仵工舁送殮房,等候進一步驗屍確定死因。
太和邨命案: 太和邨雙屍命案|不滿無法繼承亡母$300萬公屋 墮樓男涉殺外甥女
警方及後登上樓層調查,並在涉案單位睡房牀上,發現一名女性屍體。 太和邨命案 太和邨命案 據悉,女死者雙手被膠紙束綁,頭部及頸部均有利器所創的傷痕,而地上有一大灘血跡。 警方於現場尋獲一盤燒過的炭及一把剪刀,相信與案有關。 大埔太和邨亨和樓發生雙屍命案,61歲男子在16樓一個單位墮樓身亡後,警方登樓調查,再揭發單位內藏有女屍,身上有刀傷及勒頸傷痕,懷疑上址爆發爭執後,有人畏罪自殺,相關案情隨着警方詳細調查而曝光。 警方調查中年漢墮樓案期間,揭發有女住戶伏屍家中,身體有多處傷痕。 警方經調查相信兩名死者為舅甥關係,曾因單位業權問題發生爭執,不排除因此釀成慘劇。
網傳圖片顯示,在一樓棟門廳內,有三個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周邊的牆上、地上遍佈紅色血跡。 我們也擔心,在未來日子若出現更多衝突場面,年輕人對政府的信心只會急速下滑甚至心死,對權威如警隊的怨忿只會繼續升溫,甚至不能逆轉。 太和邨命案 這些,不論對年輕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向成長,抑或對社會的安寧與凝聚,均百害而無一利。 我們實在萬分焦急,非常擔心一旦立法會重開會議,審議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香港的大批年輕人又會再次湧上街頭,即使可能會被捕、被打、被子彈射擊,他們也執意要用自己的身驅去阻止法例被通過。
太和邨命案: 廢攝隊重返坪輋滅門慘案重地 死者睡房遭剷平物品亂棄 水泥埋屍窟變叢林
我們亦懇請全體立法會議員,以香港年輕人的福祉為依歸決定取態,挽狂瀾於既倒;還年輕人希望和愛。 死者患上癌症,情緒受困,由社工輔導,事發前在家中等候丈夫陪同社工到來,警方調查後,認為死者因病厭世,案件無可疑。 1月5日,四十多名機動部隊警員,在現場樓宇進行問卷調查,向居民查詢昨日下午四時至六時,有否見過揹着綠色書包,身穿校服男生在現場附近出現。 警員仔細搜查太和邨垃圾站,逐個垃圾箱搜尋證物,但沒有發現。 翻看大廈閉路電視錄像帶,探員發現案發前有兩名男女學生,身穿灰色校服及攜綠色書包在大廈出入,懷疑是程健銘的同學。 內地頂端新聞報道,週日(3日),網傳珠海一屋苑發生一宗三人被殺命案。
警方進入現場搜證期間,在玻璃窗上發現一雙血掌印,正調查窗上血跡屬於何人,另外亦檢獲一盤炭及剪刀,懷疑與案有關。 案屬租置計劃屋邨的大埔太和邨昨日(6日)發生兩死命案。 64歲羅姓男子疑不滿49歲外甥女羅寶儀獨自繼承亡母的已購買的公共住宅,兩人就業權分配爭執,其後釀成命案。 據悉,案發亨和樓房子皆已出售成公共住宅,實用面積達348平方公尺。
警方將案件列作謀殺及自殺處理,其後檢走染血牀單等證物作進一步檢驗。 一名61歲姓羅男子從亨和樓高處墮樓亡,警員登門調查,再發現一名同姓48歲女子倒斃屋內睡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太和邨命案2025 蕭景源)大埔太和邨發生爭產雙屍命案。
太和邨命案: 田灣邨命案|23歲男雙手被綁倒斃屋內 疑上吊身亡 警方循自殺方向調查
今早(6日)9時許,一名中年男子倒臥太和邨亨和樓大廈一樓簷篷,懷疑從大廈高處墮下,保安報案。 警方及救援人員接報到場,當場證實該名61歲男子不治。 警方經調查相信男事主由上址16樓一單位的廚房窗戶跳下,遂到單位瞭解,入屋發現一名48歲女子倒斃睡房內。 大埔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警司陳啟澤指,相信男死者於上址16樓一單位內,從廚房窗戶跳下自殺。 警員及後進入單位,於睡房內發現一名48歲的本地女子,當場證實死亡。 警方在單位廚房內發現一盤仍未熄滅的炭,以及一把大約12吋長的染血廚刀、一把染有血跡剪刀,相信為涉案兇器。
太和邨命案: 香港電臺
探員其後在程健銘房間的牀上,發現一個染血十二磅啞鈴,推測她可能抗拒色魔施暴被打傷。 懷疑色魔入屋後企圖施暴,將程健銘推入睡房及脫去內褲,程健銘反抗,色魔用啞鈴重擊她的左後腦,然後逃去,程健銘負傷走出客廳求救,最終不支倒地。 此邨於1985年動工[3],1989年4月起入夥,並於1990年5月17日由房委會主席鍾逸傑及兩局議員李鵬飛揭幕。 其後於2000年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三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時有八成單位已出售,初推出時售價為港幣4萬至21萬元不等。 經過點算,探員發現,程健銘失去一個綠色書包及一部手提電話,不排除被兇徒取去,案件列傷人案處理,大埔重案組接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