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辦學宗旨:學校致力提供優質教育;運用現代科技及方法,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批判思考、創造力和自信心;增進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日後貢獻社會作好準備。 以上佔總評分三分之二,而面試表現佔總評分的另外三分之一。 面試形式以英文及中文進行,以評核申請人之語文能力、數理及獨立思考能力等。 學生會作為同學和校方之間的溝通橋樑,致力為同學提供各項福利之餘,亦設有全民大會,讓同學表達訴求,並將收集得來的意見向校方反映。
學校在不同班別及科目採用了英語授課,亦在指定科目以跨學科英語授課(請參閱「2023/24學年開設科目」及「2024/25年擬開設科目」的資料)。 青少年的心智成長發展各有快慢,學生在所謂的 Band3 學校,被標籤為「能力低」甚至「冇前途」,對他們並不公平。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每年培訓約 800 名資優中學生,當中四份之一來自第三組別的學生,他們的表現毫不遜色,這更證明把學生分類所造成的偏差。 在戴校長眼中,Banding 和排名榜絕不可能全面掌握教育界最新的資訊,因此家長在選校時,應把握機會,親身出席心儀學校的開放日及講座等,或抽空在午膳時間看看該校學生的言行舉止。 現今社會講求終身學習,無論學生入讀哪一類型學校,都不代表一定成功或一定失敗,最重要是看學生本身有沒有對知識、品格的追求。
中學banding: 學校各具自家特色彈性十足 小學重校本課程 適應課程助融入
至於坊間很多中學排名榜,作者試過拿3份不同的出版社的排名榜都大有不同,因此建議家長可作參考之用。 筆者認為最客觀的標準是公開試成績及進大學百分比,這些數字性資訊是可量度及較客觀,相反老師質素及校風則包含主觀因素。 由於各中學都以不同方式公佈文憑試的成績資訊,收集到的數據,難以簡單直接地作比較。 所以,「大考」網站採用了嶄新的大數據分析技術,當中牽涉到的數學理論相當複雜,在此暫且不提,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從文憑試成績資訊釐定組別之間的臨界線。 「大考」網站是以考評局公佈的文憑試統計資料作為參考基準,下圖中黃色線是全港日校考生在所有甲類科目中考獲各級成績的累積曲線,而這曲線在每屆文憑試都相差無幾,所以可假定為一固定的曲線。
- 因此,派位組別愈後,獲派心儀學校的機會就愈低,所以家長對「Banding」都十分重視。
- 同理,實施「部分科目按組別用英文教學」的中學通常會被歸類為 Band 2 中學。
- 由 學年起,學校於高中階段增設以英語教授地理、經濟、世史之班別。
-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浸信會永隆中學的資訊。
- 因此,要評估子女的派位組別,最好詢問學校有沒有相關的資料。
- 不過,大部分直資中學都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這些非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多數在每年 9 月至 12 月接受下學年的中一入學申請。
舉個例子: 中學banding A小學之前兩次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整體成績好,那麼該校今年便可有較高百分率的學生劃入「Band 1」,比如前50%。 而B小學之前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整體成績較差,那麼該校可能只有前20%的學生劃入「Band 1」。 3次呈分試的成績名次,加上每所小學過往畢業生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Pre-S1)的成績作爲調整,給予全港的小六學生一個分數。 很多家長誤以爲,中學Banding是由教育局制訂的,就像旅遊機構把酒店分爲不同級別一樣,按學校的設施、師資等劃分,其實不然。 為慶祝校慶,校園內各處均設立攤位遊戲,例如在籃球場設立了「生涯規劃大富翁」遊戲及「英文咖啡廳」、教學大樓的不同樓層則設有「中華文化區」、「科學區」、美術科及宗教科設立的攤位。 有蓋劇場更有學生在勁歌熱舞,觀眾皆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中學banding: 學位分配次序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北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2 的小六畢業生。 全校語文政策:初中語文政策著重訓練學生適應升讀高中後主要以英語授課的情況而設計的。 由2022/23學年起,中一及中二所有班別的數學及綜合科學科均以英語教授,部份班別則以英文教授地理、電腦、生活與社會等學科;即使是術科,也會派發英文講義。 由 中學banding 學年起,學校於高中階段增設以英語教授地理、經濟、世史之班別。
啟思中學是一所直資中學,提供 DSE 及 IB 課程。 該校重視全人及均衡發展,校內老師國籍多達 20 多國,師生比例是 1 中學banding2025 對 9,配合英國中學普遍採用的學舍制度,全面照顧學生全人發展及建立抱負。 校長張紹銘謂孩子初中和高中階段興趣和潛能仍不斷改變,不應過早定型,並希望學生了解自身文化的獨特性,及尊重其他人的文化和身分。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推行「全語文」政策,中英語及普通話並重。
中學banding: 全港中學搜尋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樂道中學的資訊。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保良局胡忠中學的資訊。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沙田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油尖旺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2 的小六畢業生。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宣道中學的資訊。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屯門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屯門區;根據校方資訊,學生全數來自 BAND 2 或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 4:為提升學生英文水平,除中文及中史外,各級非英語學科亦教授與該科有關的英語詞彙,且鼓勵學生多閱讀英文參考資料。
- 相比於官立及資助中學,直資中學可收取學費,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及入學要求,但同時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屯門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屯門區;根據校方資訊,學生全數來自 BAND 2 或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 結合全球情景,以提問為教學基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溝通、思考及跨學科學習能力。
- 然而,為了避免這最壞情況發生,宜採取「先進取,後保險」的策略,首兩個選擇最心儀的、或競爭較激烈的 BAND 1 中學,第三至第五選擇則要較穩陣,宜選擇學位較多、競爭較小的 BAND 1 中學。
- 市委編辦將統籌教師編制下達至北京西藏中學進行人事代管。
一樣米養百樣人,同一種教學方式可能也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在一所讀書風氣濃厚高壓的學校,可能會產生許多高材生,但若你的子女不是能承受高強度的讀書環境的話,可能會得到反效果。 所以在選擇不同學校時,不但要考慮學校,也同時要考慮子女能力。 許多家長都會在選擇學校時採用比較「博」的選擇,希望子女可以進高Banding高排名的學校,可是排名不代表一切,有時候排名相差幾位的學校可能實際上成績上分別不大,但是校風會很不一樣。
中學banding: 中學組別及排名詳情
北區的英中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在2013年的文憑試成績彪炳,各科合格率100%,考獲符合入大學資格的學生達99%,遠遠超出全港35% 的水平,當中91% 學生成績更高於最低要求;深受北區家長和學生垂青。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北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的資訊。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九龍工業學校的資訊。 學校關注事項 (2021 中學banding – 2024) 還包括:裝備學生成為主動及自信的學習者;透過價值教育培育學生成為對學校、社會及國家的承擔者。 中學banding 在品德教育方面,學校注重培育學生的品德情操,除了潛移默化的薰陶外,還設有個人發展獎勵計劃、輔導周、禮貌之星選舉,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義工服務,並推行訓輔合一的政策,剛柔並濟,協助學生發展良好的品格和克服困難的能力。
中學banding: 資助中學
BAND 1 學生的選校策略:如果你肯定自己是 BAND 1 學生,你其實可以填完所有 BAND 1 學校,然後才開始填 中學banding BAND 2 學校,最壞的情況只是獲派第一間你所選擇的 BAND 2 學校。 這做法跟一個為了安全很早就選擇一間 BAND 2 學校同一結果,分別在於第幾志願中纖。 然而,為了避免這最壞情況發生,宜採取「先進取,後保險」的策略,首兩個選擇最心儀的、或競爭較激烈的 BAND 1 中學,第三至第五選擇則要較穩陣,宜選擇學位較多、競爭較小的 BAND 1 中學。
中學banding: 九龍工業學校 Kowloon Technical School
直資中學有分兩類:「參加派位」與「非參加派位」兩大類。 第一類與官立及資助中學一樣,跟隨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收生,即學生可於每年 1 月申請「自行分配學位」,4 月申請「統一派位」,派位結果於 7 月公佈。 不過,大部分直資中學都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這些非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多數在每年 9 月至 12 月接受下學年的中一入學申請。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實行母語教學,中英兼擅,於初中設普教中組,並於初中數學科及科學科進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學banding: 文憑試表現
除了知道個別學校收生的派位組別外,選擇學校時,也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與家居距離、兄妹親友同校關係、學校周圍環境、校舍設備、師資及校風、辦學團體背景、及辦學態度等。 ♥ 組別 中學banding2025 1A 代表該中學收生幾乎全部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組別 1B 代表收生絕大部分來自 BAND 中學banding 1 的學生;組別 1C 代表收生大部分來自 BAND 1,小部分來自 BAND 2的學生。 以同樣的邏輯,理解組別 2A, 2B, 2C 及組別 3A, 3B, 3C 。 相信各位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可想而知,附近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中學banding: 香港中學擇校小知識:「Banding」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電腦先審閱第一個學校選擇,再依程序審閱未獲派學生的第二個選擇,最後是審閱未獲派位學生的第三個選擇。 完成處理全港第一派位組別學生所有選擇後,電腦會以相同的程序,處理全港第二派位組別,最後才處理全港第三派位組別。 全港派位組別:所有學生按成績由高至低排列,最前面的 33.3% 是組別一,中間的 33.3% 是組別二,最後的 33.3% 是組別三。 全港派位組別是用作分配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位,即「統一派位甲部」。 所謂「組別」原指教育局為中一派位,將小六學生按學業成績分成 3 個組別,所以組別的原意是屬於學生個人的,而不屬於學校的。 中學banding2025 由於派位機制是以學生所屬組別作為配校的優先次序,因而出現每所參加統一派位的中學,通常大部份獲分配的學生都來自某一個組別的客觀現實,這樣就引致每所中學被坊間冠以屬某個組別的稱號。
中學banding: 中學「統一派位」重點分析
3:各學科成立品質圈,定期檢討學生進度與教學策略,並實施同儕觀課,以提升老師的專業質素。 4:資訊及電腦素養科旨在訓練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應用,同時將資訊科技發展為一種學習工具,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特別注重引入互動元素,以協助學生發展溝通和協作能力,及應用從不同學科所學到的技能。 5:中一至中三學生於學期末考試後需參與專題研習活動,以培養廿一世紀所需的共通能力。 6:廣泛推行「自攜裝置計劃」,藉此促進流動學習及自主學習。 學習和教學策略:課程組織以十二年縱貫為骨架,學習不以課本為限,重視探究與解難的學習策略,多元化教學,以啟發、交流方式為主,激勵學生的批判思維和探索精神、誘發他們對全球文化的關懷。 近年書院推行「個人化學習」(IndividualizedLearning),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個性、學習偏好及能力,提供主流課程的校本教學的同時,更讓學生提接不同的學習主題及體驗。
中學banding: 香港中學教育概況
中學 Banding 分類只是一個參考值,讓您大致知道中學的教育水平和競爭激烈程度。 中學banding2025 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但由所屬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的資助學校。 為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香港還有其他類型的學校,也就是可收取學費及按學生人數獲政府資助,並享有較大彈性的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以及自負盈虧的私立學校。
中學banding: 中學怎分Banding?
而「他區」是指該中學,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提供學位予其他地區。 官立學校是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及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然而,直資學校可收取學費及自行訂定符合基本教育標準的課程和入學標準。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鳳溪廖萬石堂中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然而有趣及務須注意者, 教育局根本從無公開此項資料,理由是避免標籤學校。 坊間所見全部之中學Banding排名榜,祇屬自行評估意見,無一例外。 當中有些少數依據自訂之標準評分,至於是否有效全面,客觀合理? 不諳詳情的家長,很容易誤解中學Banding是由教育局制訂的,就像旅遊機構把酒店分為不同級別一樣,按學校的設施、師資等劃分,其實不然。 一間學校是否屬於「Band 1中學」,並非教育局或任何機構劃分。 街坊談及的「Band幾」學校,原來指的是這間學校所收取的中一學生,大多屬於「Band幾」。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深水埗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油尖旺區、九龍城區。 北京西藏中學(統籌項目)為北京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市委編辦將統籌教師編制下達至北京西藏中學進行人事代管。 招聘工作由各統籌學校組織開展,具體負責統籌教師招聘、管理使用與安排教育教學等工作。 北京西藏中學負責統籌教師人事管理工作,擬聘用人員編制在北京西藏中學,工作地點在各統籌學校。 STEAM 中學banding ROOM內擺放電車公司與校方合辦的「電車車身設計比賽」優勝作品模型。
中學banding: 1. 學校簡介
又致力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增加英文科的教學資源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直資學校在三個領域擁有主動權,包括學費設定、課程規劃,以及招生政策。 中學banding 學費自主設定:直資學校有權自主設定學費,這使得學校能夠更靈活地調整費用,以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服務。 課程自主設計:直資學校擁有自主權來設計課程,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和學習目標。 這使得學校可以開發創新的教學方法,提供多元的學習體驗。 招生自主權:直資學校有權自主制定招生政策,包括招生標準和程序,這有助於學校確保學生符合其教育理念和價值觀。
中學banding: 九龍城區中學排名2023|Band3
家長應陪伴子女一起成長,避免自己也對子女作出標籤,因為家庭是孩子最後堡壘,家校攜手合作,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 培育學生成為「具視野、富文化、有理想、敢承擔、追求卓越」的新精英。 中學banding2025 中學banding 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聯絡電郵是:。 辦學宗旨:學校全力推行德智體羣美五育並重的全人教育,期望所有畢業生都成為品格高尚及學識淵博的社會棟樑。 校內呈分試共有3次,包括小五下學期、小六上學期及下學期。
中學banding: 全香港Top 11 – 100 中學排名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的資訊。 戴校長曾分別在取錄不同組別學生的學校任校長,他認為,即使第三組別同學在呈分試時展示的能力較遜,不代表他們的將來就沒有可塑性。 相反,學校會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和自信。 時代資訊更新很快,學生需培養解難、自主學習、適應能力,這些能力比在校內考獲第一的成績更重要。
中學banding: 教學情況
不過,由於「第一派位組別」會優先派位,如果肯定子女屬「第一派位組別」,亦可以將所有BAND 1 學校先填入,才填BAND 2 學校。 即使網內所有BAND 1 學校都不取錄,仍然能確保入讀BAND 中學banding 2 學校機率比「第二派位組別」的學童高。 當大約得出子女「派位組別」及中學的「Banding」後,就以此為據填寫志願。
中學banding: 香港華仁書院 (WYHK)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校長,以及教育評議會副主席蔡世鴻校長,均曾不約而同向傳媒直斥,坊間各色中學排名榜,盡屬誤導及絕不可信(註)。 可是大多的排名榜,對其評審原則、尺度及理據,竟然隻字不提,包括好些來自大型網站和傳媒機構的亦然,有些甚至牽涉商業牟利關係。 倘若家長貿然盡信,除非甘願將所作選校抉擇,寄託於它人一些理據不明之猜測之上,否則未免冒險兒戲。 家長最為緊張子女的選校,經常聽到人家談到「這間是否Band 1中學?」、「那間學校Band 幾?」……等,究竟中學Banding如何劃分? 其宗旨及職責包括:本民主自治精神,團結各同學;加強校方和同學之間的聯繫;聯繫各學會以協助籌劃及舉辦課外活動;培養同學對學校之歸屬感;為同學謀求福利;代表學校同學與友校學生會交流。 升中選校時,家長經常提到學校「BAND幾?」、「Banding」等問題,令不少人誤以為中學的「Banding」是官方資料。
中學banding: 全港文憑試表現與「schName」相約的中學
由於 Band 1 學生在統一派位階段具有優先選擇學校的權利,或在中學自行招生階段優先被錄取,這些學生傾向於集中在一些受歡迎的中學,這些中學自然而然地成為 Band 1 中學。 教育局會依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校內成績名次(通稱為呈分試,通常在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上、下學期),再加上每所小學過去畢業生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進行調整,從而為全港的小六學生計算一個總分。 這個總分將所有學生按照高低排序,這種排序稱為「成績次第」。 將這個次第平均分成三個組別,就形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派位組別」,即所謂的 Band 1、Band 2 和 Band 3 學生。 這裡不進一步說明「派位組別」和「成績次第」的具體用途。 這裡提供的組別分類只作參考,而且資訊來自多個不同途徑,人云亦云,請用戶小心求證,不要盡信。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陳樹渠紀念中學的資訊。 中學banding2025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中學banding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關於中學 Banding 分類,從來不是正式或官方的資料,坊間這方面的資訊(例如: Band 1 中學名單),其實只是估計中學會收什麼水平的新生和畢業生的學業水平。 瞭解了上述中學 Banding 劃分的原則和難點後,便會較容易理解為何會出現有關某些中學 Banding 的爭議。 事實上,只要與事實不是相差太遠,這些資訊也有其參考價值。 因此,如果一所中學實施「全開英文班」,俗稱為「英中」,我們可以推斷該中學收納的新生絕大多數來自 Band 1 派位組別的小學畢業生。 換句話說,實施「全開英文班」的中學應被歸類為 Band 1 中學。 同理,實施「部分科目按組別用英文教學」的中學通常會被歸類為 Band 2 中學。
在評估一所中學的 Banding 時,會參考兩個主要數據。 前者的數據來自教育局關於小學畢業生的內部資料,後者的數據則依賴於各中學每年公佈的畢業生公開試成績和升讀大學的資料。 截至 2022 年 9 月,有約 250,700 名學生就讀於 391 所公營中學,包括 358 所資助學校、31 所官立學校,以及 2 所主要按收生人數獲政府資助的按位津貼學校。 此外,本港還有 59 所直資中學和 27 所私立中學,分別提供約 56,300 和 9,600 個學額。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觀塘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香港東區、油尖旺區。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深水埗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油尖旺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沙田區。
中學banding: 瞭解學而思課程
綜合全港所有政府資助、直資及官立中學,Tutor Circle 尋補為大家搜羅2023香港排名TOP100 Band1中學及各區中學的排名。 其中包括多間傳統中學名校,提供數間Band 1名校的概覽,包括曾培養出會考及DSE狀元的中學名校。 另一種較為廣泛理解和接受的方法是,根據中六學生的成績來區分各中學的 Banding。 許多中學每年都會公佈畢業生的公開試成績(例如:DSE 達 3322+2 比率)和升學比率(例如:入讀8大比率、升讀本地及非本地學位課程比率、中六畢業生升學率)。 大致上,根據這些統計數據,依照成績的高低,將中學大致分為 Band 1、Band 中學banding2025 2 和 Band 3,每個 Band 還可以細分為 A、B、C。
在各級開設通識課,培養學生品德修養和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歷。 注重課程的均衡性,讓學生在德、智、體、羣、美多方面發展,特色如下:1:培養學生的領袖素質與才幹;2:擴闊學生的知識面;3:加強培訓學生中、英文的聽、講、讀、寫、運算及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為了提高同學閱讀英文圖書的興趣,圖書館內近年大量添置英文小說,漫畫和附發聲光碟的圖書,還積極發展電子書館藏,向全校學生提供良好閱讀環境,使其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語文能力。 為加強成效,學校:1:設「中一二廣泛閱讀計劃」,鼓勵閱讀不同學科範疇書刊;2:設「閱讀獎勵計劃」,並設全校師生閱讀時段;3:設「午間故事會」,引發同學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