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自己性命自己有責任,每次行山,無論是長或短途也好,都要做足準備,更要留意自己的狀況,凡事量力而為。 要是隨隊出發,也絕不宜獨自離隊,行山最重要還是安全吧。 最後我們帶他到蚺蛇坳的安全位置後便離開。 稍事休息,小心往山上走,接上較明顯的小徑,往米粉咀海岬走。 看著山岬直往一望無際的大海伸延,頓覺剛才的艱辛,也是值得。
- 黃石碼頭出發,穩陣可較定時間搭翠華渡輪入高流灣,或即場問價搭艇去蛋家灣,咁就可以行少啲,反正最後都係向蚺蛇灣進發。
- 先前的行山隊,已羣集此巨石,仿似要馴服此巨獸。
- 米粉咀之盡頭是一座明顯與山咀分割的海蝕柱,儼如東平洲上的斬頸洲。
- 自此沿著麥理浩徑往北潭凹方向上行,在分岔口右轉前往土瓜坪,再循水泥路行走。
- 在第二個分岔口右轉下降至近溪澗處,轉接東北方的山徑前往短咀 。
- 拐一個彎,雲層轉薄,太陽間歇照耀,心也樂了。
在沙灘後方的草坪跨溪上走,接上山腰小路,再下降大灣,在沙灘盡處上攀至草坡,再接走小徑下走鹹田,在鹹田灣村後沿麥理浩徑經來時路返回赤徑。 在淺谷處左轉跨溪,轉往東北方向行走,沿山徑走至沉船灣的上方。 及後折返至淺谷的溪澗,跨溪再左走踏上東灣山東坡的泥徑,由此一直走至東灣山山腰的巨石處,再在石旁的山徑下降至東灣沙灘。 千溪海岸 沿清晰山徑左走下降,在淺谷跨小溪,在林蔭中走一小段接回往短咀的山徑。 及後往南再跨溪至東灣山東坡泥徑,由此一直走至東灣山山腰的巨石處,在石旁有另一小路往東灣沙灘。
千溪海岸: 香港人‧語
及後循著崎嶇的南脊山徑下走,返回蚺蛇坳 ,再沿路走返大浪坳及赤徑。 自此沿著麥理浩徑往北潭凹方向上行,在分岔口右轉前往土瓜坪,再循水泥路行走。 經過紅樹林後續走,其後的兩個分支路都須靠右,最後接上黃石郊遊徑走至黃石碼頭。 今天由北潭凹起步,行約一小時至蚺蛇坳,再走約半小時至往蚺蛇灣的分岔口。
此段山徑更陡,需不時手足並用攀爬,但卻有不少樹木可供依靠借力和作遮蔭。 近山頂一段更為陡斜浮滑(山徑上懸垂著一條金屬鐵帶,一般認為是作避雷之用),必須小心而行纔可攀至峯頂。 蚺蛇又稱南蛇,據說實乃蟒蛇,產自中國南方。
千溪海岸: 救難隊冒險橫渡新武呂溪 慄松溫泉露營受困男女獲救
北潭凹下車後,橫過馬路前走少許的涼亭便是起點。 沿水泥徑(即逆走麥理浩徑第2段)下降至分支,右轉往青年旅舍方向(左路往土瓜坪)行走。 經過廢村,過了橋後直走(左可沿岸邊往赤徑碼頭),由此路上爬抵達大浪坳,在此可稍作休息。 隨後離開麥理浩徑,於左方往儲水庫方向走至蚺蛇坳。 沿兩段明顯碎石陡坡上攀後,依右方環腰山徑走至蚺蛇尖之東脊下。 沿東面山徑走近米粉咀,在支徑左走下降(直走可登米粉咀)。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千溪海岸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千溪海岸: 香港好去處:【全球冠軍風景攝影師鏡頭下的西沙靚景!附行山路線+「探索西沙」巡迴展覽詳情!】
想不到雖只是幾十米的路程,已有點筋疲力竭。 在沙灘後方的草坪跨溪上走,接上山腰小路,再下降大灣,在沙灘盡處上攀至草坡,再接走小徑下走鹹田。 在鹹田灣村後沿麥理浩徑上走至蚺蛇坳,最後經來時路返回北潭凹。 由此離開麥理浩徑左走,往儲水庫方向行走至蚺蛇坳。 沿東面山徑走近米粉咀,在支徑左走 (直走可登米粉頂)。 千溪海岸 在第二個分岔口右轉下降至近溪澗處,轉接東北方的山徑前往短咀 。
- 沿途不用上高落低,走來也很輕鬆,看著前方的蚺蛇尖,羣脊起伏,在陽光照耀下,氣勢非凡。
- 沿途只能攀附山坡的草叢,背後是臨海險壁,只好拼命向上爬。
- 但亦由於人跡罕至,這兒成為偷渡客偷運羅漢松的好地方。
- 以為這已是最艱難的,雖知更險要的還在前面。
- 從此角度仰望蚺蛇尖,更突現出山嶺的猙獰。
- 山路並不好走,小徑窄而斜,右腳踏的是實地,而左腳常常會踏空,沒有太多可以停留的位置。
- 沿東面山徑走近米粉咀,在支徑左走 (直走可登米粉咀)。
- 但能遇著好天氣,天藍水綠,配以千溪海岸滿是黃黃啡啡隨水漂浮的海藻,儼如梵高的筆觸,這個畫面很震撼,再累也值得!
沿山邊繞過深灣,續往山上走,終於踏上地圖所示的山徑,亦大為放心,知道前面的路應來得容易。 從此山頭,看著浩浩蕩蕩的行山隊,沿著對面出短咀的山嶺上,快速前進,構成動人的景緻。 我們沿著山徑前行不遠,便看見仿如深谷的沉船灣,配合背後白浪滔天的海灣,也頗有天然的味道。 預計行程頗長,於是一早入黃石碼頭,坐八時半的翠華渡輪到高流灣。
千溪海岸: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意外地在山頭發現兩個相信應是屬於牛隻的頭骨,其狀如標本的白枯形態,與周遭大自然來得有點格格不入。 在北潭凹下車後,橫過馬路再前走數步的涼亭便是起點。 踏上那蝸牛下海,方知另一邊頗為陡直,要小心攀爬才能下降到下一個灘頭,亦由此開始千溪海岸的綑邊之旅。 邊走邊欣賞奇巖怪石,亦不時仰望欣賞不同角度的蚺蛇尖,趣味無窮。
千溪海岸: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上回短咀之旅失敗告終,只能在沉船灣結束旅程,這次選擇另一條路線再闖闖。 今天十分熱,很想留在千溪海岸多一會,但想到回程路途遙遠,加上狀態一般,鮮有地不想行,想乘艇走,哈。 千溪海岸 黃石碼頭出發,穩陣可較定時間搭翠華渡輪入高流灣,或即場問價搭艇去蛋家灣,咁就可以行少啲,反正最後都係向蚺蛇灣進發。
千溪海岸: 香港的名山勝景
今早起步時曾遇一山隊,後在蚺蛇灣再遇到他們。 沿山路往千溪海岸時,看到一名男子走得相當辛苦,我們建議他小休、補水及脫去身上多件衣服。 後遇到山隊的人,便告知他們有成員在後方可能需要支援,原來他們已勸過他不要勉強前行。 沒想到當我們回程上山往蚺蛇坳途中再碰到他,他迷了路,手上沒有地圖或行山App。
千溪海岸: 蚺蛇灣千溪海岸 20200628
短咀山岬景緻杳然,其險峻的崖壁亦具氣勢。 短咀的路線不比長咀短,感覺比長咀更為偏遠。 由於很久沒有到此,所以在交匯點也曾誤走山徑。
千溪海岸: 香港好去處:【香港室內遊樂場通行證48折!低至$450!Melody主題遊樂場+攀爬樂園+抱石場+Lego中心】
沿著海邊走,不時要在巨石中爬上爬落,間或在浪濤邊盤繞前進,別是一番滋味。 遇上直立的巨石,勉強攀爬會有危險,索性脫下鞋襪,涉水而行。 以為這已是最艱難的,雖知更險要的還在前面。
千溪海岸: 香港動漫節2023:【動漫節首賣週邊+6大福袋!咒術迴戰+我推的孩子+鏈鋸人+水星的魔女】
沿東面山徑走近米粉咀,在支徑左走 (直走可登米粉咀)。 從碼頭往左走至蛋家灣,在公廁前左轉,經草地尋路登上山腰的山徑,再前行不遠便來到十字路口。 如右轉便是往狐狸叫和蚺蛇坳,中間便是沿水管小徑往蚺蛇灣,亦是我們將要走的路。 千溪海岸 見時間尚早,於是左轉登上新建儲水庫的小山崗,遠眺塔門和弓洲。 在峻峭的蚺蛇尖和金光閃閃的海灣襯託下,今天的目標「千溪海岸」已展現在對岸。
千溪海岸: 千溪海岸◈米粉咀`
以往曾多次來到東灣,總覺她色澤多變,濃淡不一,這回色調卻又不同。 隨後經過大灣,走抵鹹田灣,終可在士多來個真正的休息。 上走大浪坳,走過蚺蛇坳,開始攀登蚺蛇尖。 登上了兩段崎嶇的山徑後,烏雲驟增,山雨欲來,先前預計的精彩旅程看來要泡湯了。 看見遠處的萬宜水庫天清氣朗,心中更不是味兒。
今天的路線頗長,所以乘96R直接到北潭凹,省卻在西貢候車的時間。 在北潭凹站下車後,往對面馬路,麥徑2段在公厠旁。 千溪海岸 沉船灣是位於西貢東的一個海灣,在長咀與短咀之間。 如要遊覽沉船灣,可經由米粉頂附近的三道山徑,或循東灣山以南的山腹徑前往。 在潮水大退的東灣,多顆大小不一的礁石探出水面,也是少遇的景象。
當已看見米粉咀就在不遠處,心想綑邊的旅程要告一段落,才發現被一峭壁所阻。 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拍檔已一馬當先,毅然就在峭壁旁,直往山頭攀上去。 沿途只能攀附山坡的草叢,背後是臨海險壁,只好拼命向上爬。
千溪海岸: 時間軸
欣賞過大海風光,便循原路走回十字路口,踏上水管路,向蚺蛇灣進發。 沿途不用上高落低,走來也很輕鬆,看著前方的蚺蛇尖,羣脊起伏,在陽光照耀下,氣勢非凡。 轉眼間已看見寧靜的沙灣,覓路往山下走,再穿過營地,便來到蚺蛇灣。 沙灘雖不算大,但勝在水清沙幼,加上地處偏僻,遊人不多,實在是一片樂土。 但亦由於人跡罕至,這兒成為偷渡客偷運羅漢松的好地方。 就在我們在灘頭休息之際,有一快艇疾駛而至,灘後數名貌似內地人的男子,匆匆把一些看似包著羅漢松的布袋搬上船,然後飛馳而去,前後不到一分鐘。
千溪海岸: 米粉咀、千溪海岸、 蚺蛇灣
到達大浪坳,看見太陽快要落在山後,於是向蚺蛇坳走一小段,登上山崗,飽覽日暮赤徑的景象。 欣賞過後,急步走回大浪坳,再沿麥徑下降到赤徑,繞經海邊,最後用剩餘的體力,走上北潭坳,結束這漫長之旅。 經過兩星期的壞天氣,終於重見晴天,決定來一趟漫長行程。 素聞蚺蛇山下的海岸線,有千溪海岸的美譽,於是一早由高流灣出發往蚺蛇灣,踏上千溪海岸,經米粉咀半島,繞經東灣山,以赤徑為終點。 千溪海岸2025 想不到這段旅程頗為艱辛,險被困峭壁,但能欣賞陡峭的蚺蛇和浪濤洶湧的海岸,也是值得。
於東灣沙灘另一端有小路輕攀石而過可接回山腰小路。 千溪海岸2025 千溪海岸 此後下降大灣,在沙灘盡處上攀至草坡,再走小徑下走鹹田,在鹹田灣村後沿麥理浩徑經來時路最後回到北潭凹。 米粉咀是位於西貢東的一個短小山咀,朝向東北,面對黃茅洲。 米粉咀之盡頭是一座明顯與山咀分割的海蝕柱,儼如東平洲上的斬頸洲。
千溪海岸: 香港山澗足印 GoHikingHK
搜尋一會後,總算接回通往短咀的路徑,再朝東灣前進。 因為水退的關係,可輕易走至沙灘的盡頭,行走崖邊捷徑。 千溪海岸2025 西貢東端擁有不少可探遊的山咀岬角:名氣嚮亮的長咀,遊人較少的罾棚角咀、人煙稀少的短咀,也有更為偏遠杳然的米粉咀。 雖然走了七個多小時,汗流亦不曾停止,但走上北潭凹時竟然感覺還有點力氣,似乎早前因病以致體能下滑的情況有所改善,甚喜。
先前的行山隊,已羣集此巨石,仿似要馴服此巨獸。 沿著山路走下沙灘,渾圓的小石塊,遍佈灘邊,在海水沖洗下,散發出動人的光彩。 由北潭凹開步,沿著水泥徑逆走麥理浩徑第二段下降,在分支右轉往,青年旅舍方向行走(左方山徑可通往土瓜坪)。 經過廢村,再橫過橋樑直走上行(左方可沿岸邊往赤徑碼頭),抵達大浪坳。 隨後離開麥理浩徑,左轉往儲水庫方向行走至蚺蛇坳,再從左方小徑下降(右方是蚺蛇尖的南脊)至蚺蛇灣。
由於時間尚早,遊人寥寥可數,整個上層的船艙,只有我們的背囊佔了座位,而我們已忙於在船頭欣賞海岸風光。 一些小事物,往往也能引發出點點趣味,友人就從船側的倒後鏡中找到了不少樂趣。 仍記得上一趟來,經此上蚺蛇尖,已差不多一年了。 一如其他東端的路線,這路線都滿載豐富的山嶺與海岸景觀,如蚺蛇尖、千溪海岸及大浪灣等;而沉船灣也是值得一遊的地點。 如未能按時抵達赤徑,須額外預算時間再行走至北潭凹或屋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