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約8時39分,警方接獲多名市民報案,指大樹下西路18號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附近有村屋起火。 消防到場開兩條喉及派兩隊煙帽隊灌救,又出動雲梯協助撲救,至晚上11時24分左右大致救熄。 火警中約20人需疏散,其中一人腳部受傷,另有一名青年綠洲的保安感呼吸困難及胃痛不適,均送博愛醫院治理。 繼上水、屯門、沙田後,市民發起2015年3月1日「光復元朗」反水貨客行動。 元朗為一沖積平原,也是香港唯一一個平原,大約形成於唐、宋年間。
2019年7月21日晚上約10時至翌日凌晨時份[1],在元朗的元朗站有大量具鄉事白衣男子,手持武器針對在車站一帶及鄰近購物中心的市民進行無差別的襲擊,最少有45人須入院治療[1]。 在投票日早上,廉政公署拘捕一對夫婦,其中女子任職衞生署文書主任,二人涉嫌在網上煽惑他人在區議會選舉中,於選票上蓋3個或以上「剔」號致無效票,涉嫌在選舉期間內藉公開活動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 元朗國2025 元朗國2025 另外,廉署下午再拘捕一名51歲女文員,涉嫌轉載前區議員李文浩籲杯葛選舉的帖文,並在分享中加上呼籲投無效票的字眼,廉署將向法院申請手令通緝李文浩。 當天四百名示威者到元朗參加「光復行動」反水客示威,與大批元朗鄉民及藍絲帶爆發衝突,約六百人多次在街頭混戰,示威者兩度衝出元朗大馬路令交通癱瘓,數十商舖包括麥當勞要落閘防衞,衝突中多人受傷浴血,警方多次施放胡椒噴霧。
元朗國: 元朗與大陸的距離
而嗰個帳戶嘅真人曾接受新華社訪問,佢自稱係叫「May姐」嘅「香港警嫂」。 有關帖文發佈之後唔夠30分鐘,已經在0喺Facebook啲建制派公開羣組出現,有建制網民附加「元朗一眾鄉紳恭候你們」嘅圖。 大約一個鐘之後,LIHKG(連登討論區)啲帖文澄清有關消息屬謠言,叫大家7月21日去金鐘而唔係去元朗。 不過後嚟監警會報告偏偏話LIHKG討論區用呢幅圖呼籲人參加元朗集會,顛倒事實[33]。 元朗國 1958年,一班熱愛體育運動的元朗區人士合力成立「元朗區體育會」,旨在推動地區體育活動。
- 其中12月1日的地區委員會界別論壇因人數眾多,無綫新聞臺播放時間至當晚10時後,將餘下未播出部分於翌日上午9時在無綫新聞臺繼續播出。
- 居民沿岸建立基圍,養殖水產,包括:基圍蝦、淡水魚等,元朗出產的老婆餅及月餅也是馳名海外。
- 12月5日,政府表示將於投票日作出兩項貼心安排,包括選民在投票後會獲派發一張政府心意謝卡、及在投票站旁會設「打卡位」讓市民可拍照留念。
- 其他配套設施,包括香港濕地公園已於2006年開幕,預留區已經有數間學校落成。
- 元朗區的第一個大型屋苑是位於南生圍的錦綉花園,第二個是新元朗中心。
- 元朗位於香港新界的西北部,香港市區之西北方距離約20至25公里,深圳后海灣以南的一片廣闊平原。
元朗是指給左起凹頭的蠔殼山,右至屯門的大頭山的一連串山丘,像一個圓圈地圍繞著的平地,從字面上推測,古時元朗是一塊水源充足的沼澤低地。
元朗國: 香港電臺
早晨,食在元朗,去元朗炮仗坊,食國記粥品,皮蛋瘦,鹹肉糉,要鹹蛋。 元朗國記 元朗國2025 「日常料理」的新店位於交通繁忙的元朗教育路,由輕鐵豐年路或是朗屏站出發步行,也只是五分鐘內的步程,十分方便。 李偉文,喺元朗站襲擊事件當日擔任元朗警區指揮官,被指失職,成為一啲香港反送中運動參與者批評投訴嘅對象。 元朗國 部分人認為元朗被鄉事派同黑社會長期把持,加上喺七二一元朗襲擊入面,警方被指放任鄉黑勢力襲擊市民,喺市民報警後39分鐘先到場,所以開始有呢個揶揄嘅說法。 元朗國 最近臺灣正值多事之秋,被「武漢肺炎」入侵,加上近日的間歇停電,情況真的讓人憂心。
居民沿岸建立基圍,養殖水產,包括:基圍蝦、淡水魚等等,元朗出產嘅老婆餅亦係馳名海外。 網上流傳白衣人朝早喺元朗區西北部嘅廈村鄉錫降圍對出嘅停車場聚埋,部分件衫印左「廈溪會」嘅標誌,標誌同「廈村鄉事委員會」標誌好似。 到2020年7月,《鏗鏘集》記者走去問廈溪會主席兼廈村鄉嘅村長鄧錦輝,佢唔認廈溪會同白衣人有關係,仲話自己嘅認得片裏面嘅白衣人。 而記者喺區議會上追住廈村鄉鄉事委員會主席鄧勵東嚟問,佢覺得傳媒講咩都唔重要,仲反問返「唔可以係冒認?唔俾人係插贓?」。 7月18日,一個叫做「風中微塵」嘅微博帳戶,發帖話7月21日有人會喺元朗舉行集會,圖片形容「得元朗得天下」。
元朗國: 元朗絲苗
港女大鬧元朗聯興行事件,又名七折港女事件,發生於2009年9月19日,一名趙姓港女,因單方面不滿建築材料公司訂價不合理,企圖藉助網絡力量洩憤,卻反遭網民指責。 女事主將片段上載至YouTube後,迅速被網民轉載至高登討論區,引起熱烈討論。 就算唔係住新界嘅朋友,應該都聽過出名嘅B仔涼粉,原來喺B仔涼粉隔離就有一間相當抵食嘅泰國菜。 招牌菜海南雞飯相當唔錯,雞肉嫩滑有鮮味,配合上少少辣嘅雞醬同甘香嘅黃油飯,只係收五十幾蚊,抵到爛。 唔少食客推介呢到嘅古法鹽燒烏頭,魚肉燒得唔算太乾,配上泰式香料,魚肉無小骨,食起上嚟都幾方便。
- 如果喜歡喫臺灣刈包的一定不能錯過,每日新鮮出爐的刈包由店家每日人手搓製,味道選擇十分豐富,有臺灣香腸味及原味配柚子醬等,也可以同時加購番薯條、期間限定小食及臺式飲品。
- 2019年6月,香港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大規模爆發,及後演變成爭取民主同埋要求政治改革嘅長期示威運動。
- 有網上影片及相片顯示現場火光熊熊,大量濃煙從村屋冒出並升上半空,在百米外的位置亦可看到火光和濃煙。
- 住宅主要是公共屋邨、居屋屋苑及大型私人屋苑嘉湖山莊、慧景軒和柏慧豪園等由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發展項目,樓宇一般樓齡不高。
- 部分人認為元朗被鄉事派同黑社會長期把持,加上喺七二一元朗襲擊入面,警方被指放任鄉黑勢力襲擊市民,喺市民報警後39分鐘先到場,所以開始有呢個揶揄嘅說法[51]。
位於元朗Yoho Mall的牛舞Gyumai,套餐均以放題形式供應,全場有多達165種食品可任食。 燒肉放題有不同價錢,豐斂由人,最推介的當然是和牛放題,有鹿兒島著名的薩摩牛、香港首次引入的澳洲樂天L’grow和牛,以及美國SRF極黑和牛。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來自流浮山的新鮮鮑魚,以紹興花雕酒和新豐花雕酒浸一晚,喫落煙韌帶酒香,可當小喫或配湯麵。 蘇記流心燉蛋專門店曾獲《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推介街頭小食,小店獨沽一味專賣牛乳燉蛋白,只用3種材料製作:富良野3.7牛乳、雞蛋和少少砂糖,全無加水。 蛋白加糖以人手打發好後,加奶再度打發,能令奶和蛋白融合得更好。 打發好後舀走表面氣泡,入碗再舀多次,就是燉蛋白入口嫰滑的祕訣。
元朗國: 元朗5麵皇
另外古時疍家在稱為「大樹」的地方建成一小廟,以祭祀天后,後來演變成今天十八鄉大旗嶺的大樹下天后廟。 大樹下天后廟曾在清朝鹹豐、光緒年間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各大修一次。 元朗國2025 香港天文臺在元朗公園[2]、香港濕地公園[3]和流浮山設立自動氣象站,但只有流浮山的數據同時公開月數據、年數據。
元朗國: 魚一壽司 – 元朗人必食抵到爛壽司
元朗平原水土肥沃,過去盛產稻米,元朗絲苗曾是1950年代在華南一帶的著名米食,可與增城絲苗競爭。 元朗國 居民沿岸建立基圍,養殖水產,包括:基圍蝦、淡水魚等,元朗出產的老婆餅及月餅也是馳名海外。 我們絕少會刪除已刊登的餐廳,不過在一些特別情況下可能會刪除餐廳。
元朗國: 元朗的隨性
這間甜品鋪簡直是入元朗必去,其B仔涼粉就是必食招牌菜,滿滿的生果和涼粉幾乎滿瀉,一碗的分量足夠2-3人喫。 甚至有人惡搞設計出元朗國護照,話申請嘅話可以問十八鄉(涉及襲擊事件嘅鄉事派)、何君堯(被指同施襲者關係密切)或警察。 元朗國2025 呢個說法亦被一啲旅遊Blogger、食評網站或者一啲唔涉及政治議題嘅新聞報道所用。 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喺2020年1月聯同元朗721襲擊事件傷者入稟控告鄧炳強,指警方無履行職責保護市民。 有半山人、灣仔人、大埔人、屯門人、還有很多明星都經常來食我們的粥。
元朗國: 選舉制度及議席分配
元朗國記 元朗區有三間公立圖書館,包括位於元朗文化康樂大樓內的元朗公共圖書館、天水圍站旁的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及天水圍天澤商場的天水圍北公共圖書館。 其中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為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中主要及全港第二大圖書館。 除此之外,部分地區(如天水圍及各鄉村)設有流動圖書館的服務,由流動圖書車前往該些地區提供限時的借閱及歸還服務。 警方因為特登唔理市民求助,而且涉嫌同發動恐怖襲擊嘅白衫人勾結而備受質疑。
元朗國: 社區環境
元朗國記 三十年代,山貝村附近的鄉民開始建造魚塘,並利用雨水來沖淡塘中土壤所含之鹽份,使塘水適宜飼養各種魚類。 數十年來,后海灣是香港食用淡水魚的主要來源地,直至八十年代,養漁業仍是不斷的發展;本地淡水魚當中,元朗烏頭約佔了40~50%。 每碗燉6-7分鐘,太過火的通通丟掉,要求嚴謹,難怪味道難以取替。 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設計屢獲殊榮,是繼中央圖書館外香港第二大的公共圖書館。 除了其獨特外觀,此公共圖書館更是罕有地設有青少年圖書館,更有戶外庭院。 元朗國 各位文青可在庭院,曬着陽光、吹着風、慢慢翻着書,輕鬆寫意地度過一個下午。
元朗國: #元朗國 元朗 建業街榴槤樂園至少20人ss中
親建制Facebook專頁「聲討教協」喺7月21號晏晝放咗段片同張相上網,顯示好多着白色衫嘅人喺元朗一間酒樓開餐,話「元朗六鄉已經準備好」、「備戰中」,仲講到已準備咗好多藤條「教仔」。 屏山文物徑全長約1.6公里,步行參觀只需半日,非常適合週末前往放鬆身心。 沿著文物徑前行,可參觀保留完好的宗祠、書室、古井等,更可到香港現存唯一古塔聚星樓,看看獨特的六角形塔樓。 流浮山的蠔田盛產肥美鮮甜的蠔,走近海邊就會見到滿地蠔殼,蔚為壯觀。 除了去海鮮酒家歎大大隻靚蠔,一眾打卡發燒友一定要到訪下白泥,用雙眼和鏡頭捕捉堪稱「香港最美日落」。 一家大小元朗親子遊,亦可帶小朋友到泥灘近距離看看彈塗魚和招潮蟹,放電之餘又能親親大自然,絕對是元朗好去處。
元朗國: 元朗美食
隨着經濟發展,流浮山的蠔田已成為香港歷史,因為嚴重的海水污染和天水圍市區在1991至94年間之發展已導致流浮山不能再產蠔,現時在附近一帶海鮮酒家喫到的蠔都是由國內出產的。 由於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元朗於1898年納入殖民地管治。 當時政府最初期的建設包括屏山警署,及經過元朗的青山公路-元朗段。
元朗國: 元朗國記: 元朗奇食之一.經典雞翼尖
近年元朗區發展迅速,人口急劇增長,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全港18區中最年輕的地方。 不過近年區內有不少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居住,已取代傳統罪案較嚴重的油尖旺區,成為全港罪案最多地區,[12]貧窮率因而上升,《2015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分析該區貧窮率為16%。 九龍城一向充滿歷史情懷,從舊機場遷出到近年舊區重建,不同的角落訴說著各自的經歷,隱約滲出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韻味。 元朗國 到大和堂咖啡店就可以親身體會這份有層次的味道—店鋪位於一幢騎樓式建築的地下,前身是開業八十多年的大和堂參茸藥行。 店內的百子櫃、中醫執業證、手造鐵閘、長凳和金漆招牌牌匾等都被一一保留,並成為裝修的一部分,充滿年代感,置身其中,仿如穿梭到過去。 餐廳以西式烹調手法演繹經典中式食品,研發出充滿香港特色的餐點,包括雞蛋仔炸雞、班尼迪、鵝肝菠蘿油等,每款都好盞鬼,體現到中西交融的味道。
同日晚上,早上因示威在中環被警方拘捕的社民連陳寶瑩、周嘉發和餘煒彬,涉嫌藉公開活動煽惑人杯葛區議選舉被廉政公署拘捕。 與過往的選舉論壇不同,所有論壇不設任何候選人互相辯論或質詢的環節。 由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舉辦的論壇只設候選人自我介紹及由候選人回答事先預備問題的環節,[26]而由香港電臺舉辦的論壇則只設候選人自我介紹及由候選人回答即場抽籤分配問題的環節。 所有論壇除經大氣電波於電視或電臺廣播外,亦會於所屬媒體或主辦單位的官方網站、OTT服務平臺或YouTube頻道直播及提供重溫。 亦有人質疑,片段來源有問題,「呢條片最初話係粉嶺,轉頭朋友傳來,又話係洪水橋!」更有元朗人現身表示,整個下午連雨也不見,何來飄雪。 不少市民即時「神探」上身,齊齊分析片中是否「真‧飄雪」,惟不少人多次翻看後,都認定只是假片,有人在網上直指:「係棉花嚟!睇咗條片,留意個地下,就會見到係棉花!」有人認為是紙巾碎或碎紙。
廣告電話是環球的問題,但在商業社會裡無償為消費者提供廣告電話資料庫並不常見,而且從消費者角度來說也極少會主動舉報元朗國記廣告電話號碼。 在香港有一班有心人自己出錢出力建立了Junkcall資料庫,為香港人收集廣告電話清單再提供給第三方的攔截來電應用程式,從而達到阻擋廣告電話的目的。 另外,激進親中組織珍惜羣組召集人李璧而,後嚟亦被揭發曾經喺元朗帶頭同白衣人遊行。 加上所用食材大部分都是泰國直送,不單止有船麵,還有多款泰式小食,可以食到泰國地道風味,按下圖睇有咩食。 元朗國2025 位於元朗的阿叔泰麵,是大廚於泰國布吉拜師學藝,把地道家庭式船麵湯底引入香港,最近亦於大圍開了分店。
元朗國: 選舉論壇
為配合天水圍新市鎮的發展,首個位於天水圍的公共屋邨天耀邨,於1992年落成;第二個公共屋邨為天瑞邨,於1993年落成。 但1998年開發時天水圍北部,適逢特區政府實行八萬五建屋計劃,天水圍北成為供應大量樓房的重要地段。 按照當時規劃,俊宏軒、天逸邨、天恆邨本規劃作居屋用途,卻因八萬五政策失衡後停售居屋,原有單位改變為公屋用途,故此位於天水圍北的公屋也特別多。 元朗國記 元朗國2025 這間酒店位處天水圍,在輕鐵站附近,非常方便,與天水圍中央公園、濕地公園、屏山文物徑、南生圍及流浮山等景點亦相距不遠,如果週末去完各個元朗好去處後想去酒店好好休息,香港嘉湖海逸酒店是不錯的選擇。 元朗國2025 元朗自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不過現有的原居民大族主要為北宋時期南移的鄧氏(現時分佈在屏山、廈村及錦田一帶)及南宋末文天祥堂弟文天瑞後裔的文氏(現時分佈在新田及落馬洲一帶),亦有部分其他姓氏的原居民。
元朗國: 交通
面積大概138平方公里,係九龍嘅三倍,香港島嘅1.8倍,大嶼山嘅一倍。 2019年9月20號,警方拘捕多名有黑社會背景嘅人士[40][41],指佢哋涉嫌同案件有關,被捕者包括鄧志學、林觀良、胡學霖、張國偉、邱啟昌、王昇浩、張財、何海賢、張伯強、蘇帝雄、羅國英等等。 7月20日,親中派搞咗一個叫「守護香港」嘅集會,譴責反修例示威帶嚟嘅連串破壞。 當中,《香港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仲吹雞叫元朗班鄉親,要佢哋用長藤條同埋膠水喉「打仔(打個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