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至1996年,南部多項建設完成工程,包括天瑞邨(1993年)、天水圍運動場(1994年)、天水圍公共嬉水池(1995年)及天水圍公園(1994年及97年)。 隨著位於屏山北面的西鐵(現屬港鐵屯馬綫)及天水圍站於2003年投入服務,南部的發展至今已接近完成。 嘉湖山莊各期樓宇圖則幾近相同,全部單位均設有鑽石形客飯廳和對流窗,優點為私隱度較高、景觀開揚、採光和通風效果優良;缺點則是難以擺放傢俬而且單位實用率稍低(約78%)。 天水圍麗湖居 本屋苑標準單位間隔分三大類,包括建築面積約820平方呎(實呎約 )之三房(連套廁)大單位、建築面積約710平方呎(實呎約540)之三房中單位和建築面積約580平方呎(實呎約440)之二房細單位。
由於輕鐵系統大多是建於路面,在區內享有優先通過路口的權利,乘輕鐵來往鎮內各處十分方便,然而班次疏落。 輕鐵系統除把新市鎮內大部分地方接駁起來外,也連接到屯馬綫車站、屯門和元朗兩個新市鎮,成為新界西北區內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天水圍麗湖居 天城路旁的康文設施於1993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包括天水圍運動場、天水圍體育館和天水圍游泳池。 除天水圍體育館外,天愛苑附近還有新建成的天瑞體育館(於2007年6月24日啟用)。 天水圍北設有一中型公園——天秀路公園,旁邊亦預留了空地,近俊宏軒後方亦已規劃興建天水圍第三個公共泳池及球場等設施。 其他小型公園則有天瑞路公園、天柏路公園、天河路公園及天龍路旁的中式園林「龍園」。
天水圍麗湖居: 社區環境
在輿論壓力下,港府委託獨立小組,研究如何防範天水圍發生新的家庭暴力慘劇。 天水圍麗湖居 同年10月,報告發表,批評當局規劃天水圍的社會福利服務並不完善,並指區內的家庭支援服務明顯出現問題。 報告指,2001年天水圍人口超過20萬,但長期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服務中心,即使區內後來發展了3間服務中心,但自從天恆邨案後求助個案急升,其中一個服務中心處理的個案,由400宗增至600宗,政府卻沒有增加資源。
- 嘉湖山莊一共設有兩個住客會所,分別位於一期樂湖居及七期景湖居,為住戶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文娛及康樂設施。
- 2003年12月,天水圍第4期支線和預留區支線相繼通車,讓新發展的新市鎮北部和南部緊密的連繫起來。
- 本期屋苑於1994年開售,1995年9月入夥,共有14座住宅大廈,樓高32至38層,屋苑總物業面積逾300萬平方尺,合共提供3,968個單位。
- 1991年至1998年之間,由長江實業發展的嘉湖山莊各期物業相繼入夥。
- 屋苑總面積佔地400萬平方呎,而整體綠化空間為約360萬平方呎,所佔綠化空間的面積為全港屋苑之最。
- 天城路旁的康文設施於1993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包括天水圍運動場、天水圍體育館和天水圍游泳池。
- 以同區二手私樓而言,嘉湖山莊的樓價算是中規中矩,比起白表居屋價不遑多讓。
雖然各住宅期數地底均設住客停車場,但住宅大樓之電梯並未能直達地庫停車場,住客需從後花園地面樓梯拾級而下(樂湖居停車場位於嘉湖新北江商場地庫,設計與其餘期數有別)。 嘉湖山莊住宅單位與車位數量比例約7比1,車位可供自由買賣,現時除樂湖居外其餘期數停車場均不設時租。 天水圍麗湖居2025 元朗區的天水圍@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3,62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85,862人。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嘉湖山莊,栢慧豪園,天盛苑,WETLAND SEASONS PARK,天富苑。
天水圍麗湖居: 天水圍 @中原樓市片區
天恩邨旁的天暉路體育館於2012年11月27日啟用,特設室內緩跑徑及戶外攀石牆。 位於天水圍新市鎮南部中央的天水圍公園於1990年代初期正式啟用,屬市鎮公園規模,公園內設有人工湖、籃球場、小型足球場、網球場、一些健身設備和很多小徑,是區內居民休閒的場所[14]。 2006年,位於新市鎮東北部的香港濕地公園第二期落成啟用,園內設有三個大型展館及人工建造的大型濕地。 天水圍新市鎮南部設有一所政府健康院——天水圍健康中心,位於天瑞路三號地下(嘉湖山莊賞湖居旁)。
位於屏山北部、天耀邨以南的屯馬綫天水圍站(註:該站雖名為天水圍站,站址卻不屬於天水圍範圍內)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 九廣西鐵(現為港鐵屯馬綫)把九龍市區和天水圍新市鎮連接起來,2009年8月16日其南面總站由南昌伸延至紅磡,由天水圍前往尖沙咀只需要約29分鐘的時間,而來往中環則只需42分鐘,大大縮短了市區和新界西北之間的距離。 天水圍麗湖居2025 然而於1994年起,政府更改天水圍發展計劃,區內多幅預留興建工業區和醫院的儲備土地(即今天天盛苑、天慈邨、天華邨和天頌苑)和天水圍北大多地段都撥作興建公營房屋,並以最高地積比率興建,形成規劃失衡、缺乏休憩設施的局面。 此外,在1980年代拓展署制定發展大綱圖時,曾打算將天水圍14區(現天柏路電話機樓旁)興建殯儀館,交由博愛醫院營運,惟遭區內居民反對,計劃最終取消。
天水圍麗湖居: 香港巴士大典
最靠近西鐵站的 1 天水圍麗湖居 期樂湖居,既不近公園,亦不近天水圍北部,加上座數與景湖居同為屋苑之最,足足有 14 座,景觀以附近公居屋樓景和內園景為主,不甚理想。 在嘉湖山莊要靚景,大抵有兩個選擇:一是望向天水圍公園,二是遠眺東北面的濕地公園、米埔和后海灣景。 嘉湖山莊所有期數,都不算非常靠近西鐵天水圍站,通常靠輕鐵循環線或區內巴士接駁,或以居民穿梭巴士代步,車程由幾分鐘到十多分鐘,即使最近西鐵站第一期的樂湖居,和第二期的賞湖居,也要步行至少 20 天水圍麗湖居 分鐘纔可抵達。 新界西屋苑向來受上車客追捧,嘉湖山莊也不例外,多年來一直是分支家庭的上車之選。 天水圍麗湖居 這些小家庭除了看中嘉湖山莊單位呎數大,更是朝著屋苑超巨型綠化空間慕名而至。 乘客可使用過路處前往置富嘉湖(即嘉湖銀座)或天水圍市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
不滿港鐵未有全面諮詢公眾,敷衍反對意見,計劃在輕鐵天榮站上蓋興建屏風樓。 天水圍麗湖居 項目於2013年1月18日起招收意向書,1月24日下午2時截止。 天水圍麗湖居2025 港鐵發言人表示,項目不設限呎及限量條款,目前正與政府商討補地價事宜。
天水圍麗湖居: 人口
天水圍(英語: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輞井圍、馮家圍、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上環市區大約25公里。 天水圍新市鎮是區內大型新市鎮,佔地約406公頃,人口為28.8萬,行政上屬元朗區。 2006年10月,輕鐵761線的總站遭縮短至天逸,令天恆邨、天晴邨和天悅邨居民非常不滿。 2006年6月,面對居民對社區設施的需求,房屋署改建部分使用率偏低的停車場成為社區康樂設施。
天水圍麗湖居: 居民巴士命名
嘉湖山莊的整體規劃強調低密度建築以及廣闊空間的和諧配合。 事實上嘉湖山莊內的草地園林所佔的面積十分廣闊,休憩園林、泳池及球場等,已佔整個嘉湖山莊90%的空間,只有10%用作建造住宅大廈,可見密度之低、綠林之大。 此一特點乃嘉湖山莊由建成以來到現在的最吸引人之處,目前大部份的私人住宅屋苑也無法比擬。 麗湖居(Lynwood Court)巴士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天葵路北行近嘉湖山莊麗湖居大閘旁,美湖居對面,乃一路邊中途站。
天水圍麗湖居: 住客會所
天水圍本來沒有預留位置興建公共圖書館,區域市政局至1997年才通過在區內覓地興建具中央規模的圖書館大樓,直至1998年才敲定在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旁的空地興建,於2013年才全面落成。 在過去永久圖書館落成前,康文署只安排圖書車每星期前往天北屋邨兩次,經過多年爭取,才於2006年在天澤商場租下一個舖位做小型圖書館。 在2021年初,康文署向元朗區議會提議在天業路文化及康樂綜合項目中,興建三層高的分區圖書館大樓,用於遷置上述的圖書館。 按照房屋署的政策,居屋單位對每戶人數限制較為寬鬆,但相反公屋必須容納更多住戶人數。 天水圍麗湖居2025 結果天水圍北人口急增至10萬人,公屋居民比例達85%,其中天水圍北的屋邨在2001年起入夥後,不少家庭屬新移民家庭,其妻兒本在內地、隨後獲準家庭團聚來港,也有不少是老夫少妻,男方收入也屬低下層,結果衍生出不少社會問題。
天水圍麗湖居: 香港大廈搜尋
2018年3月21日起,急症室於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8時提供服務,2018年11月21日起急症室24小時提供服務。 2003年年初,香港爆發沙士疫症期間,天恩邨其中4座樓宇被香港政府用作為醫護人員的臨時宿舍;2004年由中轉房屋改為公屋出租。 嘉湖山莊的標準單位,全部採用鑽石廳設計,廳房都有大窗臺,間隔不特別四正,好在當年未流行工作平臺等「發水」設計,單位空間尚算實用。
天水圍麗湖居: 天水圍新市鎮
2013年12月,房協中止長者屋計劃,政府隨即將土地用作發展私人住宅,可提供2,200夥單位,新鴻基地產於2014年7月9日分別以22.21億元及19.68億元獨攬第112區及第115區地皮,兩地樓面呎價均分別逾1,800元。 擁有鄰近栢慧豪園屋苑的輕鐵天榮站地皮的港鐵公司現與新鴻基地產發展天榮站物業項目。 政府於1990年開始首先發展南部,首個公共屋邨、居屋以及私人屋苑都位於南部。
天水圍麗湖居: 土地註冊處
政府發展天水圍初期,曾提出在市中心興建公眾街市、文娛中心等,惟因1982年備忘錄和政策資源分配等問題擱置。 治安方面,當局曾研究過因應人口增長,在第101區(即現時女童軍總會何超瓊活動中心)興建一所警區警署,但因特區政府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面臨財赤危機,擱置至今。 在19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由於天水圍配套不足,故此區內最早落成的公共屋邨(即天耀邨及天瑞邨)一直無人願意申請。 天水圍麗湖居2025 縱使政府已經將部分無法原區安置的慈樂邨及秀茂坪邨居民遷入有關屋邨,但仍有大批單位空置,直至政府安排一些居港僅3至6年、不符合資格入住公屋的新移民遷入,加上週邊設施陸續落成,才使入住率上升。 最終,政府將天水圍醫院選址訂於天華邨附近的第32區,於2013年動工興建,於2017年1月8日起分階段啟用,以減輕屯門醫院及同區博愛醫院的負擔。 不過由於領展壟斷天水圍的街市,令物價高昂,加上附近只有超級市場,有天水圍居民表示蔬菜昂貴得買不起。
天水圍麗湖居: 社區設施不足
輕鐵系統除把新市鎮內大部分地方接駁起來外,也連接到西鐵車站、屯門和元朗兩個新市鎮,成為新界西北區內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景湖居附近設有輕鐵銀座站及巴士分站(龍園分站及天水圍天主教小學分站),與+WOO 嘉湖商場亦僅一街之隔,搭車購物均相當方便。 本期屋苑提供三線免費住客專巴服務,朝六晚十二分別來往樂湖居(嘉湖新北江商場)、+WOO 嘉湖及港鐵西鐵綫天水圍站,班次頻密。 +WOO 嘉湖,於2013年10月9日前稱嘉湖銀座和於2019年10月9日前稱置富嘉湖,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天恩路12-18號,為商場及酒店混合物業。
如天恆邨多層停車場的工程完成後,為居民提供的新設施包括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及文娛康樂場所,並且提供會議室、多用途活動室和休憩設施等。 另外在2012年,設在港鐵天水圍站附近的屏山天水圍文化康樂大樓啟用,大樓內設室內游泳池、體育館、會議室和休憩處。 2013年初,主要圖書館——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及自修室啟用。 雖然這些設施是為新市鎮居民而設,但它們並非位於天水圍內,實際上位於屏山。 天水圍新市鎮(英語:Tin Shui Wai New Town)位於香港新界西部的元朗區,為第三代香港新市鎮,也是元朗區兩個新市鎮之一,人口約300,000。 未來,天水圍新市鎮可能會和計劃中的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合併成為一個大型的新市鎮。
按照當時規劃,現時的數個公共屋邨包括俊宏軒、天逸邨及天恆邨共約13,000個單位,本來都規劃作居屋出售,但隨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擴大,政府取消居屋第二十三期乙,原訂該期發售的所有居屋單位均改作公屋單位出租。 天水圍麗湖居 除此之外,為應付八萬五建屋計劃的指標,房署每年需要提供50,000個公屋單位,天水圍北於是額外增加了7,000個公屋單位[15]。 天水圍新市鎮的輕鐵系統早於1993年初已經通車,當時的路線只是由青山公路輕鐵路線連接至天瑞,1995年延長至天水圍總站(現在稱為天榮站)。 2003年12月,天水圍第四期支線和預留區支線相繼通車,讓新發展的新市鎮北部和南部緊密的連繫起來。
此外,屋苑附設兒童遊樂場、兩個網球場、石春徑、太極場、游泳池及戶外健體設施。 麗湖居每座住宅大廈頂層為8個相連及複式單位,複式單位頂層更設天窗,嘉湖山莊各期中是沒有的。 天水圍麗湖居2025 麗湖居於嘉湖山莊各期中,距離天水圍巴士總站、嘉湖銀座購物商場較近。 天水圍公園旁邊的嘉湖海逸酒店是新界西北部最大型的度假式酒店,提供1102間客房及服務式套房。 天水圍麗湖居 而天水圍第108A區(天水圍市地段第26號)商業地皮由億京發展於2012年3月以4.1億元投得,地盤面積近7萬方呎,總樓面約27.99萬方呎,賣地條款規定,項目需提供不少於約5.38萬方呎樓面作飲食、消閒娛樂或商舖用途。
在2002年,屋苑增建了親子種植園地,提供20塊耕地供業戶租用,讓業戶與家人一起參與。 元朗區的天水圍@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3,62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85,862人。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嘉湖山莊,栢慧豪園,天盛苑,WETLAND SEASONS 天水圍麗湖居2025 PARK,天富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1,480,年齡中位數為 4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