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通元朗與屯門新市鎮的輕鐵於1988年通車,隨後不斷擴展,天水圍支線亦於1993年通車。 十年後,天水圍預留區支線與九廣西鐵在2003年底啟用,為區內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運輸服務。 元朗位於香港西北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中間地勢平坦,面積廣闊,是香港境內一片罕見平原。

  • 未來第一座基座會設有「兒童及青年綜合服務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並提供9,150呎的零售設施。
  • 「朗天苑」全盤共3,080個單位,大兩房1,133個單位,也佔全盤37%,預料其他屋苑的「兩房」均會被家有長者的客源吸納後,估計排得較後的白表家庭客或會放眼此樓盤。
  • 位於元朗屏山的達德學校是一所小學,1931年創校,1961年遷往現址,1998年起已停辦。
  • 因公屋樓高170米,其摩天式設計會削去大部份景色,故地盤以西的單位也不要預計有任何開揚景觀,要以望樓景為主。
  • 海怡半島主打3房戶型,以有否儲物室區分為兩大類,片集會一次過參觀兩款開則。
  • 在2007年,娛苑曾獲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可惜在2010年,委員有鑑於建築日久生修,因而將其降至二級。

娛苑是一座英國式花園大宅,建於 1927 年,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香港不少靈異電影都曾在此地拍攝,分別有淒美鬼故事《胭脂扣》和靈異喜劇《新殭屍先生》。 《胭脂扣》中,娛苑成了十二少(張國榮)老家的大屋;在《新殭屍先生》中,該處變成了大帥府,是片末林正英師徒大戰魔胎與殭屍的場景。 元朗娛苑2025 元朗娛苑 此外,令周潤發取得第一項金馬獎的電影《等待黎明》也曾在娛苑取景,片中的娛苑是富商(石堅)與女兒阿男(葉童)的大宅。

元朗娛苑: 元朗老婆餅

藍籌屋苑沙田第一城最新錄得一宗蝕讓成交,沙田置富第一城分行副區域營業經理伍錦基表示,屋苑4期39座低層H室,實用面積約304方呎,兩房間隔,享開揚景觀,坐向東南方。 註2:娛苑原屬於東頭圍村一個姓蔡村民,在1991年就以1,250萬元賣出予Profit Rich 元朗娛苑 Industrial Limited,但卻一直丟空至今。 註1:值得一提的是,蔡寶田1872年出生自漁民家庭,後來自立門戶營商,1915年成立的元朗新墟,曾是保良局副總理、東寶救濟會委員,創辦博愛醫院。

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若你知到新界人在抗日時死傷無數,當你聽到該網頁的警號…寒嗎? 坊間流傳有關娛苑的靈異傳聞有許多,最為人熟悉的是大宅曾一夜之間死了七個婢女的傳聞,還有亂葬崗和戰時冤魂等傳言,吸引了不少膽大的人前來探險(靈)。 最詭異的是,大宅的木門被人寫了一個「鬼」字,令人不禁打冷顫。 週未跑過元朗橫州之東頭圍鄉公所,在後方意外地踫到傳說中的「娛苑」,於傳統之元朗橫洲六鄉中看一間英國式大宅,彷彿身處在電影片場中,有點像Jessville(薄扶林道128號、譚雅士大宅)。

元朗娛苑: 元朗娛苑: Grand Yoho – 元朗新鴻基地皇 , 形點商場 , 放租及放賣 !

錦田公路、粉錦公路、林錦公路和荃錦公路以錦田和上村為軸心,接駁北區、大埔和荃灣鄉郊地帶。 落馬洲(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位處新田與落馬洲之間,皇巴士穿梭深圳皇崗口岸,提供24小時服務。 區內的服務主要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接駁巴士提供,連接區外的巴士線則由九龍巴士、城巴和新大嶼山巴士營運。 接駁巴士雖然名義上以接駁用途為主,但實際亦是不少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元朗區過去主要依靠青山公路、屯門公路、大欖隧道及環迴公路(即現在的9號幹線,元朗區內有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連接香港其他地區。

  • 政府亦因應社區以至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需求,該處的康樂設施已逐步落成。
  • 南固臺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糅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大屋,紅磚牆身甚為古雅。
  • 同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的港鐵屯馬綫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前稱九廣西鐵及在2007年12月2日前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其車廠八鄉維修中心設於八鄉。
  • 位於中環的港中醫院於1966年啟用,2012年結業,成為在鬧市中的廢棄醫院。
  • 他們各自在聚居地大興土木,並留下不少祠堂、寺廟及書院等遺跡。
  • 這類富價值之建築物,應該好好珍惜及推廣,可惜政府不曾重視本身擁有的歷史文化,對民間意見一直置若罔聞。

元朗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第六屆元朗區議會有39名民選議員及6位當然議員,現時元朗區議會主席是沈豪傑先生,副主席是鄧賀年先生。 元朗娛苑 元朗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元朗區的事務,共有45名議員,本屆元朗區議會也是香港歷史上第一個及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所有現任區議員均為建制派的區議會,目前在任的10名議員全數為建制派人士。 元朗區(英語:Yuen Long District)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面的地區,然而按照政府的定義上述的組合各屬同一個「新市鎮」,而元朗和天水圍是被明確列爲兩個獨立的「新市鎮」。 元朗娛苑 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隔河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元朗娛苑: 歷史建築

位於元朗屏山的達德學校是一所小學,1931年創校,1961年遷往現址,1998年起已停辦。 元朗娛苑 學校外圍曾是沙地的球場,並有個古樸的墓穴,據知墓穴是鄧氏先祖的墳墓,故引起不少鬧鬼傳說。 最廣為人知的事件發生在2011年,當時曾在多名初中生進入達德學校探險,疑似「撞邪」,自揑頸部、狂咬同學手臂,後來達德學校便被政府要求聘請看更,不準閒人再闖入探險。 被稱為高街鬼屋的建築建於1892年,原為國家醫院外籍護士宿舍。

相信不少老街坊或在那邊長大的朋友,都聽過不少戲院的傳聞,有人說它曾經是日軍的行刑場地,亦有說法是戲院歷過山泥傾瀉和發生過大火,但所有說法卻無從考證。 元朗娛苑 在淪陷時期,軍營成了日軍囚禁英國人的集中營,據聞當年有不少人被虐待至死。 此後,不少靈異傳聞便在坊間流傳,例如曾有年輕人入營度假,耳邊不斷聽到一把說英語的聲音,晚上睡覺時門外更不斷有「人」敲門,但每次都發現門外空無一人。 元朗娛苑2025 南固臺周邊的船街、秀華坊是香港電影的取景勝地,許多電影都曾在此地或附近拍攝,例如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彭浩翔的《香港仔》、黃真真的《分手說愛你》、章國明的《點指賊賊》、阮世生的《神經俠侶》等等。 南固臺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糅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大屋,紅磚牆身甚為古雅。 在東頭圍鄉公所旁的是已有八十年歷史的娛苑,現雖已荒廢,但英式建築風格的外貌倒也相當吸引,可惜內部已變成工場兼雜物區,難以入內一看。

元朗娛苑: 香港首個大型酷兒展覽: 從愛、情、慾、平等的意識流動中,感受彩虹折射出來的光暈

在九十年代激烈的報業競爭中,《華僑日報》幾度易主,終於1995年1月12日停刊。 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大量鉛字工人曠工,不少報紙被逼停刊,因為岑維休曾辦石印公司,當時報紙仍能繼續出版,只是排版有所改變,字體較大。 二戰後《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星島日報》成為當時香港最主要的三大報紙,亦是親國民黨的報紙。 隨着經濟發展,流浮山的蠔田已成為香港歷史,因為嚴重的海水污染和天水圍市區在1991至94年間之發展已導致流浮山不能再產蠔,現時在附近一帶海鮮酒家喫到的蠔都是由國內出產的。 未來第一座基座會設有「兒童及青年綜合服務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並提供9,150呎的零售設施。

元朗娛苑: 巴士

因此,一般其他地區發生交通事故,元朗區的對外交通亦同時受到影響。 不過,自從香港3號幹線於1998年上半年啟用後,元朗區對外交通已大為改善。 元朗娛苑 元朗區也是三條主要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的交匯處。 元朗娛苑2025 元朗區東北至落馬洲 、洲頭,與北區的馬草壟相鄰,西南至洪水橋,與屯門區的藍地相接。

元朗娛苑: 公共交通

事實上,古物諮詢委員會將「娛苑」之歷史建築評級降為二級,只會令到娛苑離遠法定古蹟的門檻,繼續任意被自然風化破爛。 畢竟,現時政府或古物諮詢委員會之職責,只執行對修繕及保護歷史建築和結構措施方向「提供意見」,對於保護建築物本身毫無丁點幫助。 其實元朗裡有「娛苑」這種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建築物罕有,正如「悟園」這一類私人江南園林,還有元朗博愛醫側面之「蔭華廬」客家大宅,皆同樣地被業主荒廢。

元朗娛苑: 元朗劇院

「娛苑」年資不深,因其富殖民地色彩之建築設計,曾經被古物及古蹟辦事處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編號 #380),於2010年五月將其降為二級歷史建築。 新居屋2023登場,位置最輸蝕的為元朗「朗天苑」,62折後的平均呎價6,280元,入場價149萬元。 另外亦有一種說法指,在日佔時期,日軍曾把大宅用作元朗司令部,屋內死人無數,戰後經常鬧鬼,導致屋主一家抵受不了搬走,及後出現鬧鬼傳聞。 據知,原業主於2018年3月以811.1萬元買入,持貨至今5年,是次轉手帳面蝕讓23.1萬元,單位期內貶值2.4%。 換言之,單位放盤約7個月,累劈262萬元沽出,據而恒生網上銀行估價則為816萬元。 將軍澳日出康城MALIBU一夥兩房連士多房單位,在7個月累劈262萬元,新近以788萬元沽,帳面蝕讓23.1萬元,創屋苑呎價及同類型新低。

元朗娛苑: 元朗劇院 – 設施

其中在唐人新村路以西,有佔地超過159萬呎的工業用地,現時都以貨倉及車場為主,涉及總樓面面積125萬呎,《工業用地檢討報告》也指出相關用地有高度發展壓力,故現時會保留在工業用途,待日後再發展。 翻查1930至1940年代的報章,古宅主人蔡寶田為有名的建築商。 蔡氏曾獲選為保良局副總理,又擔任新界委任諮議員及東寶救濟會委員,曾協助中央賑濟委員會分發藥品等予難民,並借出家族農田供難民耕種。 元朗娛苑2025 1935年8月,蔡家大宅遭6名黑衣賊持槍入屋行劫,由於當時只有女僕及年幼子女,故賊人為所欲為,擄去約1800元現金及約值400元首飾。

元朗娛苑: 主要交通總站

存於廟內,刻於1856年(清代鹹豐六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中亦清楚紀錄:「清康熙八年(即1669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即元朗舊墟)」,元朗舊墟之擁有者(稱爲「墟主」)是錦田泰康村鄧氏家族。 繞著娛苑走到後方,這座豪宅有另一番景貌,屋後凹型騎樓和花園環境幽雅,破爛的圍牆暗示了當年花園的範圍。 在旁有一塊碑文「寶泉記」,估計為了附近有一口水井而贊紀,碑文油漆已經脫落難以細看,數佰字的內容希望日後可以重現。 週未跑過元朗橫州之東頭圍鄉公所,在後方意外地踫到傳說中的「娛苑」(1927),於傳統之元朗橫洲六鄉中看一間英國式大宅,彷彿身處在電影片場中,有點像  Jessville (薄扶林道128號、譚雅士大宅)。 雖然有上述不同的發展限制,但「朗天苑」提供了較大比例的「兩房」間隔。

元朗娛苑: 元朗絲苗

根據今次推售的六個新居屋,合共提供9,154個單位,共有2,606個大兩房類別,但就有多達1,133個均來自「朗天苑」,成為兩房的供應庫。 「朗天苑」全盤共3,080個單位,大兩房1,133個單位,也佔全盤37%,預料其他屋苑的「兩房」均會被家有長者的客源吸納後,估計排得較後的白表家庭客或會放眼此樓盤。 據房委會規劃大綱,未來「朗天苑」與「青山公路屏山段」加建行人天橋,日後住戶可轉搭輕鐵至「屏山站」再透過「綠悅」對出的行人天橋橫過「青山公路屏山段」,然後可直達「朗天苑」。 元朗娛苑 東堤小築是一羣平房式度假建築物,因地理位置鄰近東灣泳灘的水清沙幼、風景怡人而成為知名假日旅遊勝地。

元朗娛苑: 香港巴士大典

清朝末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九龍界限街以北及二百多個島嶼租予英國管治99年。 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鄉民以為自己的土地會被奪去,因此起來反抗,與英軍交戰,由林村打到八鄉,後來終告平息。 元朗區內設有不少旅遊景點,其中南生圍的美景不僅吸引雀鳥,近年亦吸引不少市民,趁假日到來觀鳥拍照及野餐。 而大棠於10月中至11月期間紅葉茂盛,別有一番風味,成為港人熱門拍攝勝地。 據2016年中期香港人口統計資料,元朗人口有614,178人[1];面積約138.56平方公里,是九龍的三倍,香港島的1.8倍,是香港第三大行政區,僅次於離島區及大埔。 反而是地盤以西,包括B座及C座扭向西面的位置,則會被日後「朗邊二期」的發展所阻擋。

自此,該處被稱為大埔猛鬼橋,有指不時有冤魂向路過車輛招手尋找替死鬼。 問及村民有關娛苑的事,不如想像中的凝重,倒是笑道:「去捉鬼?好多年青人都會到裡面探險……還是去捉精靈啊?」也曾見過網民自言蔡氏後人,長輩不曾說過鬧鬼之事。 元朗娛苑2025 在滴滴答答的雨聲之中,破落的窗戶和啞紅色的牆壁顯得格外陰森。

元朗娛苑: 歷史

周星馳《回魂夜》取景於將軍澳厚德邨,為90年代的和諧型屋邨。 據知,當年厚德邨仲未入夥就借出拍戲,導演摒棄殘破陰森的感覺,改而拍新潮鬼片,新型設計屋邨空曠,又有另一番的詭異。 Sacha說她urbex,如在廟宇或小屋,一般逗留一小時左右探索,如一幢有很多單位的廢廈,就會長時間一些。 她的相片照片還會加進很多趣怪元素,一時做頭髮,一時穿上鮮艷服飾,一時躺在樓梯、扶手,還試過拍攝女兒在破落大宅裏跳芭蕾舞,相當吸睛。 Sacha是英國人,Yasumoto是她日籍夫姓,香港中文大學的康本國際學術園就是因應她丈夫,日本慈善家康本健守捐款一億命名;據說,還捐贈2.5億予理大,樂善好施,重視教育,培養莘莘學子的文化視野。 坐落鴨脷洲的海怡半島,三面環海,為十大屋苑當中,有較多海景單位的屋苑之一。

1條只在部分時間服務的短途路線(751P)則在天水圍新市鎮服務。 元朗區共有25個輕鐵站,其中天水圍站及元朗站可讓乘客轉乘港鐵。 元朗娛苑2025 以往元朗的交通未有高速公路和鐵路時,市區的居民去元朗要兩小時車程,去元朗旅行的最佳手信就是老婆餅,現時元朗都變成市區了,而該餅家在香港各區已設有多家連鎖店。

其中「53」會由荃灣出發,途經深井,並在「屯門公路轉車站」,前往小欖、大欖、天水圍,之後再去到屏山。 位於香港仔的華富邨,因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豪宅貝沙灣,亦有香港平民豪宅之稱。 華富邨分5期落成,在1978年前全部落成,華富邨人口在高峯時約有50,000人。 原來華富邨前身為雞籠灣墳場及日治時期的亂葬崗,在建邨時,需把這些被埋葬的遺體移走,因而傳出不少靈異故事。 而多年來,在華富邨附近的瀑布灣更曾發生多宗奪命意外,令人不寒而慄。 娛苑位於元朗橫洲東頭圍,自1927年建成,至今已有89年歷史。

東英學圃〈Tung Ying Hok Pok〉又名上水何東花園,位於香港的新界之青山公路(古洞段)與金坑路之間的廣泛地域,毗鄰上水金錢村。 在立法會地方選區選舉10個地方選區中,元朗屬於新界西北[1]及新界北選區[2]。 其他配套設施,包括香港濕地公園已於2006年開幕,預留區已經有數間學校落成。 政府亦因應社區以至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需求,該處的康樂設施已逐步落成。 元朗娛苑 元朗區有三間公立圖書館,包括位於元朗文化康樂大樓內的元朗公共圖書館、天水圍站旁的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及天水圍天澤商場的天水圍北公共圖書館。 其中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為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中主要及全港第二大圖書館。

元朗娛苑: 主要分區

市場消息指,紅磡何文田山畔有特色戶5年間帳面大幅貶值超過1,700萬元或約40%,為屋苑歷來最大宗虧損個案。 消息指,原業主為內地人士,於2018年以4,387.2萬元連雙車位一手購入,持貨約5年,現轉售帳面大幅虧損1,737.2萬元,單位期內貶值約40%,屬屋苑歷來最大宗蝕讓個案。 為提升設施及服務質素,元朗劇院將於2024年3月18日至6月30日期間暫停開放,以進行第二期翻新及改善工程。 海怡半島主打3房戶型,以有否儲物室區分為兩大類,片集會一次過參觀兩款開則。 第一個參觀的放盤,採3房1套間隔,實用面積630平方呎,業主開價950萬元,呎價15079元。 元朗娛苑2025 開則方面,貫徹長實90年代的建屋作風,跟嘉湖山莊、麗港城一樣,也是採用鑽石廳。

元朗娛苑: 元朗劇院通告

時至今日,分區委員會成為各社區與民政事務處之間的橋樑,由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委任的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10]。 而規模則為每8至10萬居民及流動人口(包括工人、購物人士、遊客等)有一個分區委員會。 據一份2005年發出的分區委員會委員資料綜合表[11]所指出,元朗區共有三個分區委員會,是「天水圍南」、「天水圍北」及「元朗市」,覆蓋新市鎮範圍,而鄉郊一帶則沿用鄉事委員會諮詢制度。

元朗娛苑: 巴士路線

首個元朗區的居屋屋苑是位於天水圍新市鎮的天祐苑,於1993年入夥;而首個及唯一一個位於元朗新市鎮的居屋屋苑,是拆卸元朗工廠大廈後及原址重建為住宅的鳳庭苑。 元朗娛苑2025 至於原先規劃為私人參建居屋計劃屋苑俊宏軒,以及多個位於天水圍北的居屋屋苑,因八萬五建屋計劃失衡後停售居屋而變成公屋,以致現時元朗區內只有9個居屋屋苑,並沒有私人參建居屋屋苑。 朗邊中轉房屋曾是元朗區唯一的中轉房屋,位於元朗新市鎮以西,近屏山,鄰近朗天路,在元朗市中心的邊緣,已於2016年開始封閉準備清拆,2017年完成拆卸。 宋明時期新界五大氏族原籍江西的鄧氏及文氏先後遷入元朗的錦田、屏山、廈村及新田等地。 他們各自在聚居地大興土木,並留下不少祠堂、寺廟及書院等遺跡。

元朗娛苑: 元朗筱廬荒廢古宅擬建安老院 開放鬧鬼古宅免費參觀!香港十大鬼屋之首 荒廢後仲聽到打麻雀聲 網民:搵鬼做鄰居?|玩樂熱話

根據香港考古學會的資料,元朗區內的七星崗在3500年前(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代)已經有居民,此外在石崗機場曾出土過唐代骨灰鐔。 由於元朗北部與深圳只是相隔着深圳河,因此在深圳河下游至河口一帶的元朗區東北邊緣(主要包括米埔和落馬洲)是屬於香港邊境禁區,需要向香港警務處申請禁區紙纔可以進入。 在禁區內的落馬洲更是香港連接深圳的一個口岸——福田口岸的所在地。 元朗為一沖積平原,也是香港唯一一個平原,大約形成於唐、宋年間。 元朗平原水土肥沃,過去盛產稻米,元朗絲苗曾是1950年代在華南一帶的著名米食,可與增城絲苗競爭。 居民沿岸建立基圍,養殖水產,包括:基圍蝦、淡水魚等,元朗出產的老婆餅及月餅也是馳名海外。

元朗亦隨之進入都市化的演變過程,天水圍於1982年獲選定拓展成新市鎮,以配合人口增長。 大型屋邨在元朗兩個新市鎮相繼落成,人口稠密,又設有東頭工業區和元朗工業邨,為區內居民提供就業機會。 分區委員會始於1972年,主要目的是推動市民參與「清潔香港運動」及「撲滅暴力罪行運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