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盲書院上午學宗教文化課,下午學習織魚網、做竹椅、編席等工藝,經常有學生40人左右。 ” 李修善請來一位北京盲人學校的畢業生來教點字,又請來一位精於手工藝的傳教士向學生傳授謀生之道。 他自己更是與學生們住在一起,形同家人一般,深受學生們愛戴。 當伊斯蘭教開始傳入爪哇島時,許多印度教徒拒絕皈依伊斯蘭教,於是離開爪哇島前往巴釐島,從那以後,印度教一直在巴釐島倖存下來,也是當今印度尼西亞國土中唯一以印度教為主的地區。
其創辦人夏瑞芳、鮑鹹恩、鮑鹹昌、高鳳池都是美華書館的工人,他們在創立時得到了長老會牧師費啓鴻的幫助。 1834年 (道光十四年),美國傳教士伯駕來到中國,開設診所,行醫治病,幫助了不少中國百姓。 瑪高溫1843年 (道光二十三年) 在寧波創辦了第一所西式醫院,1883年 (光緒八年) 成為華美醫院,在當時是一傢俱有較高水平的醫院[12]。 到1937年止,在華新教教會所辦的醫院有三百所,另有小型診所六百所。 孔薇宣教士 傳教士將西方的醫學和醫術介紹到中國,翻譯了西醫著作,創辦了介紹西醫的刊物,為中國培養出很多醫生和護士。 起初,很多差會只派出結婚的夫妻或單身男子做傳教士,不接受單身女子做傳教士,因為覺得她們的安全無法保障,後來此種狀況發生了變化。
孔薇宣教士: 基督教傳道組織
但是,女學堂與女報激起的女權思潮,所開創的女子進入公共言說 空間、社會公共化教育的歷史,並沒有倒退與停滯。 在此後十年的辛亥 革命婦女解放運動中,新一代婦女先知有了更大的超越與發展。 在這個 意義上說,康同薇開嶺南女權先聲的歷史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 徐繼畲曾稱讚華盛頓:」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
- 在李修善的精心栽培下,席勝魔日後成爲山西省一代名牧,不僅四處傳揚福音,勸化衆人,而且創立了戒菸館,取名叫“天招局”,爲幫助菸民戒菸,把那些沉溺於鴉片毒癮的人拯救出來。
- 裨治文撰寫《美理哥國志略》,介紹了美國政治制度。
- 十九世紀早期,英語圈發生了宗教大復興(常被稱爲第二次大覺醒),因此促進了海外的宣教,於是英美國家的不少傳教士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去傳播基督教的信仰。
- 慢慢地,這位驕傲的士大夫被聖經上的話語強烈地吸引住了。
- 後來,樸永植因著牆壁上的經文,接受了耶穌基督;崔致良也因為常常來樸永植家,受了他的影響信了主,且後來成為平壤外野村教會的長老。
- 透過長期委身與日積累月的經驗,如跨文化生活、語言的學習及職場的工作,讓同工深入瞭解當地人的需要;並且有機會與他們建立持久的友誼。
1980年之後,教會又名「世界青年大學生MS聯盟」、「國際基督教聯合」(International Christian Association, ICA)。 1999年10月以前使用「東西基督教聯合」,而後改名為「基督教福音宣教會」(기독교복음선교회,Christian 孔薇宣教士 Gospel 孔薇宣教士2025 Mission,CGM)。 中央社指稱,攝理教會光是在韓國就設有二百四十多所分支教會,且幾乎在各大學都設有社團組織。 天主教會通常是按地域來組織,並擁有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他們承擔了大部分的傳教工作,特別是在西方羅馬帝國崩潰後的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教廷逐漸在傳教區建立了單獨的教會結構,現在通常稱為宗座代牧區或宗座監牧,並任命了當地人做主教,這些通常是1960年代後期伴隨著非殖民化出現的。
孔薇宣教士: 美國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傳教士,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傳教志工。 現在全世界共有418處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傳教分部。 在公元632年穆罕默德死後,四大哈里發時代及其後的穆斯林王朝的領土擴張是從徵戰得來的,例如北非和歐洲中世紀的安達盧斯地區。 孔薇宣教士2025 「宣教」(阿拉伯語:دَعْوَة)在阿拉伯語是「邀請」之意,即邀請人皈依伊斯蘭教。 孔薇宣教士2025 自公元七世紀起,伊斯蘭教就已迅速地從阿拉伯半島傳至全世界,先是因為穆斯林的征服,隨後是商人和探險家在穆罕默德死後對外傳教。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打敗清軍,簽訂北京條約,允許傳教士到內陸傳教。 1859年 (鹹豐九年) 英國發生了宗教復興,推動很多人到國外傳教,不少英國傳教士來到中國。 1865年 (同治四年) ,英國傳教士戴德生創立了內地會。 當時在華傳教士人數很少,幾乎是滄海一粟,因此戴德生和其他人呼籲更多傳教士前往中國。 孔薇宣教士2025 孔薇宣教士 英美的很多差會響應戴德生的呼籲,也有不少新的差會建立,徵召很多人加入,包括很多大學生,成為海外傳教士。
孔薇宣教士: 中國宣教:前僕後繼的堅毅先鋒
” [康有爲:《與同薇女書》(1896年11月),姜義華 張菜華編校;《康有爲全集》(第2 集),第125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孔薇宣教士 ]他 給康同薇設計的人生道路就是當一名報館主筆、記者與編輯。 1897年《知 新報》創刊,康同薇跟隨康有爲來到澳門,擔任記者、編輯、翻譯及撰稿 的工作。 《知新報》的英文、葡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各種外文都有專 門人才翻譯,康同薇承擔了該報的日文翻譯任務。 《知新報》第32冊(1897 年9月26日)刊有《本館告白》:“近刊之日本報大半爲南海先生之女公 子康同薇所譯,揭之於此,以免掠美。 ]《知新報》第43冊(1898年2月 11日)發《本館告白》:“本館去年所聘之日文翻譯山本正義、英文翻譯 陳君焯如皆已因故自行辭去。
1843年 (道光二十三年) 傳教士在香港召開會議,決定成立委員會翻譯聖經,此譯本稱為委辦譯本。 期間,傳教士就God譯名當用「上帝」或是「神」起爭論,委員會於是分裂。 上海墨海書館,是1843年 (道光二十三年) 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美魏茶、慕維廉、艾約瑟等在上海創建的書館。
孔薇宣教士: 新教傳教士與近代中國(1807-1953)
其 英文翻譯則添聘香山容君廉臣與舊聘之新會周君靈生總其事。 孔薇宣教士 孔薇宣教士 ]康 同薇的翻譯幾乎囊括日本有代表性的新聞報紙及政論性報刊,她還幫助康 有爲蒐集和翻譯日文著作,成爲維新變法中傳播日本新政舉措的文化舵手。 不僅如此,康同薇還在《知新報》發表政論文章,《論中國之衰由於士氣 不振》發表於第32冊,《女學利弊說》發表於第52冊(1898年3月21 日),均爲頭版文章。
孔薇宣教士: 印度教的傳教
傳教士米憐創辦的《察世俗每月統記考》是中國新聞報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期刊,於1815年 (嘉慶二十年) 創刊於馬六甲,本刊物側重宗教和道德。 米憐在此刊物上連載了他自己創作的章回體小說《張遠兩友相論》[8]。 傳教士辦的中文報刊有《遐邇貫珍》(香港)、《中外新報》(寧波)、《六合叢談》(上海)。
孔薇宣教士: 基督教傳道組織
”[11]此外,魏源也在他的《海國圖志》中徵引了《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10]。 19世紀30年代,麥都思、郭士立、裨治文及馬禮遜兒子馬儒翰修訂馬禮遜譯本,麥都思負責新約,郭士立負責舊約。 後來郭士立又多次修訂麥都思的新約,改名為《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4]。 當然,最戲劇性的一幕,就是牧師陪同艾姬去看她母親的墳墓時,她跪在墓前的地上,祈禱感謝神。 後來在教會裏,牧師讀了約翰福音12章24節,接著他又讀詩篇126篇5節。
孔薇宣教士: 香港宣教會
《知新報》在澳門創辦、出版,但其辦刊人員、宗旨、風格,均脫胎於 上海《時務報》,帶有濃重的上海文化氣息,其發行也是借用《時務 報》原有網絡。 上海開埠以後,與澳門一樣均處於中西文化交匯前沿, 風格相近,氣味相投,人員交往、信息流動相當頻繁。 《知新報》與上 海《時務報》形成一定的信息對流,也形成了上海與澳門這兩個城市之 間的信息走廊。 [熊月之:《從<知新報〉看上海與澳門之間的信息走廊》,《南國學術》2018年第1 期,第75頁。 ]處在南海一隅的澳門《知新報》從嶺南向外輻射,沿着 中西融通的空中信息走廊,發揮了獨有的號角作用。 全世界的基督徒聽聞這對年輕宣教士的死訊,也知道中國的基督徒們大膽地救下了小海倫,他們將海倫藏在一個米筐裏,經過一次百里的長途跋涉,將她送到外祖父母手中。
孔薇宣教士: 基督教研究證書科
並設獎金獎勵前四名:第一名三十兩銀子,第二名二十兩,第三名十五兩,第四名十兩。 由於很難適應當地的氣候與環境,李修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最後不得不接受醫生的建議,前往日本調養一段時間。 孔薇宣教士2025 孔薇宣教士 孔薇宣教士 當時日本正值“明治維新”時期,英國駐日本使節意欲在日本推廣西式教育,就邀請李修善留居日本從事教育,結果被他婉拒。 在寫給弟弟的信中,李修善表達了自己的心跡:“再多的酬勞與再好的環境,也比不上我們在中國的工作那麼有價值。 在過往的一百年間,伊斯蘭穆斯林人口在美國大幅增加,因為有很多人入教。
孔薇宣教士: 翻譯聖經
在痛苦至極時,席子直以耶穌基督爲唯一的依靠,不住地祈禱,不敢稍離救主半步。 ”他完全把自己交託在神的手裏,繼續堅持祈禱、讀經,李修善等人也切切爲他祈禱。 孔薇宣教士2025 在李修善的精心栽培下,席勝魔日後成爲山西省一代名牧,不僅四處傳揚福音,勸化衆人,而且創立了戒菸館,取名叫“天招局”,爲幫助菸民戒菸,把那些沉溺於鴉片毒癮的人拯救出來。 後來“天招局”擴展到山西、陝西、河南和直隸四省,共有45所之多,拯救了無數人的身體和靈魂。 在李修善的宣教理念中,傳福音與慈善工作同等重要。 他將從父親那裏繼承下來的大筆遺產全部供給中國宣教之用。
孔薇宣教士: 基督教研究碩士科
但在馬禮遜抵達中國後,公司主管瞭解到他的語言能力,於是聘請他擔任翻譯。 他們雖然爲馬禮遜提供一份薪水,但也試圖限制他的宣教活動。 孔薇宣教士 例如,1815 年,當東印度公司得知馬禮遜祕密完成新約聖經的翻譯後,就威脅要將他遣送出境。 馬禮遜在一個嚴厲的蘇格蘭長老會家庭中長大,他閱讀了教會雜誌上的宣教故事,從此激發他對海外宣教的興趣。
孔薇宣教士: 基督教福音宣教會
他曾參加過越南戰爭,並隸屬當時韓國的精銳特種部隊白馬師。 佛教的一支由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是為南傳佛教。 孔薇宣教士2025 孔薇宣教士 席子直受洗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戒毒,此時他的毒癮已經很深,單靠醫藥已經不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