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廟據說始建於三百多年前清康熙年間。 廟內分別供奉塔門天后及鹽田天后,據説鹽田天后由塔門分香,文革時鹽田天后廟被破壞,神像丟失,神像後輾由漁民送到塔門天后廟供奉至今。 后像左有陪神赦官與醫靈,右有車公與洪聖。

;從西貢市中心搭乘94號巴士至黃石碼頭,再轉乘街渡,船程約35分鐘。 不少遊客會在草原上野餐、放風箏,更會到草原上的觀海亭欣賞海景。 草原上亦是欣賞日出日落及觀星的好地方,因為草原上並沒有水供應和廁所,如果要露宿、煮食就要先準備飲食和補給。

塔門行山: 前往塔門交通資訊:

塔門的天后廟建於明末清初,有三百多年歷史,在大節日如天后誕,會有很多漁民來廟上香祈福。 香港是個高速發展的城市地帶,但在塔門卻仍然在未開發時期的香港。 悄悄剝皮的彩色小屋、300年歷史的天后廟、遼闊的草坪、牛羣遍野、放風箏的小孩…..塔門的歲月靜好總是會喚起不知由來的鄉愁。

古廟側有條小徑微斜向前走,繞過塔門青年會及塔門警崗,跟著往疊石方向指示牌便知道走對了! 一直向北走,便會遇見一個畫有直升機坪丶滿佈牛糞的足球場,貼著便是那片上網看塔門介紹時必定見到的海景大草坡! 可惜由於疫情期間太多遊人在此紮營,引致水土流失,這片草坡已不及昔日綠油油,開始有點光禿,露出表土,以前牛牛佈滿的日子亦不復再,牠們已改到其他草坡覓食! 看來要回復十年八載前的一片綠油油,恐怕要花多些時間和維護。 走大概5分鐘,從碼頭往左走,經過海傍大街再登上石階,您會看見三間並列的古廟 ── 天后宮、關帝廟及水月宮,就會看到塔門的天后廟。 塔門是一個漁村,以前的居民都是以捕魚為生,塔門也理所當然地建有天后廟,以求出海平安、風調雨順。

塔門行山: 前往塔門交通

記者下午1、2點後到達,餐廳已人頭湧湧,建議2點後入座,避開黃金時間。 塔門位於西貢以北,雖然小島面積細細,但卻坐擁360度無敵海景、一望無際的大草地、沿岸布滿奇形岩石,加上漁鄉人情,路程簡單輕鬆,向來都是港人遠離煩囂的首選! 除了來野餐、露營、放風箏外,由於地理位置佳,無光害,因此亦是睇日落、觀星的好地方。 記者建議大家最好只打卡留影,不要紮營破壞草地。 塔門是座落香港東北的一座小島,位於西貢以北、赤門海峽東北面。 由於四面環山合抱,即使受冬季強烈北風吹襲,海面湧起白頭浪,灣內仍然風平浪靜。

遊人一般多數都只會遊半島,在南面順時針轉一圈。 這是由於塔門北部乃山多平地少的不毛地帶,只有塔門最高點的茅平山及分佈漁排的孝子角,但登上125米高茅平山的山徑比較隱蔽,往孝子角的最佳路線是綑邊,故一般遊客都只遊南半部。 呂字疊石旁有塔門另一景點——塔門洞,洞口約 5 米高闊 3 米,整個看起來猶如一道門迎向大海,所以古人稱這個島為「佛塔門」,後來簡稱塔門。 塔門的這所天后古廟,建於明末清初,至今有近 400 年歷史。 現在這兩座廟經過多次的翻新,看起來新簇簇,誰又猜想得到它們已有如此悠久的歷史。 島上居民包括原居民和遷上陸地的水上人,高峯期有2000人居住,他們多以農耕和捕魚為生。

塔門行山: 塔門一日遊景點1. 天后廟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度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新惠和的奶茶在塔門都頗有名氣,奶茶沒有加冰令口感更為香濃細滑,不會過甜。 海膽除了可做炒飯,亦可以製成海膽煎蛋麵,熟海膽本身口感就很像雞蛋,因此配上煎蛋非常搭配。 塔門行山 另外亦有豆腐花等甜品,絕對是行山後的最佳小食。

  • 藍地水塘路線鄰近屯門市中心,初段樓梯上山較耗體力,步入屯門徑後較為平坦,沿途亦有著名的「彩虹欄杆」供行山的朋友「打卡」。
  • 要留意鶴咀屬海岸保護區,區內不設公廁及垃圾筒,沿岸及水上活動亦一律禁止。
  • 前往起點塔門碼頭:
  • 不過草原上不時有牛羣經過,要留意不要打擾牛隻。
  • 提到塔門沙灘,最特別的莫過於在赤洲的沙灘😊。
  • 行至馬鞍山村時可參觀礦場遺蹟,而在昂平高原上亦能遠望整個西貢市的景色。

離開山墳後便豁然開朗,再踏水泥徑,不久見呂字「疊石」。 塔門行山2025 於座椅旁有小徑下往賞奇石後,返回主徑直往涼亭。 塔門行山2025 再向球場後的小山丘方向走,小心留意右側,轉入小徑,後見小草坪可見「獅子滾球」,沿路而走至另一較大草坪。

塔門行山: 草原小島漫遊:塔門

要到馬料水碼頭,只需由港鐵大學站B出口,左轉步行約10多分鐘。 塔門充滿古老漁村的氣息,除了塔門碼頭附近的幾間餐廳和小攤檔,就是大海和草地。 記者建議大家根據旅發局提供的路線,順時針地環繞主要路線步行。 從碼頭往左走,經過海傍大街再登上石階,你會看見三間並列的古廟 ── 天后宮、關帝廟及水月宮,而廟前也是個絕佳的觀景處。 古廟建於明末清初,以保佑島上漁民平安,至今已有400餘年歷史。 塔門行山2025 相傳廟內的神案有密道直通東岸的塔門洞,在這裡能聽到風浪聲並預測風暴。

塔門行山: 露營野餐地點 2 – 疊石附近的草地

離開天后廟,於左邊小徑向前走,爬過梯級,不用10分鐘,無邊際的大草地、清澈見底的蔚藍大海便映入眼簾,伴隨涼風吹送,無比舒適。 塔門草原又名弓背山坡,取名自山坡前方的弓背灣,弓背灣形狀如弓,風景美如畫,𣊬間猶如置身於歐洲草原。 離開草原後往南行就會到達塔門的另一個知名景點「呂字疊石」,由兩塊巨大方形石組成。 因為疊石外形似佛塔、又面迎大海,所以有「佛塔門」的稱號。 繼續行就會回到塔門的海傍大街,街上有幾間餐廳和士多,可以在等船時買些小食、乾貨海鮮回家。 在塔門碼頭登岸後右走,經過漁村及球場踏上水泥徑,後轉小山徑。

塔門行山: 塔門行山|一日遊5大好去處 大草地行山/露營野餐 附船期+交通

牛隻多,牛糞當然也特別多,大家要小心避開。 由於塔門島之東面有多片迎海的短草地臺,與碼頭亦相距不遠,故它也是野營的熱門地點。 遊覽塔門,可由馬料水或西貢黃石碼頭搭乘街渡前往。 由市區乘船到塔門,可經沙田馬料水碼頭或西貢黃石碼頭前往,平日每程收費$20,週末及公眾假期每程收費為$30。

塔門行山: 西貢黃石碼頭出發

到塔門的船班次每天只有1至3班,要去郊遊的朋友必須留意船程表。 何來指,香港人會尋覓「靚草地」露營、野餐,但「靚草地」就代表是有牛的地方,然而沙漠化加劇,令黃牛無草可喫,會破壞黃牛的居住環境及影響它們的飲食習慣。 為保護黃牛及紓緩沙漠化現象,何來建議市民去郊區時,應帶多兩樽「救災水」,在紥營前及離開營地前可以淋濕用過的草地,也要準備定膠袋,袋走自己的垃圾,並拒絕使用郊區垃圾桶! 另外,在草地上不難見到牛糞,但切記不要移走或清走,因為牛糞能為草地提供營養。

塔門行山: 塔門地標 海景大草坡已不復再

而廟頂那些已有逾百年歲月的陶瓷雕塑,精細的工藝令人驚艷。 各露營地面附近,雖有細小的垃圾站,收集廢物,但請大家最好帶回黃石碼頭、馬尿水碼頭的垃圾站,分類、包好而處置垃圾。 塔門行山 大家需注意,在塔門草地有非常多牛隻,都是被前人留在島上的流浪牛,但亦因為牛牛太多,遊人們隨時一不小心就踩到牛糞。 大家遇到牛牛千萬不要驚慌,也不要攻擊牛隻,要尊重牠們纔是塔門的原居民。

塔門行山: 天后古廟 鳥瞰塔門墟市最佳位置

走不久,就會來到野餐和露營的勝地——弓背山。 如果已經很飽了的話,可以在回程到漁村的時候,才品嚐碼頭附近「新漢記」(塔門新漢記海鮮酒家)的超彈墨魚丸及豐富海鮮餐。 你可以吹著海風,看看大海上的漁艇和漁排,在海邊餐廳大喫道地海鮮。 塔門行山 穿過村莊,走差不多15分鐘,就會見到一些當地人的墓地。

塔門行山: 歷史

前往塔門的交通方法 2 塔門行山 :您還可選擇從黃石碼頭出發,前往塔門。 塔門是香港的一個離島,位於西貢的北邊,島上的產業以捕魚業為主。 塔門除了郊遊好去處陫﹐亦是熱門的露營聖地,Trip.com 接下來為您整理出塔門露營及野餐地點。 呂字疊石位於弓背灣旁的石灘旁,兩塊呈「呂」字形的方形石上下堆疊,長年屹立不倒,形成天然奇觀。 疊石遠觀看似佛塔,配以附近的塔門洞,形同一道門迎向大海,所以塔門古稱為「佛塔門。留意步往呂字疊石路線較危險難行,適宜從遠處觀望。

北方的灌木叢後稍為偏左有一小路逐漸下降,近灘岸處右落車灣,再右走便到龍頸筋。 往西面小徑,沿茂密曲折小徑走,不一會便接回主山徑,沿徑右上可達茅坪山(左走可回涼亭)。 塔門行山 在標高柱北走近海邊賞赤洲,返回山頂西走下降,走過草原,往東跨過小河再接回主徑。 右落至涼亭,走後方水泥徑經村屋到達廣場,經坊間通道往碼頭。 在塔門碼頭下船後便是塔門海傍街,附近有幾間餐廳和小攤檔,充滿漁村風情! 大家可以在在海邊餐廳喫地道海鮮,當中必試海膽炒飯及炸墨魚丸,是塔門的特色美食,又可以買一些塔門出產的海味作手信。

其實不只新惠和纔有海膽炒飯,塔門其他家的餐廳也可以喫到海膽炒飯。 島上既有小士多,也有輕鬆郊遊的小徑,風光也不錯。 此石高聳如塔,塔下有一穿洞如門,故名[1]。 除「疊石」外,島上還有其他名勝如「龍頸筋」等,亦可遠賞弓洲及赤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