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綫全長32.859 km(雙綫),其中高架綫長21.727 km,地面綫(即半地下站,含過渡段)長2.599 km,地下綫長8.533 km[6]。 2013年10月2日9時08分,北延段再次遭鑽管打穿隧道,事發地位於白雲大道北站附近、往體育西路方向的隧道上方,鑽管掉落隧道[58],所幸列車及時停車,未發生碰撞[59]。 事件導致三北白雲大道北—永泰區間中止營運,同和站—體育西路站、機場南站—龍歸站小交路運轉,龍歸站—嘉禾望崗站單線往返運轉。
- 支線則起於天源路天河客運站,向東南下穿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與華南農業大學。
- 在2019年12月31日跨年夜當天,3號線(含北延段)客流量達到275.9萬人次,創廣州地鐵單線歷史新高[45]。
- 2018年4月26日早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正式啓用,機場北站一同投入營運,取代機場南站成為3號線北端終點站[27],至此3號線北延段全線所有車站開通投入服務;9月25日起,3號線早高峯增開番禺廣場至同和的雙向區間車[28]。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珠城大廈,伊利莎伯大廈,維景花園,樂聲大廈,百德大廈。
- 在1997年的《廣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最終報告)》中,作為備選的B方案中出現了環線,當時的環線為5號線。
- 同時從體育西路分岔出一條支線,向東沿天河路行進,再大致轉向北伸展至天河客運站。
自實施以來,車廂擁擠程度有所改善,據悉,3/6分鐘模式實施後,全綫運能增幅約20%,同時高峯時段也擴展至5小時,實現與客流增長趨勢的完美匹配。 該款列車的牽引系統由湘潭電機代工生產[15],其中28列車在大修後更換為中車時代電氣生產的牽引系統。 原Rotem牽引系統與本路線採用的龐巴迪CityFlo650信號系統匹配性較差,加之上綫前並未進行足夠的調試,導致列車營運初期經常出現進站時列車不穩,搖晃的狀況[16]。 後期經多次調試,在2018年9月軟件升級後,問題基本解決。
屯門良德街3號: 區間短線車
不論包裝還是口味也跟足臺灣做法,四層包三夾心,堅持把正宗風味帶到香港。 屯門良德街3號 香港暫時供應4口味,滿漢、起司、火腿以及芒果起司,且每人限買6件。 屯門良德街3號 招牌火腿更於臺灣日賣15,000份,另外為了切合港人口味特意引入芒果起司口味,酸甜的芒果醬配上香濃芝士,開胃而且絕不違和。
不過現在可以通過在蓮花村站的聯絡綫與深圳地鐵10號綫進行聯絡。 另外,在深圳地鐵6號綫開通之前,3號綫也是深圳地鐵路線中唯一使用第三軌供電方式推動列車運作的路線。 但與深圳地鐵6號綫不同的是,深圳地鐵6號綫在主綫是通過第三軌供電,但在前往長圳車輛段的區間綫中是接觸網供電。
屯門良德街3號: 車站特色
3號線體育西路至機場北沿線各站均設有航班資訊顯示螢幕,供旅客實時查詢航班動態[註 5]。 3號線也會在嘉禾望崗至高增之間播報提示前往相應的航站樓需在機場南和機場北其中一站下車。 第三街(Third Street)係香港島西營盤一條街,東西走向,嚮皇后大道西近正街上山,數上去第三條街就叫做「第三街」。 臺灣洪瑞珍三文治多年來一直是旅行必帶手信,但在去年夏天,香港首間專賣店終於登陸屯門!
- 但在2013年1月,網絡上曝出深圳地鐵集團內部文件,指地鐵三期工程會把路線名稱全部更改回數字,更指多數市民贊成採用更便於記憶的數字命名方式,不贊成採用中文命名。
- 2022年6月6日,首通段除北高區間外全綫軌通[25];6月10日,北滘公園至高村實現短軌通,6月12日實現長軌通,至此首通段實現全綫軌通[26]。
- 4座車站正在進行機電施工,累計完成52%;短軌敷設累計完成92%。
- 雖然3號線在早晚高峯實施多項增加運力的措施,並在後期開行常態化的3號線及3號線北延段貫通列車使得情況有所緩解,但仍無法完全滿足客流需求,高峯期列車仍然經常出現非常擠迫的情況,尤以客村至崗頂和同和至體育西路兩段的最為嚴重。
- 3號線也會在嘉禾望崗至高增之間播報提示前往相應的航站樓需在機場南和機場北其中一站下車。
2006年9月25日,客村站至漢溪站區間開始熱滑[20];11月20日,3號線全線停止服務40天,進行三號線的全線(廣州東站/天河客運站—番禺廣場)貫通前的聯合測試。 兩條路線均繼續使用3節編組列車行走,並計劃使行車間隔壓縮至3分鐘,以提高行車密度的做法來增加運力。 官方稱為「小編組,高密度」(但實際該密度仍未能算高密度),這種思路也對其後的4號線、5號線、6號線和廣佛線等線路的設計產生影響,令上述路線使用了載客量較少的車型和較短的編組。 2021年12月17日,番禺廣場至番禺客運站區間左線隧道貫通,該區間成為東延段首個實現雙線隧道貫通的區間[67]。 2022年9月,東延段最大車站廣州新城西站封頂[70]。
屯門良德街3號: 支線段拆解
同年5月30日,市橋站主體提前一個月封頂[5],同日瀝滘站開工[6]。 主線為機場北—番禺廣場,支線為天河客運站—體育西路,兩者在體育西路站交匯。 2017年12月8日,大墩站-東平站區間右綫順利貫通,為3號綫首個貫通的盾構區間[17]。 2018年2月6日,美旗站成為3號綫首座封頂車站[18]。 2020年12月11日,全綫31座車站主體結構完工,同時首通段開始進行鋪軌[19]。
根據屋宇署資料,項目將興建1幢樓高29層高大廈,低層另有1層地庫,亦會有一個零售商場,商場樓面逾2萬呎。 2022年6月6日,首通段除北高區間外全綫軌通[25];6月10日,北滘公園至高村實現短軌通,6月12日實現長軌通,至此首通段實現全綫軌通[26]。 在2007年開展編制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已規劃三號線至海鷗島,並預留延伸至東莞的條件。
屯門良德街3號: 列車
屯門區的屯門北@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9,47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33,505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大興花園,卓爾居,新圍苑,翠林花園,澤豐花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7,130,年齡中位數為 45.4歲。 灣仔區的銅鑼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2,10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6,694人。 主要街道包括駱克道(銅鑼灣段)、軒尼詩道(銅鑼灣段)、禮頓道(銅鑼灣段)、謝斐道(銅鑼灣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珠城大廈,伊利莎伯大廈,維景花園,樂聲大廈,百德大廈。
屯門良德街3號: 深圳地鐵3號綫
2016年8月31日,3號綫先行段(大墩站-灣華站)為配合廣佛環綫施工而先行開工[15]。 11月18日,3號綫首批6個車站(獅山站、羅村站、水口站、美旗站、大良站、順德醫院站,均為工程名稱)開工建設[16]。 3號綫報批時首末站為獅山至容桂,2012年11月6日,本綫與佛山地鐵2號綫同時獲批[7];2013年6月7日公佈路線走向和車站名稱[8]。
屯門良德街3號: 使用列車
為滿足工作日早傍晚繁忙乘客需求,3號綫從2013年1月21日開始,在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峯時段在華新站至塘坑站間雙向增開「早傍晚繁忙區間車」,行車間隔將從5分鐘縮短至3分30秒,運能提升45%。 初期列車為北車長客所制的地鐵車輛(編號為03B4306長, ),採用4動2拖6輛編組,2動1拖為一個動力單元,最高運行速度85km/h,初期配屬車輛數為144輛(24列),及後增添另外19列(編號為03B4306長, )[12][13]。 此外,每節列車亦安裝了空氣淨化系統,為全國最先採用,有效降低細菌總數和濃度[14]。
屯門良德街3號: 營運
路線首通段(順德學院站-鎮安)於2022年12月28日開通營運[4]。 後通段中,14座車站正在建設,2座車站進行前期準備;計劃自2023年起陸續開通[5]。 3號綫首期段(雙龍站至紅嶺站)主體工程於2007年7月正式動工,並於2010年8月11日實現全綫貫通,全面進入系統聯調和運營籌備的階段[5]。 全綫設高架站15座,半地下站1座,地下站6座和橫崗車輛段1座。
屯門良德街3號: 香港樓宇目錄
現時深圳地鐵3號綫有最多的獨特之處,在深圳地鐵6號綫支綫開通之前,3號綫是深圳地鐵路線中唯一一個使用B型車體(較A型車體橫截面小)的路線。 屯門良德街3號2025 因此它每節車廂只有8道車門(左右各4道),這是深圳地鐵獨有的。 屯門良德街3號2025 同時它也是在深圳地鐵10號綫開通之前唯一沒有與深圳地鐵其他路線有聯絡綫的路線。
屯門良德街3號: 車站及接駁路綫
隨著通往外圍郊區的9號線及14號線的陸續開通,兩線往市區一端的終點均接入3號線,令3號線北延段的客流壓力百上加斤。 再加上3號線客流水平與2號線相當,但3號線採用6節B型車編組,列車運力僅及2號線6節A型車編組的約72%。 因此令3號線全天的載客量一直高居不下,更成為廣州地鐵最擁擠的線路之一。 雖然3號線在早晚高峯實施多項增加運力的措施,並在後期開行常態化的3號線及3號線北延段貫通列車使得情況有所緩解,但仍無法完全滿足客流需求,高峯期列車仍然經常出現非常擠迫的情況,尤以客村至崗頂和同和至體育西路兩段的最為嚴重。
屯門良德街3號: 香港大廈搜尋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5,800,年齡中位數為 45.9歲。 屯門良德街3號 屯門良德街3號 3號綫列車顏色以灣區藍作主調,搭配黑白兩色;車門則為金屬色,與2號綫列車外觀類似[33]。 採用B型6節編組,設計時速100km/h的列車,初期配屬51列(306輛)[1]。 3號綫作為佛山市內首條南北向地鐵幹線,目前首通段串連起順德區樂從、北滘、倫教等鎮街,以及順德中心城區所在的大良街道。 九龍城區的何文田@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2,06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9,865人。 主要街道包括佛光街(何文田段)、太子道西(何文田段)、亞皆老街(何文田段)、窩打老道(何文田段)、界限街(何文田段)、公主道(何文田段)。
屯門良德街3號: 屯門豐景園2房戶 放盤一年劈價111萬元 以398.8萬元沽出
2010年5月7日,林和西至廣州東站由於北延段在建燕塘站積水嚴重,部分設備失靈被迫中止營運,5月8日該段恢復營運;同年8月9日8時42分,大塘至天河客運站發生號誌故障,導致全線中斷行車約14分鐘。 屯門良德街3號 3號線自通車起(2005年),使用由南車株機-西門子合作製造的時速120公里的B型地鐵列車(B1型),其為中國大陸首款營運時速120公里的地鐵列車,共生產了40列120輛(3節編組)。 後來隨著提升本線服務班次、由原來營運的3節編組擴編為6節編組以及北延段的即將完工,亦再次向南車株機購買列車,共製造25列(150輛,B2型),之後再次增購26列(156輛,B4型)。 2003年2月8日,三號線市橋北至番禺廣場盾構區間始發,成為三號線首個開工的盾構區間[3],而主線與支線的匯合站——體育西路站亦於同年5月18日正式開工,車站部分結構位於一號線原有車站底下80釐米[4]。
屯門良德街3號: 屯門 熱門屋苑
2005年2月28日,體育西路站封頂[10];5月23日,漢溪南至市橋北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2006年6月6日,市橋至番禺廣場區間盾構機抵達番禺廣場站,標誌著三號線隧道全線貫通。 路線在順德區內行經多處人口密集區域以及清暉園、順峯山和華僑城歡樂海岸等旅遊景點,僅樂從和北滘鎮內部分車站仍為鄉郊。 因此目前3號綫工作日客流僅以順德沿綫內部通勤的客流為主,車廂載客量僅為一般水平;節假日則更多以前往順德區內觀光遊覽的廣佛兩市客流為主,車廂此時會略為擁擠。 反觀現時開通的首通段因在禪城區內的鎮安站戛然而止,未能抵達下一站:與廣佛綫轉乘的桂城站。
南北兩端的白雲區、花都區和番禺區亦有為數眾多的公交線路連接至3號線沿線各車站,提供車站到區內各鎮街的接駁。 廣州地鐵3號線是廣州地鐵營運的路線之一,大致呈南北走向,全線長65.31公里,包括一條主線和一條支線,共設30個站,是中國大陸首條營運時速達120km/h的地鐵線路,總投資人民幣159.05億元,代表色為橙色。 開通初期車廂編制為三節,後於2010年4月28日起全線升級為六節。 三號綫全長約為69.5公里,路線起自順德港站,止於佛科院仙溪校區站,共設38座車站,其中地下段62.1km(包括地下站35座),高架段7.4km(包括高架站3座),實行分段開通。 其中,首通段(順德學院站-鎮安)共22個車站(包括20座地下站、2座高架站),設兩個停車場(逢沙停車場、北滘停車場),兩個主變電站(夏園、嶽步),總共長40.72公里[6]。 3號綫雙龍站至草埔站一段(高架段)於2007年7月動工興建,在2010年12月28日正式開始運營,行車時間約為32分鐘[7]。
屯門良德街3號: 議息在即 業主加大減幅沽貨 屯門大興花園2房戶累減8%易手 持貨7年賺80萬元
8月29日,高村站至北滘新城站雙綫貫通,至此首通段的盾構區間全部貫通[21]。 2019年公示的3號綫調整段環評中,綫路南端獲延長至順德客運港站[12];同年3月29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批覆同意佛山地鐵三號綫調整方案[1]。 2022年6月,佛山市軌道交通局透露3號綫將會增設車站,接駁即將動工興建的新佛山高鐵站[13]。 8月15日,佛山市軌道交通局批覆3號綫增設佛山高鐵站的初步設計[14],確認3號綫全綫增加至38站。
屯門良德街3號: 九龍
在2019年12月31日跨年夜當天,3號線(含北延段)客流量達到275.9萬人次,創廣州地鐵單線歷史新高[45]。 2020年受疫情影響,3號線的客流雖有所回落,但仍非常繁忙:日均客流強度為2.28萬人次/公里,為中國大陸各線中第5高[46];2022年的日均客流量為139.1萬人次,位居廣州地鐵線網之首[47]。 新車上線後,「永泰至體育西路」交路運力增加5%,「體育西路至機場北」交路運力增加3%[32]。 2010年10月10日,工程師鍾吉章稱,嘉禾望崗至龍歸站的聯絡通道混凝土抗壓強度未達標,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事件引起媒體和市民的熱烈討論;11日,廣州地鐵及施工單位、檢測單位均表示,三號線北延段的一條聯絡通道確實未達到設計標準,但地鐵公司稱,該工程經設計單位驗算,結構仍處於安全合格範圍,遂已驗收,將如期於10月30日開通。 屯門良德街3號2025 2009年2月16日,中鐵隧道羅威特盾構機於三號線北延段同永嘉區間始發[14];9月28日,三號線北延段施工最難的區間梅花園站至同和站段雙線貫通;11月20日,燕塘站主體結構施工全部完成;11月29日,廣州東站與燕塘站區間成功鋪設第一個軌排。
屯門良德街3號: 廣州地鐵3號線
翻查資料,南豐於區內早有發展經驗,豐連旁邊的盈豐園就屬其手筆,於1993年落成。 屯門良德街3號2025 而豐連的地皮,由南豐於2014年2月以4.56億元投得,每呎樓面地價2,139元,曾一度成為屯門區以至新界西北區近12年新低紀錄,但同年被屯門井財街地皮及天水圍濕地公園旁兩地打破紀錄。
佛山地鐵3號綫是佛山地鐵的南北向主幹路線,途徑南海、禪城、順德三區,聯繫大良組團、中心組團和獅山組團。 路線全長69.5公里,設站38座,投資425.72億元[1],代表色為藍色。 [22][23] [24]但是,目前此方案已被14號綫延伸至惠州南站取代。 自2020年3月26日起,3號綫早上繁忙期間塘坑站開往華新站的列車間隔將由2分25秒壓縮至2分20秒,而華新站開往塘坑站的行車間隔調整為2分20秒-3分30秒,3號綫傍晚繁忙華新站開往塘坑站的列車間隔將壓縮至2分20秒。 除此之外,3號綫非繁忙期的列車行車間隔由4分50秒壓縮至4分40秒。
屯門良德街3號: 服務時間及班次
而3號綫則是全程(包括前往橫崗車輛段及中心公園停車場的區間綫)都是第三軌供電,因此列車頂上並無集電弓,軌道上不設架空電纜。 深圳地鐵3號綫,曾稱龍崗綫,是深圳地鐵的一條營運中路線,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3號綫由雙龍站至福保站,總長43.45公里,設31座車站。 由於上述原因,3號線開通後即成為廣州市區最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大動脈,乘客眾多。 在2006年線路延伸至番禺和支線開通後,高峯期列車已經出現擠迫的情況。 而且3號線鄰近的廣州大道等主幹道經常在高峯期出現嚴重交通擠塞,也令不少市民轉投地鐵。
屯門良德街3號: 工程事故
2014年8月20日,深圳市軌道建設指揮部第二十次會議決定近期開展地鐵3號綫南延段工程。 3號綫南延段工程屬於深圳市軌道三期工程(修編)路線,預計將於2015年9月開工建設。 根據三期修編規劃方案,3號綫南延福保站設置於保稅區3號門前[10]。 3號綫紅嶺站至益田站一段(西延段)主體工程於2008年5月開始動工,於2011年6月28日建成通車。 西延段由紅嶺站折返綫末端開始伸延,經過通新嶺站、華新站、蓮花村站、少年宮站、福田站、購物公園站、石廈站到達益田站,全段為地下鐵路,正綫全長8.8公里(雙綫)[6]。 西延段亦會在中心公園新建一處地鐵車輛停車場,用於軌道列車的停車檢修任務,停車場全部設於地下,建成後地面還建公共綠地,地下用地面積約51400平方米[8]。
2001年12月26日,大塘站作為試驗段開工,並於2003年1月26日封頂,成為全線第一個封頂的車站。 大塘站作為三臺盾構機的始發站,對整個工程起控制性作用[2]。 至於新地良德街8號,亦是新地於2014年2月買入,當年造價為4.3億元,每呎樓面地價2,571元。 屯門良德街3號 發展商日前表示,項目仍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期望短期內獲批,最快6月開售。 該盤提供321夥,標準戶包括開放式至2房,特色戶為3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