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前行的向海方向有一道小徑(此處應可往澄碧村),可走至一個大平臺。 芝麻灣郊遊徑 此處海天一色,而石鼓洲也近在咫尺(下圖)。 往後行走曲折而悶長的山徑至龍尾(見龍尾標誌)。 十塱水塘 建於1955年嘅十塱水塘曾為長洲、坪洲同喜靈洲居民供水,直至1970年代改為灌溉水塘至今。
高 303 米,老人山山頂是今次旅程的最高點。 老人山因其形狀貌似一位仰望天空的老人再得名。 芝麻灣郊遊徑2025 山頂的山火瞭望臺小屋也是一個小有特色的打卡點,每逢秋冬季節也會有人在此小屋監察附近山火安全。 芝麻灣郊遊徑初段走在山腰之中,向右方望去是一大片海景。
芝麻灣郊遊徑: 芝麻灣郊遊徑 全走
由此暫時離開郊遊徑,左轉拾級而上,登上老人山(在此接回郊遊徑)。 沿徑稍作下降後,隨即登上另一座無名山峯,再下走至郊遊徑的終點。 依指示牌往望東灣青年旅社方向行走,沿明顯路徑到達旅社。
喺天后廟對面就有一條小路前往望東灣,呢條小路上落波幅唔算大,相對輕鬆易行。 嚟到望東灣呢度有一條小村同碼頭,仲有一個隱世沙灘,如果唔想行山嘅,喺呢度曬嚇太陽都係一個唔錯選擇。 芝麻灣郊遊徑2025 至於呢個望住西面嘅海灣,點解唔係叫望西灣呢?
芝麻灣郊遊徑: 秋日行山好去處 芝麻灣看無敵海景
其岸邊設碼頭,亦有橫水渡服務往來芝麻灣、長洲與梅窩等地。 依逆時針方向數列,分別是望東灣、二浪灣、大浪灣、長沙灣及芝麻灣。 面向西面的望東灣,據說曾盛長芒草,原作「芒東灣」。 英國人在租借新界(包括大嶼山)時將之翻譯為「Mong Tung Wan」 ,但後來譯回中文時卻錯寫成「望東灣」,故而得名。 芝麻灣郊遊徑 旅舍於1983年啟用,惟因入住率低,於2003年結束營運。
- 在東湧港鐵站B出口,近纜車入口旁搭3M巴士,於貝澳「羅屋村」落車。
- 高 303 米,老人山山頂是今次旅程的最高點。
- 沿石屎路前行,會經過十塱新村、十塱舊村及貝澳河,行約1小時15分鐘,便可重回嶼南道,完成今次行程,可從羅屋村站坐新大嶼山巴士3M往東湧站。
- 入口處有「芝麻灣郊遊徑」木牌坊,相對容易找尋。
- 然而,大自然的風景,永遠是治癒身心的靈丹妙藥。
- 走過老人山後,登上另一座無名山峯,在此當風處可觀賞整個貝澳灣。
長長的路,走來甚感喫力,尤其是登上老人山的一段梯級,真要命。 然而,大自然的風景,永遠是治癒身心的靈丹妙藥。 澄碧邨1979年落成入夥,係70年代由和記黃埔策劃,以渡假村模式興建嘅一個私人屋苑,設20幢4層高,共220個單位嘅臨海別墅。 陳偉明續稱,其實行山是和朋友相聚的好機會,因為平時聚會大家都手機不離手,邊聊天卻邊上網;反而行山時大多會收起手機,到達景點才取出影相。 因此,無論是快腳或慢腳,也應互相遷就,一起享受行山樂。
芝麻灣郊遊徑: 芝麻灣
芝麻灣郊遊徑會途經進入澄碧邨的分岔,借遠足探險的名目,值得特意到澄碧邨逛一圈。 芝麻灣郊遊徑2025 要前往芝麻灣碼頭,最方便快捷便是在長洲碼頭或梅窩碼頭乘搭新渡輪橫水渡航線。 在中環5號或6號碼頭乘新渡輪,可分別前往長洲碼頭及梅窩碼頭,而新渡輪橫水渡線則會穿梭坪洲、長洲、梅窩和芝麻灣,芝麻灣是其中一個中途站。 由於該屋苑唯一的對外交通來僅有來往長洲的渡輪,交通極為不便,致成市價奇低的屋苑。
江豚:郊遊徑的另一精彩之處,是由起點直至咀排都有機會觀看到在香港出沒的江豚。 江豚的行跡隱祕,如能觀察到牠們圓鼓鼓的身軀冒出水面,像極個大輪胎的神態,實能為此段路程帶來額外的刺激和滿足感。 除了陸路遠足,這裡只有碼頭前往長洲,即只少要乘搭兩程船纔可到達市區,無論是購物或娛樂都有困難。 但因有著豪華外觀,故亦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一探究竟。
芝麻灣郊遊徑: 老人山仰天看海 賞特色瞭望臺
在70年代出版的地圖,此半島已被標記「芝麻灣半島」。 半島雖有「芝麻」之稱 ,但幅員甚廣,全長達18.5公里的郊遊徑—芝麻灣郊遊徑—也坐落於此。 半島的最高峯的老人山,標高303米,峯頂建山火瞭望臺,次之為302米的廟仔墩。 這裡有指示往十塱方向走(也有支路經郊野公園管理署至芝麻灣碼頭),拾級而上,登上老人山。
芝麻灣郊遊徑: 芝麻灣碼頭
部份原因,得力於負責管理及推廣的漁農自然護理署。 而漁護署的郊野樂行網站,對於鍾愛香港郊野的市民及旅客,更是不可多得資訊寶庫。
芝麻灣郊遊徑: 終點 十塱營地
離開望東灣後開始上爬,前行不久遇到分叉路可右轉到二浪的考古遺址和澄碧邨。 二浪於1976年發現了14座唐代的灰窰古蹟,鄰近的大浪村和大浪灣則以古風美景聞名,若有興趣到二浪或大浪灣一遊,須計算步程,以免誤時。 繼續沿郊遊徑前往龍尾,路程約1至1.5小時。 那裡名謂龍尾,而真有一龍尾塑像,且手工甚為精緻。
芝麻灣郊遊徑: 【新手行山】香港 5 條靚景短程行山路線 容易上手、2 小時完成
主壩長約91米,而水塘因為偏遠,污染相對較少,所以水源乾淨。 但喺度住嘅邨民,可以乘坐專用嘅渡輪往返長洲,雖然班次疏落,但勝在免費(其實係管理費包埋)。 由於交通唔算方便,所以澄碧邨非常寧靜,就連呢個水清沙幼嘅沙灘,都無外來遊客,可以輕輕鬆鬆影相打卡。
芝麻灣郊遊徑: 香港旅遊點的代表作 大嶼山昂坪天壇大佛
另外,龍尾名副其名,真係有個龍尾塑像,影相打卡再出發啦。 觀賞完龍尾後,向「芝麻灣郊野公園管理站」路牌指示方向行,路徑變得平坦,兩旁樹木林蔭,遮擋艷陽,走起來十分舒適。 其後再隨「十塱灌溉水塘」路牌指示行,約30分鐘便到第4個checkpoint:十塱水塘。
芝麻灣郊遊徑: [郊野樂行精華遊] 大嶼山 芝麻灣郊遊徑
陳偉明指出,老人山的名字由來,據稱是從貝澳方向望此山就如一個老人向天仰望。 在這處,有個寫有老人山的牌,更有老人圖案,頗為有趣。 他補充,老人山上有山火瞭望臺,現在關閉了,到秋冬季才恢復監察附近山火。 芝麻灣郊遊徑 而在瞭望臺的頂部則有三角網測站(標高柱),他勸喻一眾山友別攀上瞭望臺頂部,也別在這處塗鴉,破壞環境。
芝麻灣郊遊徑: ■ 行程
建於1955年的十塱水塘,又稱為芝麻灣水塘,曾為長洲、坪洲及喜靈洲等居民提供水源,直至1970年代才改為灌溉用水塘。 水塘雖不算壯麗,但附近一帶環境清幽,青山綠水,不但可以打卡,也是「放空」、暫拋煩惱的好地方。 但陳偉明提醒,山友勿到水塘戲水,避免污染水源和發生意外。 休息過後,繼續沿山路前行,中途需要上上落落,行25分鐘左右,便到達第3個checkpoint︰老人山。
再於沙灘後的碼頭旁邊山徑上走,在廢屋後的支路右轉。 及後續上行一段,接回芝麻灣郊遊徑(此時可見郊遊徑標誌)。 半島上設芝麻灣郊遊徑,全長達18.5公里,是全港最長的郊遊徑。
而這裡接近360度的景觀,絕不比剛才的風景遜色。 長洲、喜靈洲及坪洲,似遠還近,南丫島與香港島也能望見。 因起點與終點位於相同位置,意味著同樣需要步行前往貝澳乘車。 亦要留意新大嶼山巴士的尾班車時間,否則便需要乘搭比較昂貴的的士回到市區。 除了距離以外,芝麻灣郊遊徑樹蔭處處,坡幅起伏不多,指示清晰,而且路線靈活,屬中上難度,比起高難度的船灣郊遊徑,距離更長的芝麻灣郊遊徑平易近人得多。 另遠離人煙的白富田營地及燒烤場,更可讓大家好好享受一頓野外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