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石河頂端左右有崖壁高起,好似有兩隻老虎對峙,因此有「虎吼石河」之稱。 大嶼山龍仔一隅的悟園,是由紡織商人吳昆生在1960年代斥資200多萬港元興建,據聞當年還飼養了梅花鹿、孔雀、白鶴等,滿園皆栽種茶花、桂花。 大嶼山行山路徑2025 大嶼山行山路徑2025 悟園原本用作私人靜修,後來有段時間開放給市民參觀,成為郊遊的熱點。
- 回程:昂坪乘搭新大嶼山巴士23,前往東湧市中心。
- 通常行針山都會從城門水塘主壩起步,沿麥徑登山,開瑞水塘一段都是十分輕鬆,行1.6公里左右,就會到達針山的山腳。
- 在攻頂途中,行走在暗黑的雲海裏,記得一定要準備頭燈或電筒,而且每步也要小心,並記得留意天氣變化帶上風褸和食物,多飲水。
- 石壁郊遊徑是一條迴然的山徑,連接昂坪和石壁水塘,由於全段路徑都是以下走為主,行山經驗不足者亦可以應付自如。
微微下坡後,再上坡時部份路段的樹木比人更高,不久要跨過水氹慢慢上坡,休息過後一口氣上10分鐘就到達449米象山山頂。 經過初段路後,往東南方向望去,香港西南端最偏遠的羣島——索罟羣島,盡入眼簾。 天朗氣清的日子,更可以看見香港境外的島嶼——桂山羣島等,能夠觀賞如此美景實在是行山一大樂事。 遠離靈會山,到達羗山的交匯處之後,會有一段上落差較大、難行的路程。
大嶼山行山路徑: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簡易版起點:在德福花園或港鐵彩虹站乘1號小巴,你亦可在採頤花園乘1A號小巴,在飛鵝山道路口下車。 中級版起步:牛池灣上巴士(91/ 大嶼山行山路徑 91P/ 91M);牛池灣上小巴(11/ 1A),在井欄樹下車。 路線出發點已有200多米高,所以登上400多米的觀音山不算困難。 這些風水林常見於本地圍村,村民相信林木能帶來好運,因此細心打理,林地逐漸發展成茂盛的風水林,正好展現了人和自然界和諧相融的微妙關係。 彌勒山郊遊徑是一條環迴步道,雖然有5公里長,但平緩易行,於觀景臺可遠望昂坪纜車及大佛,秋季更可欣賞芒草搖曳的風景。
要去隱祕景點白崖,對行山新手來說有多一點的難度,部分地段更需要手腳並用,建議大家去之前記得自備手套或找有經驗人士陪同前行。 登上大金鐘山峯後可盡覽西貢及馬鞍山景色,景色都比昂平高原看更加壯觀。 下山時治路走,再接上麥理浩徑,選擇往馬鞍山方向,或返回昂平再原路折返。 看到昂平高原的指示牌後走大約40至50分鐘,就到達昂平高原。 大家可以萬宜水庫東壩起點,於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到達紀念碑馬就可以看到東霸的景色。 相傳紅香爐峯是因為銅鑼灣天后廟本以紅香爐命名,而紅香爐峯就位於銅鑼灣天后廟的後方,因此有了紅香爐峯的名字。
大嶼山行山路徑: 鳳凰徑第2段
今次帶路的是有逾10年行山經驗、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山藝教練陸永恩(Vivien)。 今次〈由我帶路〉走入大嶼山鳳凰徑第五、六段,登觀音山、羗山、靈會山,路經荒蕪的中式庭園。 相較其他行山路線雖然較冷門,但景色毫不輸蝕,石壁水塘、鳳峯與大澳風景皆能盡收眼底。 這顆「滄海遺珠」正因為知名度不高,行山人士也較少,到此一遊有機會「獨享」壯闊的山海美景。 位於大嶼山西南面的石壁郊遊徑,連同來往車站全程約8.5公里。 這條行山路線能近距離及遠處俯瞰石壁水塘,景色綿延至大嶼山一帶海峽,是郊遊好去處。
然而,近日財委會首次正式開會,而「明日大嶼」5.5億前期研究撥款申請正在議程中,眼前大嶼山這片海,真不知還可以看多久,海裡的大小動植物也可能命不久矣。 由於去破邊洲都有幾條路線,今次介紹一條難度屬於初中級,若大家只是想在十字架山和六角石柱打卡,可以略過白臘灣,原路折返路線較為簡單。 破邊洲行山之旅約為3小時,由於上山的路部分被樹遮住,建議大家可以與經驗者一同前行或者多詢問行山人士,避免在山上迷路。 出發去紅香爐峯,大家可以在天后搭小巴上山,去到寶馬山總站下車。 由小巴站開始步行到紅香爐峯標高處,最多隻是需時30分鐘左右,真是十分適合行山超新手人士。 在古洞街市落車後,過去對面馬路「古洞南路」的村口石屎小路前進。
大嶼山行山路徑: 香港好去處:【屯門兆康出發行山路線推介!港版北歐自然景觀!如置身外國山脈+天空之鏡+大峽谷】
想郊遊又怕體力透支,不妨考慮約一小時的西高山快閃路線吧! 大嶼山行山路徑2025 位於山頂的西高山,除了有海天一色的打卡位,更能俯瞰維港全景,絕對是觀賞日落的最佳位置。 步行30分鐘,走過約600多級樓梯,便會到達西高山的山頂!
- 郊遊徑的終點就是寶蓮禪寺,這座隱世寶寺沒有車輛可直達,只能徒步去參觀,不妨一遊感受遠離煩囂的寧靜。
- 地塘仔郊遊徑只有2公里長,沿途可欣賞有「鳳東飛流」之稱的瀑布,亦可飽覽周邊羣山地貌。
- 由於之後登鳳凰山仍然有一大段路,如果攀爬虎吼石河後,已有疲倦的可以選擇不登頂,可東狗牙或中狗牙落山,但落山過程亦一樣花體力,大家要衡量能力。
不過要留意的是,山路並沒有照明,日落後周圍會漆黑一片,謹記帶備電筒或頭燈前往。 龍脊風景美,由石澳半島的觀景站至終點的大浪灣,全程:約8.5公里,大家可以預多點時間去打卡及欣賞風景,大概可以預3至4小時。 路線起點位於石澳道近土地灣村的港島徑第八段,下車便會看見港島徑的地圖資料牌。 大嶼山行山路徑 走過一段小徑後,就可以看到海峽美景,眺望石澳泳灘,以及藍天碧水景色。
大嶼山行山路徑: 香港好去處:【灣仔峽公園隱藏童話小屋!超靚森林系打卡位!濃濃泰式風情!】
如果你經常行山,想挑戰一點高難度的山峯,不妨在昂平高原再上大金鐘頂峯,不過,如發現不夠裝備就不用勉強,可以停在昂平高原欣賞風景亦可以。 行東澳古道絕對是一個簡易之旅,大部分都是石屎路,只是路程就比較長。 東澳古道長達14公里,大約需時4小時左右,中間有補給站,可稍作休息。
大嶼山行山路徑: 大嶼山行山|羗山郊遊徑初段較艱辛 上攀靈會山山腰一覽絕色海景
要到鳳凰山觀雲海,可以在伯公坳起步,走鳳凰徑第三段,抵達半路涼亭休息,待約清晨5點才攻頂。 大嶼山行山路徑2025 在攻頂途中,行走在暗黑的雲海裏,記得一定要準備頭燈或電筒,而且每步也要小心,並記得留意天氣變化帶上風褸和食物,多飲水。 由於之後登鳳凰山仍然有一大段路,如果攀爬虎吼石河後,已有疲倦的可以選擇不登頂,可東狗牙或中狗牙落山,但落山過程亦一樣花體力,大家要衡量能力。 如果想登鳳凰山的朋友,要再經過一線生機及閻王壁,登上斬柴坳,接鳳凰徑落昂坪或再上鳳凰山落伯公坳。 通常行山人士會由引水道路入澗,沿中狗牙坑上溯,途中需要攀爬石壁,這段路都需要手腳並用。
大嶼山行山路徑: 西貢及馬鞍山景色
東洋山位於西貢區,東洋山高533米,每年一到11月都是芒草季節,整個山頭就會開滿芒草,場面壯觀又美麗。 今次介紹2大東洋山芒草行山路線,適合行山新手,以及想觀看更多美景,同時又想挑戰行山難度的朋友。 今次計畫一起跨越三條郊遊徑,首先在東湧站乘坐大嶼山巴士34號,到達總站石門甲。 攀過一段石級之後,到達開掦位置,可以俯瞰整個東湧馬灣湧沿岸,右手面也可以清楚看見整個大東山脈,風景壯麗。 大嶼山行山路徑2025 流水響水塘有港版「天空之鏡」之稱,在可觀賞落羽松紅葉,流水響湖面倒影藍天白雲,景色唯美、環境充滿仙氣。
大嶼山行山路徑: 鳳凰徑第12段
由昂平高原上走至大金鐘的路程不長,20分鐘即可到山頂。 由於山路都是浮沙碎石路,建議大家上山最好穿上行山鞋及行山仗,有時更需要手足並用攀登,上山時要多加小心。 路上比較斜,而且路徑不明顯,不過山路已被前人開闢,只要小心低頭上山就可以了,兩邊叢林密,部分地方很滑 ,建議大家穿著長褲。 不過沿山徑行走,就會到達第一個觀賞破邊洲的打卡位。 大嶼山行山路徑2025 其實,紅香爐峯附近還有畢拿山、小馬山、渣甸山等美麗的山峯。
大嶼山行山路徑: 大嶼山。按序導覽
要注意前往白崖的路徑全程行近5.5公里,當中沒有樹蔭位,建議大家要做足防曬,連拍照時間,需要花了3小時左右。 大嶼山行山路徑2025 大金鐘外形像一個金字塔,好似一個大金鐘,因而得了此名。 它位於在昂平高原上,行上昂平高原難度不高,是親子郊遊的好去處。
大嶼山行山路徑: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與早兩期介紹的大刀屻相似,鳳凰徑第五段也是不斷上山、下山,翻越好幾個山頭。 當我們以為快要抵達羗山,Vivien指向遠處的山峯說:「我們才經過『薑山頭』附近,距離羗山還有一段路呢!」上羗山的梯級較高,稍微喫力,但咬緊牙關就過去了。 高459米的羗山連結靈會山與觀音山,山勢高低起伏,峯巒層疊,可盡覽大澳的美景。 大嶼山行山路徑2025 地塘仔郊遊徑只有2公里長,沿途可欣賞有「鳳東飛流」之稱的瀑布,亦可飽覽周邊羣山地貌。 郊遊徑的終點就是寶蓮禪寺,這座隱世寶寺沒有車輛可直達,只能徒步去參觀,不妨一遊感受遠離煩囂的寧靜。 老虎頭郊遊徑位於北大嶼郊野公園內,沿路徑走可看到不少奇形怪石,終點更可俯瞰大白灣、稔樹灣。
大嶼山行山路徑: 鳳凰徑開掦位置飽覽水口灣/塘福美景!
再往前走就來到水塘的竪井塔,旁邊是浮動太陽能板發電系統。 在太陽能板旁邊也有簡單介紹及電子板顯示累計減碳排放量。 石壁水塘:石壁水塘於七十年代曾是香港存水量最大的水塘,現在則排在船灣淡水湖和萬宜水庫之後,為香港第三大。 石壁水塘主要的用家原來是香港島的居民,在興建水塘大型工程的同時,亦建了一條輸水管道連接香港島的摩星嶺大口環,中間途經周公島。 經過小狗回頭石後下山,不用再登上382米的無名山頂,下山的路漸現浮沙碎石,在海狗/豹頭石前又是另一角度拍攝大澳風光,海拔較低感覺也不一樣。 右面是香港國際機場,左面是大澳,看到大量飛機停泊在機場,享受寧靜的聲音,約十分鐘纔有一班飛機升降,至於港珠澳大橋最多隻有幾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