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其他馬會捐助的慈善項目,馬會對此項目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款及慈善捐款,將博彩及獎券收入回饋香港。 第51屆香港藝術以「回賞•前行」為主題,於今天(2月17日)揭開帷幕。 香港賽馬會自50多年前藝術節開始,已經大力支持這項文化盛事。 今屆藝術節開幕禮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馬會董事廖長江、香港藝術節主席查懋成與行政總監餘潔儀。 香港賽馬會再度支持法國五月藝術節,今年已是第12年其慈善信託基金成為法國五月的主要合作伙伴,支持一系列於4月至7月舉辦的精彩藝術節目及教育計劃,以配合今屆法國五月的主題「藝術聯動」。

  • 青少年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所以,慈善信託基金為社會各階層提供多方面的教育及培訓。
  • 馬會是社會主要協作夥伴,除透過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社區夥伴,以及主動開展公益項目,亦會籌辦大型活動,為普羅大眾的生活增添健康活力,積極將香港建構為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
  • AFS是一個非牟利的國際義工組織,全球60間分會,自1914年起專注提供海外交流計劃及本地接待計劃等跨文化學習機會。
  • 此項每年一度的活動由2011年開始伸展至全年推行模式,並正名為「青年發展活動」。
  • 闊別四載,由香港排球總會主辦的FIVB世界女排聯賽香港今年載譽歸來,雲集八支世界級勁旅來港對壘,爭取決賽資格。

馬會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也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其慈善信託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 為向市民大眾提供更優質的足球設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撥款2.21億港元,支持香港足球總會(足總)興建「賽馬會香港足球總會足球訓練中心」(足球訓練中心)。 自2018年啟用以來,足球訓練中心已成為香港足球代表隊的專業訓練主要基地,亦是本地草根足球、教練和裁判的培訓場地。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服務對象

1959年,馬會設立另一家公司,名為香港賽馬會(慈善)有限公司,專責管理捐款事務;鑑於有關事務發展一日千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遂於1993年成立,接管馬會的捐款事宜。 香港賽馬會今天(2月19日)宣佈,增撥1億港元予「賽馬會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以支援香港社會應對新一輪疫情。 馬會自2020 年 2 月成立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迅速撥款支援非牟利組織,為受疫情影響的市民提供快、準、新的服務,至今已有超過200 個組織受惠,並提供逾 240 個項目,為超過一百萬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提供適切支援。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致力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及社區機構攜手改善港人生活質素,同時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支援。

香港賽馬會衷心祝賀香港欖球總會成功舉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賽事於今日(4月2日)晚上圓滿結束。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2025 此外,馬會副主席李家祥博士日前亦參與女子銀碗級別頒獎禮。 青少年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所以,慈善信託基金為社會各階層提供多方面的教育及培訓。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由於慈善信託基金對小學、中學以至大學的教育一向極為重視,因 此,特別撥款資助多間專上學院、中學及培訓設施,並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申請

AFS有幸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自2008年起為有經濟需要的學生提供高達全額資助,讓他們也有機會參與AFS一年交流計劃,獲得能改變一生的體驗。 慈善信託基金支持本港的運動,獲得資助的運動項目不斷增多,包括興建游泳池、足球場、籃球場、划艇中心、風帆中心、滑浪風帆中心、射箭及射擊場、高爾夫球練習場、高爾夫球場、體育館、壁球及網球場等。 社工會初步評估參加計劃之長者的狀況,將個案轉介予指定長者地區中心以進一步核實需要及審批。 參與計劃的12間社福機構包括﹕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香港明愛、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基督教靈實協會、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鄰舍輔導會、救世軍、聖雅各福羣會及仁愛堂。

訓練營由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撥捐逾1億4千萬港元重建,並由香港青年協會(青協)營運。 參與計劃的社福機構之一、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李正儀博士表示,對馬會能迅速聯同各界推出計劃,短時間內為基層長者提供智能手機連免費流動通訊基本服務,以解長者燃眉之急表示歡迎。 基金最初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02年捐助逾1.4億元予教育局成立。 其後計劃得到各方支持,馬會遂將計劃延續至2018年,至今已撥捐逾9.11億港元支持,預計每年約20萬名有需要的學生因而受惠。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香港賽馬會

由香港欖球總會主辦的國際級體育盛事「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今日(11月6日)傍晚於香港大球場完滿結束。 香港賽馬會恭賀各參賽球隊,特別是盃、碟、碗及盾級別的勝出隊伍。 本局為平等機會僱主,任何合乎聘請職位要求之人士,均歡迎申請。 請若六星期內仍未獲通知,即其申請未獲考慮,而申請人之個人資料亦將在完成招聘程序後銷毀。 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設立及管理的美荷樓生活館完成翻新後,於今日(11月1日)為全新主題展覽「歲月留情」舉行開幕禮…

  •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致力與政府及非牟利機構合作,通過在藝術文化、教育培訓、長者服務、扶貧救急、環境保護、家庭服務、醫療衛生、復康服務、體育康樂和青年發展等十方面的資助,提高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
  • 香港賽馬會衷心祝賀香港欖球總會成功舉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賽事於今日(4月2日)晚上圓滿結束。
  • 馬會自2020 年 2 月成立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迅速撥款支援非牟利組織,為受疫情影響的市民提供快、準、新的服務,至今已有超過200 個組織受惠,並提供逾 240 個項目,為超過一百萬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提供適切支援。
  •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致力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及社區機構攜手改善港人生活質素。
  • 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的「仲夏.維港」今天(6月16日)揭開序幕,由本地插畫師及設計師注入不同特色,設計多件裝置點綴維港,市民大眾可以由6月17日開始親臨六個期間限定、以仲夏為主題的海濱地點,輕鬆愜意地享受公共空間。

一如其他由馬會捐助的慈善項目,馬會對此項目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稅款及慈善捐款,將博彩及獎券收入回饋香港。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過去十年的捐款,每年平均為45億港元,惠及社會各階層。 2021/22年度,馬會的已審批捐款總額為66億港元,共資助292個慈善及社區項目。 慈善信託基金大力支持本港的醫療保健及疾病防治工作,藉以為香港市民提供優良的健康護理服務。 多年以來,慈善信託基金曾撥款推動基層健康服務,改善醫療設施,為醫務人員提供最新科技知識及教育設施。 完成重建工程的「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赤柱戶外訓練營」於今日(7月19日)舉行開幕典禮,為青年人和弱勢社羣提供更多享受水上活動的機會。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服務時間

足球訓練中心深受社會大眾歡迎,即使受新冠疫情影響,場地總使用時間達到2萬小時,運作至今已接待100萬人次。 最近,馬會捐贈支援「安心出行」智能手機連流動通訊服務予約20,000名基層長者。 本局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由屬下單位天朗膳糧坊推行食物援助計劃 —「E-家食」服務,讓在疫情之下未能受惠於社會福利署短期食物援助服務的人士,透過一站式電子平臺上訂購食物。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得以大額捐款資助社區項目,全賴馬會獨特的營運模式,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與社區貢獻。 馬會每年將約90%的稅後經營盈餘撥捐慈善信託基金,多年來於社區發展擔當重要角色。 至五十年代,香港面對戰後重建、大量移民湧入等棘手問題,促使馬會將慈善業務納入業務範圍。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香港腎臟基金會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 馬會透過其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獨特綜合營運模式,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並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賭博。 2020/21年度,馬會回饋社會共294億港元,當中包括透過各項博彩稅、利得稅及獎券基金撥款,向政府貢獻249億港元,以及已審批慈善捐款45億港元。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申請資格

香港賽馬會今天(4 月 15 日)於「香港賽馬會社羣日」公佈推出逾3億港元的「賽馬會眾心行善」計劃,鼓勵大眾加入義工行列。 睽違三年的社羣日假沙田馬場舉行,今年以「賽馬惠慈善 —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2025 全城參與義工服務」為主題,吸引超過200名來自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社區團體及學術機構等代表出席。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致力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及社區機構攜手改善港人生活質素。 四間本地流動通訊網絡商包括﹕3香港、中國移動香港、CSL、和SmarTone將透過企業社會責任模式支持計劃,並為社福機構夥伴提供技術支援。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AFS 國際文化交流海外交流計劃

此外,又為社會上較不幸的一羣提供協助,為他們添置特別的教學器材,例如語言實驗 室和電腦室,讓他們同樣得到學習的機會。 慈善信託基金深明社區與坊眾服務的重要性,故積極因應社會上的不同需要,尤其老弱人士所面對的困難,提供適時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 闊別四載,由香港排球總會主辦的FIVB世界女排聯賽香港今年載譽歸來,雲集八支世界級勁旅來港對壘,爭取決賽資格。 為慶祝這項國際體壇盛事重臨香江,香港賽馬會支持推出「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並成為今屆賽事的社區合作夥伴,希望讓來自不同階層的市民,有機會欣賞賽事之餘,亦可以享受排球運動的樂趣。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計劃目標

去年10月啟動的「共創明『Teen』計劃」,旨在幫助來自弱勢社羣家庭的初中生開拓眼界,增強自信,更好地規劃未來。 香港賽馬會一直全力支持計劃,並成為其合作夥伴委員會的策略夥伴副主席之一,除了撥款支持計劃,也推薦員工擔任友師,分享人生經驗。 「香港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推行至今已有逾2百萬名來自全港940間中小學、不同年級的學生受惠,讓他們能夠參與一系列課堂以外的學習活動,擴闊視野、建立自信,以及加強溝通技巧。 從他人的故事分享及自我認識活動,瞭解多元的運動發展路向,發掘及鞏固個人能力,探索個人發展的無限可能。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AFS是一個非牟利的國際義工組織,全球60間分會,自1914年起專注提供海外交流計劃及本地接待計劃等跨文化學習機會。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

慈善信託基金為此撥出的款項,均用以興建社區中心和會堂及添置設施,設立護老院及老人中心,並為弱能人士開辦特殊學校、庇護工場及宿舍。 合資格長者在進行審批時必須正接受社會福利署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年滿65歲、非居住於安老院舍、未擁有智能手機,並必須經由參與計劃的12間社福機構轄下的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的社工轉介。 香港賽馬會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共創明『Teen』計劃」,計劃於今日(10月29日)假香港政府總部舉行啟動禮… 慈善信託基金瞭解到我們一方面必須保存本港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亦須重視現代文化的發展,讓全港市民不論現在或將來,都可對香港的歷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更高的欣賞能力,從中得到更大的樂趣。 香港賽馬會很高興能夠支持並獨家贊助於11月9日假香港大會堂開幕的首屆「大灣區文物建築高峯論壇」,旨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文物建築保育,並進一步達致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中提出透過包括文物科技創新能力等,提升文物保護水平的目標。 東華三院「奔向共融」—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2023參加人數創近年新高,超過1,700名智障跑手及伴跑員一同參與今天(1月8日)在中西區海濱長廊舉行的賽事,身體力行宣揚傷健共融…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賽馬會SportsEXPLORE計劃

當中焦點節目包括,全球首個及唯一官方以世界文化遺產凡爾賽宮為主題的巡迴展覽「虛擬凡爾賽宮之旅」。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05年起,推出「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為非政府機構提供三年一期的捐助,提供前期資金,協助它們籌劃多元化的服務。 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的「仲夏.維港」今天(6月16日)揭開序幕,由本地插畫師及設計師注入不同特色,設計多件裝置點綴維港,市民大眾可以由6月17日開始親臨六個期間限定、以仲夏為主題的海濱地點,輕鬆愜意地享受公共空間。 這項活動亦是馬會審批撥捐港幣6億3千萬港元支持政府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週年而舉辦的多個項目之一。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賽馬會SportsEXPLORE計劃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致力與政府及非牟利機構合作,通過在藝術文化、教育培訓、長者服務、扶貧救急、環境保護、家庭服務、醫療衛生、復康服務、體育康樂和青年發展等十方面的資助,提高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 為增強疫情防控,特區政府宣佈由12 月 9 日起,市民必須在大部份公共場所及所有持牌食肆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 有見部份貧困長者因沒有智能手機而無法使用「安心出行」,香港賽馬會今天(12 月 21 日)宣佈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撥捐 2,700 萬港元推行賽馬會「智融易」長者數碼支援計劃。 馬會是社會主要協作夥伴,除透過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社區夥伴,以及主動開展公益項目,亦會籌辦大型活動,為普羅大眾的生活增添健康活力,積極將香港建構為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 慈善信託基金還贊助適合全家老少共同參與的康樂項目,例如撥款興建公園、兒童益智遊樂場、渡假營和青少年中心。 此外,慈善信託基金又對本港的藝術文 化活動給予支持,除了興建香港演藝學院,以及作為每年香港藝術節的主要贊助機構外,更撥款資助多個表演場地,並提供音樂和舞蹈訓練及表演的機會。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AFS 國際文化交流海外交流計劃

香港賽馬會今天(6月11日)協力展開「共慶回歸顯關懷」,為市民大眾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週年之際帶來關愛。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2025 這亦是馬會審批撥款港幣6億3千萬港元支持政府慶祝特區成立25週年而舉辦的多個項目之一。 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舉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眾裡尋她-南京博物院藏中國古代女性文物展」,將於明日起至2023年2月27日於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展出118組來自南京博物院的古代女性文物珍藏,全部更是首次在港展出。 這次展覽亦是馬會審批撥捐6億3千萬港元支持政府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週年而舉辦的多個項目之一。 「青少年暑期活動」於1969年推出以來,一直獲馬會捐助,為6至2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有益身心的暑期活動,讓他們透過參與社區服務、教育或康樂活動開闊眼界,裝備自己。 此項每年一度的活動由2011年開始伸展至全年推行模式,並正名為「青年發展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