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直資中學都有相關小學,他們主要取錄相關小學的學生。 五、報讀不參加升中派位的直資中學獲取錄的話,家長須於四月中旬或之前,與該校簽署承諾書及繳交子女的「小六學生資料表」,以確認接受該直資中學的學位,並放棄政府資助的學位。 若未獲不參加升中派位的直資中學取錄,或逾期未辦上述手續,均必須參加統一派位。
今年放榜的IB成績,共有4人考獲狀元佳績,整體平均分為亦達40.4分,表現亮眼。 直資中學banding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位於西貢區,與小學部屬於結龍關係。 該校在2018年才成為IB學校,資歷尚淺,目前共開放13個科目供學生修讀。 不過在剛放榜的IB成績中,就已經誕生3位狀元,可見學校在教學方面投入的努力。
直資中學banding: 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
統一派位甲部是全港所有參加統一派位的學生,一起競爭每所學校的 10% 統一派位學額,即實際學位數目不太多,故獲派機會相對乙部較微。 分配次序是首先處理全港第一派位組別學生的選校意願,然後處理全港第二派位組別,最後才處理全港第三派位組別。 在統一派位的申請表上(點擊以顯示樣本),包含甲部和乙部,甲部為不受校網限制的申請,而乙部是按校網的申請。
由於直資學校可自行取錄學生,故此這類學校可享有較大彈性,按照其學校的傳統和教育目標,就招收和取錄學生事宜,制定合理而又合乎專業規範的標準。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至於聖士提反書院,下學年的中一學額約二百個,扣除預留給附屬小學的學額後,同樣約有一百個學額公開招生,而去年該校約有近二千人申請。 校長楊清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無論收多少份申請,校方都是篩選約五百人參與面試,篩選準則包括申請人的成績、操行和課外活動。
直資中學banding: 九龍城區
學生以自身的學業成績和特長吸引學校收生,而學校則以師資,設施,教學素質等吸引學生,才能產生良性的競爭,提升香港教育水平。 部分學校只提供中四至中六課程,如明愛華德中書院和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而位於九龍城區的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即將於2021/22學年開辦中一,隨後3年內逐漸開設中一至中三級別。 位於西貢將軍澳的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創校於2003年,並在2011年取得授權開辦IB課程,目前已經有16個科目讓學生報讀。
- 教育局會根據學生的選校志願、派位組別、及隨機編號,從而編配學生升讀一所中學,派位結果在每年七月公佈。
- 若選取第一志願的學校,其學位是比較少的話,則第二、三、四、五的志願必須選擇學位較多而成績也不錯的學校。
- 請注意,這些都是坊間流傳的大約估計,不要盡信,及請作多方面的驗證。
- 在學校開始以直資模式營辦的一年內,學校的校董會/法團校董會須與政府簽訂一份可續期的校董會/法團校董會服務合約。
近年不少直資和私立學校,都以在高中開辦國際課程為賣點,現時最少就有二十二所直資和私立學校,已經或計畫開辦A-Level和IBDP課程。 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表示,家長為子女選擇國際課程時,應視乎子女能力,其中興趣較全面的學生,可選擇IBDP;想專注學術科目的學生,則可讀A-Level。 另外,開辦國際課程的學校,學費可相距甚遠,故家長選校時,除了學費外,還要考慮學校的配套,例如外籍老師人數、師生比例和開辦科目等。
直資中學banding: 九龍城區中學排名
私立學校方面,今年八月開校的大光德萃書院,就將在高中開辦A-Level和IBDP課程,學生可根據其性格特質選擇。 香港政府從1991年起推行直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簡稱直資),以促進香港私立學校的質素發展。 直資學校較政府資助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行制訂課程、學費及入學要求,且可不受校網限制於全港收生,和私立學校相近。 直資學校可從香港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經費資助(直接資助),學校財政受到政府監管,教學行政質素較私校有保證。 官立及資助中學使用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收生,而私立及直資中學是自定申請時間表。 官立及資助中學每年的申請日期是:一月份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只可選擇兩所中學,結果於三月底獲通知;此階段沒有取得學位者,便需於四月份申請「統一派位」,派位結果於七月公佈。
香港有很多直資中小學,當中不乏名校,但相較政府的官立學校和資助學校,直資學校會收取學費,不同學校會有不同的收費。 今天筆者於Tutor Circle 尋補與大家介紹香港的直資中學。 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統一派位是不公平的制度,而市場化的自由收生纔是最符合「公平」的原則。
直資中學banding: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STEWARDS POOI KEI COLLEGE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東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中西區、灣仔區、離島區。 源廸恩指,其他學校提供的IAL課程,未必集中於數理科,因此家長選校時,可留意心儀學校可提供的科目。 他補充,與IAL課程相比,該校提供的DSE課程科目選擇較多,例如歷史、地理、音樂等等,學生可自由選擇及組合,較適合一些有不同興趣的同學。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我們搜邏一些關於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的報導,讓你有更多資料去了解這學校。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北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大埔區。
直資中學banding: 子女的喜好
3:各學科成立品質圈,定期檢討學生進度與教學策略,並實施同儕觀課,以提升老師的專業質素。 4:資訊及電腦素養科旨在訓練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應用,同時將資訊科技發展為一種學習工具,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特別注重引入互動元素,以協助學生發展溝通和協作能力,及應用從不同學科所學到的技能。 5:中一至中三學生於學期末考試後需參與專題研習活動,以增進求知慾及共通能力。 6:廣泛推行「自攜裝置計劃」,藉此促進流動學習及自主學習。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的資訊。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直資中學banding 85%;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直資中學banding: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 Fanling Lutheran Secondary School
在各級開設通識課,培養學生品德修養和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歷。 注重課程的均衡性,讓學生在德、智、體、羣、美多方面發展,特色如下:1:培養學生的領袖素質與才幹;2:擴闊學生的知識面;3:加強培訓學生中、英文的聽、講、讀、寫、運算及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為了提高同學閱讀英文圖書的興趣,圖書館內近年大量添置英文小說,漫畫和附發聲光碟的圖書,還積極發展電子書館藏,向全校學生提供良好閱讀環境,使其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語文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鼓勵採用多媒體教學及鼓勵學生從報章、刊物及互聯網上搜集資料及進行自學,學科內加入討論及演說能力訓練,以專題研習代替部份測驗及考試。 於初中設立中國歷史科、歷史科、綜合人文科及科學科的校本課程,積極推動以學生為本的學與教模式。
直資中學banding: 中學
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但由所屬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的資助學校。 直資中學banding 為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香港還有其他類型的學校,也就是可收取學費及按學生人數獲政府資助,並享有較大彈性的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以及自負盈虧的私立學校。 直資中學banding2025 全校語文政策:重視培養英文及普通話能力,中一至中三設英文班(數學、生活與社會、科學、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物理、電腦、視藝、音樂、體育採用英語教學)。 中四至中六設英文組(公民與社會發展、通識、化學、生物、物理、數學、地理及歷史採用英語教學)。
直資中學banding: 香港有什麼直資學校?
切勿在首五個選擇,全部填選 BAND 1 中學,否則如果是屬於 BAND 2 學生,你的首數個志願很大機會全部落空,白白錯失了幾次跟第二派位組別學生競爭的機會。 BAND 2 學生的選校策略:首個選擇可以進取,選擇心儀的 BAND 2 中學,第二至第五選擇要較穩健,選擇學位較多、非最受歡迎的 BAND 2 中學。 最頭痛的是,如果成績名次介乎第 百分位,你很難準確評估子女屬於第一或第二派位組別;同樣地,如果成績名次介乎第 百分位,你很難評估子女屬於第二或第三組別了。 在乙部,電腦先處理校網第一組別學生的選校意願,依次審閱每一個選擇,直至分派完第一組別學生。 直資中學banding2025 在處理每個志願時,若某學校的剩餘學位求過於供,就按照學生的隨機編號來決定先後次序。
直資中學banding: 三校參加「統一派位」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位於深水埗區的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是直資天主教男女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 香港有3種學校:資助學校,官立學校及直資學校,而直接資助計劃,簡稱「直資」,是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計劃目標是…更多。 當年,香港政府推行的九年強迫教育需要大量學位,而官立及資助學額不足以應付突然而來的龐大需求。 最後教育統籌委員會於1988年因應各種需求,發表了直接資助計劃的建議,利用私校提升香港的教育質素。
直資中學banding: 1. 教育素質
學校將開放2023/24學年,中二、中三、及中四(DSE)班級的插班生學額。 有興趣的學生必須在4月28日前,通過郵寄或到校遞交文件方式,完成申請。 申請人將在5月13日進行中英數筆試,面試日期則在5月26日。 學校網站列名插班生取錄準則為:在校成績優異、操行達B級(良或乙等)或以上。 直資中學banding2025 有興趣的學生可在4月1日至28日期間, 遞交插班生入學申請。 而於運動或音樂方面有特別才能的申請者,將獲邀出席體育或音樂測試。
乙部受子女所屬的校網限制,家長可以填寫最多30間校網內的中學,並按意願排先後次序。 自行階段沒有所謂轉網影響Banding的問題,因為絕大部份中學都係參考學生呈一和呈二既呈分後配對Pre-S1而得出既Ranking Order,根本未有實際劃分Banding。 以前升中版資深會員khmama整咗份18區英中學額比例統計出嚟, 原意係要大家睇嚇邊區英中學額較充足. 但久而久之加上人云亦云, 呢D資料變咗”中/小學強弱網”, 英中學額充足既就被視為係強網, 直資中學banding2025 反之為弱網. 然後再衍生話強網轉弱網會升band, 弱網轉強網會跌band呢種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