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加保險股份方面則於今日(1月 5日)開市之前公佈短暫停牌,於港交所資料顯示,待刊發一份本公司內幕消息之公告。

  • 要注意的是,雖然的士司機只要未曾提出過索償申請,就能得到折扣,但很多保險公司實際上最終會收取較高的保費,導致你所獲得的折扣無效。
  • 有業界人士透露,其實之前本港不少保險公司,已拒絕接受的士新保單;部份意外較多的的士,亦無法續保。
  • 2020年在疫情下,意外宗數跌至3,408宗,但致命意外卻增至21宗,為5年新高。
  • 不過他說,裝了行車紀錄儀後,仍要觀察明年的索償額有否下降,估計需約3年時間才能下調保費「唞一唞到氣」。
  • 他形容現時的士業「阿豬阿狗,唔使按金都可以入行」,導致出現意外率高及包攬訴訟問題。
  • 保監局執行董事(一般業務)林瑞江表示,保監局會統一聯絡其他4間願意承接泰加保險保單的保險公司,在中央協調機制下將受影響保單分流過渡至其他4間保險公司,毋須車主及保險中介人個別與保險公司諮詢承保事宜。
  • 永延保障計劃以高性價比獲取切合人生階段需要的終身保障,並可獲保證現金價值,確保10年內(適用於6年繳保單)或保費繳付期終結時(適用於12年/20年/25年繳保單)達至回本。

不過,即使的士車保費用不斷增加,但參考保監局數字,2016年至2020年的士保險承保利潤卻一直下跌,更於2017年起開始錄得虧損,單是去年合共蝕逾4,000萬元。 他又指,由於收入下跌,部份轉為「折頭的」,但需要更長工時維持生計,結果同樣令意外率提升。 他透露,其實去年保險公司已拒絕承保新保單,續保亦要視乎往績,如意外過多未必續保。 泰加保險管理層指控,公司去年更換管理層後,保監局態度變得相當強硬,稍後會向廉署投訴,指感受不到公平、批評市場不自由,但未有即場提供更多詳情。 保監局有法例規管及指引如何監管,亦設保險上訴委員會,甚至容許法庭司法覆核挑戰,亦受防止賄賂條例規管。

的士保險費: 市場首創終身守護鎖定選項 自主決定是否延長保障

立法會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的報告,曾為解決保費高企問題提出建議,認為運房局可制訂政策及措施,鼓勵的士業界採用車隊管理,並加快審批的士加價申請,讓的士司機有合理收入吸引新血。 報告又期望警方、法援署、社署等打擊保險詐騙及包攬訴訟等,希望可以降低保費。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表示,的士業界於疫情下,乘客量大跌四至六成,且過往兩年保費不斷上升致經營困難。

周說,的士已4年沒有加價,即的士司機的收入無法增加,「一個工種4年冇人工加,點吸引到人?」他認為的士本為個人化交通工具,提供獨立空間與乘客,本就不應以大眾化價錢提供服務。 林烽表示,的士的賠付比率高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保監局未有從監管上解決問題,反而迫同行接下火棒、做蝕錢生意,公司認為不能再在公平和自由的市場下發展。 泰加現時承保的士保單約1.1萬份,市佔率逾六成,並強調公司有足夠資金賠償予所有保單持有人。 根據小組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保費昂貴的原因,主要是因的士保險業務持續錄得虧損,歸究部份司機不良駕駛行為,及保險詐騙和包攬訴訟個案所致。

的士保險費: 的士保險

為確保市場穩定及免對業界及市民構成影響,當局於較早時已聯繫香港保險業聯會及其他保險公司擬定方案,讓的士車主將受影響保單轉移至保險公司。 這次泰加保險退保,有預計超過萬部的士受到影響,假若最終未能找到其他保險公司接手保單,他們因為沒有保險而不能繼續接載乘客。 【的士保險】有的士保險龍頭之稱、佔整體業界市佔率達6成的泰加保險(6161.HK)近期去信業界,有關7日通知期後的士保單「退保」消息,事件導致整個業界都擔憂停業風險。 羅淑佩又指,近1個月來,對於「易通行」整體投訴約為百分之0.2,有關數字在紅隧實施後未見有所增加,她又指過往隧道龍門架前「寸土必爭」情況也較預期少。 對於的士付隧道費「時得時唔得」或「完全唔得」情況,羅淑佩指署方篩查出380輛準繩度較差的的士,並通知業界可到相關服務站檢查,惟截至7月12日,僅8輛到服務站檢查,直言「畀檸檬我哋食」。 的士保險費2025 的士意外的包攬訴訟問題亦相當嚴重,今年7月,警方亦拘捕一名巴裔男子,涉駕駛電單車期間,與的士相撞受傷,其後向涉事的士第三者保險的保險公司索償合共300萬元,保險公司調查後發現,該名男子的陳述與事實不符,懷疑有詐騙成份。

保險業人士指出,一般而言,保險公司可透過增加保費來彌補損失,但的士的索賠比例過高,的士司機年齡老化等問題,令加保費不能解決問題,以目前的經濟環境,一旦大幅增加保費,車主不會接受。 的士保險費 之前已有不少保險公司拒絕接受的士新保單,部分意外較多的的士,更無法續保。 根據小組委員會提交的報告,的士保險業務持續虧損的原因有兩個,包括部分司機有不良駕駛行為,以及保險詐騙和包攬訴訟,最終導致保費昂貴之餘,亦沒有太多保險公司願意經營的士保險。

的士保險費: 的士荒|泰加保險7日後退保 的士大王料過萬部的士無法上路

³ 根據保險業監管局獲授權的保險人登記冊紀錄,截至2023年6月30日,經營綜合業務及長期業務的保險公司所提供之新造保單的終身人壽計劃進行比較。 永護保障計劃(守護版)提供額外的保障靈活性,若受保人被診斷證實患上嚴重腦退化症⁷或末期疾病⁸,保單可100%預支身故保障,及時支援所需,為照顧安養提供經濟支援。 同時,永護保障計劃系列提供市場罕有的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指定保障領取人安排,方便家人可在緊急情況下從保單主權人的保單中索償,免卻繁複的法律程序,可安心對抗疾病。 一般保險公司會要求年過70歲的投保人接受一系列詳細的身體檢查,仔細評估風險因素。

有駕駛多年的的士司機承認,業內確有人濫用保險,動輒索償,「係咪都話受傷」,要求領取多日醫生紙,再向保險公司索償,而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甚至與相熟律師合謀處理申索大額款項,有包攬訴訟之嫌,結果保費不斷增加。 的士保費連年加價的問題縈繞多年,2021年立法會更曾召開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會議,討論運輸業界購買汽車保險的事宜,尤其的士業面對的困難。 的士保險費 的士保險費 會議文件引用保監局的資料,當時市場上有8家保險公司承保的士保險,在2005至2020年的16年間,有11年錄得承保虧損。 的士業議會今日(22日)指,的士保費近年飆升,部分車輛每年保費索價達9萬元。

的士保險費: 泰加退的士保險 業界憂生計

資料又顯示,保費有上升的趨勢,2019年的綜合保險平均保費已較2018年增9.8%;到2020年時,再按年升20.9%,達到33,902元。 第三者保險平均保費亦同樣上升,2019年先升7.5%至22,210元,到2020年再增17.9%,達26,189元。 私家車保險最受歡迎的一個特點是無索償折扣 (NCD),只要你在過去每一年內不曾索償,你就能得到保費折扣。 的士司機亦能享有這個折扣,而且一般來說,折扣率跟私家車車主所獲得的一樣。 112學年度學生團體保險的行政事務費採購案,原承攬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依契約條款規定,以「原契約條款及單價」後續擴充方式辦理。

的士保險費: 的士保險|泰加突退保股票停牌 4公司願承接保單|一個隱憂仍令業界「騰騰震」

永護保障計劃投保年齡高達74歲⁴,而於現時簡易覈保推廣活動下,無須體檢覈保年齡亦高達74歲⁵,投保時只需回答4條健康覈保問題,令投保過程更輕鬆簡單。 搵保險公司幫手即係 「報保險」,的士司機會要求填寫Claim form (保險表格)。 個人資料及事故因、車cam 錄影、相片都要求要提供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通常會收一筆 「墊底費」,「墊底費」會按車種及特殊情況而有所調整,司機最多隻需賠償 $10,000 -$30,000 不等,期餘將由保險公司負責。 由於未來的士保費將會由其他保險公司參與,保費方面或會有所變動,加上油價關係,有本地媒體分析提到,可能會驅動的士加價,而最後亦只會轉至乘客身上。

的士保險費: 香港男子花劍團體賽 劍擊世錦賽勝美國歷史性奪銅

對於部分的士業界指部份上述保險公司拒保,或要求額外付費才受保,張雲正承認,之前由於保監局未有負責整體協調及分流保單,因此當中的過渡流程並不理想。 保監局現時除就保單過渡定出中央協調機制,亦有向4間願意承接保單的保險公司提供市場平均費率作參考。 保監局指,車主倘希望保監局協助與保險公司商討替代投保方案,仍需聯絡保監局,但亦可自行選擇保險公司。 的士保險費 運輸署回應本刊查詢時表示,10月19日接獲部分的士團體要求收取每程6元保險附加費申請,亦得悉業界對保險費用水平的關注,署方會繼續與業界及其他持份者溝通,密切留意的士營運情況,探討適切措施協助業界改善營運環境。 至於2018年9月的加價申請,署方指鑑於去年社會運動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政府需要再度審視相關加價申請,完成評估後,會適時將加價建議提交相關機構審議。

的士保險費: 運輸署:再度審視加價申請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表示,牌價有升有跌很正常,就如樓價有升跌,因此不擔心短期的波動。 因為現時本港加息,按揭供款增加,影響購買意欲,相信等利息穩定後,牌價會逐漸回升。 至於大量的士空置,吳坤成表示,司機老齡化嚴重,的士保險費高企,司機難以負擔,影響新人入行。 加之香港復甦後,很多人外出旅行,亦有許多司機轉行,例如加入旅遊行業等,導致本港的士司機緊缺。 他認為,若的士車租下降,的士司機考牌難度降低,以及減少的士保險費,相信有助吸引新人入行。

的士保險費: 保費具競爭力 10年保證回本

如安裝行車記錄儀,政府也將修改相關條例,讓法援受助人不能指定律師代表。 不過裝了行車記錄儀以後,需要觀察下一年索償額是否有所下降,大約需要觀察幾年時間才能下調保費。 希望每位的士司機可以嚴格遵守職業操守,這樣才能將連年上漲的保費降低,也是對社會及這個行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泰加保險此前通知車主,會在7日通知期後退保,但保監局要求公司提供30日的按保方案,確保的士不會因為保單被取消而不獲保險保障。 因應保監行動,泰加保險管理層中午搶先會見傳媒,泰加執行董事林烽表示,退出的士保險業務是保費加幅跟不上賠付比例增加速度,雖然車主未必接受,但這屬商業決定,以應對汽車保險分部的長期虧損,保障廣大股東的基本利益。 據瞭解,該的士保險的龍頭公司佔全港約 18,000 輛的士當中逾六成保單,惟近日卻向四份之三的的士司機發出通知,表示會在七日通知期後退保。

的士保險費: 相關新聞

就保監局於今日下午記者會的公佈,的士車行車主協會與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回應指,的士業界歡迎保監局接管泰加保險。 的士業界促請保監局在接管泰加保險後,盡快妥善處理受影響之逾1萬輛的士的保單,釋除的士車主和前線司機之疑慮。 他又指,有些保險公司會利用投資補貼業務,但該做法不能持續,強調保險公司的本業是做好理賠,投資為副,又直指泰加保險過去一段日子的一些舉動擾亂市場運作,損害的士業界利益。 的士保險費2025 張雲正補充,的士業界意外率高導致賠償增加是核心問題,倘賠償額相對受控,自然有更多公司入場。 林瑞江續指,上述4間保險公司亦已提供30日按保安排,讓被退保的士在沒有新保單下,於這段期間仍可繼續獲得保障,能夠暫時營運。

的士保險費: 相關推薦

他指,政府建議引入的士車隊制度,相信有助提升業界競爭力,增加的士在機場、關口等地的生意。 由於疫情持續時間很長,香港復常仍需時間,有信心的士業未來會越來越好。 香港的士商會主席黃保強也表示,牌價下跌與缺乏司機有關,行業老齡化嚴重,收入少,條例多,現時無人入行,車牌多人賣出,但卻無人買入。 的士保險費 他表示,許多的士空置情況亦是因為不夠司機,而旅遊巴士、小巴和貨車司機的收入均高過的士司機,政府應提高的士司機的收入,改善營運環境,開放更多區域予的士司機上落客,亦可考慮輸入外勞,緩解的士司機緊缺的問題。 的士保費連年加價的問題縈繞多年,的士業界叫苦連天;保險業界則曾指出,的士保險業務過去16年中,曾有11年錄得虧損。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的士保險費2025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的士保險費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易通行在紅隧實施至今一星期,運輸署長羅淑佩在電臺節目表示,實施後紅隧每日車流約10.7萬架次,車流量較平日略多,認為運作大致暢順,有效疏導交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