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車之後向單程馬路向行,沿路平坦易行,新人士都可以輕鬆20分鐘左右就能看到舂坎角慈氏護養院,再沿路走到盡頭,白色半球狀物體就是舂坎角炮臺。 自疫情起,好友便駕車去行山,為方便他安排,我開放了港島區路線,哈。 有好友接送,這麼幸福和舒服,那兒也是好地方呢,豈敢阿支阿左。 「港島徑第四段」由灣仔峽出發,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轉入中峽道上山,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 春天季節,山上的楠樹長出紅色的嫩葉及淡黃色小花,令平淡的山頭增添了不少色彩。

  • 離開較茂密的位置後前方山坡有一塊突兀的岩石,要爬上這塊名為魔爪石的巨石需先越過數塊向外傾斜的大石,注意石間的高低差。
  • 下降至亦是舂坎角的盡頭,可更距離欣賞到廣闊的海景,天氣好的話能在這裡待上一陣子。
  • 小牛牛一直在找尋,遇上山友打招呼外,還有互相問及有沒有新發現呢!
  • 澗內巨石因長期被水流沖刷而變得光滑,並形成了不少壺穴及潭瀑。
  • 舂坎角炮臺曾經是駐港英軍為加強香港島南部海岸的防守,二戰後被廢棄,現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 走近才發現並非小狗,是一頭巨型的狗頭石,十分有趣喔!

於柴灣港鐵站坐16A小巴前往舂磡角慈氏護養院,舂坎角公園和炮臺都在附近不遠處,大約10分鐘內就可以抵達。 舂坎角炮臺現已改建為燒烤地點,可循舂坎角道步行前往;而舂坎山則可分別由舂磡角道迴旋處的或近舂磡角道盡處慈氏護養院對面的隱密崎嶇山徑上攀到達。 舂坎山2025 舂坎角有不少昔日建成的軍事設施,比如:炮臺、軍營、探射燈臺等。 二號炮臺建有一個半球形保護罩,至今保留完整。 建議大家可以在炮臺附近的軍事設施前打卡,有如海景大電視。

舂坎山: 港島南隱世舂坎角炮臺新手行山路線 超輕鬆睇無敵海景!3大必去打卡美景

大家可以選擇從博康出發,並以紅梅谷為終點。 從柏架山道上斜車道不算喫力,但要注意車輛。 抵達大風坳後,經六百餘級天梯直登上畢拿山。 畢拿山及小馬山的景緻怡人,大潭水塘、柏架山及港島一帶景色盡收眼底。

龍脊位置絕佳,鄰近市區且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因此被《時代週刊》選為「亞洲最佳市區遠足徑」。 走到打爛埕頂山,隨手一拍就可以把石澳與大頭洲等地盡收在快門下,當中「H086」的標距柱更是網上流傳最好的打卡景點。 大東山是看日落的好地方,不過好多人前往大東山,是為了在跳板石打卡模仿電視劇Laughing哥的動作。 舂坎山2025 跳板石形狀甚為罕見,很適合打卡,鏡頭前像就快跌下山谷,事實上下方就是大石,完全不用擔心其危險性,不過部份動作未必適合所有人,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

舂坎山: 香港之心(TimHiking版v

鶴咀海岸位於香港南端,在石澳旁邊,是法定海岸保護區,遊人前往時需要遵從公園守則,愛護香港自然環境。 路線會經過鶴咀村、發射站、鯨魚魚骨標本後,來到兩個由海水天然沖刷而成的海蝕洞,雷音洞和蟹洞。 這個十足蟹型的洞口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尤其是假日更需要排隊。 靠著車道一旁前進,經過慈氏護養院後,下降一段約8度(1:7)的斜路抵達舂坎角炮臺。 舂坎山2025 最後沿路折返至迴旋處,在下車站對面的巴士站乘車往中環。

不過炮臺於戰後被棄用,成為軍事遺跡,而碉堡遺跡則於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加上雜草叢生充滿荒涼感,自然成為打卡熱點。 站在魔鬼山炮臺最高處可以飽覽維港兩岸景色,是攝影愛好者來拍攝日落的必到景點。 舂坎山2025 舂坎山位於港島南區,因沿途奇石眾多而吸引不少人前往。 看畢數塊奇石後開始下山段,途中會經過不是設在最高點的舂坎山標高柱和一舊事的軍時設施遺跡。 下山路段大部分均為密林,惟路程不長,很快便會接上維修斜坡用的鐵梯。

舂坎山: 舂坎山

近赤柱大街的迴旋處側,乘搭赤柱廣場的升降機先上L1,再在商場的另一側乘搭另一部升降機至 L5,便可抵達佳美道的巴士站。 「港島徑第二段」是全港島徑第二短的路線,由薄扶林水塘道中間出發,繞過奇力山的山腰,經過一段引水道,最後接上貝璐道完結。 雞胸山位於九龍,在慈雲山與獅子山之間的山峯,海拔437米,屬獅子山郊野公園範圍。

  • 為了這條路線,我們前後共進行了三次實地視察。
  •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 繼續朝西南方前進,山坡旁不乏不同形態的石頭,有時間可自行探索。
  • 山頂景觀一流,既可俯瞰清水灣一帶美景,也遠眺東龍島及香港島的景色。
  • 離開魔爪石後繼續上攀,舂坎山只有百餘米高,經過一段風化沙石地後已來到山嶺位置,接下來的路也較簡單。

要爬上的話需借旁邊一塊石支撐,注意平衡。 骷髏石上的景觀十分開揚,南方海面的無際風景亦十分醉人。 繼續朝西南方前進,山坡旁不乏不同形態的石頭,有時間可自行探索。 而在舂坎山最高處則有一塊更高更巨型的狗頭石,要爬上石頂則相對困難,手腳位狹窄,高度差也比前兩塊石更大。 約了大約10月個月才成事,所以好珍惜今次的旅程。 在舂磡角道迴旋處,車道可直接通往舂坎角盡頭,易走安全,沿途景色優美。

舂坎山: 港島徑 全走

舂坎角位處港島南赤柱海角,歷史悠久,明朝已有紀錄,亦是英軍軍事古蹟地點,後來建為郊遊地點。 在赤柱海灘行到盡頭即可達舂坎角公園,舂坎角公園左邊有一條小樓梯,拾級而下,可以輕鬆到達一個天涯海角點,由拱形石壆望向海,似足一個大型海景電視機。 千島湖即指大欖湧水塘,在1957年落成,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原址為丘陵河谷。 由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形成一片綠意盎然的「千島湖」美景。

舂坎山: 舂坎山 Chung Hom Shan

而該山最有名的便是吊鐘花,與山林互相映襯,十分美麗。 軍事古蹟現已被改建成休憩場所,仍然可見標誌性的半圓形建築物外觀,畔鄰著南區的無敵海景,在人煙稀少的角落,留住了香港歷史的印記。 由舂磡角道迴旋處起步,在變壓站後方的隱密山徑上攀,循灌叢間的小徑上走,經過石堆後再走至舂坎山的標高柱。 注意事項:如果想看各種形態獨特的風化石的朋友,舂坎山的上攀及下降路段較隱蔽難走,大家可以留意路段會有行山人士留下的絲帶。

舂坎山: 香港動漫節2023:【動漫節首賣週邊+6大福袋!咒術迴戰+我推的孩子+鏈鋸人+水星的魔女】

注意:往另一探射燈臺及張保仔洞,可參看以下MyMap HK的截圖。 應在下層炮臺 (面向海) 的右方下去 (以橙色箭咀標示)。 登山途中可飽覽舂坎灣和赤柱美景,以及各式各樣的奇特巨石,當中以「狗頭石」最為神似,是行山人士必訪景點。 由於有些奇石位置臨近崖邊,若要拍照必須加倍注意安全。

舂坎山: 舂坎山 魔爪石 (2019舊線) 張保仔洞

小牛牛一直在找尋,遇上山友打招呼外,還有互相問及有沒有新發現呢! 舂坎山 經過標高柱向犀牛石進發,穿過一大段叢林之後,先找到小豬背影和海狗石,之後再找到犀牛石, 小牛牛走訪過多塊怪石,相信最神極都是此塊巨石呢! 走近才發現並非小狗,是一頭巨型的~狗頭石,十分有趣喔!

舂坎山: 港島徑第七段 (大潭道 – 土地灣)

這條路對於新手來說難度不高,而且風景怡人,行走於山脊間,可遠望代表自然景色優美的牛尾海,和俯瞰代表都市化的將軍澳,形成強烈對比,相映成趣。 沿途山上有不少的巨型奇石,有好像岌岌可危快要掉下的,而比較有名的,就是「狗頭石」,從後方看,都能看出像一隻「汪星人」伏在石頭上的景象。 走近才發現並非小狗,是一頭巨型的狗頭石,十分有趣喔!

舂坎山: 舂坎山 魔爪石 張保仔洞

建議行山新手最好有經驗人士帶路,避免迷路。 舂坎山 有行山經驗者,亦可以在舂坎角路段攀上石壁,見到各種形態獨特的風化石,包括魔爪石、葵鼠石及狗仔石等。 不過上石時就要留意多小心腳步,注意安全。 舂坎角炮臺賞完無敵大海景後,便出發去附近的海灘。 而泳灘的設備亦十分齊全,大家可以游水、睇日落才離開。

舂坎山: 山頂 西高山

編輯為大家精選了7個著名的行山路線,集合行山路線難度、打卡熱點,讓你過個輕鬆健康的週末。 舂坎角公園地方不大,但隱藏著不少值得細味的細節,也有豐富的景觀和打卡位。 舂坎山 特別推薦午後時分前往,可以看到斜陽射進舊軍事遺跡中的獨特美景,分外有歷史韻味。 我們在護養院後方下去探射燈臺時沒察見不準進入指示牌。 注意:大家記得不要像我們從這兒下去探射燈臺,應該在舂坎角炮臺下去。

舂坎山: 打卡3:舂坎角海灘看日落

惟大部分要沿車路而行,行人路頗窄及路上的燈柱及欄杆有時候會佔用佔用了行人路上的空間,令輪椅難以通行,需返回車路上行走。 由於小女的是手推輪椅,而沿途有上落斜,雖然斜度不大,但也需要用一些力氣才能順利前進。 義工們又十分有心,又想挑戰一下自己的體能,幫我推著女兒上落斜路,讓我可輕鬆一下。 位於赤柱半島的矮山斜炮頂之上的犀牛石成為近年新興打卡熱點。

千島湖清景臺於2019年落成,現時不需要攀碎石泥路,只要走樓梯就可輕鬆到達,站在臺上可以盡收湖島的美景,加上不會太難行,絕對是打卡熱點。 舂坎角炮臺是由英軍在1930年代末期建設,亦是香港島南面赤柱的海岸防衛設施。 舂坎角炮臺亦是拍攝婚紗照的熱門地方,好多人都喜歡在長樓梯位置及半球形保護罩拍照。 位於港島的龍脊以「亞洲最佳巿區遠足徑」而馳名。 登上高達284米的打爛埕頂山山頂,可看到如飛龍骨脊般高低起伏的連綿山脈,繼續往前便到達龍脊觀景臺,可盡覽石澳、東龍島、赤柱及大潭的風光。 家樂徑圍繞水塘而建,全程大部分路段是林間小徑,層層樹蔭擋住大部分陽光,感覺份外清涼。

魔爪石本身有前人設下繩索輔助,但不宜過份依賴。 釣魚翁位於西貢清水灣半島,與蚺蛇尖及屯門青山合稱為「香港三尖」。 因山尖似翠鳥(別稱「釣魚郎」)的嘴巴,因而得名。 舂坎山2025 山頂景觀一流,既可俯瞰清水灣一帶美景,也遠眺東龍島及香港島的景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