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計劃包括養魚場登記、水產品苗登記及品質證制度,確保已登記養魚場使用良好水產養殖方法及其養殖水產品符合食物安全準。 以上種種措施,不但能協助市民辨別優質魚產品,Alex亦坦言計劃的配套支援、監察方案等,對本地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有一定幫助。 本土漁業發展得愈蓬勃,其實也能減少倚賴進口魚產品,因運輸而帶來的大量碳排放。 本 地 水 產 優質養魚場計劃 養 優質養魚場計劃2025 殖 業 正 面 對 兩 大 挑 戰 : 其 一 是 需 要 與 入 口 水 產 品 競 爭 , 其 二 是 本 地 消 費 者 對 魚 類 及 海 鮮 的 食 物 安 全 之 關 注 。 鑑 於 市 民 對 食 物 安 全 的 意 識 已 經 提 高 , 透 過 生 產 質 素 有 保 證 的 優質養魚場計劃 魚 產 品 可 望 重 拾 消 費 者 的 信 心 。 因 此 , 我 們 制 訂 了 「 優 質 養 魚 場 計 劃 」 , 以 協 助 推 動 本 地 水 產 養 殖 業 的 可 持 續 發 展 。

  • 在南極海洋棲息的犬牙南極魚一直遭濫捕,公約委員會在二零零零年推行名為 「犬牙南極魚產品證書制度」的養護措施,以免犬牙南極魚受到非法捕撈活動侵害。
  • 現場設有不同的攤位遊戲、工作坊、以及十多個出隻漁農產品攤檔。
  • 在實地演習部分則檢視部門在應對有關情況時調動人手及調配器材的能力、風險評估的成效、為處理可能出現的大規模魚類死亡以及魚排遷移作準備。
  • 漁護署會主動邀請早前成功獲批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聘有內地漁工的漁船和收魚艇資助的合資格船東提出申請。
  • 內陸魚塘主要位於新界西北部,佔地約1,140公頃,二零一五年的產量達2,092公噸。
  • 漁護署會主動邀請已成功申請第一及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並符合資格申請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的批銷商及漁農戶提交申請。
  • 在二零一五年,捕撈漁業及海魚養殖業的產量約佔本港海鮮食用量的28%,而塘魚養殖業的產量約佔淡水魚食用量的2%。

漁農嘉年華的人流頗多,售賣水產的檔主陳小姐表示,今日生意不錯,氣氛很好,「有好多嚟自唔同地區嘅客人會特登走過嚟,住港島嘅人都有過嚟。」她表示,龍躉燉湯及魚類產品同樣受歡迎。 林小姐的公司設立了全港唯一一個專業龍蝦養殖,該檔位有售賣龍蝦湯以及本地速凍龍蝦等,其中即食軟殼龍蝦湯為原價88元一盒,現特價128元兩盒,而速凍龍蝦一盒有4隻,原價280元現買一送一,280元兩盒。 商界環保協會將於九月及十月舉行「優質魚推廣月」,並推出優質魚「試食優惠」予食肆參與。 誠邀本會會員參與此計劃,並採購本地優質魚,提供優惠試食餐予食客。

優質養魚場計劃: 優質養魚場計劃

張小姐的檔舖有參與本地信譽鮮菜計劃,其中較特別的產品是灰皮冬瓜,她指對比一般冬瓜會較甜,但暫時只有兩個售賣,將會於明天切開售賣,價錢為10元一斤。 為滿足市民對休閒垂釣活動的需求,以及協助養魚戶發展較多樣化的業務,本署推行計劃,準許養魚戶在魚排經營休閒垂釣業務。 截至二零一六年三月,在10個養魚區內有41名持牌人獲準經營相關業務。 根據香港法例第353章《海魚養殖條例》,本港所有海魚養殖活動均須領有牌照,並須在指定的魚類養殖區內進行。

現時有3個漁業協會、1個非牟利社會組織及魚統處在漁墟設置攤檔,售賣本地漁產品及紀念品,並推廣漁民文化。 為了盡量減輕紅潮及水質下降對海魚養殖業所造成的影響,本署定期監測養殖區的水質,並實施紅潮監測及管理計劃。 計劃包括在紅潮形成前主動監測浮游植物,以及在接獲紅潮報告後,立刻進行快速的風險評估。

優質養魚場計劃: 漁護署跨部門演習 測試紅潮應變能力

本署向統營處提供技術及行政支援,並就非法批銷海魚採取執法行動。 二零一五年五月中至七月底,內地機關在南海實施為期兩個半月的休漁期。 為協助約1,200艘受影響的本地漁船,本署年內向船主提供約200宗由魚類統營處貸款基金發放的休漁期貸款,合共3,950萬元。 本署由二零零八年開始在打鼓嶺進行魚苗孵化試驗,並與養殖戶共同研究適合本地的孵化及育苗技術。 本署已掌握各種浮游動植物的培養技術及應用於魚類種苗的培育。 人工魚礁可促進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的生長和繁育,並為魚類提供食物,以及充當庇護和棲身之所。

不少人認為活魚多帶腥味,冰鮮魚又有「雪味」,因而對魚類卻步。 故為避免運送過程影響魚類品質,加上考慮衞生問題,Alex決定不賣活魚,選用超低溫速凍技術處理 ── 去除內臟和清洗之後,再做真空吸索包裝,於負26度或以下做速凍。 「魚肉比較敏感,有『雪味』源於冷藏溫度不夠低,或接觸到室溫空氣,否則不會影響味道。於負26度或以下冷藏,基本上連蟲卵、寄生蟲都難以生存。」因為已嚴格洗淨魚身,Alex更建議客人購買後不需再用淡水清洗,直接煮食即可。 為加強對本地養殖場的監測及提高本地養殖業的質素,本署為本地塘魚養殖場進行自願登記計劃。

優質養魚場計劃: 「 優 質 養 魚 場 計 劃 」 計 劃 手 冊 更 新

由於日本最快8月起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的核廢水入太平洋,有檔主表示,雖然嘉年華標榜賣本地漁農產品,但仍有顧客詢問水產是否來自日本,甚至買大魚都問魚苗是否產自日本。

漁民可以利用貸款轉型至較可持續發展的漁業或其他相關作業,或實行作業計劃以減少燃料消耗和碳排放。 基金特別為受禁止拖網捕魚措施影響的漁民提供一次過貸款,以便他們改良漁船,在香港境外水域作業。 已獲批准的一次過貸款約90宗,涉及款項共7億4,000萬元。

優質養魚場計劃: 香港優質魚

「飼料會改變味道和肉質,十分重要。乾飼料可有效避免寄生蟲及減低魚病風險,故一直選用。」他亦會定期於飼料中加上天然中藥、益生菌等,為魚類做好腸胃保健。 若魚類染病,他亦堅持不用西藥,這種養殖方法不加任何化學物,讓魚類自然成長,配合持續監察其健康狀況和品質,不但能確保食物安全,也能讓市民嚐到更優質、零添加的本地魚產品。 優質養魚場計劃2025 漁護署會主動邀請已成功申請第一及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並符合資格申請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的批銷商及漁農戶提交申請。 為簡化申請程序,漁護署會盡量在相關申請表預先為申請人填妥有關申請資料,並以郵寄方式把相關申請表寄到他們的通訊地址或直接交給商戶。

優質養魚場計劃: 優質養魚場計劃 – 參觀魚塘篇:參觀香港美麗的魚塘、加工場及 試食優質魚

聲明:優質魚產品出售前,必須通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品質保證測試。 唯產品必須最終通過品質測試,才能冠以「優質養魚場」出品的稱號及附以「優質養魚場」標籤出售。 由於聘有內地漁工的本地漁船和收魚艇在恢復作業方面繼續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故此政府將在「防疫抗疫基金」下向這些漁船和收魚艇的船東提供額外財政紓緩措施,合資格船東可獲發放一筆80,000元的資助(以每艘船隻為單位計算)。 上述資助於2022年11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年2月28日。 年內,魚類統營處繼續透過其轄下的魚類產品加工中心,發展優質漁產品,並利用其市場網絡,把本地的優質漁產品,特別是來自優質養魚場計劃的產品,推介給本地市民。 魚統處與本地的漁業協會於二零一五年六月開始,於西貢魚類批發市場合作試辦週末漁墟。

優質養魚場計劃: 優質養魚場計劃零售及批發點

計劃推出後,深受本地海魚及塘魚養殖戶歡迎,截至二零一六年三月,共有120個養魚場成功登記為「優質養魚場」(41個淡水魚養殖場及79個海魚養殖場),佔本港養魚場面積約17%。 本署和魚類統營處會繼續為計劃下生產的漁產品進行宣傳及市場推廣。 Alex的魚場屬漁農自然護理署「優質養魚場計劃」中已登記養魚場之一,計劃提倡4大宗旨:「本地出產、食物安全、優質、低碳」,以支援本土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如署方會定期派員到魚場進行環境水質檢測及紀錄,並為漁民提供技術支援,以確保魚場環境、水質、飼料、藥物等各方面符合標準。 計劃更會為魚產品進行重金屬、藥物殘餘、養殖環境水質和孔雀石綠等測試,通過測試的魚產品纔可頒發合格證書,可使用「優質養魚場計劃」的標籤和二維碼,讓市民藉此追蹤魚產品的來源和各項品質檢測項目的資訊,確保食物安全及質素,市民便買得更安心。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自2005年推出「優質養魚場計劃」,旨在協助及提升本地養魚場水平,為市民提供優質安全的魚產品。

優質養魚場計劃: 有機產品以及盆栽同樣受歡迎

二零一五年的估計產量達1,219公噸,約佔本地活海魚食用量的5%。 本港的漁業由捕撈、海魚養殖及塘魚養殖組成,為本地市場提供穩定的鮮魚供應。 在二零一五年,捕撈漁業及海魚養殖業的產量約佔本港海鮮食用量的28%,而塘魚養殖業的產量約佔淡水魚食用量的2%。 有不少人專誠到來購買本地漁農產品的市民,受訪的市民表示大約花費三四百元。 杜先生的檔位除了有售有機農產品,亦售賣用自家農作物製作的護膚品,包括用自家的有機水瓜製成的有機洗面刷,代指用它洗面有助去除角質,每個賣20元。

優質養魚場計劃: 本土養殖以「良心」及「可持續」養殖方法,無添加化學物, 為香港市民帶來優質海產。 主要售賣對象為香港普羅大眾,讓市民可以公平價格選擇香港本土海鮮。

大部分申請人只須核對申請表上的資料及填上簡單資料,簽妥後連同所需文件的副本於申請期內寄回漁護署或交到設於相關辦事處的投遞箱即可。 自二零一零年起,本署向本地養魚戶提供有機水產養殖知識,並協助他們取得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發出的認證。 為減輕養魚戶因魚病所引致的損失,本署推行魚類健康檢查計劃。 年內,本署定期派員巡查魚場以便及早發現魚病,向養魚戶提供預防魚病措施的培訓,以及為患病魚類提供診治服務。 在「良好水產養殖管理計劃」下,本署定期派員探訪養魚戶,檢測養魚場的水質及魚類樣本,監察養魚場的養殖情況,並在各養魚區舉行講座,實地示範和派發小冊子,向養魚戶推介經改良的養殖技術和良好管理方法。

優質養魚場計劃: 產品

「開心香港漁農嘉年華:樂富漁農墟」由漁農自然護理署、魚類統營處和蔬菜統營處主辦、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協辦,展銷本地優質漁農產品。 現場設有不同的攤位遊戲、工作坊、以及十多個出隻漁農產品攤檔。 優質養魚場計劃 產品有魚苗來自澳洲昆士蘭養殖場的花尾龍躉,原價為135元,會場價為100元以;尚有較特別的綠洲藍鑽斑,會場單價550元,為原價900元的六折。 桌面演習部分測試相關政府部門、受影響的養魚戶及紅潮專家顧問小組成員間就紅潮或有害藻華交流資訊及信息傳遞的成效。 在實地演習部分則檢視部門在應對有關情況時調動人手及調配器材的能力、風險評估的成效、為處理可能出現的大規模魚類死亡以及魚排遷移作準備。 根據香港法例第291章《海魚(統營)條例》,魚類統營處透過魚類批發市場,為漁民及魚商提供有秩序的批銷服務。

優質養魚場計劃: 優質養魚場計劃 – 海魚試食篇:同麥包試食魚排即撈優質魚

本署透過採用「地理訊息系統」技術的電腦系統,顯示有紅潮出現的海域及時段,迅速分析其發展情況及移動方向。 本署透過手機短訊、各養殖區的紅潮支援小組、新聞稿和紅潮網頁及早向養魚戶及市民發出紅潮警告,並提供技術意見。 本署亦協助調查懷疑由發展工程項目所造成的魚類死亡或水質下降個案,以便及早提出補救措施,減少魚類損失。 年內,本署繼續與內地及海外的漁業部門及機構保持聯繫,並向漁民發放所得的休閒漁業、水產養殖、漁產品加工及其他可持續發展漁業模式的相關資料,以及向漁民提供技術意見,協助他們制訂發展計劃。 冰鮮海魚批銷的生意和運作,主要因為食物業界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嚴重和持續打擊而受到影響。

截至二零一六年三月,已有302個塘魚養殖場登記參與計劃。 本署定期巡邏香港水域,打擊違反香港法例第171章《漁業保護條例》的破壞性捕魚活動,當中包括使用炸藥、有毒物質、挖採、抽吸或拖網器具,以及傳送電力的器具。 為保護南極海洋生物資源,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以可持續方式運用海洋資源,政府建議制訂新法例,推行管制犬牙南極魚貿易的計劃,藉此在香港實施《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的要求。 海魚養殖業在風浪較少的沿岸水域進行,養魚戶以浮排懸掛的網箱養殖海魚。 在二零一五年,本港有26個根據香港法例第353章《海魚養殖條例》指定的魚類養殖區,面積共209公頃,持牌海魚養殖者有969名。 大部分養殖場為小規模的家庭式經營,平均面積約296平方米。

優質養魚場計劃: 優質養魚場水產品零售點:

本署定期派員巡視,確保區內的魚類養殖活動符合法例及牌照要求。 本署在二零一五年的南海休漁期間,舉辦4個與漁業相關的免費培訓課程,以加強推動漁業可持續發展,以及協助漁民轉型至其他可持續發展漁業的作業模式。 在二零一五年,本港約有5,050艘漁船,漁民數目約有10,500人。 捕撈漁業在二零一五年的產量估計達145,193公噸,其中約有62,000公噸漁產供應本地市場。 計劃提供多種活魚、冰鮮和速凍本地優質水產品,包括花尾龍躉、魚仲魚扒、花鱸魚扒、黃鱲䱽、紅魚、石蚌、寶石魚、烏頭等。

優質養魚場計劃: 漁船和收魚艇船東資助

欲申請資助的船東一般只需核對和確認申請表上各項資料並加上需要增補的資料,簽妥後於申請期內寄回漁護署或交到設於長沙灣政府合署地下的投遞箱。 「漁業持續發展基金」透過資助項目,協助本地漁業朝可持續或高增值的作業模式發展。 年內,4宗申請(3宗與水產養殖業有關,1宗為漁業生態旅遊項目)獲得批准,總承擔額約1,960萬元。 Alex以純天然的方式養殖,他每月都會為魚類設計食療,從中提升魚類健康及抵抗力。 花了許多時間鑽研和改良飼料,Alex最後決定取用從臺灣進口,含高動物蛋白與脂肪的乾飼料。

在南極海洋棲息的犬牙南極魚一直遭濫捕,公約委員會在二零零零年推行名為 「犬牙南極魚產品證書制度」的養護措施,以免犬牙南極魚受到非法捕撈活動侵害。 內陸魚塘主要位於新界西北部,佔地約1,140公頃,二零一五年的產量達2,092公噸。 優質養魚場計劃2025 大部分魚塘採用混合養殖法,養殖的魚類品種以鯉科魚為主,混合寶石魚、福壽魚或烏頭一同養殖;有些沿岸魚塘則改為飼養半鹹淡水品種,如金鼓、如金鼓、魚、黃鱲䱽及龍躉,以獲得較佳的利潤。 「開心香港漁農嘉年華:樂富漁農墟」今日(29日)起一連兩日於樂富廣場A區及B區舉行,展銷本地漁農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