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以張國榮外甥女身份首次回應這段親屬關係時說,家人都為他感到驕傲。 舅父是自己的榜樣,他是一個很勤力的人,會要求做好每件事,無論奪過多少獎項,他仍然不斷推動自己繼續改善。 「在公眾眼中,佢係一個好出色的藝人,亦記得佢工作上嘅野,但我亦希望大家記着佢係非常好嘅人,佢係一個好善良嘅人,對家庭盡職,對愛情專一,對朋友又忠誠」。 另外,大家可以憑HK$20捐款或以S+ REWARDS 張國榮黑膠 3點數,到場參與製作「即印即貼」的巨型馬賽克張國榮相片,並可獲得4R 相片一張以作留念,所得捐款將全數捐贈予兒童癌病基金。 張國榮黑膠 實體碟的美「和喫飯一樣,你可以喫一個快餐,也可以去鋸一塊扒,同樣是喫飯。對我來說,聽黑膠就好像鋸扒,是一種享受。」對Kenny來說,聽歌就如喫飯一樣重要。 他表示,自己在街上可能會聽CD和串流,但有時間和空間,必然選擇黑膠碟。
林憶蓮於 1991 年推出的《瘋了》,亦是她最後一張推出的黑膠唱片,2014 張國榮黑膠2025 年購入價係 $1000,現在市價 $2500,升值 150%。 Kenny向我們介紹,大家所聽的黑膠大碟,通常都是33轉的12寸黑膠碟,和一些45轉的12寸混音大碟(Remix),還有10寸的小黑膠碟。 所謂轉速,就是黑膠唱片在一分鐘之內轉出的圈數,當轉速愈高,唱針停留於唱片溝槽的時間愈長,能讀取更多的音頻,聲音就愈好聽,而音樂的密度亦愈高。
張國榮黑膠: Leslie 張國榮 愛慕 SACD EASACD029
轉入走廊,牆上掛著麥當娜、Tears for Fears、許冠傑和譚詠麟的經典黑膠唱片,讓人目不暇給。 店內的生意不錯,幾位客人正在尋寶,一位女士選了3、4張林憶蓮的黑膠大碟準備結帳。 港膠所不僅賣廣東歌,連古典音樂、英美流行曲和爵士樂等,一應俱全。 張國榮黑膠2025 對於顏色膠唱片,我一向是很隨緣,不會特別色心起,視乎有沒有緣分遇上,一切以聽音樂為先。 但可以收集到顏色膠,某程度上又總有點賞心悅目之感,當作bonus。 由 DJ 轉做歌手嘅黃凱芹,這張《給您留念》精選唱片,一直都喺唔少人嘅珍藏,因為首首歌都喺好好聽,我喺 14 年上網用咗 $500 買返嚟,現在市價係 $1800,升咗 260%。
在那些年,當你是獨立音樂/另類音樂愛好者,而那些唱片又是獨立廠牌的出品,那九成九都是隻有出版黑色膠。 當然你也不會期望買了張異端闇黑gothic rock 或分崩離析歇斯底里industrial music的唱片回家,那從封套取出來會是一張色彩鮮豔的靚靚顏色膠唱片來吧。 張國榮黑膠 此專輯充分表現了張國榮拿捏歌曲的功力,任何類型的歌曲均能駕馭得恰到好處;快歌表現熱情奔放、慢歌盡顯情深款款,而且能延續了張國榮1980年代的日本歌風格,其中一半的歌曲的改編日本歌,包括主打歌《不羈的風》。 張國榮紅遍世界各地,有韓國及日本出版社紛紛為張國榮出書,對海外歌迷亦有深刻的經歷,活動更會展出由日本及韓國超級榮迷的珍貴收藏品。 張國榮的好友兼工作夥伴、日本女作家志摩千歲曾為哥哥主理兩本日本個人攝影寫真集 《All About Leslie》及《慶》,亦是哥哥的最後一本的日本寫真集。 那可以說,我遇上甚麼版本,便會購買甚麼版本,我不會爲了張色膠而多等一頭半個月。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紀念展必睇展品5. 《Stand Up》黑膠唱片(紫色版)(1986年)
所以就算是Slowdive和Ride這兩隊我追隨廿多年的英國shoegaze樂隊在今年都出版了其回歸專欄《Slowdive》及《Weather Diaries》,但我只是擁有其普通版黑膠而已,而非那限量的銀膠及紅膠。 當今無論是搖滾樂迷也好,獨立音樂愛好者也好;無論是新出版的專輯也好,再版發行的經典專輯也好,大家都好像對那些限量發行的顔色膠唱片都為趨之若鶩,爭相搶購,樂迷的唱片收藏都七彩繽紛起來。 而顏色膠唱片(coloured vinyl),簡稱色膠,其實可以再歸納爲「非黑膠」——即包括顏色膠、白膠、透明膠、透明顏色膠、夜光膠,到更複雜層次的雲石膠等,就如「非建制派」的統稱般,非黑即色。 對於新一屆任期的目標,劉麥嘉軒指出,故積金局「最終目標就是幫計劃成員儲多啲錢」。 為此,這個任期已定下4大重點工作:第一是繼續提升回報,她相信積金易平臺誕生將會激發受託人更專注於強積金回報,同時會吸引新的服務提供者進場,有助激活市場,促進競爭;此外,積金局會繼續拆牆鬆綁,檢討可投資範圍,探討更靈活的投資方式,旨在為打工仔引入更多適合退休保障的產品。 至於政府計劃未來將其發行的綠色債券和基礎建設債券撥出部分供強積金基金投資,該局正全力與金管局持續研究中。
- 最終張國榮的瓷相位被安排在羅文與沈殿霞的瓷相位旁邊,由兩位好友相伴,碑上更刻中「當年情常在心,紅塵夢醒無憾」,是出自張國榮生前好友林夕手筆,但有指張國榮的骨灰其實仍由唐鶴德安放於家中。
- 劉麥嘉軒除了是積金局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劉遵義太太外,也是已故天王巨星張國榮的外甥女。
- 至於政府計劃未來將其發行的綠色債券和基礎建設債券撥出部分供強積金基金投資,該局正全力與金管局持續研究中。
- 實體碟的美「和喫飯一樣,你可以喫一個快餐,也可以去鋸一塊扒,同樣是喫飯。對我來說,聽黑膠就好像鋸扒,是一種享受。」對Kenny來說,聽歌就如喫飯一樣重要。
- 英國電音天團Depeche Mode,是那些年較「好色」的樂隊,他們的顏色膠、雲石膠唱片出品也特別多,忠實樂迷們都樂此不疲地鍾情收集其色膠。
- 我搵咗幾年,最終喺前年用咗 $1000 購入,現在市價係 $3000,升值 200%。
今個星期我上網 check 嚇自己啲黑膠碟市價,竟然嚇咗一跳,有啲黑膠碟片比起我兩三年前買入時,價錢升咗幾百個 percent。 想買到筍嘢嘅話,就要周不時到網上同二手唱片鋪貢嚇,同啲志同道合吹嚇水瞭解行情。 買二手黑膠碟唔怕買貴,最怕買錯,因為而家嘅二手黑膠碟,好似古董咁,收藏嘅人越來越多,數量就越來越少。
張國榮黑膠: 摯愛1995-2003 / 張國榮
1989年,譚詠麟登上日本《紅白歌唱大賽》,以廣東話和日語混合,演唱了一首《愛念》,成為首位在紅白舞臺演唱廣東歌的歌手,昔日廣東歌深受樂迷愛戴,不單在本地熾熱,更在海外舞臺發光發熱。 常有人嘆,「香港樂壇已死」,也有人對今天的本地流行曲嗤之以鼻。 「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展出逾60件展品,包括《為妳鍾情》黑膠唱片(白色版)、《風繼續吹》卡式錄音帶及張國榮寫真集《慶》等,其中十大勁歌金曲獎 《Monica》獎座、四臺聯頒音樂大獎 《Untitled》獎座由唐鶴德借出。 1985年推出的專輯[1],首先發行的是限量版白膠唱片,開創了香港有顏色唱片的先河,第二版才以黑膠唱片發行,大碟的封面印有張國榮的英文親筆簽名;盒帶方面,首批為黑色,其後才發行白色。
- 傳統黑膠唱片,通常都是作為普通版,而那些「非黑膠」的色膠,則是限量發行,在物以罕爲貴的道理下,也被視爲較珍貴,抑或是世人對「色」的慾念。
- 終於等到鄧麗君出場,佢嘅黑膠碟一直都係好鬼貴,話說 10 幾年前嘉利大廈大火,連寶麗金唱片公司一啲母帶都燒埋,當中包括不少鄧麗君嘅母帶。
- 所以就算是Slowdive和Ride這兩隊我追隨廿多年的英國shoegaze樂隊在今年都出版了其回歸專欄《Slowdive》及《Weather Diaries》,但我只是擁有其普通版黑膠而已,而非那限量的銀膠及紅膠。
- Kenny向我們介紹,大家所聽的黑膠大碟,通常都是33轉的12寸黑膠碟,和一些45轉的12寸混音大碟(Remix),還有10寸的小黑膠碟。
- 張國榮於 1989 年翻唱了 10 首其他歌手嘅歌而推出咗呢張《Salute》大碟,呢張碟一直係音樂發燒友所追捧嘅天碟。
- 活動期間現場430吋大電視將播放20個張國榮經典作品片段及由逾3,000張「與哥哥相遇」相片組成的巨型馬賽克片段;還有由一眾歌影迷投選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所組成的霓虹燈打卡牆;活動亦設有一座自動演奏的三角鋼琴,循環演奏著8首經典金曲並誠邀一眾有才華的音樂人以琴聲為張國榮作出致敬。
Kenny即場選了張國榮第11張粵語錄音室專輯《Leslie》的黑膠唱片和CD,播放出第三首歌《側面》,嘗試比較兩者分別。 第一次聽,兩者好像分別不大,但多聽兩三回,將聲量調高,CD的人聲明顯有點沙和拆,而黑膠聲音則保持圓滑;黑膠音樂的人聲非常透切清晰,低音也相當震撼,比起CD更具現場感。 傳統黑膠唱片,通常都是作為普通版,而那些「非黑膠」的色膠,則是限量發行,在物以罕爲貴的道理下,也被視爲較珍貴,抑或是世人對「色」的慾念。 當然也有例外,如Beck的新專輯《Colors》,便只有出色膠而沒有黑膠。 「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展出逾60件展品,部份皆由張國榮生前摯愛唐鶴德(唐唐)借出,即睇張國榮紀念展展品詳情。 香港文化博物館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陳列面積達7,500平方米,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和文化等不同範疇。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紀念展必睇展品8. 張國榮寫真集《慶》,由夏永康拍攝(2001年)
張國榮啲黑膠碟一直都係好多人要,呢張喺 83 年推出嘅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黑膠2025 《風繼續吹》,我喺 14 年以 $800 買入,而家市價要成 $3500,升值337%,仲要係可遇不可求嗰隻。 有冇當年因為你阿媽嘅一句:「啲黑膠碟咁左定,掉曬佢啦」,如果你有掉曬啲碟,睇完以下嘅內容,就千祈唔好返屋企同你阿媽計數。 潮流向來都喺循環嘅,10 幾年前送都無人要嘅舊黑膠碟,近幾年再度成為市場熱炒嘅產品。 呢幾年我從二手店,網上拍賣及朋友送贈等渠道,收藏咗一啲黑膠碟。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 Dear Leslie (歐盟壓碟)
呢張關淑怡嘅《製造迷夢》,係佢最後一張推出嘅黑膠碟,當時佢正同寶麗金洽談續約,過程不太順利,以致發行量少同埋冇乜宣傳。 王菲喺 1990 年仲喺以王靖雯名字推出過 3 張黑膠碟,這是她最後一張黑膠碟《You’re the only One》,當中收錄了《多得他》和《靜夜的單簧管》。 我搵咗幾年,最終喺前年用咗 $1000 購入,現在市價係 $3000,升值 200%。 張國榮於 1989 年翻唱了 10 首其他歌手嘅歌而推出咗呢張《Salute》大碟,呢張碟一直係音樂發燒友所追捧嘅天碟。 2014 年市價為 $800,現在市價 $1700,升值 112%。
張國榮黑膠: 【港黑膠】受「哥哥」啟蒙 中佬愛玩膠 黑膠店:廣東歌始終最好
館內設有12個展覽館,當中有6個「常設展覽館」包括瞧潮香港60+、金庸館、兒童探知館、粵劇文物館、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及趙少昂藝術館。 雖然張國榮以一曲《Monica》確立了他在勁歌熱舞的歌路,《為妳鍾情》卻回歸以溫柔情歌作主打,其他經典情歌包括《我願意》和《癡心的我》。 大碟同時收錄了《不羈的風》、《第一次》及《少女心事》三首令人印象深刻的快歌。 呢張比較冷門,喺時代流行曲銀嗓子姚莉喺半個世紀之前,推出嘅精選 10 吋細碟,我喺 14 年以 $800 買入,去年託好朋友搵到 90 幾歳高嘅姚莉喺隻碟上面簽名,而家冇簽名嘅碟都賣成 $3780,升值咗 372%。 談到工作,劉麥嘉軒回顧首個任期的工作目標時指,包括增回報、降收費、加倍乘大用家體驗,及消除公眾對強積金的誤解,這都需時達致,並非1、2年可完成的目標,惟至今進展良好,未來將再加把勁推展有關工作。 於今年3月展開第二個任期的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表示,將帶領團隊推進4大工作目標——提升回報、減低收費、維持供款,以及鼓勵自願性供款,「最終目標就是幫計劃成員儲多啲錢」,認為積金易平臺誕生將是推動這4大任務的好契機。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
到了今時今日,在這個黑膠復興的年代,生產膠色膠唱片的比例不用做甚麼統計,都知道是大增起來,唱片推出限量版色膠,已成為行銷方式。 第二項重點工作是減低收費,她指現時強積金行政收費佔總收費比例超過40%,重申隨着積金易平臺推出,俗積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的收費將由0.95%降至0.85%,10年內可節省的行政收成本料高達300億至400億元,而且已通過法例將所慳的行政成本透過減費直接轉移讓打工仔受惠。 然而,她並不滿足於此,透露會檢討其他收費,早於今年初已要求受託人檢視行政以外的其他收費部分,並需提交一個五年計劃,交代未來如何調整收費,目的只為降收費。 她續說,猶記得有個暑假,舅父為她們補習,當時他還是一個中學生,兩姊妹讀小學,「他要坐完叮叮,再轉巴士才來到我家,日日如是,當時我和妹妹二人都沒興趣讀書、唔做功課,所以成日激到佢好嬲」。 暑假完結後,他帶她倆去飲茶,並送禮物給她們開學,於是去了百貨公司購買筆盒,「當時我唔鍾意佢揀嘅筆盒,鍾意一個貴好多嘅……但佢話唔得,要買佢揀嘅」。 張國榮黑膠2025 回想當年,那時他只是學生,根本沒太多錢,但也願意買禮物送給她們,正代表着他很愛錫她們。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 – 24K Gold CD…
曾經流行的78轉黑膠唱片,只能記錄一、兩首歌,現在已相對罕有。 像在90年代初,有位在英國留學的朋友,是我越洋買唱片的好幫手,而且他還會到唱片連鎖店為我執特價品。 有次他寫信告訴我(那時仍要空郵書信來往),他替我在Virgin Megastore買了Nirvana首張專輯《Bleach》的特價黑膠,只要3.99英鎊,蠻便宜吧。 後來,當他把唱片帶回香港給我時,方知道那是顏色膠來,那簡直「執到寶」呢(雖然這張粉紅透明膠跟他們的grunge rock似乎感覺格格不入)。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紀念展必睇展品3. 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追》獎座(1995年)
就降收費方面,她指除了因應積金易出臺而減行政收費外,亦已要求受託人檢討其他收費,並早於年初着它們就此提交五年計劃。 張國榮黑膠2025 香港音樂媒體工作者,無間斷執筆樂評30年,曾創辦音樂雜誌《MCB音樂殖民地雙週刊》;除執筆寫字外,另有擔任DJ、音樂表演節目策展人、音樂文化講師,現任《扭耳仔》顧問編輯。 專欄《選擇性失聰》不是樂評碟評,而是純粹以個人角度來寫寫音樂雜談。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紀念展必睇展品1. 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追》獎座(1995年)
英國電音天團Depeche Mode,是那些年較「好色」的樂隊,他們的顏色膠、雲石膠唱片出品也特別多,忠實樂迷們都樂此不疲地鍾情收集其色膠。 想起他們在1987年出版《Music for the Masses》專輯時(上月底面世40週年了),好記得當年唱片公司進口了大批德國製的藍色透明膠到港,那時英版黑色膠在香港反而卻難求,我有位死硬派黑膠朋友便因此而抱怨,最後他以較昂貴的價格訂回了普通版。 終於等到鄧麗君出場,佢嘅黑膠碟一直都係好鬼貴,話說 10 幾年前嘉利大廈大火,連寶麗金唱片公司一啲母帶都燒埋,當中包括不少鄧麗君嘅母帶。
加上近年有好多國內嘅歌迷搶購,所以鄧麗君黑膠碟嘅價就一直有升冇跌。 呢一張係鄧麗君喺 87 年推出嘅最後一張黑膠碟《我只在乎你》。 我喺 14 年以 $800 買入,而家市價要 $4300 ,升咗 437%。
張國榮黑膠: 張國榮好精選 SACD
巨星張國榮於2003年4月1日逝世,但張國榮火化後卻多年都未公佈骨灰的合適安放地點,只傳暫安放在加多利山故居。 據當年報導,當時一度傳出張國榮摯友唐鶴德欲將張國榮的部分骨灰帶回美國日夕相對,不過傳統中國人視此舉為將死者分屍,加上張國榮的歌迷曾表示欲靜坐反對唐鶴德的決定,最終唐鶴德出於尊重打消了此念頭。 活動期間現場430吋大電視將播放20個張國榮經典作品片段及由逾3,000張「與哥哥相遇」相片組成的巨型馬賽克片段;還有由一眾歌影迷投選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所組成的霓虹燈打卡牆;活動亦設有一座自動演奏的三角鋼琴,循環演奏著8首經典金曲並誠邀一眾有才華的音樂人以琴聲為張國榮作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