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呈半圓形,島中間有植被,酷似綠色的荷包蛋,樣子非常可愛,記者忍不住瘋狂打卡一番。 清水灣郊野公園內設有小食亭,亦有出售風箏,大家可以兩手fing fing來到再選購風箏。 除大坳門外,也列出其他合適放風箏地給大家參考:大埔海濱公園、大尾篤、數碼港、塔門、石澳(只准於非泳季時間)等。 清水灣大坳門放飛區附近的山頭和樹上,掛滿了互相交纏的新舊風箏,有近百隻之多。 愈靠近臨海的山邊懸崖,累積的風箏殘骸愈多,「風箏墳場」幾乎佔了半個山頭。
- 我們稍作休息,沿原路返回清水灣郊野公園門口,跟着「龍蝦灣郊遊徑」的指示牌,開始今天的上山路線。
- 蝴 蝶 、 蜻 蜓 及 蟌 更 沿 徑 翩 翩 起 舞 , 絕 對 適 合 一 家 大 細 前 來 遊 覽 。
- 大埔海濱公園是香港少有位於市內的放風箏地點,交通方便之餘,公園內設施又完善。
- 另一個熱門的「鬥箏」地點是馬鞍山泥涌碼頭,該處是「香港風箏競技會」的主場,經常有十多名會員在此空中「格鬥」。
- 65歲姓賴的會長表示,他在1986年創辦該會,有200多名會員,該會在泥涌鬥足30多年,未有疫情前,常組隊到國內如山東等地參賽,競技會成績斐然。
前往大坳門的遊客可以乘搭九巴91/91R(只限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特別班次)/91S(只限星期一至五早上特別班次)或者專線小巴路線16/103/103M至「大坳門」巴士站下車,再沿清水灣道步行約30分鐘至大坑墩風箏場。 大坳門是峽谷,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南部,釣魚翁山和大嶺峒之間。 雖然籠統說成是大坳門並沒錯,但其實大坳門是多條道路的交匯處,包括清水灣道、大坳門路、龍蝦灣路和大環頭路。 大草地郊遊點應是大坑墩(若自駕,google都應鍵入大坑墩)。 相比其他熱門郊遊徑之下,龍蝦灣郊遊徑就顯得較少人到訪,反而可以靜心欣賞,沿郊遊徑一直走就可以返回清水灣道巴士站,乘車離去。 乘坐小巴或巴士,均於大坳門迴旋處下車,沿龍蝦灣道(柏油路)步行約30分鐘即達。
大坳門風箏場: 放風箏地點|3:龍蝦灣
而 呈 鋸 齒 形 的 果 洲 羣 島 則 於 遠 處 聳 立 , 每 個 小 島 均 有 以 火 成 巖 組 成 的 頂 峯 及 獨 特 的 外 貌 。 清 水 灣 郊 野 公 園 之 最 , 莫 過 於 被 稱 為 香 港 四 大 險 峯 之 一 的 釣 魚 翁 山 。 釣 漁 翁 山 形 勢 險 峻 、 雄 奇 , 但 景 色 卻 溫 婉 而 秀 麗 , 剛 柔 並 濟 , 因 此 古 時 已 吸 引 不 少 辭 人 賦 客 慕 名 而 來 。 「 上 洋 行 過 下 洋 來 , 偶 遇 釣 漁 公 上 臺 。 」 清 朝 一 位 姓 許 的 詩 人 , 行 吟 於 山 澤 間 , 便 贈 了 這 首 《 竹 枝 詞 》 予 釣 漁 翁 山 。
常 見 的 植 物 有 以 下 各 種 : 鵝 掌 柴 、 假 蘋 果 、 血 桐 、 對 葉 榕 、 秋 楓 、 黃 牙 果 、 杉 樹 等 。 另 外 , 釣 漁 翁 遠 足 徑 則 有 大 片 的 野 生 灌 木 叢 及 風 水 林 。 位 於 大 坑 墩 的 清 水 灣 樹 木 研 習 徑 , 全 程 1.2 公 裏 , 穿 越 於 山 腰 密 林 之 間 , 共 分 12 個 景 點 介 紹 不 同 的 植 物 。 沿 途 可 見 植 物 種 類 繁 多 , 特 別 的 有 黃 牛 奶 樹 、 方 葉 五 月 茶 、 猴 耳 環 、 竹 葉 蘭 及 湖 北 薊 等 。 蝴 蝶 、 蜻 蜓 及 蟌 更 沿 徑 翩 翩 起 舞 , 絕 對 適 合 一 家 大 細 前 來 遊 覽 。 夠風的還有清水灣的大坳門,這裏是政府認可的風箏場,位處高地 ,風勢強勁,人多之時是漫天風箏,甚為壯觀。
大坳門風箏場: 【郊遊好去處】清水灣大坳門週末輕鬆郊遊地點推介 放風箏+BBQ+無敵海景野餐
乘坐小巴或巴士,均於大坳門迴旋處下車,然後按「清水灣郊野公園」路牌指示走約20分鐘,盡頭便是風箏場。 來到郊野在無邊天際下,讓風箏代替自己飛上半空,是與藍天縮短距離的最好方法。 這裡有大片綠油油的山坡,讓小孩「放電」,讓風箏滑行起飛,身心都能放空。 風箏場附近有燒烤場和小食亭,還可一覽香港東南面水域風光,包括果洲羣島、青洲、東龍洲、橫瀾島及螺洲等海島。 由於風箏場位於香港最東邊,遠離市區光害,晚上是觀星、賞月的勝地,大人小孩都可以發掘不同的郊遊樂趣。 哺 乳 動 物 方 面 卻 比 較 很 難 遇 見 , 除 山 豬 外 , 幸 運 的 話 可 發 現 果 子 狸 。
以往去數碼港都是為了工作,但這個同時是「豪宅區」的地方有塊大草地,人也不多,早近年一到秋天便會舉行「風箏同樂日」,宣傳放風箏這個活動。 家長及小朋友們可席地而坐野餐,在秋意中欣賞其他人放風箏的模樣,多麼的寫意。 大坳門風箏場2025 如體力充沛朋友,可沿清水灣樹本研習徑輕走,學習一下樹木知識,以及欣賞地質公園果洲羣島遠觀景緻。 一步一步登上石級,終於攀上291米高、第2個checkpoint:大嶺峒觀景臺! 站在觀景臺前,左邊是相思灣、香港科技大學,前方則是滘西洲與吊鐘洲,右方可遠眺火石洲,海天一色,是拍照的理想地方,但十仔指再往前走20米左右的景色更開揚。
大坳門風箏場: 郊遊勿犯法摘野果 認清常見毒果咪亂食
釣 魚 翁 山 高 344 米 , 以 最 後 一 段 路 最 險 峻 。 在 頂 峯 的 東 面 是 懸 崖 , 懸 崖 下 是 比 較 平 坦 及 被 樹 木 覆 蓋 的 山 坡 , 該 山 坡 一 直 伸 延 至 清 水 灣 及 避 風 塘 。 沿 著 釣 魚 翁 郊 遊 徑 向 北 步 行 數 公 裏 便 可 到 達 上 洋 山 的 瞭 望 處 。 起 伏 的 郊 遊 徑 , 沿 路 兩 旁 均 有 令 人 賞 心 悅 目 的 景 觀 , 其 中 又 以 釣 魚 翁 東 面 的 懸 崖 最 為 壯 麗 。
但交通不便的程度比起大尾督有過之而無不及,乘小巴下車後要還要步行約十多分鐘,如果自駕,入口處約有三十個車位。 很多朋友或會讀「大澳門」,這是錯的讀法,坳正確讀音;音Ao3,即山脊線兩端起伏的低位。 前往大坳門,最方便是驅車前往,郊遊點入口處有停車場可供少量車位。 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於鑽石山站巴士總站乘坐91號九巴,於大坳門路站下車,於迴旋處直行,沿清水灣道直行至路尾,約18-20分鐘即達。
大坳門風箏場: 放風箏地點5大推介!無敵大海景+超大片草地 附交通一覽
大 坑 墩 的 高 處 空 曠 , 海 風 不 受 遮 擋 , 是 理 想 的 放 風 箏 地 點 。 之前介紹過大坳門是一個賞月觀星的好地方,其實這兒還是一個放風箏的好地方。 大坳門位於清水灣郊野公園內,地勢空曠,不單有觀景臺、燒烤場,還有大片草地,就算唔BBQ都可以選擇野餐。 大坳門雖偏遠,但交通尚算便利,在九龍市區有小巴、巴士直達,於大坳門迴旋處下車,沿車路走約20分鐘,盡頭就是郊野公園。
大坳門風箏場: 熱門文章
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至「大坳門」巴士站下車,沿清水灣道步行約30分鐘至大坑墩風箏場。 從大坳門迴旋處出發,一行人沿清水灣道,按路牌指示往清水灣郊野公園方向進發,一路盡是蔥蔥鬱鬱的山林。 走了大概5分鐘,路旁看見一個不起眼的石屎三角柱體,十仔指這是以前留下的道路里程碑。
大坳門風箏場: 影響生態/大坳門泥涌驚現 風箏墳場
大家亦要注意行雷時不要放風箏,如想知當日風力,請查詢天文臺網頁。 大坳門郊遊設施齊備,有小食亭,遊人可購買零食、飲品甚至風箏等物資盡情享受郊遊樂。 大坳門風箏場2025 不遠處位置即見清水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展館內有清水灣一帶景緻四季的相片,供遊人欣賞該處的自然環境美態。
大坳門風箏場: 放風箏地點|5:大尾督
清 水 灣 郊 野 公 園 其 中 一 個 特 別 之 處 , 是 園 內 有 不 少 歷 史 名 勝 , 如 佛 堂 門 天 後 古 廟 、 青 銅 時 代 的 石 刻 等 。 而 有 興 趣 喫 海 鮮 的 遊 客 , 更 可 前 往 現 時 仍 以 捕 魚 為 業 的 布 袋 澳 村 , 品 嘗 新 鮮 海 產 。 另 一 景 點 則 是 位 於 釣 魚 翁 山 與 大 嶺 峒 山 之 間 的 山 坳 - - 大 坑 墩 。 大 坑 墩 位 於 半 島 臨 海 處 , 視 野 廣 闊 , 西 南 面 有 清 水 灣 , 水 清 如 鏡 , 時 有 漁 舟 輕 泛 , 飄 逸 悠 閒 。
大坳門風箏場: 大坳門風箏場-親子玩樂
在大坳門觀景亭附近,大坳門風箏隊的隊員肥強(60多歲)表示,自小對風箏有興趣,有30年「鬥箏」經驗,所玩的風箏,主要由紙和竹籤製成,可自然分解,風箏線韌性較大,沒有玻璃成分,是環保物料。 回想起來,小編M的中、小學旅行,好幾年都在大坳門(小編的學校在葵涌,不知何故會千里迢迢去咁遠,大概去得多城門水塘嫌悶啩);多年來,這個郊野公園依然相當熱門。 大坳門風箏場2025 由於郊遊徑的環境非常開揚,由遠方影過去,構圖亦非常好看,沿路亦有不少高及肩膀的草叢,亦是個拍照好地方。
大坳門風箏場: 清水灣好去處
雖然表面已經腐蝕,但靠近細看隱約能見到「13」字樣,代表該處與尖沙嘴天星碼頭相距13英里。 十仔指,除了在清水灣道,西貢公路與大網仔路也有里程碑,上面還寫着「FROM STAR FERRY」或是「TO STAR FERRY」,舊日的新界環迴公路也有類似的設計。 本港的清水灣大坳門、馬鞍山泥涌和大埔海濱公園,因位置臨海,清風強勁,是傳統的放風箏熱點。 繼大坳門之外,於清水灣另一個政府許可以風箏場,位置較之大坳門更為偏僻,除了要經過長長的單程路上山,那郊野公園的入口還被馬術訓練場遮蔽,要找對地點的確不容易,所以堅持到這裏放風箏的都是發燒友,間接而言都是高手聚集之地。 不過,香港不是每處地方都可以合法放風箏,特別是香港高樓大廈林立,市民不能在船隻、汽車或建築物60米範圍內放風箏,亦不可以把風箏飄放至離地面高度超過60米。 香港法例亦點明(《1995年飛航(香港)令》,第七十(一)段) 除非有特別許可,市民不可以在香港境內機場範圍5,000米內放風箏,當中包括香港國際機場、石崗機場、信德直升機場及其他直升機坪,所以不要以為有空地、夠空曠就可以放風箏。
大坳門風箏場: 放風箏地點|1:塔門
如要選擇一些遠離鬧市人煙,而又不要乘太耐車的地方,確是很多選擇,今次帶大家到一個地方,小學旅行時很多集體回憶的地方 – 清水灣郊野公園的大坳門。 返回龍蝦灣道,沿路繼續向前走,遇上岔路不用轉彎,大約30分鐘就返回起點大坳門迴旋處,可乘搭103M小巴回港鐵將軍澳站,完成今次輕鬆而充滿豐富美景的旅程。 在分岔路轉左,往公廁方向前進,再走10分鐘就能看見清水灣騎術學校,沿着龍蝦灣路繼續前進,不消一會兒,我們跟路牌指示,到達最後1個checkpoint:龍蝦灣石刻。
大坳門風箏場: 香港「山手線」37A 搭巴士環繞半個港島 欣賞建築之美
由 於 山 上 佈 滿 了 的 野 牡 丹 , 初 春 時 遊 人 除 可 感 受 到 山 嶺 之 險 奇 外 , 亦 可 欣 賞 披 上 粉 紅 色 春 裝 的 釣 魚 翁 山 。 因 此 郊 野 公 園 不 乏 一 些 特 別 地 質 或 地 形 , 供 研 究 和 欣 賞 。 大埔海濱公園是香港一個少有位於市內的放風箏地點,同時亦是全港面積最大的公園,佔地約22公頃,園內設施應有盡有,包括既有大片草地野餐,又有指定的放風箏區,而在海傍一帶更有單車出租,可以同時間野餐、放風箏同踩單車。 此外,還有兒童遊樂場、昆蟲屋、模型船水池、石春路等,而且公園內的花海更是全年綻放,所以週末遊人眾多,加上 放風箏的地方不算很大,如假日到放風箏要特別小心,注意安全。 大坳門位於清水灣東部,附近有山有海,而且清水灣郊野公園內有大片草地,專門予人放風箏,是有名的風箏勝地。
再往下走約10分鐘,我們發現一堆奇形怪狀的石頭,當中有個尖角的三角形大石頭特別顯眼,有人說像日式飯糰,也有說像金字塔。 大坳門風箏場2025 走到一半,我們稍稍飲水休息,回頭一看,景色比在大坑墩更迷人:站得更高,望得更遠,回頭向右望,能隱約看見柴灣、小西灣一帶的高樓,清水灣海灘就在我們腳下。 十仔不時提醒我們趁機回頭「打卡」,拍下靚景,因為再往前走,山嶺「餓死雞」就會遮擋布袋澳一帶景色。
大坳門風箏場: > 香港好去處搜尋
走到觀景臺,更可以飽覽果洲羣島、青洲、東龍洲、橫瀾島及螺洲等海島風景。 另一個熱門的「鬥箏」地點是馬鞍山泥涌碼頭,該處是「香港風箏競技會」的主場,經常有十多名會員在此空中「格鬥」。 據瞭解,遇到「鬥箏」激烈時,一日會有數百隻被鎅斷的風箏飄落海或掛樹上。 大坳門風箏場2025 65歲姓賴的會長表示,他在1986年創辦該會,有200多名會員,該會在泥涌鬥足30多年,未有疫情前,常組隊到國內如山東等地參賽,競技會成績斐然。 交通:從西貢巴士總站乘94號巴士到黃石碼頭再轉乘街渡,需時35分鐘;或從港鐵大學站轉乘街渡,船程約1.5小時。
大坳門風箏場: 郊遊好去處
賴指,幾乎每日都會和會員來此「鬥箏」取樂,通常由中午玩到傍晚才散,所鬥的風箏購自內地,大部分是可分解的紙風箏。 大坳門風箏場 大坳門風箏場2025 選擇在此處「格鬥」,主要是遠離市區,沒有航道及高樓的限制,且海邊風大環境開揚。 該會用的紙風箏比塑膠風箏環保,「鬥箏」用的線,有輕微玻璃成分,但他相信一般不會傷到人。
大坳門風箏場: 清水灣
這些風箏,部分是遊人放飛時意外斷線失落,更多的明顯是「鬥箏」時被鎅落的風箏。 2002年政府特別出通告準許在石澳放風箏(只准於非泳季時間),自此該處成為熱點。 石澳食肆林立,非常方便,還有極具歐陸風味的建築,無論跟小朋友還是伴侶喫喝玩樂都好適合。 放風箏最怕無風,要是風勢時強時弱亦會較難操控,如果有均衡風量就一流啦! 這就首選大尾督,空曠又大風,但要注意該地同時有不少人踩單車,稍一不慎風箏線便會變成攔車線,相當危險,最好行到遠點到水壩另一邊,人較少的空地就能玩個痛快。 交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乘坐巴士30X、42C、73、73P、107P、970,小巴則有10、58、69、69A、69X,即可到達。
這兒同樣面對無敵大海景,不過配套設施相對大坳門那邊簡陋,而且較為偏僻,故龍蝦灣這邊的風箏場人流較少。 可是,若想遠離人羣,靜靜體驗放風箏樂趣,可以考慮自備食物,一邊在這兒的一大片草地上野餐一邊放風箏 。 雖然坊間經常指大坳門是放風箏熱點,但其實放風箏的地方是大坑墩,遠眺可以看到果洲羣島、橫瀾島、布袋澳等等,風景不錯。 清 水 灣 大坳門風箏場 植 物 種 類 繁 多 , 除 了 擁 有 自 然 林 外 , 更 設 有 植 林 區 。
大坳門風箏場: 【簡易行山路線】行龍蝦灣睇綠蛋島、相思灣 大坑墩風箏場放紙鳶、攀上291米大嶺峒觀景臺
遇上人多「鬥箏」時,一日有逾千隻斷線風箏「葬身」附近山頭及樹頂,以往不時會有被鎅斷風箏擊傷遊人事件。 該「鬥箏」隊現時有十多名「箏友」,只要天氣好,幾乎每週有三至四天,會相約在此格鬥。 為玩得盡興,風箏隊每人每次出賽都會帶備近百隻風箏來鬥,有時多到要拖篋赴會。
大坳門風箏場: 郊遊勿犯法摘野果 認清常見毒果咪亂食
清水灣郊野公園位於清水灣半島的山野,主要分東西兩邊,兩邊分開而沒有聯繫或接壤。 西邊主要行山設施為主,釣魚翁、上洋山、廟仔墩、田下山山峯在其中。 而大坳門,則座落於東端的清水灣郊野公園,這邊較多郊遊設施,燒烤、野餐或閒遊均宜。 十仔說,清水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是今次上山最後一個補給點,這裏設施齊備,有小食部、水機與乾淨公廁。
大埔海濱公園是香港少有位於市內的放風箏地點,交通方便之餘,公園內設施又完善。 不過由於地方不算非常大,如假日到來放飛就要特別小心,容易與他們發生碰撞,要注意安全。 大埔區除了海濱公園外,還有放風箏的好地方,便是大尾督的船灣淡水湖主壩,船灣淡水湖主壩位於船灣郊野公園內,全長6,600呎 (約2公里),地方較大埔海濱公園更廣闊,四周沒有任何建築物遮擋,風勢很強。
大坳門風箏場: 影響生態/大坳門泥涌驚現 風箏墳場
另 外 在 大 坑 墩 及 龍 蝦 灣 等 近 海 處 , 也 可 看 見 海 鷗 飛 舞 。 除咗五顏六色嘅風箏,大坳門山上仲有唔少紅色紙鳶嘅蹤影,原來有一堆鬥紙鳶專業玩家經常來比賽,率先割斷對手紙鳶線的人便成為贏家,紙鳶自然就會四處飄落。 當被問到風箏和紙鳶會唔會覺得影響環境,受訪市民就表示「在所難免」、「處理唔到」。
大坳門有巴士、小巴直達,下車後向清水灣郊野公園方向行,大約 15 分鐘便可到達放風箏地點。 大坳門風箏場2025 大坳門有巴士、小巴直達,下車後向清水灣郊野公園方向行,大約15分鐘便可到達放風箏地點。 位於清水灣郊野公園的大坳門,有全港最開揚的風箏場,不少風箏愛好者都會到這裡放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