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宇署一般會透過大規模行動主動巡查、跟進市民舉報等,處理樓宇失修問題。 過去三年,署方每年接獲約7,000宗樓宇欠妥的舉報。 當發現欠妥的地方,署方會向業主發出勸喻信,有需要時亦會發出修葺令或勘測令。 「預防勝於治療」,解決樓宇失修問題的長遠方法,繫於業主積極履行其樓宇維修的責任。 業主如能定期為樓宇進行檢驗,及早找出問題所在,並適時進行補救工程,便可以有效避免意外發生。 工程師學會建造分部主席謝偉正指出,一般來說,鋼筋混凝土樓宇壽命大約50年,30年樓齡是樓宇由年青踏入中年的關鍵時期,如果定期維修保護,樓宇壽命可達100年。

  • 有息貸款最長可分36個月清還,而免息貸款最長還款期為72個月。
  • 樓宇維修上的事項不單純涉及工程技術的問題,更關乎合約處理、法規條文、與相關政府部門磋商、工程協調和管理等不同領域。
  • 根據政府2021年的資料,香港樓齡高達30年或以上的舊式樓宇多達27000幢,其中日久失修問題常見,對居民及公眾構成嚴重的安全威脅。
  • 香港近期發生多宗舊樓石屎剝落事件,引起市民關注舊樓維修問題。

請確保所提供的資料是準確及請即通知市建局/屋宇署有關任何資料的變更。 除了市建局的全方位支援,屋宇署亦會繼續加強對業主和公眾的宣傳教育,以提升大家對樓宇安全的意識。 樓宇維修2025 安居樂業是每個香港人的共同願望,為保障自身及公眾安全,市民應緊記定期檢查樓宇及適時安排維修。

樓宇維修: 相關推薦

若希望避免工程被有心人「圍標」,可瞭解該大廈有否參與市建局的「招標妥」服務,該計劃為業主組織就樓宇維修工程提供支援服務,並透過電子招標平臺,招聘認可人士及合資格註冊承建商,以進行樓宇公用地方的維修工程,務求以較公平方式讓業主選擇承辦商。 若懷疑大廈有「圍標」事件發生,亦可向坊間的不同反圍標平臺,以及官方的競爭事務委員會投訴,以保障自身權益。 為鼓勵樓宇業主籌組法團以進行樓宇維修工程,若申請人的法團註冊證書於申請期限之前的12個月內簽發,而其第三輪2.0行動申請亦獲批《原則上批准通知書》,申請人可獲籌組業主立案法團資助港幣$3,000。 如樓宇亦符合參加「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的申請資格,申請人可同時作出申請。 惟相關消防工程項目不能與2.0行動的批准工程項目重複。

由於一般涉及樓宇維修的費用往往動輒要每戶支付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這突如其來的負擔的確會對一般家庭在財務上構成一定壓力。 香港地少人多,不少市區用地已發展超過半個世紀,樓宇老化及維修的問題已不是新鮮課題。 但近幾年論及樓宇維修這課題便必然令人聯繫到一些不法勾當,而坊間亦每每給「維修」與「圍標」劃上等號。 由民政總署特設並由律師、會計師、測量師、工程師、物業經理等專業人士組成的顧問小組,為業主/法團提供專業意見,以助解決爭議。 由香港和解中心或香港調解會安排認可調解員提供最多15小時的免費專業調解服務,協助雙方就爭議達成和解協議,省卻因採取法律行動而招致的開支和時間,迅速和有效地解決爭議。

樓宇維修: 樓宇復修計劃

經市建局和外展隊協調,我們在理解梁女士的情況後,並因應旺角豉油街安置大廈的升降機具有無障礙設計,便決定安排一個面積較大、可供四人居住的單位,讓她和丈夫2人在8月底入住,作為其大廈升降機在工程期間的臨時居所。 為照顧受影響居民的出行以至日常起居,政府預留約2.88億元的撥款予市建局,在籌劃優化升降機計劃時,推展以「地區為本」的社區支援和外展服務。 面對樓宇維修,業主們一般會關心和擔心維修費用是否合理和用得其所。 一旦通過樓宇維修的決議,屋苑內每位業主便有支付相關維修費用的責任。

  • 參加2.0行動和招標妥服務的西環金陵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周先生和前祕書林女士表示,其大廈樓齡約60年,大部分業主是長者,當收到強制驗樓法定通知時,一度感到不知所措。
  • 「年紀大,機器壞」,人越年長越需要定時進行身體檢查,樓宇亦然。
  • 計劃有不同的貸款及資助項目,業主只須填妥申請表格,便能作出多項申請,以便進行樓宇及窗戶的修葺工程。
  • 由大廈法團聘用的註冊承建商已移除簷篷邊及底部的鬆脫批盪,並按屋宇署指示於簷篷底部豎設防護措施,以進一步保障公眾安全。

為此,市建局夥拍東華三院統籌及提供人性化、一站式的社區支援和免費外展服務,涵蓋出行、復康、社交以至送遞膳食和日用品等不同需要。 最近曾有媒體報導指出,房屋署的標準價目「天書」可作為計算私人樓宇維修工程的價位參考。 但市民必須瞭解上述的房屋署「天書」所針對的工程,其性質與私人樓宇維修項目存有根本性的差別,就此,香港測量師學會工料測量組早前已撰文闡述過,在此不贅。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透過分析約400個由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三年完成的“樓宇更新大行動”樓宇維修工程項目費用,設立了“樓宇維修成本數據庫及估算器”。 按部門人員要求,該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已即時安排承建商於有關位置豎設臨時保護措施,並將於未來數日移除其餘可能鬆脫的部分,以確保公眾安全。

樓宇維修: 申請表

而樓宇在「公用地方維修資助」及/或「強制驗樓資助計劃」下的資助金額/資助上限,亦會因應樓宇於參與第三輪2.0行動下獲批准的自住單位業主的數目而按比例下調。 屋宇署會連同市建局和民政署,加強支援法團或業主,包括針對仍未委聘註冊檢驗人員的樓宇,會主動接觸有關法團和物業管理公司,提供資訊、協調、技術和財政支援,並會合辦地區講座和加快處理2.0行動的申請。 除了樓宇公用部分外,市建局亦透過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涵蓋私人單位內的維修費用,為合資格的申請者提供津貼,做好單位內部結構上的維修保養。 該計劃獲政府注資20億元,市建局已原則上批准約7,500份申請,已發放或已承諾發放的金額約3.2億元。 【大紀元2023年0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香港近期發生多宗舊樓石屎剝落事件,引起市民關注舊樓維修問題。

如有需要,部門會安排先由政府承建商代業主進行緊急維修工程,再向業主追討相關費用。 至於仍未委聘註冊檢驗人員的900幢樓宇,署方知悉其中約150幢為已參加樓宇更新大行動2.0計劃的第一類別樓宇,會向有關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發出警告信,要求盡快委聘註冊人員進行檢驗工程,並於一個月內交待進展或確實工作計劃。 樓宇與人一樣,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樓宇欠妥狀況並做好維修,以保障住戶和公眾的安全。 樓宇維修2025 保障樓宇安全是發展局的工作重點之一,透過執法、支援及宣傳推廣,多管齊下幫助市民構建安樂窩。 今次,發展局及屋宇署的同事分別介紹樓宇復修計劃內容及保障樓宇安全的工作,而市區重建局亦會訪問曾受惠資助計劃的業主。 屋宇署強制樓齡達30年或以上私人樓宇驗樓,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政府通過市區重建局為有需要業主提供財政和技術支援,署方也會繼續加強宣傳教育,提醒業主定期檢查樓宇及適時安排維修,以保障自身和公眾安全。

樓宇維修: 業主的責任

抵押方式包括提供彌償人,簽立一項在港物業的法定押記或提供本港一家持牌銀行簽發的保證書。 樓宇安全是居民,以致社會安全的先決條件,然而今日的「石屎雨」反映樓宇老化問題有跡可循,惟現行措施是否足以確保樓宇的安全? 樓宇維修 政府必須正視這些舊式樓宇結構老化的危險性,嚴懲視物業安全如無物的業主,並強化物業的定期保養工作,釋除公眾安全疑慮,構建高齡物業的「健康身體」。

樓宇維修: 申請DBS Black Card簽賬滿$5,000,即換取臺灣來回機票!

目前樓宇維修工作主要屬反應性的「修正性維護」,透過糾正問題,讓設備恢復至正常狀態,然而卻存有頭痛醫頭,見爛補爛的問題,不利長遠的持續發展。 樓宇維修 若物業保養得宜,結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工程的維修費用也大幅減少。 關於私人樓宇維修市場的價格資訊,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於2012年曾對一部分樓宇維修工程作研究,並有發佈過有關價格範圍供市民參考。

樓宇維修: 服務統籌主管Care Organizer (職位編號:CO-SCC-HCS)

業主組織或業主只需要為其大廈或個別單位將進行的維修工程提交一份簡易申請表格,市建局就會按照相關的資格、樓宇狀況及需要,提供適切的技術及財政支援,免卻業主組織或業主需就各項資助服務提交個別申請。 市建局相信重新組合服務及簡化有關申請流程,有助鼓勵及順利展開維修工程。 妥善保養及維修是大廈業主的責任,市建局希望透過優化復修計劃,積極鼓勵業主為樓宇進行適時維修及保養工程,以改善樓宇安全及環境衛生,有效延長樓宇的使用期。 我們明白業主之間要協調大型維修工程殊不簡單,因此政府在過去五年撥出超過190億元,推行多個維修資助計劃。 發展局助理祕書長(屋宇)黃朝揚表示,計劃涵蓋強制驗樓訂明工程,例如外牆等公用部分、排水系統、消防系統、升降機,更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單位內維修工程的資助。

樓宇維修: 大廈大維修 政府資助申請攻略 (多表比較)

就今日筲箕灣道33至35號麗灣大廈有石屎剝落,屋宇署接獲警方通知後隨即派員視察,發現筲箕灣道行人路上方的樓宇2樓底部有約600毫米乘600毫米的石屎/批盪剝落,大廈整體結構沒有明顯危險。 同時,屋宇署會在民政事務總署和市區重建局的協助下,邀請其餘合資格樓宇申請2.0行動,為有心早日遵辦通知的樓宇提供支援。 目前強制驗樓通知期限已屆滿而尚未遵辦的樓宇約2,700幢,發展局和屋宇署就此制定行動策略。 若無合理解釋及進度欠佳,視乎個別情況,署方會發出警告信,並在今年年底前向法團或有關業主展開檢控程序。 梁熙介紹,該行動首先會針對區內樓齡達40年以上的「三無大廈」、其次是已收到驗樓令但未完成修葺的大廈,透過紅外線科技為大廈外牆結構進行「快測」,檢查外牆是否存有中空或裂痕等風險,若發現有風險會通報相關部門進場處理。 事發於昨日上午約8時,新興大廈面向彌敦道的一樓石屎簷篷,一片約50釐米乘30釐米面積石屎批盪突然剝落,墜落在對開便利店出入口與巴士站的行人路上,部分石屎大如拳頭,幸未有擊中途人。

樓宇維修: AXA安盛「卓越」豐盛優居樂保險計劃 – 計劃A

至於書面查詢,如當局無法在10天內向申請人作出實質回應,便會先作初步答覆。

樓宇維修: 大廈維修 貸款逾5萬需抵押

他們第一階段目標是檢查55幢大廈,由於剛開始數日屬起步階段,截至昨日暫時已檢查5幢大廈,預計其後進度會加快。 在經過檢查的5幢大廈中,已經發現兩幢有危險,包括石屎簷篷出現變形或剝落,將通知屋宇署跟進。 屋宇署發言人強調,業主有責任確保其樓宇安全;而適時維修和保養私人樓宇是業主的基本責任;若因樓宇失修而導致他人財物損失或人命傷亡,業主有機會負上民事法律責任。 市建局2019年與政府合作推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23日)在網誌指,市建局在2019年和2020年先後推出兩輪申請,合共收到約2,000份申請,涉及約8,200部升降機。

樓宇維修: 香港工程師學會籲正視樓宇維修

香港測量師學會一直強調聘用合適專業人士處理樓宇維修的重要性,以維護業主利益和確保工程質素。 由於過往一段時間常有不良維修個案的報導,個別個案更是涉及刑事成份,業主縱使聘得專業顧問公司,亦往往半信半疑,希望尋求第三者意見,嘗試認證相關工程費用的合理性。 學會鼓勵市民及早為居住大廈進行日常保養,例如透過目視檢驗,如果找到有潛在危險的石屎,應儘快尋求合資格的檢驗人員檢查;如果涉及樓宇結構問題或石屎剝落,應儘快聘請專業結構工程師評估樓宇結構有否即時危險,並作出相應修葺。

樓宇維修: 樓宇安全

她表示,香港現存很多舊樓也是有相同石屎簷篷設計,日久失修再遇上雨季及風季極端天氣,情況只會更差,加快舊樓維修真是刻不容緩,否則市民真係要「行騎樓底戴頭盔」。 她建議特區政府參考新加坡現行驗樓政策,超過20年的樓宇每7年驗外牆一次,所有樓宇每5年驗主結構一次。 畢竟樓宇維修涉及專業範疇和服務,專業的規管在控制行業的質素實為重要。 奈何市場上的服務提供者實是良莠不齊,致令服務質素參差,令市民權益受損及可能對部分專業人士失去信心。 合資格樓宇可同時申請「公用地方維修資助」及/或「強制驗樓資助計劃」的資助,讓樓宇內非自住業主獲得相關資助。 自住業主在獲批上文(a) 資助後,該自住單位於是次工程不會再獲上述兩項支援計劃的資助。

他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處理舊樓安全問題已刻不容緩,政府應因時制宜,盡快透過官商民協作模式處理全港舊樓問題,如早前他與民建聯港島東團隊聯同香港驗樓師學會,義務協助舊樓業主為大廈檢測外牆的「掃雷行動」,已經在港島東區開展。 樓宇維修2025 江玉歡直言,政府相關部門在舊區重建及維修方面一直被人詬病「嘆慢板」。 雖然過去數年疫情問題對「強制驗樓計劃」造成影響,但如本月初旺角道發生冧石屎的寶安大廈,屋宇署早於2014年已向其發出強制驗樓法定通知,但至今9年仍未完成維修,所以不能算在疫情影響頭上。 樓宇維修 不少人認為,與其不斷投放資源為高樓齡的大廈檢修,倒不如直接進行市區重建,將破舊失修的樓宇重建成符合現代標準的新式樓宇。

學會估計到2046年,超過30年樓齡的樓宇將超過4、5萬幢,如果業主不正視維修問題,將會有超過2萬幢樓宇屬失修。 上述計劃當中的樓宇安全貸款,主要協助業主繳付改善樓宇結構、外牆安全、消防安全、屋宇裝備、清拆違例建築物等維修支出。 樓宇維修 有學術研究反映,在沒有任何誘因情況下,大部分業主不願出資檢修樓宇。 筆者樂見政府目前已提供更多財政支援及專業的支援服務協調驗樓工作,以「樓宇更新大行動2.0」為例,本年度已開展第三輪,並降低申請門檻,以惠及更多樓宇,相信有助提高業主驗樓的動力,履行其責任,並加快舊式樓宇復修的進度。 妥善保養物業是業主的基本責任,但部分舊樓業主無法承擔龐大的驗樓開支,或欠缺法團組織相關驗樓工作,導致有業主未按法定要求在指定時間內完成驗樓。 最近石屎兩度剝落的寶安大廈其實早於2014年已收到強制驗樓的通知,惟相隔足足9年,至今年3月才提交驗樓報告。

宜先「貨比三家」避免圍標陷阱 由於整幢大廈維修開支動輒逾億元,成為不少工程公司眼中的肥肉,過往更曾有管理公司員工因收取利益協助「圍標」,最終被定罪判囚。 若業主有意購入即將維修的大廈單位,宜先瞭解各份維修標書,比較不同承辦商的出價及工程內容,大約計出要支付的維修費範圍。 若申請人提供所有必需的輔證文件,清拆僭建物的貸款申請一般會在遞交申請後兩個星期內得知申請結果或進展。

樓宇維修: 樓宇保養得宜壽命 可達100年

在綜合計劃下,業主只須填妥該計劃的一套申請表格,便能作出多項申請,以便進行樓宇及窗戶的修葺工程。 建築物預防性維護工作的優勢獲得全球肯定,惟定期的保養可能拉高成本,且技術含量高,導致使用率有限。 鑒於過去試點計劃具成效,筆者也建議政府可擴大預防性檢修策略至其他「中年」樓宇,以收集更多數據,對於三無大廈等更可提供設置的補貼資助,保障香港樓宇的安全。

樓宇維修: 工程師學會籲正視樓宇維修

警員到場圍封涉事路段,並通知大廈負責人及相關部門跟進處理。 樓宇失修是香港存在已久的問題,隨著樓宇老化,石屎剝落、窗戶墮下等個案時有發生,對居民和普羅大眾的安全構成威脅,而業主亦要負上沉重的責任。 然而,部分大廈只有一部升降機運作,或大廈內每樓層只有一部升降機能抵達的情況,對居民出入將會造成不便。

他指出最近多宗石屎剝落事件都是石屎表層剝落,雖然未有即時結構危險,但對途人和屋宇使用者都會構成危險。 樓宇維修2025 若一直惡化下去,會造成鋼筋生鏽、膨脹、迫裂石屎,令石屎終有一天無法承受自身重量而墮下,室內室外都會發生。 最後,不論大家打算申請哪種貸款,均應先清楚瞭解當中維修費用,大家可翻閱大廈會議紀錄文件作了解。 另外,市建局亦有提供「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派專人詳細評估各大廈的維修成本,並舉辦講座,向業主們講解及提供維修資訊。 此外,政府提供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津貼最多$40,000,申請人需年滿60歲並且為業主,同時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又或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見下圖)。 申請人必需是私人樓宇的業主,包括居屋及已自置公屋,每個單位的貸款額上限$1,000,000。

現有法例規定若業主沒有合理辨解而不遵從強制驗樓的通知,經定罪後可被判罰款港幣5萬元及監禁1年,惟過去罰則過輕,且成功檢控次數有限,使公眾輕視後果。 過去半個月,九龍區多幢大廈石屎相繼剝落,擊毀多架汽車,傷及途人,其中旺角寶安大廈經政府檢驗後數日再有石屎剝落,政府檢驗成效成疑。 30年以上樓齡的大廈存在各種老化問題,天台滲水、外牆剝落、結構出現裂縫等「症狀」常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如沒有得到適切的處理,將會造成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後果,危害社會安全。 樓宇維修保養週期須視乎每幢樓宇的個別情況(例如樓宇用途、等級及狀況)、使用者的期望及負擔能力而定,並因應某些特殊情況和預期達致的水平而作出調整。 但對於涉及住戶及公眾安全或衛生的重要項目的維修保養週期,或一些法定要求的檢查及測試,其保養週期則不應延長,例如外牆飾面、消防安全設施、消防裝置及設備、電力及電梯裝置等等。 民政總署透過製作電視宣傳短片、派發專題單張以及舉辦樓宇維修講座,就大廈管理及樓宇維修進一步加強公眾教育,鼓勵業主維護自己的權益,積極參與法團業主大會及樓宇維修工作,並遵照《建築物管理條例》的規定聘請工程顧問及樓宇維修承辦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