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最有驚喜的是和記電訊香港(0215.HK),累升近27%,主要與集團業績表現較預期理想有關。 他又強調,全球疫情蔓延帶來很多挑戰,但同時產生不少機會,長實仍處於「收購模式」,繼續在香港、中國及全球各地尋找更多潛在收購機會,收購目標主要考慮到利潤及質素,希望可以提高持續收入,目前正有1至2個項目正在洽商。 他又提到,近期收購的安達臣道地皮的利潤是近兩至三年來最健康的資產。 2015年6月3日,長和完成整合原有長實及和黃旗下房地產業務,並完成分拆長實地產(長江實業集團前身)於港交所上市。 根據重組計劃,長和股東以持有一股長和獲發一股長實地產的比例持有長實地產股權,長和及長實地產成為兩間獨立上市公司[7]。 業績上,長和去年基準收益總額4,453.83億元,按年升10.3%;純利334.84億元,按年升14.9%,撇除兩個年度之一次性影響,普通股股東應佔基本溢利按年增加30%。
- 長和也是一間有穩定派息紀錄的公司,派息率相對較高,吸引不少投資者關注。
- 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長實於香港樓市表現受疫情影響,期內香港物業銷售收益大減七成,但因內地物業銷售收益大增7倍對衝相關損失,令整體物業銷售收益增19.6%至90億元。
- 至於電能股價於近期交易有走弱情況,暫未能確定49元會有支持。
- 不過,在疫情下飛機租賃業務及英式酒館業務分別利潤倒退或錄得虧損在所難免。
- 不過亦要留意,長實在完成上述公用資產收購計劃後,保證新增利潤9.1億元會全部分派作股息,2021年每股派息將因而回升至2.046元,較2020年每股派息1.8元增長13.7%,以此計算,息率將回升至4釐樓上。
長實指,儘管Horizon Hotels 長和分析2025 & Suites以長租住客為主,得以保持其入住率,但2019冠狀病毒疫情對旗下海逸君綽酒店、海逸酒店及集團所有其他酒店的業務造成嚴重打擊。 物業租務方面,上半年物業租務收益為31.69億,按年下跌11%,原因包括疫症及原先租予Greene King的零售物業自2019年10月起納入英式酒館業務。 電訊業務方面,CKH Group Telecom稅前溢利跌28%至77.77億元。
長和分析: 電能派息有望增加
公司深化 長和分析2025 AIoT領域的佈局,未來在AR/VR、無人機、智能家居等泛 IoT領域或迎來高速成長。 2021年手機鏡頭出貨14.4億件,同比減少5.9%,手機攝像模組出貨6.7億件,同比增長13.6%。 由於手機攝像頭行業降規降配,公司手機鏡頭價格承壓,拖累了光學零件的毛利率。 公司積極推動產線流程優化、提升產線自動化水準,帶動手機攝像模組毛利率同比提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攝像頭降規降配的影響。 長和分析 馬達業務方面,目前觸控馬達主要分為轉子馬達(ERM)、線性馬達(LRA)和壓電陶瓷馬達。 線性馬達相比轉子馬達具有明顯優勢,線性馬達分為Z軸和X軸線性馬達。
長江和記實業遍佈全球零售組合涵蓋保健及美容、超級市場和電子消費品等,在全球 28 個市場設有約 16,300 家線下及線上店舖。 長建最近亦有回購動作,在12月24日宣佈以每股8.8378美元(約68.93元)回購1.31億股,佔已發行股份4.94%,總價值11.58億美元(約90.32億元)。 不過,有關回購其實是因為長建2016年2月向OVPH Limited訂立股份認購協議,故並非一般在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長和分析: 陳政深:長和財力雄厚 未來復甦更快
長實派末期息1.79元,上年同期派1.46元;連同中期息,全年派息2.2元,按年增長0.4元或22.2%。 當中赫斯基錄得歷來最差表現,李澤鉅表示,赫斯基令集團應佔溢利按年減少61億元,赫斯基亦削減派息九成。 雖然這三個職位都源於企業對數位轉型及運用資料的需求,但他們彼此滿足需求的方式略有不同。
- 2015年10月7日,長和旗下長江基建計劃和旗下公司電能實業合併,把原有1.04股和派發5港元股息,分別提高至以1股換取1.066股長江基建股份,和派發7.5港元股息,原因是受到投資者提出意願[12]。
- 業績大走樣,主要因為酒店業務受疫情拖累,收益蒸發96%至3,300萬元,而透過收購Greene King而新設的英式酒館業務,因英政府規定酒吧及餐廳強制關閉而產生重大經營虧損,金額高達19.38億元。
- 但考慮到股價已接近近期高位,建議如果想入市的要注意風險管理,未必有太大潛在升幅,有會於58元附近已有阻力。
- 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持續提升,2021年研發費用率達到 7%。
-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債務問題今年爆發,市場過度悲觀,已經price in了最壞的情形。
- 另據招商證券的調研,美團和大眾點評在茶飲中管道佔比不足5%。
- 長和主席李澤鉅直言,全球疫情對經濟帶來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峻衝擊,赫斯基能源、零售表現最受影響。
通過收購東陽精密,公司有望受益於其在更高毛利率的A客戶非手機金屬結構件的良好客戶基礎,提升結構件整體收入和盈利能力。 公司創辦人為李嘉誠,董事局主席為李澤鉅,聯席董事總經理為李澤鉅和霍建寧,副董事總經理分別為甘慶林、陸法蘭、黎啟明和葉德銓。 在2015年3月18日,原有長江實業(長實)股份撤銷港交所上市後,換取該公司上市[3],同時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4],業務在香港和全球經營港口及相關服務、零售、基建、能源以及電訊[5][6]。 瑞信3月時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去年下半年英國及意大利市場有所改善,歐洲正在復甦,相信有關情況可持續至今年,預期英國EBIT將恢復正增長。 長和分析 零售業務方面,歐洲市場穩健增長,中國市場或將於下半年有所復甦,將長和今年盈利預測下調6%,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由74元降至71元。 能源業務方面,他表示難以預測的原油市場前景,營運將無可避免受壓,而港口、零售部門核心業務,要維持原有盈利能力,將繼續面對相當挑戰。
長和分析: 分析長、資料長、數位長有何區別
全球能源轉型是未來的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的市場前景很大。 長期來看,光學與聲學器件都將隨汽車的“客艙智能化”趨勢而迎來廣闊的應用空間。 與龍頭車廠合作,成為其供應商,複刻他們成為蘋果供應鏈的過程,將成為舜宇和瑞聲的新故事。 長和分析2025 AR/VR產品方面,2021年實現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122%,收入佔比達到3.6%。
屈臣氏於香港、臺灣、菲律賓、泰國和印尼等多個市場繼續與歐萊雅合作展開「延續美麗回收計劃」,顧客可以在屈臣氏店內回收護膚和美妝容器,包括粉底瓶、護膚品和脣膏空瓶等,短短一年內就回收了近20萬個容器。 屈臣氏與Kenvue在亞洲發起「綠色微笑」活動,鼓勵顧客在購物時與我們一起支持環保。 於臺灣屈臣氏,Kenvue將為每位購買其可持續產品的顧客種植一棵樹;另外,於印尼屈臣氏,顧客購買可持續產品後,屈臣氏將協助拯救一隻海龜;在泰國,屈臣氏顧客能夠通過遊戲學習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並有機會與網絡紅人一起參加海岸清潔活動。 長和分析2025 例如,在2021年9月回購時,最低價格為港元50.600,回購股數高達4,024,000股。 在2022年11月和12月,長和回購價格的範圍比較狹窄,價格差距不大,回購股數也相對較小。
長和分析: 基建
收益總額達到457,229百萬港幣,較2021年的445,383百萬港幣有所增長。 同時,EBITDA總額和EBIT總額分別達到142,132百萬港幣和78,261百萬港幣,相比2021年分別增加了7%和13%。 上半年,英國投資組合共錄得11.22億元溢利貢獻,按年升33.3%;因應配電網絡的規管重設,澳洲投資組合的溢利貢獻由6.63億元減少至6.3億元;而港燈(2638)為集團提供2.94億元溢利貢獻,增8.5%。 上半年集團來自營運的資金流由25.25億元增至25.7億元。 另外,長實近期在業務上亦有大動作,上月底公佈計劃出售飛機租賃業務,包括持有的125架飛機,總代價約332億元,預期出售交易產生的利潤總額約為13億元,出售所得款項淨額擬用作一般營運資金用途。
長和分析: 收購聯合船塢不影響大局
抖音本地生活2021年GMV完成100億元,2022年本地生活GMV預計可以達到700億+,以60%核銷率計算,實際的GTV(訂單核銷總額)大約只有470億元。 抖音GTV(總交易額)半數來自到餐,到餐、到綜和酒旅的比例約為5:2.5:2.5。 美團本地生活收入品類結構均衡,到綜收入不斷提高,預估GTV到餐、到綜和酒旅的比例為3:5:2。 長和分析2025 中國官方沒有披露秦剛被免職的原因,但仍保留其國務委員的職務。 中國國務院官網已更新秦剛的資料,其簡歷刪掉了外長的職務,顯示為「現任20屆中央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是5名國務委員中的最後1個,秦剛被免去外長職務,並由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前外長王毅回鍋擔任外長。
長和分析: 業務
長江基建(1038.HK)直至2022年6月30日的6個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達44.09億港元,按年增46%。 集團指增長主因是由於於英國業務於去年同期受到非現金遞延稅項相關支出的負面影響。 2015年1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宣佈將進行業務合併和重組,最終資產將分拆為兩個以開曼羣島為註冊地的新公司,分別為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長和)和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長地),在香港上市。 集團公告表示,新冠疫情導致飛機租賃行業的範式轉變,風險與回報動態變得不穩定且難以預測,行業內為減輕波動而出現更多整合及併購活動。 集團飛機租賃業務經內部整合後,認為是項交易乃疫情中退出飛機租賃行業並加強戰略重點的時機,而出售可釋放飛機組合的相關價值並變現理想收益,從而為股東創造價值。 事實上,大行亦普遍較看好長和,瑞信報告就預期長和核心業務經營於下半年有所改善,特別是港口及零售業務會復甦,故將其今年度盈利預測上調3%,預測市盈率為6倍,股息收益率5%,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74元。
長和分析: 整體表現不錯・地產業務
長江和記實業的基建部門業務組合多元化,當中包括能源基建、交通基建、水處理基建、廢物管理、轉廢為能、屋宇服務基建及基建相關業務。 「一號仔」近期股價表現跑輸大市,今日﹙6日﹚收報50.9元,岑智勇認為,其業績並非令大失所望,而業務組合亦較長實好,股價落後大市,目前仍呈「三角爆邊」走勢,相信向上突破可見58元水平。 不過,一旦市場看淡長和,向下「爆邊」的話,相信股價可低見47元,甚至直逼3月的「疫情底」,即45.05元。 2018年7月4日長和斥資24.5億歐元(約222.46億港元)現金向VEON收購意大利電訊合資公司Wind Tre餘下50%權益,截至2017年12月31日,Wind Tre集團擁有合共約2950萬名流動電訊客戶及270萬名固網客戶。 以客戶數目計算,Wind Tre集團目前是意大利電訊市場最大的流動電訊營運商。 2018年6月13日長和長實、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合組財團,擬以每份合訂證券11澳元的現金代價,較昨日收市價8.27澳元溢價33%,收購澳洲天然氣管道經營商APA Group,交易涉資約130億澳元,摺合約770億港元。
長和分析: 【長和系業績】上半年失色 分析:長和業務較佳 惟併購之路崎嶇
不過,除了提倡採用更新、更數位化的方式解決業務問題之外,數位長的角色在不同的組織中,也可能意味著不同功能。 IT產業正經歷高速變化,對IT領導階級的職位來說,也是如此。 許多組織都將數位轉型視為首要任務,產業也在資料分析上經歷大規模革命,各公司紛紛設立新的管理職位,從事原本可能交由資訊長(CIO)負責管理的職務。 在新設的「長」字輩主管中,最熱門的職位是資料長、分析長和數位長。
長和分析: 企業瘋轉型 如何判斷組織是否需要數位長
與此同時,優秀的分析長(CAO)希望確保他們使用的資料正確,且良好的高品質。 長和分析2025 「要讓組織瞭解其中牽涉的資料管理專業知識應該非常困難,」Cerilli表示。 「我曾見過有優秀的分析師加入尚未準備好資料的組織,最終感到沮喪、並離開組織。」這就是為何有些分析長他們希望是資料管理的最高負責人,也是為什麼某些專家建議應該由一名主管統一負責資料長及分機長的工作。 現今公司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新管理職位,旨在讓組織往資料導向及數位化的方向轉型。
長和分析: 長和系業績分析|港燈電力投資錄2.98億元溢利 英國及澳洲溢利均上升
若要從長和和長實兩間公司作出投資選擇,岑智勇傾向「一號仔」長和,他認為現時市場熱炒新經濟股,而長和擁有電訊業務,「摱車邊」算是有新經濟概念。 不過,儘管長和的資產及業務分佈不同國家,但基於疫情影響下,「去到邊都瀨嘢」。 光學模組業務發展穩健,目前已經進入中低端市場,並開始突破中高端市場。 2021年光學業務收入23.89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46.2%;毛利率為17.2%;同比下降1.6pct。 馬達業務主要由A客戶貢獻,產品規格升級放緩致ASP下滑壓力仍存;安卓橫向線性馬達逐步為旗艦機採用,且開始向中低端滲透,公司預期22年出貨量翻倍增長,對馬達業務整體成長貢獻有望逐年抬升,但短期或難顯著改善馬達業務整體表現。
長和分析: 目標價由74元降至71元
不過就提到長實作為地產股,要留意香況有機會第3季己至第4季作加息,這會影響潛在買家入市考慮,有機會對根市構成影響。 對於未來股價走勢,長和方面:聶Sir指出受大市表現拖累狀況,但股價波幅範圍不算太大。 假如對應52周低位是48.8元,今日收市51.4元相差不太大。 再對應高位52周的60.45元,整體波幅一年是20多百分比。 為了響應世界自然保護日,長和 (00001)
不過亦要留意,長實在完成上述公用資產收購計劃後,保證新增利潤9.1億元會全部分派作股息,2021年每股派息將因而回升至2.046元,較2020年每股派息1.8元增長13.7%,以此計算,息率將回升至4釐樓上。 長實集團會向李嘉誠基金會發行3.33億股份作支付,每股作價51元;而為了抵銷發行新股對股東的攤薄效應,長實將以相同作價向公眾回購同等數量股份,若未能全數回收股份,則會在市場上按不超過要約價水平進行回購。 【港股分析・長和系】長和系又有新動作,長實集團(1113.HK)週三(14日)晚上宣佈,就早前公佈的股份回購計劃作出調整,將回購的股份數目上限由原來的3.33億股加碼至3.8億股,相當於長實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0.29%。 至於以收息角度,4隻股份息率相若,都是4至5釐左右,不過若論長線派息穩定性,當然是選已連續24年增加派息的長建。 總括而言,長和系四大藍籌股中,以拓展業務的積極性而論,當以長實最為進取,回報表現亦相當顯著,如剛完成出售的飛機租賃業務,總計過去七年除稅後的投資內部回報率近雙位數字。 事實上,即使在港股表現同樣欠佳的2021年,長實、長建和電能全年仍能錄得兩成至三成的升幅,只有長和是微跌作結。
先講長實,疫情持續情況下,集團營業額按年倒退按年倒退17%,至242.6億元。 不過,在疫情下飛機租賃業務及英式酒館業務分別利潤倒退或錄得虧損在所難免。 長和分析 電能方面,聶Sir指同屬公用股,但現時看其股價表現,長建會較為吸引。 至於電能股價於近期交易有走弱情況,暫未能確定49元會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