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左看,蠔湧及匡湖居遠景卻在眼前,想起了伊麵及GiGi曾住在那裡,一時忘卻了右邊看似搖搖欲墜的大石。 走了一會,轉入一片小樹林,到了去花心坑的支路,見到指示牌的「花心」二字,又想起了伊麵。 這支路是麥徑第四段本段的最後退出點,如繼續前行,下一個退出點將會很遠。
麥理浩徑第四段需要急升馬鞍山,是麥理浩徑難度最高的路段。 但辛苦換來的是精彩的自然風景,包括雄偉的馬鞍山、廣闊的昂平高原及湛藍的西貢海。 由黃竹洋方向的馬路上行,然後在分支右轉,走至黃竹洋村前左拐踏足山徑。 由石級上走,時而山徑,時而水泥梯級,不斷攀升至馬鞍山之南脊,途中可仰視其高峻巍峨的山勢。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幸好能見度其實還好,而且溫度下降了不少,令我降溫! 其實這段路十分舒服,下山的路是天然斜坡也是輕鬆。 一直走到大金鐘前,隊友說看著黑漆漆的大金鐘帶點雲霧,感到山的神聖..excuse me..我反而覺得有點敬畏,不敢長期看著它…因為有一種,會被它吞噬(?)的感覺。
依循麥徑的路段都不用強登山巔,只會在山腰處過。 落馬鞍山的小徑經修葺後,變得安全易走,大可以放懷欣賞西貢及沙田的美景。 衛奕信徑的第四段則自井欄樹至沙田坳,由南到北,跨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的西部。 另外一條貫通馬鞍山及西貢的馬鞍山郊遊徑,由馬鞍山村出發,經昂平高原,到西貢大水井為止。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行至茅坪的十字路口,前方有片草地,入面有個小涼亭,可作休息。 茅坪是另一個中途撤離點,轉左可往西貢的北港,沿北港路行出西貢公路,全程約2.5公里,大部分是落斜;而轉右則往梅子林,之後可以沿梅子林路行出馬鞍山的富安花園。
麥理浩徑第四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走過一段丘陵後,復又上走,到達麥理浩徑第四段的終點飛鵝山道。 遊人在此需續走第五段或乘的士離開,又或沿飛鵝山道下走至新清水灣道離開。 離開昂平,繼續沿麥徑走,很快就行到一處路口,那裏有地圖及指示牌,轉左可以落西貢的大水井,約行1.5公里的山路,就會落到馬路,但離西貢市中心都尚有一段路程。 由這個位置到茅坪的路並不辛苦,上落不多,路上可以望到白沙灣泊滿遊艇的風景。 水浪窩是麥理浩徑第3段及第4段的交接點,位於西沙路上,交通方便。 行山人士可以在沙田市中心乘搭九巴299X或者在烏溪沙港鐵站搭九巴99,然後在水浪窩下車。
- 後來相遇時,便知道應該是在起點見到的那兩位男士的隊伍,他們說以往參加毅行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完成,很快他們便拋離我們了,我不禁想,這就是二十四小時的速度呀。
- 蛇看到我們,就像正在橫過馬路的人,停下來觀察我們,然後牠打退堂鼓退回草叢讓路,我們也趕緊離開。
- 此段由西沙路企嶺下出發,上馬鞍山後再落昂平,過茅坪後再上水牛山,最後經「萬裏長城」到達終點基維爾營。
- 及後,我們走進了迷霧,殿後的師父說在後面用頭燈照著我們,會看到有氣流經過我們,甚是迷幻!
- 麥理浩徑第七段嘅賣點就係可以同時穿越兩座山啦。
- 昂平也是體驗滑翔傘的勝地,在風向及風速合適的時候,你可看到很多滑翔傘愛好者從陡峭的斜坡起飛,翱翔天際。
但其實飛鵝山除了是情侶談心的勝地外,亦是晨運客熱點;對遠足人士來說,飛鵝山更是一個富挑戰性的地方。 飛鵝山高602米,由於外形似金鐘,所以又稱金鐘山。 要登飛鵝山,最便捷的方法是乘車沿飛鵝山道直達東山,然後經象山,再上飛鵝山。
麥理浩徑第四段: 彎曲山行山丨交通
此外,麥徑更於2016年獲得國家地理頻道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路線之一。 馬鞍山郊遊徑的起點為馬鞍山郊野公園管理站,附近有樹木研習徑及燒烤場。 沿車路直上至馬鞍山村,可感受一下深谷中小村的寧靜。 不久便到達昂平高原,那裏四周都是美麗的草原曠野,更設有營地區。
-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 此外,麥徑更於2016年獲得國家地理頻道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路線之一。
- 山路斜度頗大且漫長,直到約海拔六百米的馬鞍山側方止(M078)。
- 於昂平瞭望臺更能俯瞰整個西貢海域,白沙灣、西貢海、牛尾海都盡收眼底,遊艇帆船像繁星般滿佈碧海。
- 由這個位置到茅坪的路並不辛苦,上落不多,路上可以望到白沙灣泊滿遊艇的風景。
第三段讓我們由西貢走到馬鞍山郊野公園,在水浪窩第三段終點橫過西沙路後便開始第四段。 第四段是麥徑裡屬於較長的路線之一,早段的路都是沿著柏油路走,緩緩上斜,經過水浪窩營地後約1.5公里便會離開柏油路開始上山(標距柱M073)。 之後上山的路比較上會有點喫力,然後便會到達位於馬鞍山及彎曲山之間的山坳。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企嶺下>大老山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返回麥理浩徑第四段,繼續行走數百公尺,便會找到地圖與路標。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沿著馬鞍山郊遊徑走,便可到達大水井村,大水井古道(茅坪古道)正是由此開始,連接沙田及西貢兩地。 現時,多數人都視大水井村為登上昂平高原的起點。 望住馬鞍山的懸崖峭壁,繼續行石級上去,這段路樹蔭不多。
麥理浩徑第四段: 西貢市中心
老實說我不太記得上馬鞍山的那段急斜有何感覺,只記得慢慢由焗促的密林走到通爽的山脊。 剛起步幾十米便看到強颱風「天鴿」留下來的「戰績」,各種樹枝樹葉在路上不算驚奇,驚奇的是一些倒塌的小樹直接躺在路邊,行人需要繞過樹冠才得以前進。 一路上除了要避開這些樹冠,其實我亦擔心頭頂的樹會突然倒塌,雖然這個機會比較小(要倒的話前幾天也倒了)。 鹿巢山位於昂平高原的西北面,雖然並不甚高,但卻擁有全港最大範圍的石林,山上遍佈由火山岩組成的嶙峋怪石,形態多變,往往令遊人目不暇給。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麥理浩徑第四段 鹿巢山多個石林區中以鹿巢頂石林最負盛名,由麥徑與馬鞍山村路的分歧處向北的小路上引,可達鹿巢山之東峯。 當中的奇石甚多,例如是「獨木舟石」,此石又稱「龍船石」,形狀就真的如一隻陸上小舟。
麥理浩徑第四段: 彎曲山.大金鐘.昂平
後來相遇時,便知道應該是在起點見到的那兩位男士的隊伍,他們說以往參加毅行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完成,很快他們便拋離我們了,我不禁想,這就是二十四小時的速度呀。 麥理浩徑第四段 馬鞍山主峯常被視作「馬頭」,而副峯牛押山則為「馬尾」,此峯北望吐露港,眺對八仙嶺。 牛押山之四周谷地處處,險要非常,植被極為茂密原始,因此孕育了不少罕見蝴蝶。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山峯的高處,可以欣賞到不同種類的蝴蝶;當中的主角雙色蛺蝶更是十分稀有。
麥理浩徑第四段: 香港十個看星空的地方@流浪攝
上斜後,會來到一處有長凳的平臺,轉右是上黃牛山,直去則是落山,全程落斜。 行至一處離開密林的高位,山路由上轉落,路面也變成石砌的古道,如果天雨潮濕,則要小心路滑。 沿古道走,可望飛鵝山、大老山及慈雲山的景色,全是綠油油的山地。 麥理浩徑第四段 不久,落到黃湧石澗上游,乃夏天行山消暑降溫的好地方,行山人士紛紛濕毛巾洗臉。 不久,行至別號「五爪金龍」的行山徑交匯處,這個位置有個涼亭,四通八達,也是首個落山的撤離點。 馬鞍山村中有一所「鞍山探索館」,入面有間cafe,逢週末及週日營業,可以為行山人士補給。
麥理浩徑第四段: 彎曲山行山丨介紹
於昂平瞭望臺更能俯瞰整個西貢海域,白沙灣、西貢海、牛尾海都盡收眼底,遊艇帆船像繁星般滿佈碧海。 西沙路是馬鞍山郊野公園及西貢西郊野公園的分水嶺。 麥徑第四段以水浪窩為起點,初段為石屎斜路,是個不錯的熱身機會;後段主要是登山的梯級,過黃竹山,上馬鞍山及大金鐘。
麥理浩徑第四段: 交通
沿途見到馬鞍山懸崖的驚險,在其他的地方難得一見。 也許隊友想在昂平看星休息什麼的,然而我卻看到閃電!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但隊友說「你看,閃電後也沒有雷聲,代表很遠啦,沒事的」我想想後亦非無道理,便繼續前行。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 水浪窩至大水井:登上富挑戰性的遠足徑,欣賞西貢海峽的壯麗景色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臺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麥理浩徑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屬中上難度。 但始終是麥理浩徑的關係,路徑指示非常明確,而交通亦頗方便,可免去計劃行程的煩惱;而此路線沿途亦有海景及山景相伴,景色不俗。
昂平高原至茅坪這段路極為平坦舒適,此後便會登上水牛山。 由此經過數次高低上落後,再沿俗稱「長城」的石砌路徑,便會到達基維爾營地#,亦是第四段的終點。 在分岔路口上看,你會見到此路是上斜的,可能會嚇怕不少人,但其實上斜的路並不長,而且全程只是兩公里,便可抵達黃泥頭巴士總站。
麥理浩徑第四段: 全球20大Dream Trails 之一|麥理浩徑 4段 新手 行山 路線
攀登牛押山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山路崎嶇陡峭,只適合富經驗的遠足人士。 最快捷的方法可由馬鞍山郊野公園管理站出發,沿梯級直上吊手巖,再續登牛押山峯頂。 在天朗氣清的日子,更可遠望清水灣的釣魚翁;而北面的大金鐘、馬鞍山和牛押山等,顯得馬鞍山郊野公園的山巒起伏,壯麗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