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撻大訂」則是指買家在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中止交易,此時買家通常已交付樓價10%金額,這筆訂金同樣會遭到沒收。 殺訂 香港樓市2022|經濟未有重大改善,加上美國聯儲局再宣佈加息0.75釐,香港樓市持續受壓,但用家需求不減,細價盤、細單位等上車盤相對更受歡迎。 雖然發展商近年力推上車盤吸客,新盤撻訂情況仍時有出現,準買家放棄上會,不一定與樓價太貴有關。
- 成交前兩至三日,須再付樓價一成予律師樓,以找清首期尾數。
- 不少人買新樓是為了「升級」住更好,此前都會先將原有物業賣出,中間可能會有一段空窗期,需要找其他住所居住(如租樓)。
- 二手樓成交期通常在90日以內,樓市劇變的機會較低,但近年不少一手新盤設有一年或以上較長的樓花期,採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面對的不確定性極多,期間種種經濟或社會因素,都可能導致樓市變動,影響按揭申請及物業交易。
- 而且從實際操作上,陳先生可在不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下,把臨約打釐印而去成交。
陳先生表示,其後因疫情而無法到香港親身付款,又指因臺灣沒有支付寶及微信等電子支付工具,而且涉款不是小數目,故沒有要求朋友去替他「找尾數」取手錶,沒料到因此而被殺訂。 來自臺灣的陳先生表示,自己以往亦曾光顧尖沙嘴漢口道的「名人站」購買7至8隻名錶,涉及款項超過100萬元,交易過程順利。 他於2018年向店方訂購一隻已停產的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手錶,索價32萬元,他不定期向店方付款,至2020年7月共付款28萬元訂金。
殺訂: 樓宇買賣中「殺訂」?
翻查查冊文件,代理口中所指業主內部轉讓,是梁姓業主在2020年8月,以780萬元把物業轉售予另一業主陸小姐,但相關交易在簽署了買賣合約後,並沒有簽署轉讓契約,代理跟陳先生說,這沒有風險。 殺訂2025 但在簽署臨時買賣約前,代理向陳先生提及一點,單位有一宗交易進行之中,但由這只屬於業主轉讓予家人,屬於一個很正常「甩名」程序。 當時陳先生不以為意,相信代理說法沒問題,便揮筆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由於大部份買家選用建築期付款,料遭沒收5%至10%訂金,殺訂金額共約1,070萬元。 當二手物業賣方因取消交易而收回單位後,若業主因市況轉壞或其他因素而減價再賣單位,理論上是可以向撻訂的前買家再追討差價。 當然,近年樓市節節向上,撻訂重售的物業常常越賣越貴,再加上追差額涉及冗長法律訴訟,如「減價重售」的成交價並非合理市價,亦可能衍生更多稅務或法律問題。 宏安地產(1243)青衣薈藍錄一宗撻訂個案,據成交紀錄冊顯示,涉及單位為19樓A12室,實用面積203平方呎,屬開放式間隔,於本月14日以521.4萬元沽出,呎價為25,685元。 惟買家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交易再未有進展,料買家已撻定,並損失樓價5%,即被殺訂約26.07萬元。
殺訂: 爭拗3: 代理有沒有責任?
買方可透過代表律師提出交涉,看看賣方能否「開恩」給予買方更長成交期,讓您有時間周轉或採取其他方法力挽狂瀾。 無論買一手樓或二手樓,買家一般都要簽訂兩份買賣合約,包括臨時買賣合約以及正式買賣合約。 買家撻訂的實際損失,視乎他在甚麼時候撻訂、所繳的佣金,以至賣方的後續行動等因素而定。
從日常生活及理財入手,培養良好理財習慣,並要好好管理及存放稅務及入息證明文件,這對申請按揭無往而不利。 買樓是人生重要的理財決定,買家可能要面臨來自家人、朋友、伴侶等各方壓力,左右您的決定。 此外,傳媒報道、網上輿論不時大吹淡風,或使已簽署臨約的買家,在成交期內因害怕樓價下跌而感後悔,甚至撻訂。 舉例說,物業成交時的估價及買入價均為700萬港元,但成交期內若樓價下跌10%,變成630萬港元,原本計算用九成按揭上會的買家,就可能面臨估價不足的困境。 有時候,買家明明做足功能,亦準確評估負擔能力,但仍可能因樓市狀況轉變而撻訂,這對成交期較長,以及採用高成數按揭上會的買家風險更高。 殺訂 我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深入探討置業及租樓的各種細節,包括買賣入住村屋的利弊、如何善用按揭還款計劃讓你更精明地投資及為年輕夫婦的租樓建議等等。
殺訂: 香港樓市2022|連上車盤都放棄不買!隨時蝕數十萬訂金|新盤撻訂4個原因+賠償須知
另外,這款藥物之所以被命名為「AOH1996」,是為了紀念一名因神經母細胞瘤過世的小女孩希利(Anna Olivia Healy)。 殺訂2025 馬洛卡斯教授表示,當年她在實習時遇到了希利的父親,對方得知她正在研究乳腺癌,當下立即給她一筆實驗經費,希望她能夠更加安心透入研究神經母細胞瘤,「我知道我想為那個小女孩做一些特別的事情」。 目前研究團隊將其用在70種不同的癌細胞,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腦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皮膚癌和肺癌等進行測試,證實這款藥物對各種癌細胞均有效。 其他撻訂個案,包括來自信置(0083)白石角逸瓏灣8、嘉華國際(0173)啟德嘉峯匯,會德豐啟德GRANDE MONACO等,分別各錄一宗撻訂。 Airbnb 週四交易時間收低 2.55%,盤後跌幅自 6% 收斂至 0.62%,報每股 140 美元,不計盤後波動,該股今年迄今約上漲 65%。
- 簽署正約前,買家須把一成訂金轉賬至律師樓,即70萬元。
- 如果買家在簽訂臨約後市況突然出現劇變,樓市吹淡風,個個都認為樓價會大跌,多數人自然不想入市變負資產、蝕錢。
- 當然,近年樓市節節向上,撻訂重售的物業常常越賣越貴,再加上追差額涉及冗長法律訴訟,如「減價重售」的成交價並非合理市價,亦可能衍生更多稅務或法律問題。
- 假設正約和首期尾數均須託管在律師樓,買家只須用本票形式付款予賣方,再將本票託管在律師樓,便能破解同類風險。
- 無論買一手樓或二手樓,買家一般都要簽訂兩份買賣合約,包括臨時買賣合約以及正式買賣合約。
- 當然,業主有責任以市價重售單位,但二手樓買賣始終不及一手樓透明,所謂市價也只是一個範圍,這個被追收重售後差價的風險並不小。
陳先生與該名男子本週日(26日)曾同到「名人站」對質,表明可付清尾數買錶,或希望以訂金換取其他貨品,但店員表示因公司政策殺訂後無法作出安排。 陳先生和該名男子決定報警處理,惟警員瞭解後,指事件屬糾紛,沒有刑事成份,警方不會介入。 而且,就算其後陳先生真能夠提交「取消交易文件」,並把「正式買賣合約」簽回,陳先生也擔心要重新申請時,銀行是否能趕及處理;若屆時銀行未及時處理,則整個風險都需要由他自己承擔,令他感到相當徬徨。 買樓不同買菜,事前當然要詳細地瞭解物業狀況,例如是否有違法改則、僭建、業權爭議、凶宅等可能影響按揭審批的問題。 物業狀況好壞,本身與買家無關,但銀行為管理按揭貸款風險,往往對某些物業避之則吉,接手買家可能要面臨被拒按揭的後果。 緊記不要過份信任地產代理,要自行對物業做好調查,確保單位狀況妥當才入市。
殺訂: 香港樓市2022|甚麼是撻訂?
馬鞍山錦駿苑於7月底售罄,今日錄得該屋苑的首宗撻訂,涉及C座21樓9室,面積為441平方呎,售價約338.21萬元,平均呎價為7,669元。 翻查紀錄,該單位於6月23日成交,並在今日撤銷買賣協議。 殺訂 涉及單位為高座1A座33樓G室及低座B座3樓C室,同屬一房間隔,實用面積384及303平方呎,於7月1日以首輪銷售沽出,成交價為842.93萬元及630.38萬元。 至於該低座B座3樓C室,終以662.4萬元重新沽出,較撻訂前賣貴約32萬元或5%,料因兩者的成交條款有別所致。 如果買家在簽訂臨約後市況突然出現劇變,樓市吹淡風,個個都認為樓價會大跌,多數人自然不想入市變負資產、蝕錢。
殺訂: 新盤錄10宗撻訂 殺訂金額近千萬 啟德嘉峯匯佔4宗
至於數度延遲交樓的何文田傲玟,由高銀金融(0530)主席潘蘇通私人持有,早前新增兩宗撻大訂,包括第2座11樓A室及12樓A室,實用面積均為1,403平方呎,三套房間隔。 據本報統計,4月截至27日止,新盤市場錄得約17宗撻訂個案,較上月同期多出7宗,涉及殺訂金額逾2,300萬元,當中以日出康城SEA TO SKY佔10宗屬最多,佔月內一手撻訂總數逾六成,殺訂金額逾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殺訂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殺訂: 黃馮律師樓遭接管 苦主四出借錢 教你避過「殺訂」的方法|子非魚
除撻訂外,取消交易個案方面,4月截至27日暫錄約11宗,全數來自新世界(0017)大圍站柏傲莊 殺訂2025 III,由於買家可獲退訂及賠償,故不計及撻訂。 殺訂2025 居屋2020現時只剩山麗苑可供選購,尚餘889夥單位,大部份為面積291平方呎或以下的單位。 若準買家申請撤銷買賣協議,房委會就會沒收相等樓價5%或10%的訂金。 若買家為白表客,以一成訂金計算,估計損失訂金約33.82萬元;若買家為綠表客,以最少5%訂金計,估計損手約16.91萬元。
殺訂: 買家心理因素問題
警方表示週日(26日)接獲姓陳男子報案,稱在尖沙咀一間商店購買手錶,因未能到香港想取消交易取回訂金,但未能獲退款,警員調查後,把事件列作糾紛處理。 陳經理強調,在殺訂前曾希望能聯絡到陳先生,「就算嚟唔到香港,都畀埋尾數先唔好殺訂,畀咗尾數開咗單,幾時嚟拎錶都可以」。 「必買必賣」是經過買賣雙方同意下,在臨約內協定作出的附加條款,以強制規範雙方在簽署臨約後,必須履行買賣合約,但若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決定權可交由法庭裁決,解決方法之一是以足夠賠償作結。 房委會委員、民建聯柯創盛認為,社會運動和疫情打擊下,經濟前景不明朗,中低入息家庭最受影響,憂慮居屋隨時出現撻訂潮。
殺訂: 按揭計算機
有一名準買家,去了順寧道某一間車行,付了訂金並簽定合約,同樣在合約上面註明,如果車輛曾經有大撞,可以退回訂金,準買家亦覺得這樣寫,非常之安心,即時要求車行幫他過戶,但是為求安心,都預約了我們去驗車。 由於車主經由車行上會,車會會提供回扣予車行,車行可將回扣轉贈車主,藉此提供更抵優惠;但如計算每年年利率,上會價與現金價亦無甚差異。 上會分期可以「先享受,後付款」,能夠分散負擔之餘,最重要是可以依自己能力解決購車費用,先行享受駕駛樂趣。 另外,可以簡易應對的貸款,同時會增加車主的良好借貸信用記錄,對將來申請其他貸款更有利,於各項層面而言,上會比現金一次過,亦更為划算。 鑒於此次律師樓被接管的先例,買家在置業時,不妨做足「防風準備」,免受資金被凍結的風險。 據統計,柏傲莊 III 自去年8月至今,已累錄約189宗同類取消交易個案,佔已售單位總數845夥的22.3%,相關取消交易單位涉銷售總額約40.7億元。
殺訂: 香港樓市2022|新盤撻訂個案︰大角咀Larchwood
今期居屋啟翔苑於6月時曾經錄得一宗撻訂,其後重售單位火炭旭禾苑亦於7月16日錄得撻訂,涉及9樓5室,面積為355平方呎,售價為259.1萬元。 新盤市場本月截至28日暫錄逾610宗成交,較上月同期逾600宗相若,惟撻訂宗數有減少。 據《香港01》統計,7月份截至28日一手市場暫錄約6宗撻訂,按月減少6宗,涉及殺訂金額逾464.6萬元。 根據普通法的慣例,充公定金通常不會被視為一項懲罰性的賠償(penalty),因此法庭在適當的情況下,也會判處充公定金。
殺訂: 【居屋2023: 申請攻略】31/7起接受申請! 入息、資產、購買資格懶人包 (持續更新)
如果能從行為反映出來,即使本身沒有直接用把口說出來,或文字表達出來,都可以被視為失實陳述。 只披露事實一半;又或者作出該陳述時本身是事實,但隨著時間轉變,變得並非事實,但又不作糾正,都有機會被視為失實陳述。 為甚麼人人都知道撻訂會損失慘重,但偏偏又要重複同樣的錯誤? 本文逐一探討,助置業人士未雨綢繆,作出審慎、正確的置業決定。
撻訂的話,買家除了要支付這 1%,亦要代賣家支付佣金,總共為 2%。 不論銀行或是財務公司,都習慣以月平息(Monthly Flat Rate)作為招徠,因其數字一般較低,容易令人覺得低息及較便宜,但月平息並未計及手續費、現金回贈及貸款年期等因素,未能完全反映借貸成本。 但上會價格已包括所有雜費及手續費,因此不宜單以息率作直接比較,準車主應以自己每月供款能力作考慮。 柯創盛稱,由於經濟環境突變,居屋中籤者撻訂可能也是迫於無奈,不過撻訂後或被「殺訂」,亦有可能喪失房屋福利的資格,後果比私樓撻訂更嚴重。 他希望當局清楚向「準買家」解釋,並在需要時作出協助,如延長交易日期,讓申請人有較長時間承造按揭。 所以,如果陳先生最終選擇踢契,究竟成交前27日可以把這份文件交出,究竟是否「合理時間」呢?
如果在冷靜期內反悔,則只須支付「細訂」,不用作其他賠償;但若在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終止交易,除訂金外,買家還有可能要賠償發展商重售單位的差價。 不過早前樓市較旺,其實不少發展商都會將撻訂單位提價出售。 最新出現的新盤撻訂個案,為由長實(1113.HK)及新地(0016.HK)合作發展的屯門小秀村「飛揚」。 根據成交紀錄冊,項目第1座19樓F室於本月9日沽出,實用面積281平方呎,樓價431.1萬元。 單位顯示「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交易再未有進展」,意味著買家撻訂離場,料遭發展商殺訂樓價5%,即約21.5萬元。 陳先生續指,除了自己外,另一名來自深圳的男顧客亦有同樣情況,他並不認識對方,但經瞭解後,對方亦是買兩隻錶並付了逾27萬元訂金,最終亦因疫情關係無法到香港,同樣因未有付清尾數而被殺訂。
殺訂: 香港樓市2022|撻訂賠償例子
根據合約條款,買賣雙方需要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的十四天,也就在7月14日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於是陳先生便按合約條款,透過自己律師樓簽署了正式買賣合約,並把大訂餘額48.5萬元交予自己律師。 香港樓價昂貴,買樓首期及按揭貸款牽涉數以百萬計資金,而且供款期長達30年,足以影響長遠財務部署,理應是深思熟慮、舉手不回的財務決定。 然而,我們在新聞報道中,常常見到有買家「撻訂」,即在支付訂金後取消交易,最終損失數十萬甚至過百萬港元。
二手樓成交期通常在90日以內,樓市劇變的機會較低,但近年不少一手新盤設有一年或以上較長的樓花期,採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面對的不確定性極多,期間種種經濟或社會因素,都可能導致樓市變動,影響按揭申請及物業交易。 另外,坊間地產代理良莠不齊,為求開單賺傭而誤導買家的個案屢見不鮮。 在地產代理角度,他們只需要促成交易就可收傭,不能理會最終物業是否成功轉手,故往往只向買家提供過份樂觀的觀點。 殺訂 如買家經不起遊說,甚至接收錯誤資訊,就有機會高估自己的負擔能力,作出錯誤置業決定。 如物業交易期間,買家的律師樓不幸被接管,該律師樓戶口便會被即時凍結,其託管的資金(包括買家首期及其他款項),亦不能從戶口中轉走,導致無法於成交日,將資金過戶至賣方或其原有按揭銀行。
殺訂: 如寫明必買必賣 買家「不能」撻訂
同樣以買價值600萬港元的二手住宅物業為例,在簽正式合約後撻訂,買家單計佣金損失已可達到600,000港元,連同佣金賠償,損失可達720,000港元,等同白白輸掉整筆首期。 除上述撻訂外,取消交易個案方面,3月截至27日暫錄得約10宗,全數來自新世界(0017)大圍站柏傲莊 III,由於買家可獲退訂及賠償,故不計及撻訂。 據統計顯示,柏傲莊 III 自去年8月至今已累錄約170宗同類取消交易個案,佔已售單位總數845夥的20%,相關取消交易單位涉銷售總額約28.1億元。 另外,長實(1113)旗下長沙灣新盤愛海頌3月錄得3宗撻訂。 據成交紀錄冊顯示,三個單位分別是3座及5座低層A、B室,實用面積分別為771及786平方呎、三房間隔,終止交易日期為3月14日及25日,料發展商殺訂近332萬元。 此外,嘉華國際(0173)旗下啟德嘉峯匯3月錄得4宗撻大訂。
惟有關交易於4月8日列為終止交易,料買家已撻大訂,料損失樓價10%、即48.12萬元訂金。 7月涉及殺訂金額最多一宗,為由嘉裏(0683)、信置(0083)、太古地產(1972)及港鐵(0066)合作發展的黃竹坑港島南岸海盈山第4A期,屬首錄撻訂個案,該買家損失約105.61萬元或樓價5%訂金。 殺訂 涉及單位為第2B座29樓B室、兩房,實用面積678平方呎,於今年7月15日首輪銷售時沽出,成交價為2,112.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