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有了外傭,已婚女性是否可以藉此成功逃脫家庭制度的剝削和性別分工的博弈? 特區政府2015年《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6號報告書》對家務分擔情況進行統計,發現15歲以上人士中,女性承擔家務的比重中位數為50%,顯著高於男性的10%。 並且;若以「邁入婚姻」作為分界線,這一差異更加明顯——未婚男性負責家務比重的中位數為5%,未婚女性為10%,已婚男士承擔的比重僅僅上升到20%,對於已婚女性卻增長至50%。 而對於離婚/分居/喪偶的人士來說,兩性承擔家務比重的中位數都是70%。 根據立法會祕書處2019年出版的研究簡報《香港在職母親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從未結婚的壯齡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平均為91.3%,但這一比率在婚後跌至79.4%,並在她們育有0至14歲子女時進一步顯著下跌至 56.6%。 1997至2018年間,本港壯齡女性在職人口躍增32.6萬人至122萬人,增幅為37%,而其勞動人口參與率亦由59.7%上揚至72.7%。
可以說,在「性別定型」沒有被打破的前提下,聘請外傭分擔妻子的家務勞動並無助於男女平等,反而可能固化了刻板印象。 張家樂指出,香港人覺得做家務這件事不值錢,因為小時候母親做家務是免費的;長大後看見外傭的工資低,繼續覺得家務不值錢,也不願意多給外傭工資——這就形成惡性循環,塑造了不重視家務勞動的迷思。 在一些請了外傭的家庭,如果問丈夫為何不多做點家務,丈夫就會說:「我給錢請外傭了呀!」在丈夫的視角,他是CEO,妻子是經理,外傭就是員工,那當然是由經理管理員工,至於CEO要做的,就是在要炒員工魷魚的時候出現。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17. 長者牙科服務資助
申請人需注意,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準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香港政府的長者醫療券計劃自2009年,透過資助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只要年滿65歲的長者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即可享用醫療券服務。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為50歲或以上,面對經濟困難的失業長者及中高齡人士提供就業支援,每人可獲得 $1,000 實報實銷資助以應付求職開支。
- 社會福利署於2003年11月起實施資助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申請人在提出申請專為長者而設的受資助長期護理服務時,會被安排接受統一評估,確定他們的服務需要,並安排切合他們所需的長期護理服務。
- 資助以實報實銷方式發放,申請人可以與機構商討需要甚麼物資/服務以助增加求職機會,包括剪髮、配眼鏡、添置衣飾、交通費用、申領牌照費用等等,但不能用作購買食物及電話,以免與其他社署的資助範疇重疊。
-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在有12歲以下兒童的家庭中,31.9%僱用外傭。
- 實施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把現時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500元,長者需要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後,增添的500元會自動發放至其戶口作該等用途,以鼓勵長者更有效使用基層醫療服務。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核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75歲長者津貼: 長者/中高齡就業津貼|臨時求職經濟援助
以深圳為例,深圳擁有32家代表內地最高醫療水準的「三甲」醫院,這些醫院提供綜合性的門診、住院以及醫學檢測服務,患者基本無須排隊即可立即得到救治與檢查。 75歲長者津貼2025 在大灣區協同發展的趨勢下,先導計劃必將逐步擴大以滿足內地港人的就醫需求。 為配合有關安排,社署昨日已向獲確認符合上述資格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發出「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醫療費用豁免證明書」(證明書),日後凡新符合資格的長者,都會收到證明書以方便他們獲得豁免。 受惠人於證明書上顯示的生效日期起,到公立醫院及診所登記求診時,只需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及有關證明書,即可獲豁免相關費用。
為什麼說「外傭可以幫助已婚婦女分擔家務」,因為結婚會影響女性的事業選擇,對男性的影響卻微乎其微,其原因或許可以從家務勞動的分工中一窺究竟。 2023年消費券計劃即將於4月16日經本身領取消費券的平臺收取第一期3,000元,有效期至10月31日。 75歲長者津貼2025 財政預算案曾提倡調高僱主為65歲或以上僱員所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的稅務扣減,由100%增至200%。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4. 護老者津貼
實施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把現時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500元,長者需要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後,增添的500元會自動發放至其戶口作該等用途,以鼓勵長者更有效使用基層醫療服務。 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之一的唐英年在其政綱宣稱:如其當選,會將香港老人每月津貼增至港幣3000元;另一候選人梁振英則宣稱會推出「特惠生果金」,將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增加一倍[8]。 與此同時,儘管外傭能夠分擔家庭一部分的負擔,緩解夫妻雙方在家務方面的矛盾衝突,但同時也會引發新的問題。 譬有的僱主看到外傭外貌靚、穿得少,就會擔心與外傭朝夕相對的丈夫會否移情別戀;有的則是擔心外傭的私生活會否混亂、行為不檢,會不會「不乾淨」甚或意外懷孕。 另一常見的問題是,由於父母工時較長,只能將子女託付給外傭照顧,結果子女喜歡工人姐姐多過於喜歡父母,有的媽媽見到也會不開心。 從這一角度來看,傳統家庭制度對已婚女性「母職」和「妻職」的剝削,已經以低廉的價格外判給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
由於時代的變遷,部分窮困長者現在依靠高齡津貼,以支付日常起居生活開支,變為「養老」之用。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香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永久居民提供的福利金,自1973年起推行,當時名為老弱津貼,合資格年齡為75歲,於1977年改為高齡津貼,1991年受惠資格降至65歲。 香港與大灣區各城市同根同源、同聲同氣,絕大部分長者的家鄉都在大灣區範圍。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1. 公共福利金計劃
而由於處理準備事務的人手聘請需要盡快進行,因此開設職位的2千多萬撥款必須盡快處理,以避免進一步影響長者生活津貼的推行時間。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為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後,再無議員發言或者動議,張宇人於兩度詢問有否新發言後亦都再無議員發言,最終宣佈表決。 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的申請條件與現行在本港領取的高齡津貼大致相同。 75歲長者津貼 領款期間,受惠人無須每年返港,只要在每一個付款年度內居住在廣東/福建滿60天,便可領取全年高齡津貼。 為支援體弱長者在照顧上的需要,以中心為本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或單位及以家居為本的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及綜閤家居照顧服務,提供一系列的照顧及支援服務。
75歲長者津貼: – 公共福利金計劃
資助以實報實銷方式發放,申請人可以與機構商討需要甚麼物資/服務以助增加求職機會,包括剪髮、配眼鏡、添置衣飾、交通費用、申領牌照費用等等,但不能用作購買食物及電話,以免與其他社署的資助範疇重疊。 繼6 月公立醫院收費加價及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今日再放寬限制,可望減輕長者及家人的醫療費用負擔。 市民如有任何疑問,可向各公立醫院或診所的繳費處、登記處、醫務社會服務部或社署綜閤家庭服務中心查詢。
75歲長者津貼: 申請長生津所須文件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申請人有購買保險(包括人壽、醫療及危疾等),保險的現金價值都可以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 D女士因年紀漸大,開始有老花,卻多年因為經濟問題而未有為自己配一副合適度數的眼鏡。 所以申請資助去配眼鏡,有了清晰的視力後,大大增加了她找文職打字工作的信心。 香港政府曾於財政預算案中指出,未來5年新增16間長者鄰舍中心,並於2023年第四季擴展全數200多間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的服務範圍,涵蓋退休生活規劃和樂齡科技推廣。
75歲長者津貼: 香港長者都有哪些社會福利?
很多男性會說:「我給你請了外傭,你不就不用做家務了嗎?」張家樂強調,現實並非如此,只是女性將節省出來的時間都用於育兒了。 因此,對於疲於工作的夫妻來說,聘請外傭來完成家務和照顧子女,可以幫助他們免除許多後顧之憂。 75歲長者津貼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家樂告訴《香港01》記者,研究發現結婚後不久,或者剛生第一個小孩時就請外傭的家庭,生第二個孩子的概率會大幅度提高。
75歲長者津貼: 長者/中高齡臨時求職經濟援助|資助案例 3. 申領牌照費用
2012年10月,政府公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其設立為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75歲長者津貼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以一人家庭為例,如入息低於入息中位數一半,資產限額上限由以往3萬元,上調至4.15萬元,就可申請醫療費用減免。 同時除門診及日間服務用量外,亦會考慮申請人經常使用急症室及住院次數,可獲發12個月期限的減免證明書,料有近1000人可受惠。 原本高齡津貼設立的目的,是香港政府每月象徵性發放一些零用錢,以答謝長者多年來對香港社會的貢獻,表達「敬老」之意。
75歲長者津貼: 長者/中高齡臨時求職經濟援助|資助範疇
張家樂認為,育兒關係到很多人的福祉,會影響到家庭要不要生育、妻子要不要轉工。 他分析道,當家庭與工作出現衝突時,一個可能性是妻子「夾硬」兩邊都兼顧,自己很辛苦,影響她們的精神健康;有的女性甚至會放棄工作,但又會引發浪費教育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爭議。 75歲長者津貼2025 另一個可能性是女性為了工作放棄生育,那就會使得社會的生育率降低,亦令將來的人口老化問題更加嚴重。 由此可見,即使我們將育兒視為家庭責任,但後果全是由整個社會承擔。 75歲長者津貼 高昂的育兒成本對應的是夫妻雙方的努力拼搏,與此同時雙職家庭已經成為普遍的家庭型態——這在世界最高工時的香港,更加嚴峻和普及,哪來時間養育小孩?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香港男性每週工作時數中位數為45個小時,女性為44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