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街是以80多幢50-60多年樓齡的唐樓羣組成,外型相類似,外牆顏色七彩繽紛。 唐樓羣樓上為住宅,地下為商舖,附近多為車房、茶記、小店,充滿香港舊區風味情懷。 牛棚藝術村原為「馬頭角牲畜檢疫站」,亦即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由1908年開始營運,直至1999年8月停業。 後來經改建及分拆,牛棚藝術村現在是供藝術工作室租用的場地,由2011年起更對外開放,2019年藝術村的一塊土地活化發展成牛棚藝術公園正式開幕,以牛棚歷史為主題。 土瓜灣以往稱作土家灣,名字源由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是說法是昔日這裏的海心島外形像土瓜,亦即番薯,因而得名,也有另一個說法是以前的居民主力種番薯而命名,不過現今已無從考究。
- Z Apartment服務式住宅更提供電子密碼門鎖,你可以自行更改密碼,不用擔心遺失鎖匙或其他潛在的私隱安全問題。
- 牛棚藝術村原為「馬頭角牲畜檢疫站」,亦即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由1908年開始營運,直至1999年8月停業。
-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 房間種類:尊薈 (一張雙人牀) 及卓薈 (兩張單人牀) 備有一系列的實用設施,滿足您的住宿需要,包括LCD液晶電視、多媒體裝置兼備USB和音頻連接埠、迷你電冰箱、電風筒、電熱水壺及保險箱等。
- 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工程,車站主體結構於2016年12月大致完成。
海心公園的前身是海心島,是一座位於在海上的小島,島上有一座海心廟。 1962年至1970年間,土瓜灣沿海進行填海工程,海心島因工程而連陸,海心廟被搬遷。 工程完成後,1972年興建了現在的海心公園,島上的嶙峋怪石如魚尾石、海心石和大部份的自然景觀仍然保留,有傳拜過海心石就能有一段美好姻緣,因此吸引不少情侶前往。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2025 海心石旁向海邊走,通過一段小橋便可到達粉色的海心亭,望向維多利亞港,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此站後,將由原屯馬綫一期(馬鞍山綫)所採用的右上左落,回復成原西鐵綫的左上右落。 連接海心公園的是土瓜灣海濱公園,是個釣魚勝地,位於海濱公園長廊尾段的是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碼頭是戰後首個落成的永久碼頭,雖然命名為九龍城碼頭,但實際上坐落於土瓜灣,於2014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目前只有一條往來北角的新渡輪航線行走。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不過近年不停重建下,不少老街坊被迫搬走,老店亦難敵昂貴租而結業。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2025 又例如,2006年市建局發言人表示,1998年宣佈的25個重建項目並不包括土瓜灣北部馬頭角十三街。
[2] 土瓜灣之大致位置為紅磡以北,何文田以東,九龍城以南,啟德以西。 如本身有飼養寵物,在入住前就要留意服務式住宅能否讓寵物入住及是否需要交付額外的按金,Z Apartment 部份單位允許飼養寵物(Pet friendly),特別適閤家中有寵物又需要入住服務式住宅的住客,不用你的寶貝毛孩跟主人分離。 部份酒店會限制住客的行李數量和大小,服務式住宅就可滿足住客暫存需要,尤其因為家中裝修而需要暫存部份貴重物品或傢具的住客。 Z apartment所有單位位處核心市區,亦容許大型傢俬暫存屋內,全部有電梯直達,方便行李及傢俬運送。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住宅分佈
[38]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位於落山道72號之廣同安藥行,其後掛出橫額宣佈結束64年經營。 2016年6月,市建局宣佈在土瓜灣推出3個以小區重建發展概念的項目,涉及鴻福街、銀漢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合共97個街號。 地盤總面積約8840平方米,樓齡逾50年,估計發展成本需100億港元。
我們提供的住宅經過升級,提供包括清潔、水電、稅費和全套傢俱的服務,可即時入住。 在我們的專業和無微不致的同事協助下,在現代簡約的家中享受簡單舒適的居住空間。 土瓜灣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工業區為主,另外附近沿漆鹹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和室內設計公司。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車站位置
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興建馬頭圍站。 另外,當初建議興建馬頭圍站和土瓜灣站的位置,都比現時建議的偏東。 土瓜灣站共設有5個出入口,分別位於江蘇街、落山道、落山道遊樂場,以及建有兩個相鄰的出口的馬頭圍道/土瓜灣道花園。
- 享受簡單的生活清潔和舒適
- 後來經改建及分拆,牛棚藝術村現在是供藝術工作室租用的場地,由2011年起更對外開放,2019年藝術村的一塊土地活化發展成牛棚藝術公園正式開幕,以牛棚歷史為主題。
- 連住 60 日或 90 日,再送 $300 超市禮券(先訂先得)。
- 香港服務式住宅
和酒店一樣, 服務式住宅提供了齊全的傢具,例如牀、衣櫃、雪櫃、Wifi網絡等。 除此之外服務式住宅為滿足長期居住的需要,更提供了電飯煲、煮食爐具、廚具、洗衣機或洗衣乾衣機等的傢具。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住戶可隨時在服務式住宅享受烹飪的樂趣,洗任何衣服亦不用支付洗衣服務的費用。 區內保留了不少歷史建築,牛棚藝術村便是其中一例,前身為牛隻中央屠宰中心,經活化後成為藝術者場地。 區內休閒娛樂空間亦不少,如海心公園、土瓜灣遊樂場、體育館等公共設施。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關於在土瓜灣出租住宅單位,服務式住宅,村屋和洋房
預計2025/26年完成後,會提供1360個中小型單位,設12,200多平方米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市建局聲稱日後不會引入大型商場,將以小店為主,同時優化區內交通。 [34]當中最為街坊不捨的是有20年歷史被稱為「街坊食堂」 的潮汕美食[35]。 土瓜灣(英語: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1],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的一個海灣。 土瓜灣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的五個分區之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城及九龍塘、何文田和啟德)。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車站佈置
沙中綫九龍城段,即此站及宋皇臺站的車站及隧道土木工程合約於2012年8月1日批予「三星—新昌合營」。 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工程,車站主體結構於2016年12月大致完成。 沿海一帶部分屋苑可享土瓜灣避風塘景緻,該地段私樓包括翔龍灣、恆景閣、偉景閣、安和園、美景樓、益豐大廈、旭日豪庭等,夾雜一些舊樓與新盤,位置上離地鐵站及主要幹道較遠。 馬頭圍站因其位處馬頭圍道而得名,但由於遠離馬頭圍邨周圍地帶,命名被區內人士質疑。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馬頭圍站可能改名為「樂民站」,以車站附近的公共屋邨樂民新村命名;而原本的土瓜灣站就改稱「宋皇臺站」。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2025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對沙中綫的建議,馬頭圍站會和土瓜灣站合併,命名為馬頭角站。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服務式住宅套房 – 紅磡/馬頭圍/土瓜灣
酒店房間設有雙人或單人牀、獨立廁所、花灑淋浴間、衣櫃、牀頭櫃、雪櫃、電視機及免費Wi-Fi,基於消防安全及其他相關條例要求,酒店房間內不能進行煮食,酒店2/F設共享廚房可供煮食,以及共享服務間,提供社區支援服務。 港鐵於2017年11月27日舉行九龍城段車站平頂典禮,正式宣佈「馬頭圍站」正名為「土瓜灣站」[3][4]。 土瓜灣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在港鐵網絡之中,側式疊式月臺於港島綫以外相當罕見,另一個港島綫以外的疊式側式月臺車站為青衣站,港鐵宣稱如此設計是由於車站所在地的地下空間有限。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港鐵
[10] 而實際上十三街位處馬頭角,因土瓜灣/馬頭角本有新山作天然分界線,但後來新山被削平而變得不明顯,造成地名擴散/縮細的爭議,尤其以沙中綫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命名爭議最盛。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2025 香港嶄新服務式住宅 Oootopia 活託邦,於繁囂的都市環境中提供煥然一新的生活方案。 本文整理了土瓜灣好去處,趁現在還來得及,不妨有空到這區欣賞一下昔日的香港面貌。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車站歷史
土瓜灣馬頭角的大型煤氣鼓曾是區內地標、居民的集體回憶,中華煤氣公司擁有,1956年開始投產,2015年其中一座被拆卸,現在只剩下唯一一座的煤氣鼓。 從1986年大埔廠房落成後,本地大部份的煤氣由大埔生產,馬頭角廠只作後備之用。 夕拾是一間舊物店,店名取自魯迅的《朝花夕拾》,重拾一些過去、不屬於這個年代的東西,寄望能重拾大家的美好回憶。 十三街是土瓜灣有名的地帶,由13條街道組成,其中11條全直街道,字首分別以11隻寓意吉祥的瑞獸命名,龍、鳳、 鹿、麟(麒麟)、鷹、鵬、鴻(鴻雁)、蟬、燕、 駿(馬)、鶴。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 單位設備齊全
房間種類:尊薈 (一張雙人牀) 及卓薈 (兩張單人牀) 備有一系列的實用設施,滿足您的住宿需要,包括LCD液晶電視、多媒體裝置兼備USB和音頻連接埠、迷你電冰箱、電風筒、電熱水壺及保險箱等。 部份客房更可靈活讓三人入住,加上雙連房選擇,非常適閤家庭及團體旅客。 房間:~ 土瓜灣服務式住宅2025 卓薈 (約14平方米) 設有兩張單人牀及備有一系列的實用設施,滿足您的住宿需要,包括LCD液晶電視、多媒體裝置兼備USB和音頻連接埠、迷你電冰箱、電風筒、電熱水壺及保險箱等。 部份客房更可靈活讓三人入住,加上雙連,290房選擇,非常適閤家庭及團體旅客。 活託邦目前在香港島和九龍擁有三間月租酒店式公寓,全部位於四通八達的熱門地區,為住客提供鄰近市區的各種生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