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官方小巴路線資料所示的「石湖塘(河背村)」所指的是兩個不同地方。 石湖塘位於八鄉路以北,河背村則在八鄉路以南,鄰近大欖隧道元朗出入口。 錦上路河背村2025 市場由港鐵主辦,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開幕[2][3]。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 民間曾有團體香港公共專業聯盟建議在錦上路一帶興建廣深港高鐵車站[4],稱為貫通南北方案,惟此方案並沒有被採納。
- 運輸署官方小巴路線資料所示的「石湖塘(河背村)」所指的是兩個不同地方。
- 市場由港鐵主辦,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開幕[2][3]。
- 九巴251A線於2012年3月31日投入服務後即途經東匯路至八鄉路之間的錦河路,惟同樣未有設站;直至翌年3月10日,該線於港鐵八鄉車廠對開增設分站。
- 受專綫小巴發牌條件所限,即使滿載及沒有乘客要求前往錦上路站,此路線亦須繞經該處,營辦商更在車廂內張貼告示提醒司機及乘客,惟部分司機仍然直駛錦上路。
專綫小巴方面,則有601、601B、602C及620線取道錦河路往返錦田公路及錦上路站;另外71及71A線途經八鄉路以南的錦河路往返河背村,其中部分班次或按乘客要求繞經錦河路盡頭大乪村一帶。 錦上路河背村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錦上路站(英語:Kam Sheung Road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元朗區錦田東匯路,鄰近八鄉,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
錦上路河背村: 使用情況
錦上路站在西鐵規劃和動工初期時候本稱「錦田站」(Kam Tin,代號KAT)。 錦上路站設有一個島式月臺,1號月臺往屯門方向,2號月臺往烏溪沙方向。 錦上路河背村 錦上路河背村 錦上路河背村 2號月臺路軌旁設有預留月臺的平臺基座,用以擴建本站成兩個島式月臺,而此站南面渡綫後的中間位置亦有預留橋面,容納擬建之北環綫。
# 註:八鄉路盡頭路及錦河路盡頭路均於未客滿或有乘客要求落車方繞經,惟無論任何情況下,司機均須繞經錦上路站。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象徵
現時,市場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營業,以帶動車站一帶的人流。 錦上路站在九廣西鐵興建時原擬稱為錦田站,當接近通車並諮詢當地居民意見時,八鄉的居民認為車站位於錦田與八鄉中間,應名為錦田八鄉站,並引發錦田與八鄉兩地居民爭拗,最後九鐵公司只好把車站名字改為錦上路站,以平息風波。 因錦上路是車站興建時最接近該站的主要道路,並且是分隔錦田與八鄉兩區的道路[12],惟仍有錦田原居民仍然不滿,一度威脅以激烈行動抗爭[13]。
雖然錦河路早於2002年左右通車,但一直沒有專營巴士駛經,直至九巴51線於2008年9月7日延長至錦上路鐵路站,途經此路往返錦田市中心,但未有設站。 錦河路全長3.4公里,沿港鐵屯馬綫軌道西面而建,與軌道東面的錦莆路分庭抗禮。 錦河路除可通往錦上路站(在此路沿途設有泊車轉乘停車場)、港鐵錦田大樓及八鄉車廠等鐵路設施外,亦是進出馬鞍崗及河背村的主要途徑。
錦上路河背村: 服務時間及班次
為方便乘客駕駛私家車或騎單車轉乘港鐵,車站的西面設有停車場,而停車場內設有約560個車位,並提供泊車轉乘優惠[11];而在B出口外亦設有約200個單車泊位的單車停泊處;而C出口外亦設有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新界專綫小巴71線自1986年開辦起,一直以河背村為總站,途經馬鞍崗村、石湖塘等地。 2019年開辦的71A線亦繞經此站,兩線現一同提供接駁大欖隧道轉車站及錦上路站的服務。 運輸署官方小巴路線資料所示的「石湖塘(河背村)」實際是兩個不同地方,石湖塘在錦上路、八鄉路以北,河背村則在馬鞍崗山腳,靠近河背水塘,附近地方可看到大欖隧道元朗出入口,總站則在村公所旁。 錦上路(英語:Kam Sheung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錦田至上村,道路因而得名,全長5.5公里,1962年1月通車[1]。
-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兩個月後68E線投入服務,駛經錦田公路與八鄉路之間一段錦河路,並於上述分站設站。
- 於早上較少人時到達,配合陽光照射下來反映在竹葉上,真的很美。
- 國瑞路河背村(Ho Pui Village Kwok Shui Road)巴士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大窩口國瑞路河背村外,港鐵大窩口站對面,是一個單向東行中途站。
- 本站設有11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 錦上路(英語:Kam Sheung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錦田至上村,道路因而得名,全長5.5公里,1962年1月通車[1]。
道路西起錦田公路近與錦田市街交界,東至上村公園錦田公路尾端近林錦公路及荃錦公路交界,途經祠堂村、波地路、吳家村、石湖塘、大窩村、元崗村、水盞田、牛徑村、蓮花地、黎屋村、曾屋村、謝屋村、上村新村等多個人口的地區。 民間曾有團體香港公共專業聯盟建議在錦上路一帶興建廣深港高鐵車站[4],稱為貫通南北方案,惟此方案並沒有被採納。 現時,雖然港鐵在區內設有重鐵車站,即屯馬綫錦上路站,但區內的發展步伐仍然相對緩慢,並沒有跟其他港鐵車站一樣於建站時急速發展,至今車站上蓋物業也是興建中。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結構
此站原本計劃命名為「錦田站」(Kam Tin Station,KAT),惟鑒於此站地處錦田、八鄉之間,兩地居民對此站之命名爭持不下,最終決定以附近路名錦上路命名車站。 此站附近有已荒廢的育英學校及馬鞍崗幼稚園,沿村路可前往河背灌溉水塘;另與大欖隧道轉車站亦相距約15分鐘的步程。 著名地點有錦田紅磚屋、日本千葉園、旦王花、蓮花犬舍、財利農場、黎氏大屋、植桂書室、南苑海鮮酒家及上村公園等。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命名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國瑞路河背村(Ho Pui Village Kwok Shui Road)巴士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大窩口國瑞路河背村外,港鐵大窩口站對面,是一個單向東行中途站。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票務
九巴251A線於2012年3月31日投入服務後即途經東匯路至八鄉路之間的錦河路,惟同樣未有設站;直至翌年3月10日,該線於港鐵八鄉車廠對開增設分站。 兩個月後68E線投入服務,駛經錦田公路與八鄉路之間一段錦河路,並於上述分站設站。 71號小巴除了可於元朗泰衡街總站乘坐外,亦可於錦上路西鐵站C出口對出的小巴站上車,但天氣好的日子,人多時,較大機會上不到車。 錦上路河背村2025 九廣西鐵在2005年推廣水頭水尾村旅遊景點,但該站人流仍然處於極低水平。 自從九鐵推出泊車轉乘優惠後,吸引了不少擁有坐駕的錦田居民駕車至此站,再轉乘西鐵往市區,故現時使用量已有所改善。
錦上路河背村: 資料來源
九巴同時開辦251B線以取代251M線大部份時段,提供接駁大欖隧道路線之服務,並來回程取道錦河路往返錦田公路及錦上路鐵路站(西)。 68E線則於同年11月22日延長至青衣鐵路站並同樣撤出此路,自此只餘下251B線駛經錦河路並設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3],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錦上路(英語:Kam Sheung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錦田至上村,道路因而得名,全長5.5公里,1962年1月通車[1]。
錦上路河背村: 使用狀況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擬建的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和東鐵綫的古洞站,屆時此站將會擴建,成為屯馬綫和北環綫的轉乘站,以及北環綫的南端總站,預計北環綫工程於2025年動工,2034年落成。 錦上路河背村 錦上路河背村2025 本站設有11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每個月臺可以容納一列9卡的列車停泊,現時因屯馬綫列車只設8卡,故列車靠站時只會使用月臺頭8卡位置,務求使駕駛室剛好對準職員專用區域,以方便各種車務安排盡量在職員區域內進行。 市場由港鐵主辦,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開幕[2][3]。 現時,市場只在星期六、日及公衆假期營業,以帶動車站一帶的人流。
錦上路河背村: 轉乘優惠
大堂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物業顧問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4]。 大堂近D出口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同時大堂收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 錦上路站是港鐵眾多重鐵車站中,唯一一個以完整道路名稱命名的車站[3]。 錦上路站(Kam Sheung Road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其中一個車站,建於新界元朗區錦田西南面四排石,鄰近八鄉車廠與港鐵錦田大樓,車站與屯馬綫其餘位於新界西北區各站同屬架空設計。
錦上路河背村: 總站站景
九廣西鐵規劃興建之時,當局預料使用錦上路站的乘客約80%皆以專營巴士或專綫小巴接駁,故錦上路站兩側皆設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 惟該站停車場後來在2020年因配合物業發展工程而遷移至近B及C出口一邊,而D出口的所有公共交通路線的站都已遷移至東面的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不過錦田巴士路線於2014年末進行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由10月4日起51線改為循環線並縮短至上村,而251A線改以錦上路鐵路站為總站,雙雙撤出錦河路。
錦上路河背村: 接駁公共交通
同年5月26日,港鐵公佈信置、嘉華集團及中國海外合組財團以約83.3億況元奪錦上路站1期項目,是港鐵西北沿線樓面地價最高的項目[20]。 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隨著西鐵通車時正式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Necso Entrecanales Cubiertas, S.A. 為了帶動錦上路站一帶的人流,港鐵在車站旁的空地設立了一個跳蚤市場,該跳蚤市場於2008年5月1日開幕,為港鐵首個以及目前唯一一個由港鐵管理的跳蚤市場[8][9]。
錦上路河背村: 巴士站位數目
錦上路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根據河背村的站牌,71A線形同循環線,雖然只於往長莆村方向繞經河背村,但河背村乘客可登車前往大欖隧道轉車站及錦上路站。 河背村(Ho Pui Tsuen)小巴總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八鄉南部,河背村村公所外,鄰近籃球場及河背村遊樂場,為一小巴總站,村路出入口位於錦河路。 車站第2期上蓋地盤面積約5.17公頃,涉及一個面積43.1萬平方呎的商場,惟目前仍未推出市場招收意向書或招標[22][23]。 2017年4月18日,港鐵公佈以代理人身份,代表錦上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於翌日起就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招收意向[19]。
錦上路河背村: 車站歷史
民間曾有團體香港公共專業聯盟建議在錦上路一帶興建廣深港高鐵車站[4],稱爲貫通南北方案,惟此方案並沒有被採納。 現時,雖然港鐵在區內設有重鐵車站,即屯馬線錦上路站,但區內的發展步伐仍然相對緩慢,並沒有跟其他港鐵車站一樣於建站時急速發展,至今車站上蓋物業也是興建中。 另於當時曾經舉辦了「九廣西鐵車站全港公開命名比賽」,當局宣稱比賽結果的得獎者「猜」對了九個車站命名的其中八個,得獎者唯一是將錦上路站錯誤命名為錦田站;但對於命名比賽為何變成競猜比賽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爭議。 錦上路站全長約280米,而車站外牆為磚紅色,且四週的空地遍植樹木及設有大型廣場,與四週的鄉村環境呼應。 免責聲明: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臺的網誌內容由作者所提供,並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因此,本站對所有博客張貼之資訊內容、立場、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