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董可由不同身份的公眾人士出任,例如家長校友或獨立人士。 校董的子女同樣可獲20 分,獲取錄機會極高,幾乎等同於「世襲生」。 如果申請學童的父/母在該小學就職,或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小學必須無條件取錄這類「世襲生」(亦稱「必收生」)。
教育局〈二○一三年小一入學報告書〉之資料顯示,是年共有近百份之廿一的學童,以「必收」類身份取得小一學位,「計分」類則佔近百份之廿三。 另外在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前,可先了解子女自身資格是否符合校方的計分準則,其分數愈高,入選學校的機會愈大。 家長可透過統一派位學額,推算學校自行階段收生情況,若家長看到統一派位學額,學校剩餘學額多於一半,即自行分配學位時,學校仍未用盡自行學額。 同時,有部份學校更不是因為自行分配學位收不夠生,只是教育局有時會臨時就學位調動,臨時增加了學額而已。 而教育局亦會收生資料上註明,家長可以多留意各類資訊,以便隨時作出應變。 梁永樂坦言,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其實是否獲派心儀學校,結果完全與學生能力無關,因為這階段沒有筆試、沒有面試。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計分生」證明文件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夠幫助各位家長策劃子女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祝願各位都能入讀心儀的學校,學業進步、前程似錦。 而且,不同宗教團體對「相同宗教信仰」的要求都不同,某些小學要求小朋友一定要已受洗才計分,有些只要父母受洗已經計分,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小一入學申請表左上角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只代表表格的編號,方便家長日後翻查記錄。
為了子女在統一派位能提高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很多父母不惜「孟母三遷」,搬入熱門的校網,如41網的九龍塘及12網的灣仔區等,始終大抽獎靠運氣,所以一般家長都會為子女報讀直資和私小做後備。 2021的11月22日將會是學校公佈「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日,2021年11月24日及25日獲取錄的申請兒童辦理註冊手續。 1.得分低亦不應放棄,仍到心儀的官津小學交表,因為叩門時校方有機會考慮你在「自行」和「統一派位」時曾否揀選該校,亦即俗稱的「1」。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小一派位】小一自行分配學位9月26日起交表 留意計分準則掌握得分關鍵
現行的小一入學機制,教育局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另外,父母是否希望孩子可就近入學,其他因素不太考慮,家長可以為子女揀定一間校網的心儀學校,自行階段及之後統一階段的甲、乙部,同選該校,達至所謂「111」。 在9月自行分配學位報名時,必須認清自己希望揀選的一間學校。 梁永樂說,選定一間學校是因為自行分配學位只需揀選一間學校。 因為若是父母的母校,在學位計分方面可獲加10分,總分至少20分,增加獲分配學位機會。
- 我們製作了「2022 年度全港官津小學學額分佈」網頁,希望可以幫助家長瞭解每間小學以往的競爭形勢。
- 家長要注意,申請兒童只能在第(一)至第(五)項中選一項填報;而在第(六)至第(七)項中,亦只能申報其中一項。
- 部分小學計,例如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除了基督徒可得分,亦接受天主教徒的宗教分申請。
-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臺。
「必收生」之所以「必收」,皆因申請小一入學時若符合上述「必收生」的資格,即使申請入學人數超出限額,學校仍可用原本預留給統一派位的學額作填補。 故遁此途徑申請入學是「必收」,子女可肯定在該校完成小一註冊3。 進行小一入學計分時,首5項只可選其中1項計分,第六和七項亦只可2選1,所以即使爸爸是在該校小學畢業,哥哥同時又正在該校的中學部就讀,計分時亦只能計算其中一項的分數。 這類學童的可獲分數最高,除了「申請學童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之外,其他得分都表示學童家庭背景與小學有關連,簡單而言即「靠關係」。 Ian透露在自行分配學校部分,原本有不少家長預算在今年洗禮而獲得宗教的5分,但受疫情影響,不少堂區不能進行洗禮,而令到一部分人失去宗教5分。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歷年統計資料
小一入學自行收生階段,如果不符合「世襲」條件,會採用「計分制」決定派位次序。 每年約十一月下旬,每間學校會張貼出其「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取錄名單。 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每年均於九月上旬開始,可向就讀之幼稚園索取表格,於九月上旬直接交回欲申請之學校。 每年九月教育局會公佈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這些學額是全部學位的 50%。 「自行收生」結束之後,大約到了翌年一月,教育局會公佈每間小學的暫定統一派位學額。
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會分為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 在交表前,家長首先要了解「自行分配學位」的機制,也要細閱每間學校提供的學額,以計算取錄的機會。 每個申請人需要在 450多間官立及津貼小學中選擇一間心儀的學校,並在指定日期內親身到該校交表。 每間學校的「自行分配學位」與在翌年1-2月的「統一派位」各佔一半學額,即是說,假如你申請那間小學有100個學位,「自行分配」與「統一派位」便各佔50個。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疑難 5:天主教徒申請基督教小學計「宗教分」嗎?
在香港的小學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官立、資助、直資及私立小學,官立及資助小學主要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取錄,而直資及私立小學則由校方通過面試揀選學生。 教育局預計20/21學年適齡小一生將減至55700人,較今學年少1600人,但當中數字未反映出跨境學童情況,但預計「截龍」後跨境學生的收生人數相對會下降。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中顯示黃大仙、觀塘、荃灣及大埔均有減學位,當中位於九龍灣46校網學額由975個減至900 個,但屯門70 校網則增加50個至2220個學額。 如家長發現子女分數低於15分,但有心儀學校,仍可到校交表,因叩門時,校方有機會考慮家長是否在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均以該校為首選(即俗稱「1-1-1」)。 家長亦可參考心儀學校過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衡量是否值得一搏。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方法
交表時要帶同小朋友的證明文件,包括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出的領洗紙。 中三結業生如果希望在主流教育以外另覓進修途徑,職業訓練局及建造業議會所開辦的全日制課程,仍會為他們提供不同的進修機會。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臺,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臺。 如果父母是小學畢業生,要得到甲類第4項的10分,就要提交畢業證書以證明身份。 有關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產品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及不保事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完整保單條款。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學位分配系統
教育局表示,家長如欲按「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為子女申請明年9月入讀官立或資助小學一年級,可向子女就讀的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索取『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及『小一入學資料單張』。 至於未有就讀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兒童,其家長可前往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或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及學位分配組,索取有關文件。 家長拿取申請表後,可用藍色或黑色原子筆,根據參閱「小一入學申請表」須知後填寫。 申請表格除了填寫個人資料外,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計分辦法準則」,有關計分準則可往下續閱。 另外,申請人的地址必須為有效的住處,而且家長只可為子女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的學位,否則,子女的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將會作廢。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父母是小學校董
除了「統一派位」外,近年愈來愈多學生經「自行分配學位」升讀心儀小學,人數更由2017年度約42%上升至2022年度約48%1、2。 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記得留意以下分享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流程、重要日期及計分方法等,讓各位家長為來年小一註冊做好準備。 所有在2014年12月31日或以前出生的本港兒童,如尚未入讀小學及從未曾獲派小一學位,均可申請參加2020年9月入學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教育局發佈「2020年度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中詳細列出全港各區小學自行分配學額,家長應在2019年9月23日至27日將填妥的申請表直接交回欲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學校。 有關結果將於學校2019年11月18日由校方在學校或網上公佈取錄名單。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23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策略 學位計分以外的3個重點
不少家長會認為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選擇可以比較進取,於是他們會為子女申請名氣顯著的學校。 雖然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第一階段,若果落失了機會還有後面的統一排位。 但這亦是唯一一個機會去報讀跨區的心儀小學,因此需要為子女好好的策劃,切勿輕視這個機會。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策略
換言之,絕大部分「計分類」的學童都是家中首名子女,可在甲類獲5 分。 再加上「適齡入學」的10分,因此在「計分類」下的競爭學童,基本已有15分。 計分制只適用於自行收生階段,如果此階段不獲取錄,進入統一派位後,這個分數就完全無用,因為統一派位是根據「隨機編號」來決定派位次序。 小編提醒各位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申請兒童只能使用一張申請表向一所官立或資助學校遞交申請,如家長已取得一式三份的印刷版本申請表,則無須下載網上版本的申請表。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世襲一定入?
如果喜歡的學校不是校網內、是在區外,梁永樂建議家長也要立定決心,在自行分配學位報名該校後,即使在自行分配失敗,應該在統一派位甲部中照報。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現時的統一派位甲部的3個志願,是不受校網限制;乙部報的30個志願,乙部只可揀區內。 如果家長為子女報小一中,揀選了2個1、排第首志願,學校也會感受到家長的誠意,即使派不到該校,學校多數都會給予叩門機會。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總括來說,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每年只有約四成人獲派此類學位,其餘六成人需要參加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 能在自行階段一擊即中的,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必收生」,二是「分數高」,三是申請「非熱門小學」。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方法
乙部佔統一派位學額餘下的90%,申請兒童的家長須根據其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內的小學作出選擇。 家長應依照意願,盡量將可供其選擇的小學排列先後次序,並填入選擇學校表格內。 2023年度超過260間學校有「世襲生」蠶食了統一階段學額,亦即在首階段自行收生已「超收」,合計涉逾1,800個學額。 而由於另有144間學校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收齊學生,令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合計較自行分配學位多出逾1,300個。 以九龍區名牌校網41校網為例,多間小學均有不少統一派位學額被「世襲生」佔用,包括喇沙小學估算有11個學位被佔用、拔萃小學6個學位已被佔用。 如果自己立定決心1、1、1,就揀心儀學校是在住址的校網內。
20分的話屬於「擲界」的保險線,建議家長仍需比較謹慎地選校,盡量考慮一些優質的次熱學校,以提高成功率。 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小學都接受家長補領證書,或以六年級全年成績表代替等。 部分小學計,例如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除了基督徒可得分,亦接受天主教徒的宗教分申請。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統一派位
什麼是「必收類」:根據現行制度,官津小學甄選學童,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這類學童的申請,必然會被取錄,所以叫「必收類」。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Ian表示家長在選擇自行分配學位時不宜太進取但亦不需過份保守,首先要看清自己想要機會還是參與派位遊戲! 假如心儀的學校,子女得分都在15分或以下,可以索性把心一橫,申請陪跑作將來叩門之用;如果有屬意學校得分較高,即使非第一志願,家長都可以衡量先把握這個機會,但要留意有些學校即使20分都可能是低分行列。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證明文件
在例子一裡,190 人競爭 40 個「自行分配學位」,如果你的「分數」不及其他申請者高,自然沒有機會。 例三:「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只有 20,其中「必收類」有 2 人,由於申請人數少於「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者均獲取錄,最後留給「統一派位」的有 80 個學位。 在解釋如何閱讀個別學校的競爭形勢之前,先舉幾個例子,確保你明白以上說明。 假定一間小學有 100 個小一學額,按規定「自行分配學位」便有 50 個,而「統一派位」有 50 個,以下有三個實際例子。 請在甲類條件及乙類條件各選一項,便會知道你子女所得的分數。 「計分生」的學額則不會「超收」,如獲同一分數的學生人數超過學額,學校便須自行或交由教育局以抽籤方式來決定收生的先後次序5。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為符合資格並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小六學生,分配資助中一學位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時段多在一月份,小六學生可於此時直接向中學報名。 於統一派位階段,小六學生將透過小學於五月初遞交學校選擇予教育局,以獲分配中學學位。 家長可以自行選擇一間不限地區的心儀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表,並於本月20至27日期間,將申請表直接交回希望申請的學校。 申請學童必須合符以下資格,於2022年9月入學時年滿5歲8個月,(即2016年12日31日或以前出生)的本港居民尚未入讀小學及從未獲派小一學位方可參加。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世襲生侵佔統一派位額?
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申請共分為「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和「小一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即「小一自行收生」),每間學校將使用其百份之五十的小一學額,每名學生只可向一間學校遞交申請表,不受校網限制。 自行分配學位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供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的申請兒童的學位」,凡屬此類別的申請兒童必獲取錄,亦即坊間俗稱的「世襲制」,此類學位約佔學校小一學額的30%。 每所官立及資助小學會將其小一學額的大約50%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之用。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替其子女向一間位於任何小一學校網的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該校的自行分配學位。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小一自行收生】一文睇清入學申請程序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方法
而「隨機編號」是統一派位乙部用來派位的,由電腦隨機分配給每個學童,家長不會知道自己編號。 而「適齡入學」的分數,家長不用填寫,電腦審核申請表時會自己計算小朋友年齡。 如果小朋友9月開學未足5歲8個月大,就不符合小一入學資格,要參加下一年的申請。 第一,父或母在該小學就職,而職位並無規限,所以不必為教師或校長,無論是文員、校工、資訊科技助理,只需是全職被僱用便可。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1 年申請 2022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2022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在例子三裡,由於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少於原本供應的,「計分類」申請者就算只有 10 分,也會被取錄。
所謂「世襲生」,即兄姊正於該小學就讀,或父母是學校教職工,這類學童必然會被取錄。 至於非世襲生的學童,想要入讀心儀小學,則需通過計分來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分數愈高,被取錄的機會愈大。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因為根據資料,每年約有三成的小學,未能用盡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學額。 遇有「計分」類申請者同分,學校可自行抽籤,或交由教育局隨機選出。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瞭解有關FWD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
預料未來數年,世襲額「侵蝕」統一派位學額情況會惡化,要透過派位獲派心儀學校的成功率勢必下滑。 所有擁有香港居留權及年齡足五歲八個月的兒童(截至九月一日入讀小一計)均合資格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已入讀小學或已獲派小一學位的兒童除外)。 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小學、私立小學及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小學的小一學位並不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內。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此類學校的小一班級,可自行向這些學校申請。 小學收生可分為兩大途徑:一是學校自行收生、進行面試並錄取學生;或是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
在現行機制下,小學必須要優先取錄這兩類人,所以他們也被稱為「世襲生」。 在必收類下入讀的人約佔學校小一學額30%,而未能用盡的學額,學校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自行分配。 如有不足字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排位的學額填補,確保屬此類的申請人,必定能夠獲得該小學錄取。 家長要填寫《小一入學申請表》,自行填寫所得分數,及想申請的小學。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資助、按額津貼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一般於每年一月份接受下年度的入學申請。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此外,學生如欲獲分配資助學校下年度九月的中一學位,可於五月初至八月底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申請,本局會把在統一派位後可供分配的學位分派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每間學校的「自行分配學位」與翌年2月的「統一派位」各佔一半學額。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以不受校網限制,向全港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