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佈會上,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先生在評價香港對內地扶貧事業的貢獻時,充分肯定了香港小母牛在內地扶貧工作中起到的作用。 每個小母牛農戶也會學習一系列的畜牧和資源管理的培訓,使他們持續地改善生活。 小母牛將核心價值透過「12條基石」灌輸給項目農戶,擴闊社區民衆和個人視野,從而改變他們固有守舊的思維與行爲,並以學到的技能改善家庭生活,營造美好社區。 施甸新項目獲縣政府資助400萬元,共同扶助萬興鄉建立良種母牛繁育產業,幫助留守鄉村的小農拓闊收入來源。 香港小母牛2025 項目會因地制宜,並參考小母牛以往在該縣的項目模式,制定最適合當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方案。 環境問題是小母牛關注的議題之一,因此我們十分著重教育項目農戶環保的飼養方法。
- 隆化新項目將幫助尹家營鄉、廟子溝村民實踐生態循環農業,開發生態小米和糧豆種植,並保育本地農作物舊品種。
- 施甸新項目獲縣政府資助400萬元,共同扶助萬興鄉建立良種母牛繁育產業,幫助留守鄉村的小農拓闊收入來源。
- 項目將會持續爲農戶提供科學飼養技術培訓,同時提升合作社營運能力,並建立一個一站式畜牧、培育以及疫病防治服務點,協助全鄉發展牛隻產業,開拓多元收入。
- 我們會優先考慮農戶的需求,不過亦會盡力迎合捐贈者認捐特定動物的意願。
- 結合縣政府的規劃,目標在兩個項目村建立「鄉村振興示範區」,以帶動隆化縣北部山區連片發展。
- 接下來,項目團隊的獸醫工作人員將對牛隻進行檢查,同時督促農戶爲牛隻購買保險,以及爲牛隻佩戴耳標及打疫苗。
- 2017年底,全鎮有15個深度貧困村和1個貧困村(脫貧不脫鉤幫扶村),有15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1300多戶脫貧不脫鉤幫扶戶,貧困發生率爲32.5%,屬於脫貧任務十分艱鉅的鄉鎮。
當受助家庭生活情況有所改善,他們需履行「傳遞禮品」的承諾,把所贈牲口同等價值的金額、知識和技術傳遞給其他有需要的家庭,受助人因而能重拾尊嚴。 透過「傳遞禮品」,您的捐贈惠及的不單是一個家庭,而是為整個社區帶來希望,確保社區持續地發展。 餘下的捐款會為農戶提供飼養培訓、技術支援 香港小母牛 (如免疫接種、配種等) 香港小母牛2025 、項目評估、農耕供應和設備,及與項目有關之旅費和交通費。 自1944年創立以來,國際小母牛組織通過向貧困農戶,提供畜禽及環境友善的飼養和種植培訓,協助赤貧家庭賺取穩定的食物和收入。
香港小母牛: 香港小母牛董事局
原先只把養牛當成附帶活路,現在竟然成了我家收入的主要來源。 作爲地球丶社區及家庭的其中一分子,我們須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任。 圍場新項目將利用石桌子鄉的林牧資源優勢,發展 「生態農牧+」產業,重點提高作物質量和農業效益來增加小農收入,同時推動農牧文化旅遊發展。 隆化新項目將幫助尹家營鄉、廟子溝村民實踐生態循環農業,開發生態小米和糧豆種植,並保育本地農作物舊品種。 結合縣政府的規劃,目標在兩個項目村建立「鄉村振興示範區」,以帶動隆化縣北部山區連片發展。 香港小母牛邀請香港市民大眾,無論男女老幼,一同參與以下籌款計劃及活動,支持小母牛項目,幫助小農建立可持續生計。
項目將會持續爲農戶提供科學飼養技術培訓,同時提升合作社營運能力,並建立一個一站式畜牧、培育以及疫病防治服務點,協助全鄉發展牛隻產業,開拓多元收入。 日哈鄉像甲古拉作這樣通過禮品傳遞資金逐步實現產業壯大、增加收入的農戶還有很多。 香港小母牛 雖然目前依然貧困,但堅信,在黨的好政策、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四川海惠、“香港小母牛”這樣的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下,他們的日子會更有希望。 禮品傳遞是香港小母牛確保項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而獨特的發展策略。
香港小母牛: 傳遞禮品
「競步善行」自2006年首辦至今合共籌得超過港幣四千多萬元,協助數以千計貧困農戶自力更生,期待明年得到更多支持者參與,讓更多家庭遠離貧窮。 雲南省施甸縣屬於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太平鎮是施甸縣深度貧困村比較集中連片的地區。 2017年底,全鎮有15個深度貧困村和1個貧困村(脫貧不脫鉤幫扶村),有15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1300多戶脫貧不脫鉤幫扶戶,貧困發生率爲32.5%,屬於脫貧任務十分艱鉅的鄉鎮。 不到3年,小牛羣鎮農戶家庭平均年收入增長了71%,達到了人民幣 元,人均年收入遠遠超過了國家貧困線4倍,小牛羣鎮順利脫貧出列。
日哈鄉黨委書記阿爾阿勒說道,“香港小母牛”項目不僅給他們送來了免費發展資金,打開了一直以來想發展卻沒本錢、沒技術的苦悶局面,更從項目活動中學習到了先進的飼養、管理經驗,正確的健康常識,參加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幫扶工作隊和“香港小母牛”的一系列努力給貧困的山村帶來了嶄新的氣象。 內蒙喀喇沁旗小牛羣鎮通過實施香港小母牛生計可持續發展項目,15個貧困村走上了綜合可持續發展的脫貧之路。 在開卷閱讀當中,家長和孩子加入到閱讀裡面,有利於聯繫了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機會,通過籌備慈善募捐的活動,還能夠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和自信心,讓他們能有勇氣開展這類的公益活動。 當然,小母牛的親子閱讀工作坊提供了免費的資源,讓兒童和青少年在閱讀中,瞭解自己的使命,也讓他們明白國內的貧窮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多角度思考問題,開拓視野的作用。
香港小母牛: 傳遞動物
年初因受疫情影響,原計劃的三個小母牛新項目 (包括河北圍場、河北隆化、雲南施甸)的開展工作被迫延遲。 直至5月初,河北隆化新項目召開本年首個簽約儀式正式啓動項目,三個新項目亦陸續展開實施工作。 我們與您同樣十分關注小母牛項目動物的情況,因此會盡一切努力,透過教導和例子說明,確保我們的項目夥伴都能關心動物的狀況。 飼料、水、牧舍、繁殖效率和保健均是牲口管理成功的必要元素。
今年活動新增賽事形式,同時聯同香港長跑會合辦個人「10 公里長跑賽」丶企業及機構組「5公里團隊賽」及 親子組「3公里愛心跑」,讓公衆人士都可直接參與支持小母牛的活動。 項目充分調動和利用當地人力資源,建立了一個由當地農牧局、鎮政府和農戶骨幹組成的項目執行團隊,在項目前期準備階段大力宣傳小母牛項目的理念、幫扶模式和方法。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香港小母牛: 項目
公司成母牛佔比約爲47%,較2022年同期有一定提升,但畜羣結構仍偏年輕化,隨着成母牛佔比的持續提升,原料奶產量和本集團可持續發展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活動主禮嘉賓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丶中聯辦社工部副部長李運福先生丶小母牛香港主席梁錦松先生丶「小母牛香港籌款委員會」2013主席杜振源先生與一衆籌款委員會委員及小母牛愛心大使伏明霞女士爲「小母牛競步善行2013」揭開序幕。 由國際小母牛香港分會主辦的第八屆「小母牛競步善行 2013」已於11月30日假香港賽馬會跑馬地馬場舉行。 今年賽事除了一貫的機構組別,更加入個人1.38公里跑步賽及親子行/跑比賽,讓家長能夠在這個集慈善丶教育丶運動於一身的家庭活動中,教導其子女正確的人生態度,並灌輸助人爲樂的精神予下一代,將愛心薪火相傳。
香港小母牛: 籌款逾260萬 支持安徵扶貧工作
首批500頭母牛已完成檢疫並送抵農戶家中,楊子志便是接受牛隻的農戶之一。 是次參與的農戶們將於1.5年後進行禮品傳遞,預計這批母牛將於4年後發展到存欄母牛1,097頭,預計產值達2,070萬元,有效帶動當地母牛繁育產業。 國際小母牛組織現時在21個國家推動扶貧工作,幫助貧困家庭自力更生,以至整個社區的持續發展。 小母牛獨特的社區發展模式已幫助3,690萬個貧困家庭擺脫貧困。 送贈牲口在香港小母牛模式中只是其中一環,我們的目標是將小農團結起來,通過合作社發展具地區優勢且生態友善的農業畜牧產業,藉此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助小農增收脫貧,過更優質的小康生活。
香港小母牛: 農戶人次
如對《總覽》列載的機構資料有任何查詢,請直接與有關機構聯繫。 不論男或女,也需以家庭爲本,共同合作,分擔責任,才能共創美好將來。 我們亦會配合縣政府的發展規劃,以爭取更多資源和資助,拓展整個項目農村的發展藍圖,最終讓每個弱勢小農也能實現可持續生計。
香港小母牛: 香港小母牛
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縣綜合幫扶工作隊的指導下,在四川海惠的全力資助下,日哈鄉的“小母牛”一定會茁壯成長,日哈鄉的羣衆一定會戰勝貧窮,奔向富裕。 2018年7月,在昭覺縣委副書記、縣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陳松柏書記的親自協調、指導下,在幫鄉單位縣人民武裝部和縣農業農村局的幫扶下,通過鄉黨委政府積極對上、對外爭取,日哈鄉成功的對接四川海惠助貧服務中心,邀請其來日哈鄉開展助貧活動。 小母牛「傳遞禮品」方式,要求受助農戶須將所獲牲口同等價值的款項、知識和技術,傳遞給其他有需要的家庭,受惠農戶因此能重拾尊嚴。
香港小母牛: 香港小母牛北京代表處成立 站在扶貧最前線
“香港小母牛”助力,精準脫貧再發力,“10個村全覆蓋”、“1149戶”、“800餘萬元”、項目參與率100%……隨着昭覺縣日哈鄉日哈村130戶申請戶中最後一戶領到禮品傳遞資金,標誌着“香港小母牛”項目在日哈鄉用於農戶購買牲畜的禮品金全部發放完畢。 項目注重發揮農戶主體作用,選取了1000戶願意參加農民互助組/合作社和傳遞禮品,並且有勞動能力和學習能力農戶組成了36個互助組,民主選舉出互助組組長和制定了小組發展規劃。 感謝個別捐款者分擔我們在籌款、教育及行政方面的開支,使我們得以將接近80%的公眾捐款用於小母牛在中國內地的項目,幫助農戶自力更生。
香港小母牛: 香港小母牛
今年比賽總冠軍再次由「國際文具集團有限公司」奪得,成績更打破去年紀錄。 現時香港小母牛北京代表處共有8名職員,絕大部分均爲服務小母牛項目超過十多年的資深項目人員,香港小母牛將聚集各方社會力量,竭力爲消除農村貧窮而努力。 經過一年多的申請和審批,香港小母牛得到國務院扶貧辦擔任業務主管單位,並於今年三月十二日成功在北京市公安局註冊成立「香港小母牛北京代表處」。 中國內地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規定任何境外非政府組織需有業務主管單位,並向公安機關登記設立代表機構,方可開展活動。 得到他人幫助後,再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將助人精神無止境地傳揚下去。 請謹記這些「其他開支」能確保每頭送贈的動物獲取最大的回報。
香港小母牛: 農戶人次
香港小母牛2000年於香港註冊成立,致力於扶助內地貧困地區農村家庭和鄉村擺脫貧困,通過飼養牲口和種植經濟效益高的農作物,以建立可持續發展生計。 截止2019年12月,香港小母牛在內地93個貧困縣資助和實施了96個產業扶貧項目,共幫助88740個貧困家庭脫貧,受助農戶收入普遍增加40%-100%。 香港小母牛2025 香港小母牛利用累積多年的扶貧經驗和專業知識,加上與時並進的創新思維,帶領基層農民爲自己的社區尋求最適切的發展方案——送贈牲口以改善生計丶提供培訓以提升能力丶建立互助組凝聚社區丶發展合作社和產業以擴大收入,並通過「傳遞禮品」延續扶貧成效,最終,農民得享更大的經濟成果。
除了使用動物的糞便作為飼料施肥外,小母牛亦為農戶提供使用沼氣池的技術訓練,把動物糞便收集到沼氣池,將所產生的沼氣化為能源,用作照明和煮食。 這種技術把廢料循環再用,可大幅節約乾柴,減少砍伐森林,而且可減少燒柴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降低村民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機會。 此外,小母牛亦教育農戶使用圈養方式,減少因自由放牧而對林木草地造成過度的損耗。 現在很多年輕人希望通過愛心來發展公益事業來説明有需要的人羣,但是很少人知道要選擇什麼好,其實現在有很多的公益事業適合愛心人士,如小母牛親子閱讀工作坊的開卷助人計畫。 慈善事業最重要是幫助困難的人士,家庭始於援助之手,獲得免費的資源,幫助他們遠離困難,小母牛的開卷助人方式就讓家長帶領孩子學會廣發愛心。
此外,亦感謝香港的捐款者和支持者,向我們提供免費的專業服務。 施甸縣及時引導50多個養牛互助組(5戶聯保)成爲村委領導下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並以合作社爲龍頭探索價值鏈開發,實現產業脫貧。 農戶們互助合作,成立了15個合作社和1個合作社聯社,公共衛生和環保意識有所提升,村容村貌整潔漂亮,村裏文化活動多了起來,村民之間和睦友善。 假若動物在送贈到項目家庭後死去,小母牛會與農戶和項目夥伴一起調查事件確定死因。 由於受助者簽署了合約,訂明會傳遞牲畜的下一代給其他有需要的農戶。 若動物是在不能避免的情況下死亡,如天災,該農戶可獲另一頭牲口的下一代。
香港小母牛: 香港小母牛北京代表處成立 站在扶貧最前線
您透過小母牛送贈動物給偏遠農村家庭,不但給予他們自力更生的機會,更可提升他們的收入,改善孩子的營養及支付必需的生活開支。 香港小母牛根據各項目的地理、氣候以及人口分佈等因素,向受助農戶發放最適合當地飼養的牲口,並提供養殖培訓,確保受助農戶正確地飼養所贈牲口。 我們會優先考慮農戶的需求,不過亦會盡力迎合捐贈者認捐特定動物的意願。 小母牛「開卷助人」計劃鼓勵孩子用愛心培養閱讀習慣,以閱讀能改寫貧窮家庭命運為目標,推動閱讀,拓闊視野,達至雙贏。 小母牛將計劃籌得的善款用於提供牲口和培訓,幫助國內貧窮農戶自力更生。 自1944年創立以來,國際小母牛組織通過向貧困農戶,提供畜禽及環境友善的飼養和種植培訓,協助赤貧家庭賺取穩定的食物和收入。
這一項親子閱讀計畫開啟以來,確實籌辦到了不少的善款,而小母牛也做好了每一筆善款使用的登記,讓大家所募捐籌集的善款都有明確的去除,幫助貧窮的困難戶脫離貧困的苦惱。 香港小母牛2025 有興趣的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參與親子閱讀計畫,讓孩子在愛心募捐中努力提升和塑造品德。
項目要求首批受援農戶在接受幫扶1.5年後,主動將自己接收的資金和學到的知識和技術傳遞給下一戶需要幫助的農戶。 2020年3月施甸項目的首批農戶按時100%將自己接受的禮品金傳遞給下一批農戶。 2013年,這些貧困村裏有近一半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處於國家劃定的貧困線下。 香港小母牛 2014年底,香港小母牛批准在小牛羣鎮資助實施產業扶貧項目,組織動員農戶學習肉羊/牛品種改良和舍飼育肥技術,提質增效促增收。 香港小母牛2025 2018年以來,日哈鄉在“香港小母牛”項目的助力下,產業發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就業技能培訓、基礎設施建設、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等方面初見成效。 “香港小母牛”項目就是一場及時雨,在涼山羣衆最需要幫扶的時候給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希望。
田頭村趙家小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裏的人不團結,村裏的路是人踩出來的,車輛進不去,雨天人都出不了門,長期制約着該村的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 通過項目培訓,全村農戶走到了一起,不等不靠,共同集資8萬元,共同出力修通社區2.1公里道路,解決長期制約農戶生產生活的交通問題。 此行動引起政府關注,後經政府協調50多萬元實現了全村道路硬化。 香港小母牛萬興鄉項目通過合作社,與當地政府一同建立母牛繁育產業。
香港小母牛: 農戶人次
小母牛「傳遞禮品」方式,要求受助農戶須將所獲牲口同等價值的款項、知識和技術,傳遞給其他有需要的家庭,受惠農戶因此能重拾尊嚴。 當日活動場內更設有貧困體驗坊丶迷你小馬拍照區丶臉部彩繪及鍛鍊體能的「助人自助挑戰站」,讓不同年紀的參賽者能透過遊戲認識小母牛的扶貧工作及鍛鍊體能。 初秋的施甸縣太平鎮蔣家山頭生機盎然,沿村道向蔣啟華家走去,路兩旁種滿了飼草,走進蔣啟華家,他正在忙着給牛添草料。 “這幾年種莊稼沒有多少經濟賬可算,我種玉米是爲了養殖香港小母牛。 去年我賣了3頭小母牛,收入近4萬元,收入比種烤煙、種玉米要好得多。
早於去年第四季,小母牛團隊便根據市場需要及牛隻品種發展趨勢,引導合作社選購西門塔爾牛和安格斯牛兩個品種。 與此同時,香港小母牛項目幫助解決農戶缺乏生產資金、養殖技術薄弱的問題,並就牛隻特點及防疫方面作重點培訓。 同時,項目通過合作社以集體採購方式,幫助農戶購入價錢合理、質量合論適的健康母牛。 “禮品傳遞”的方式一方面讓給予者獲得巨大的自尊,另一方面也讓接受者充滿感激。 這個過程讓越來越多的家庭受益,讓愛心、資源、知識和技能在社區中實現倍增傳播,極大地擴大了項目的輻射帶動效應,弘揚了互幫互助的中華傳統文化,提升了項目農戶的誠信意識和責任感,進一步促進了社區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接下來,項目團隊的獸醫工作人員將對牛隻進行檢查,同時督促農戶爲牛隻購買保險,以及爲牛隻佩戴耳標及打疫苗。
香港小母牛: 傳遞動物
項目一改過去聚焦單家獨戶的點狀扶貧方式,採用整鄉推進,千戶成片,“集腋成裘”的區域扶貧策略。 通過互助組和合作社將上千戶小農戶組織成爲一個生產平臺,把每戶2-3頭肉牛的小生產串聯成爲千戶數千頭肉牛的規模生產。 隨着生產週期更迭而實施的“禮品傳遞”更是進一步增大了生產規模,進而成功推進和實現了小農生產向規模化商品生產的轉變,把太平鎮成功打造成施甸縣肉牛繁育產業基地,助力施甸縣肉牛產業鏈建設規劃的發展。
香港小母牛: 項目
項目注重農戶觀念轉變,通過入村入戶調查、訪談、動員等多種交流形式向農戶傳遞小母牛項目的扶貧理念、做法和成功案例,展示了項目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原則和做法,不僅讓農戶認識到要自力更生擺脫貧困,還讓農戶看到美好的願景,產生改變的願望。 通過給農戶提供中華傳統文化、互助組作用、家庭/小組/村發展規劃等系列培訓,喚醒激發起農戶“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社區農戶行動起來,有效改變了以前等靠要、搭便車等習慣性想法和做法。 項目以發展肉牛養殖產業爲主線,以推動農戶互助合作自主發展爲着力點,通過資金支持+技術培訓+能力建設的幫扶路徑,激發農戶自主發展意識,提高農戶養殖技術和技能,推動當地肉牛養殖產業基地的形成,促進農戶增收和鄉村綜合可持續發展,助力太平鎮脫貧出列。 我們將繼續在香港募集資金,紮根滇西邊境少數民族地區丶燕山-太行山區丶大別山區丶四川涼山州等地區,扶助深度貧困的家庭和社區擺脫貧窮,實現自力更生和可持續發展。 今年五月,我們啓動了在河北隆化和雲南施甸兩個重點項目,預計幫助4,000戶貧困家庭發展肉牛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