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對方自稱投資產公司、電訊公司,甚至政府官員,亦切輕易相信。 您亦應加強網上銀行,採用多重登入認證等措施,確保戶口安全。 網絡安全及科技調查科今(2日)發表釣魚電郵騙案數字,今年首5個月錄得71宗,較去年減少320宗,損失金額約5,000萬元。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法理鑑證及訓練)高級警司林焯豪指,今年4月發生一宗涉款巨大電郵騙案,騙徒假冒一間有機食品公司高層向員工發送電郵,員工不疑有詐,分5次轉帳予騙徒戶口,導致公司損失780萬元。 騙案層出不窮,針對芳心蕩漾者有網上情緣編案,針對熟悉科技的人則有加密貨幣騙案,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指今年上半年已有496宗同類案件,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倍多,損失金額到2.14億元。 您可能認為自己不會上當,但事實上,不少人都曾墜進詐騙及情騙陷阱。

  • 我們最新的調查發現1,在香港最常見六大騙案中(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騙徒的目標,當中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港幣3,800元。
  • 去年年青人干犯詐騙案包括提供銀行戶口收取詐騙款項及涉及三合會罪行均錄得升幅。
  • 本公司建議客戶提防這類網上預先付款的要求,並留意即使訊息中列明貨件付運編號(或追蹤編號),亦不代表貨物正由TNT保管或處理。
  • 這類型的騙案會誘導我們投資在一個可疑的「搵快錢」或「現金反饋」的騙案。
  • 於此過程中,若客戶決定報警處理,我們亦會為客戶提供意見及與警方合作。

數據指,去年錄得最多的騙案為網上購物騙案,達6,120宗;其次為援交騙案,有1,743宗;之後為網戀騙案1,659宗;第4及第5位分別是裸聊騙案及網上求職騙案,分別為1,162宗及1,063宗。 當局指,騙案猶如病毒一樣會變種,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即使騙徒百變也會無所遁形。 警隊將持續以跨界別、多專業的合作,透過軟性方法去連繫青少年,與社會各界攜手增強青少年的守法意識及提供更廣闊的平臺予青少年發揮所長。

網絡騙案: 網上購物騙案數字

Instagram上的網絡紅人經常會舉辦贊助商贊助的限時促銷活動,當中一些品牌更會向少數幸運兒提供免費產品或服務。 網絡騙案2025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不但負責處理有關網絡安全的事項及調查科技罪案,還專責處理電腦法理鑑證及防止科技罪案的工作。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更會與本地及海外執法機構建立緊密聯繫,打擊跨境科技罪案和分享情報。 貸款騙案

隨著我們的數碼生活不斷發展,網絡騙徒亦掌握了新的詐騙手法。 網絡安全廠商 Sophos分享了 Instagram上最常見的7種騙案,並為用戶提供4個貼士提防受騙,以及應對方法去確保自己不會成為網絡欺詐的受害者。 高嘉力律師行合夥人袁佩筠接受《香港01》科技玩物頻道訪問時表示,接觸過的案件當中,有騙徒入侵跨國公司行政總裁,然後用其個帳戶向會計部員工發電郵,以事態緊急為由要求員工將款項匯至指定銀行帳戶,更要求員工保密。 該員工不虞有詐,於是將公司資金匯至騙徒帳戶,交易次數更多達數十次後始被揭發,涉及金額達三千萬歐羅(約2.7億港元)。 就去年發生涉及黑社會的嚴重暴力案件,警方即時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及內地執法機構協作,大部分案件已被偵破。 去年亦進行大型「反三合會行動」,又在世界盃舉行期間展開反非法賭博行動,拘捕1 000多人。

網絡騙案: 青少年罪行

騙徒或冒充知名品牌,並向網絡紅人提出廣告合作協議。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雖然電腦與資訊科技便利了市民現代化的生活,但是不法之徒亦乘機利用先進科技犯案,手法層出不窮。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一直不遺餘力打擊科技罪行,務求確保網絡安全,使香港成為一個安全的數碼城市。 網絡騙案2025 「反詐騙協調中心」持續發揮效用,勸止超過500宗騙案受害人匯出騙款,並攔截逾13億元騙款。

曾經有一個女受害人短短五個月內被七個假的交友帳戶騙款,先有三個網友以感情欺騙了她匯款後失蹤。 網絡騙案2025 她將經歷告訴予另外四個網友,這四個人均自稱調查員,可以收錢協助追查,結果她再匯款,總共匯款19次,損失240萬元。 這類型的騙案會誘導我們投資在一個可疑的「搵快錢」或「現金反饋」的騙案。

網絡騙案: 網上投資騙案

警方指,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詐騙集團改變策略,相識不久便以買機票、意外入院等藉口,問受害人要完一筆錢便消失,以逃避警方的追查。 警方昨日(11日)傍晚約7時接獲一名43歲蔡姓本地男子報案,指早前回應陌生人發出的招聘信息,透過充當刷單員於虛假網站以下載應用程式推高應用程式下載率及名氣來賺取佣金。 鄧炳強表示,本港整體罪案數字平穩,但仍要居安思危,繼續防範孤狼式和本土恐怖主義分子作出危害本港和國家安全的行為。 此外,毒品案下跌一成,涉及青少年的毒品罪行也跌三成。

  • 其中,新界北總區錄得超過3800宗騙案,以網購騙案最多,電話騙案、投資騙案等數字亦持續上升。
  • 在輔導與支援方面,本中心設立了「青少年科技罪行防治機制」,透過這轉介機制,由專責社工跟進涉及科技罪案的受害或犯事青少年,提供危機評估、輔導及支援服務。
  • 此外,我們建議您將事件報警處理,因為警方過去亦曾成功緝拿騙徒。
  • 今年首5個月,香港錄得約1.6萬宗騙案,按年升近6成。
  • 隨著我們的數碼生活不斷發展,網絡騙徒亦掌握了新的詐騙手法。

警方會持續加強情報收集,亦積極透過不同媒體及活動提升公眾對「全民反恐 • 見疑即報」的意識和麪對相關事件的應變能力。 三合會相關罪案錄得2 554宗,上升666宗(+35.3%),升幅主要來自涉及詐騙、嚴重賭博罪行、擅自取去交通工具及促使/操控賣淫的案件。 去年主要的宣傳活動包括「防騙季」、「喜怒哀『落』」、「反洗黑錢月」、「全民反詐大測試」等活動,以不同主題、不同角度剖析騙徒犯案手法和宣傳防騙訊息。 除執法外,警方亦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及流動網絡營辦商於去年9月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制訂打擊電話騙案措施,包括協助用戶過濾並堵截可疑來電。

網絡騙案: 投資優惠

2023年的處長首要行動項目維持8項,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打擊暴力罪案;打擊黑社會、犯罪集團及有組織罪行;打擊毒品;打擊「搵快錢」罪案;加強網絡安全和打擊科技罪行;提高公眾安全;以及加強反恐工作。 今年首5個月,香港錄得約1.6萬宗騙案,按年升近6成。 其中,新界北總區錄得超過3800宗騙案,以網購騙案最多,電話騙案、投資騙案等數字亦持續上升。 網絡騙案2025 警方解釋,騙徒通常利用境外護照或境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儲值支付工具,並連接「轉數快」系統。 當受騙市民經「轉數快」付款後,不法之徒隨即將款項轉帳至境外錢包。

網絡騙案: 網上情緣系列

Instagram上的網絡紅人經常會舉辦贊助商贊助的限時促銷活動,當中一些品牌更會向少數幸運兒提供免費產品或服務。 這些贈品通常是奢侈品,讓追蹤者(Followers)有機會贏取名牌服裝,昂貴的手提電腦,AirPods等。 不幸的是,騙徒會冒充知名度高的網絡紅人來通知「幸運兒」已贏取贈品,但他們需要支付「運費」或提供個人資料以領取獎品,騙徒然後就會利用這些資料作不法用途。 警方表示,本港的網上情緣騙案宗數由去年上半年282宗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29宗,上升了52.1%,損失金額高達1.089億元。

網絡騙案: 詐騙

至於上半年因干犯刑事罪行而被捕的青少年共1,245人,按年跌18%,大部分青少年罪行均錄得跌幅。 其他案件方面,勒索案上升約三成至921宗,其中裸聊勒索案件佔77%。 虐兒案下跌3%至544宗,最大宗為去年發生的幼兒中心虐兒案,共34人被捕和被檢控。 假網站的網址一般不能在搜尋器找到;假app 也不會在官方軟件商店上架,只能透過非官方途徑下載。 假平臺顯示的股票或商品價格、用戶的資產組合等均為偽造。 強姦案下跌三成三至53宗,非禮案亦減少65宗(-6.4%)至953宗。

網絡騙案: 電郵騙案首五個月71宗、涉款5000萬 一公司員工轉帳5次損失780萬

最多點擊分別是視像會議邀請(7.3%)、訂閱A I聊天機械人服務(5.6%)、IT部門核實密碼請求(5.6%)及電郵帳戶身份驗證(3.9%)。 警隊將繼續與社羣保持緊密有效協作,透過優化警政服務和提高透明度,加深市民對警務工作的瞭解,增加公眾對警隊的信任和支持。 本公司建議客戶提防這類網上預先付款的要求,並留意即使訊息中列明貨件付運編號(或追蹤編號),亦不代表貨物正由TNT保管或處理。

網絡騙案: 【網上騙案】網騙失款難追討? 警方解釋追查難度

TNT致力採取一切合理措施預防網絡詐騙,本公司客戶服務部、保安部及法律部亦緊密合作,向客戶通報詐騙訊息及打擊有關活動。 此外,本公司亦與國家及國際組織(包括政府、西聯匯款、eBay、公平貿易辦事處)合作,防止網絡詐騙。 不少遭遇騙案的受害者最希望能討回賠償,警方在社交平臺指,由於騙徒得手後,迅速利用支付工具將款項轉帳至境外,令警方追查有很大挑戰。 警方指,網上情緣騙案其實很容易可以求證真偽,若果對方不肯做視象對話,通常都有可疑,但有些受害人不敢拆穿騙局,更希望透過匯款以維持與騙徒的關係,以致這類騙案繼續存在。 他指示我們聯絡一個在yahoo開設的電郵帳戶詢問詳情,對方要求匯款2700美金去一個泰國戶口,聲稱是美軍亞洲總部,當我們表示懷疑,對方給予另一個美國的銀行戶口,希望提高可信性,我們最終沒按指示匯款。 我們的調查指出,Y世代(25-39歲)比較願意告訴「網上伴侶」身份證號碼、⼀次性密碼及銀行戶口號碼,更容易成為網上情緣騙案的受害者。

網絡騙案: WhatsApp 戶口騎劫

另外如果有懷疑是電郵詐騙,市民應該查看清楚電郵地址是否正確,當對方要求轉換銀行的匯款戶口時,更應先向相關人員核實身分。 客戶應盡量將詐騙訊息轉寄予TNT,以便交由全球保安部蒐集證據。 本公司會利用相關資料,遁正式途徑接觸寄存詐騙網站或電郵地址的公司。

網絡騙案: 網上情緣騙案手法有變 相識不久即要求匯款

同時加強打擊三合會分子操控賣淫及參與詐騙,拘捕超過200人及偵破超過300宗騙案。 詐騙案件數字的升幅顯著,有27 923宗,上升百分之45.1(+8 674宗),當中超過七成涉及網上騙案。 網絡騙案 升幅主要來自「網上購物騙案」(8 735宗)、「求職騙案」(2 996宗)、「投資騙案」(2 850宗)及「電話騙案」(2 網絡騙案 831宗),分別錄得四成至1.8倍的升幅。

網上情緣騙案本港平均每日都有人中招,紮根在東南亞或非洲的騙徒化身成不同的專業人士,在網上漁翁撒網找目標。 求職騙案 騙徒會使用一些非常吸引的招聘廣告去誘騙求職者透露其個人資料,例如住址、手機號碼、社會保障號碼、護照及出入境資料,以及個人資料掃描副本,如駕駛執照等。

網絡騙案: 電話詐騙和網上騙案日益猖獗,稍一不慎就可能墮入騙局,您還想靠其他人保護自己?防範詐騙的第一度防線,其實就是您自己。

其中,「投資騙案」及「電話騙案」涉及的金額仍然龐大,分別超過18億元及10億元,情況令人關注。 警方指加密貨幣騙案主要有三種,首先由於加密貨幣具匿名性和跨地域性,有不少不法份子會利用加密貨幣取代銀行轉賬或電匯,用來作為犯罪得益主要方法,特別在社交媒體騙案,例如網上情緣和援交騙案。 在網上勒索案件當中,有不少犯罪份子會誘騙或要脅受害人將加密貨幣發送到指定地址。 贈品騙案

處長蕭澤頤於二月十四日在記者會上回顧2022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以及講述警隊2023年的工作重點。 網絡騙案2025 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副處長(行動)袁旭健和副處長(管理)週一鳴亦有出席。 網絡騙案 1 滙豐於2020年8月和9月期間進行調查,訪問800名18-55歲的受訪者,按照香港人口普查數據,反映香港人口的年齡和性別結構。 《香港國安法》執法方面,截至6月30日,警方拘捕201人,逾六成已被檢控,其中12人罪成,最高判監九年。

香港警方聯同國際刑警及馬來西亞皇家警察,進行代號名為「跨步」的跨境打擊網上情緣騙案拘捕行動,兩地警方共拘捕27人,牽涉37宗案件及約1,500萬港元損失。 由於疫情關係,市民日常生活都轉趨網上進行,網上交友趨普及。 根據警方今年首10個月數字顯示,共錄得1369宗網上情緣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80%,損失金額高達4億8千萬港元,亦較去年同期增2.7倍。 其中一名最大損失受害人是29歲的投資經理,在接受騙徒投資建議後,被騙180萬港元。

網絡騙案: 銀行服務及支付

另外,亦有騙徒與受害人建立曖昧關係後,便利用虛假投資平臺誘使受害人參與投資。 起初受害人會賺取少許回報,其後當投入更多資金後,便會蒙受巨額損失。 騙徒在社交平臺找尋目標,認識受害人後向對方展開追求攻勢,以迅速建立網上的戀人關係,繼而用不同藉口去騙取金錢。 我們要防範「本土恐怖主義」地下化所帶來的極端暴力威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