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緣他早前收到「招聘廣告」短訊,朋友相討後決定「把握機會」,購買一張新的儲值,化與騙徒聯絡,當他完成了首次「點讚」任務後,佣金連註冊帳號獎勵達150元。 【網上求職騙案】警方破獲一個網上求職騙案集團,6名男騙徒涉案被捕,受害人有20名,年齡介乎18至58歲,合共損失約230萬元。 近年,有騙徒會利用社交媒體網絡刊登招聘廣告,以「彈性工作時間」、「高薪厚職」和「搵快錢」等字眼作招徠,令求職心切的青少年墮入陷阱,從而騙取金錢。

  • 更奇怪的是,騙徒更教Apple親自到銀行交文件等,最終被人借去10萬元。
  • ▲ 柬埔寨、泰國等地的求職騙案愈揭愈多,當中有不乏以提供「搵快錢」機會、高薪工作等誘騙受害人,除了誘騙求職者到東南亞國家的個案,亦有人力資源專家盤點出6種常見求職騙案手法。
  • 騙徒透過不同網上社交平臺、討論區或即時通訊軟件,刊登招聘貼文吸引應徵人士,並以 不同藉口誘騙他們繳交費用、保證金或其他款項。
  • 防騙方法:請勿輕信轉資賺取佣金的工作機會,緊記在求職過程中,不要輕易把任何個人資料交出,尤其牽涉到錢銀往來的銀行戶口,如遇任何可疑人士向你提出以上的要求,報警為上。
  • 事緣他早前收到「招聘廣告」短訊,和朋友相討後決定「把握機會」,購買一張新的儲值卡,化名與騙徒聯絡,當他完成了首次「點讚」任務後,佣金連註冊帳號獎勵達150元。
  • 防騙方法: 留意一些不真實的招聘字眼,例如「在家工作輕鬆賺取過萬佣金」,不需學歷、工作經驗,不必面試的工作,再怎麼看都不像真的,然而有時求職心切,往往存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會被騙,結果現實是一記當頭棒喝。
  • 林敬寶把它分為3步驟,包含「聽他說」、「看他做」,以及「聽別人說」。

至於另外17人,根據最新資料,當局相信四人身處緬甸、13人在柬埔寨,他們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可是,結果當Cat過數後,客服則指會藉太多錢不可以一次過領取,要多付388,888元。 終於Cat感到被騙於是報警,警察報警後更對Cat表示,她是報警當天第6個人被騙。 直到Cat遇上12萬的聯單,由於早前幾次都可以連本帶利把錢賺回來,加上12萬的聯單可賺取7000元,所以Cat當時問朋友借錢,希望可以繼續。

求職騙案: 網上求職騙案多 學懂7招免防騙

自疫情後,各地經濟陷入困局,加上人們使用網絡的時間變長,種種因素助長了網上騙案的滋長。 求職騙案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柬埔寨販賣人口」事件,便是由求職騙案引起的。 不少受害人均稱通過網上或熟人介紹,以為自己前往柬埔寨從事高薪工作,而後發現遭人「賣豬仔」軟禁遍遠地區,求助無門。 以下將為你講解近年冒起的五類常見求職陷阱,希望在此警醒求職者切勿因心急搵工而墮入騙局。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最近有騙徒會透過通訊軟件冒認機構職員聯絡求職者,聲稱正在進行招聘,詢問事主對職位有否興趣,並要求對方提供個人資料。 普遍機構都少有在求職者未有提供資料的情況下,以通訊軟件私下聯絡求職者。 求職騙案2025 受害人取得「甜頭」後按指示,多次將合共約九十七萬元存入對方指定的六個銀行戶口作平臺購物,及後與騙徒失去聯絡疑受騙報案,警方經初步調查,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 正所謂「騙徒手法層出不窮」,疫情下的求職騙案亦有所增加。

求職騙案: 求職騙案1:海外高薪筍工 Freelancers也中招

而且,履歷一旦被編修過,行文會變得像機器人一樣死板,難以判斷面試者的個性和公司文化是否相合。 另有網民上載曾收到更為離譜的疑似詐騙訊息,內容顯示「因您信貸詐騙,缺席出庭,已通知當地執法部門和司法人員攜帶槍枝,帶隊執行上門強制槍斃」,但訊息同時指出,若能結清全部款項,即可撤銷強制槍決懲罰,因而認為訊息明顯是為騙取款項。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青年稍有不慎有可能觸犯法律,誤毀前程。 青年學生尋找暑期工時,除適當結合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的考慮外,亦要全面瞭解暑期工的工作內容和性質,同時不妨多諮詢父母及師長意見,切勿相信「高薪快錢」等不切實際的謊言。 求職騙案2025 有學生被拖欠工資後選擇訴諸網絡平臺,但僱主依然無動於衷。 求職騙案 求職騙案2025 對此勞工處應該動用學校和家長師友的資源,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學生以正確的方法維護自身權益。

  • 最後,「聽別人說」,就是資歷查覈(Reference Check),現在很多公司還是當走過場,不一定會真的打電話,但隨著AI越來越強大,直接問前任主管的看法,可能更直接且有效。
  • 後來任務逐漸變為透過一個名為「賺多多」的應用程式「搶單」,但是其實Cat連自己搶的單是甚麼都不清楚,只知道每日搶夠60張就就有佣金。
  • 其中,新界北總區錄得超過3800宗騙案,以網購騙案最多,電話騙案、投資騙案等數字亦持續上升。
  • 警方日前破獲一個網上求職騙案集團,並拘捕6名男性骨幹成員,年齡介乎18至21歲,報稱職業為地盤工人和無業人士,部份人士有三合會背景,其中4名人士被正式落案起訴。

後來任務逐漸變為透過一個名為「賺多多」的應用程式「搶單」,但是其實Cat連自己搶的單是甚麼都不清楚,只知道每日搶夠60張就就有佣金。 《東張西望》就審查程序向相關銀行查詢,銀行回覆一般貸款會按既定程序審批,而有關個案,可跟銀行直接聯絡。 Dada指沒有想像過當初的身份認證,連文件都未有簽署時都可作借貸。 《東張西望》主持人問Dada借款連利息的總金額是多少時,Dada指約120萬。 以在社交平臺「畀Like」賺佣金作為招徠,甚至推出月費套餐,月費套餐越貴,每次「畀LIKE」賺傭越多。

求職騙案: 求職騙案9個月呃3.3億 婦做刷單員賺1300後 被騙走夫380萬身家

騙徒會自稱是大型投資公司職員,他們會相約受害人到高級商業中心,並於地下大堂見面。 騙徒會提早到上址並到停車場,他們用電話確認受害人抵達後,才坐電梯到大堂與對方見面,讓受害者以為騙徒於上址返工。 警方今年1至9個月錄19,444宗為詐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39.7%,當中網上求職騙案增幅最勁,佔當中11.6%,有2,252宗激增2.2倍,損失3.37億元勁升6.3倍,九成案件與刷單賺傭有關。 第五波疫情下失業率再創新高,令不少不法之徒有機可乘,以提供工作機會之名,實質是詐騙金錢。

對此,勞工處應該聯同警方主動篩選可疑資訊,繼而放蛇執法,一旦查實屬求職騙案,發布信息的平臺也要附上連帶的法律責任,以儆效尤。 該名網民早前收到招聘短訊,內容是負責線上處理商家訂單,工作時間彈性,可在家中上班,無須任何經驗,而且多勞多得,薪金大約1000至2000元,絕不拖糧,事主於是與朋友商討後,決定購買一張儲值卡,然後與騙徒聯絡。 67名受害人去年受僱於一間位於九龍灣的裝飾品貿易公司,受聘後即被遊說作投資買賣,被騙取合共300萬元,其後更被無理解僱和無法領回薪金。

求職騙案: 【求職騙案】31歲女應徵「網上刷單員」被騙1.2萬元 騙徒犯案手法係點?

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 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求職騙案2025 看見薪高糧準、工時短、福利多的工作難免令人心動,但如果這份工真的好到難以置信,很有可能因為它是假的。

求職騙案: 【見工面試】Interview被面試官要求寫100個「一」字!網友拆解背後原因 公司想了解求職者呢樣嘢?

換言之,有一半人曾墮進騙局,被騙比例在六大最常見騙案中(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最高,平均損失港幣2,500元,金額屬第二高。 有網民就提出求助方案,指香港警方設有反詐騙協調中心,以及「防騙易18222」熱線,提供24小時反詐騙諮詢服務。 市民若有疑問,可致電與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聯絡,熱線亦有提供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以應對時下流行騙案。 另外,從電腦桌面按入whastapp.org,版面是典型釣魚網站,網民提醒不要再點擊任何回應。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警方前日(19日)於觀塘及灣仔搗破一個求職詐騙集團,並以「串謀詐騙」罪拘捕6人,涉嫌與19宗招聘美容師的求職騙案有關,涉案金額約355萬元,其中3男1女將明日(22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求職騙案: 警推「全民反詐大測試」 吸引市民認識防騙

求職者會被要求以個人名義向財務公司申請貸款,或以信用咭透支的方式購買金飾,並交出財物作扺押。 此外,有騙徒會要求受聘人士交出密碼,從而將戶口的存款偷走。 按指示多次轉帳 無人被捕 警方日前接獲一名31歲姓侯本地女子報案,指早前回應陌生人發出的招聘信息,透過充當「網上刷單員」,於購物平臺以點擊購物推高商家名氣以賺取佣金。 警方指,「求職騙案」3步曲的第1步會以「高佣金,低技能」作招徠,第2步則為騙取受害人嘅資料,至於第3步則會誘騙受害人交出貸款,並指示受害人做「匯款員」,然後欺騙受害人以「測試員」身分借貸,再要求受害人以「刷單員」身分網上購物。 黃懷星提到,本港的求職詐騙尤其以新型經濟行業如虛擬貨幣行業較為嚴重,由於虛擬貨幣行業暫未有受政府監管,這些工作機會或涉及銀行開戶及金錢交易,求職者或有可能蒙受金錢損失。

求職騙案: WhatsApp 戶口騎劫

警方指,騙徒會透過不同網上社交平臺、討論區或即時通訊軟件,刊登招聘貼文吸引應徵人士,並以不同藉口誘騙他們繳交費用、保證金或其他款項,取得受害者財物後失去聯絡。 再有兩名女子透過擔任「網上刷單員」賺取「甜頭」佣金後,被騙徒哄騙更多「刷單」任務,受害人多次將合共約一百零四萬元,存入對方指定銀行戶口,最後懷疑受騙,報案求助,過去三日來,警方已接獲八宗同類詐騙報告,涉款共逾二百五十萬元。 防騙方法: 求職騙案2025 留意一些不真實的招聘字眼,例如「在家工作輕鬆賺取過萬佣金」,不需學歷、工作經驗,不必面試的工作,再怎麼看都不像真的,然而有時求職心切,往往存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會被騙,結果現實是一記當頭棒喝。 如收到類似的招聘短訊,切勿接觸對方,再提醒求職者,正規公司不會透過類似方法招聘。 社交平臺及討論區不時有貼文聲稱高薪招聘海外工作,這些招聘信息通常會提及崗位為賭場荷官、電子商務採購、網上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翻譯員等等,而且通常會要求普通話流利,有在職培訓提供,並且不會提及工作經驗及學歷。 雖然近期爆出的「賣豬仔」求職陷阱發生在柬埔寨,但不排除騙徒會以其他地方作招徠,待求職者入局後再將人轉移到其他地方,所以即使廣告沒有寫明柬埔寨,面對這類不需學歷經驗,甚至主動提供食宿及培訓的廣告,請小心求證勿中計。

求職騙案: 投資課程101

網民最擔心不法分子假扮WhatsApp官方帳戶,怕點擊入Link後會被盜取戶口。 這個警覺性是好的,想辨認對方是否可靠的官方帳戶,可先看看畫面上方,對方帳戶名稱旁邊,只要看到WhatsApp字樣旁邊有個「綠色勾號」,點擊入去會見到下圖的情報,當中你會發現它「並沒有電話號碼」,即代表不會是騙徒假扮的戶口,可以信任。 劉啟鵬指,今次警方首次發現這種手法,並據調查及情報分析後,鎖定集團將會再度犯案,而該集團前日相約兩名受害人到銅鑼灣一美容院進行面試,然後盜取信用卡資料,再交同黨在觀塘區商鋪購物。

求職騙案: 【求職騙案】《東張西望》港女大學生|做「點擊及訂閱」兼職|為佣金3日內被騙28萬元|8招防受騙

但其實根據《僱傭條例》規定,僱主必須在工資期屆滿後的7天內支付工資,即使沒有合約,口頭承諾亦屬有效。 勞工處如發現有僱主涉嫌違反《僱傭條例》的情況,會進行刑事調查,有足夠證據會提出檢控。 不過事情並沒有這麼順利,當Cat完成12萬的聯單工作後,想取回所有資金,客服要求Cat以88,888元將戶口升級。 求職騙案 因為Cat提到:「試過連本帶利都賺到5000至6000元左右,自己若投放成本3000或4000元,而且可以拿回付出金錢,又有錢賺所以沒有太多戒心。」。

求職騙案: 銀行服務及支付

一如其他求職陷阱,騙徒會宣稱高薪聘請不需經驗學歷的人士,及後誘使獲聘的「員工」借出個人銀行戶口,宣稱替客戶轉資賺取佣金,並誘騙其以個人名義向財務公司借錢,甚至以個人財物作抵押。 騙徒亦會要求「員工」交出銀行戶口密碼,並伺機將存款偷走。 防騙方法:心急搵工的打工仔如收到來歷不明的招聘短訊,應提高警覺,是關絕大部份正規公司都會循正確途徑進行招聘,例如他們會在自家公司網站或店面貼出招聘信息,又或在大型招聘平臺投放廣告。 這些大型招聘平臺發布廣告內容比社交網站的專頁嚴謹,以JobsDB為例,JobsDB會要求商戶通過商業登記資料驗證,才允許其發布廣告內容,而廣告內容發布前亦會經人工審核,故其招聘廣告內容比起社交網站的專頁或是招聘短訊安全得多。 騙徒會要求求職者借出銀行戶口,代公司客戶轉資,從中賺取佣金。

求職騙案: 商業週刊

相關詐騙集團於網上佈陣,《東張西望》訪問第一名受害者Dada時,她原應徵代購一職,而騙徒更聲稱只借收取10%佣金,看似一切都正正常常。 不過後來騙徒卻以身份審查為由,向Dada取得其信貸報告發個人資料。 求職騙案 【東張西望揭職場騙案】 網上求職騙案時有發生,《東張西望》近日揭有騙徒利用代購、求職等名義,騙取求職者的個人資料再到銀行借錢,有事主更被騙取逾過百萬港元。 新界北總區重案組人員接手調查並經深入調查後,於前日(8日)及昨日(9日)進行代號「亮劍」的拘捕行動,於將軍澳、屯門及長沙灣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6名男子(18至21歲),分別報稱地盤工人及無業人士,部分人有三合會背景。

求職騙案: 網上求職騙案系列

警方呼籲求職者不要輕信求職廣告、交繳款項前需要小心及事前與家人商量見工安排,一旦懷疑受騙應該立即報警。 新界北總區重案組關駿軒總督察表示,騙徒涉嫌於去年4月至今年7月期間,於網站刊登招聘廣告,聲稱可提供工作機會及優厚薪金,從而騙取20名受害人金錢,涉及金額約230萬元。 求職騙案 受害人包括8男12女,介乎18至58歲,他們包括學生、文員、售貨員、地產代理及待業人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