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則應考慮撤離居所,直至大雨減弱洪水退卻。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當暴雨警告發出後,警告訊息會即時透過電臺和電視臺向市民廣播。 #Blue Insurance Limited(「本公司」)並非網絡醫生服務供應商,本公司不會就服務向任何人士作出任何性質之表述、保證及擔保(不論明確或含隱的)。 本公司對網絡醫生所提供之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其服務質素或診斷結果或諮詢服務及/或其於收集及使用服務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三)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2025 天文臺爭取在降雨量到達指定水平前,發出「紅」色和「黑」色信號。 不過,由於預測地區性暴雨極為困難,提前發出警告的時間通常為時甚短。 在某些情況下,天文臺甚至可能未及發出「黃」色信號,便須發出「紅」色信號。 同樣地,「黑」色信號亦可能在未及發出「紅」色信號情況下發出。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香港暴雨成因

法例列明「前4後4」,員工在工作時間開始前或終止後4小時內,在往返工作地點以及居所途中,如果遭遇意外受傷或死亡,僱主必須負起補償的責任。 此外,若僱員因惡劣天氣或其他不受控制的因素影響而缺勤,(僱主)不應扣除他們的工資。 詳細列明在各種情況下工作時數、工資及津貼的計算方法,並考慮支付颱風或暴雨當值津貼予上班的僱員,以作鼓勵。 即使僱主酌情或預先同意僱員可於惡劣天氣下提早下班,但雙方有責任留意實際的天氣和交通狀況,如有需要,僱主應提供安全的環境讓員工暫避風雨。

僱員應主動向僱主查詢及商議惡劣天氣下及「極端情況」存在期間及結束後的工作安排。 發出暴雨警告信號多次引起爭議,亦與信號與停工停課安排掛鈎有關。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近年不少市民會在暴雨情況下,直接致電香港天文臺香港氣象中心,表達對發出信號安排的不滿[10]。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有關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的附帶說明:

暴風雨之下,人在上班路上,一條濕滑的公路加一個粗心大意的司機,已有機會釀成意外。 五、六月間雨勢較大而持續,容易造成嚴重交通混亂,間中更會引致大範圍水淹及山泥傾瀉,導致人命傷亡。 黑龍江當局向哈爾濱全區及牡丹江全區發布山洪災害紅色預警,預計週五下午至週六晚上,兩地有很高的氣象風險,可能會引發山洪災害,哈爾濱市防汛三級應急響應已提升至一級。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ˣ牙科保障的診症優惠費用或會因不同牙科診所而有所不同,有關診症優惠費用將列明於最新的醫療網絡醫生名單內。

不過預報員提醒,受到卡努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風大、東南部山區雨勢明顯。 臺北市政府表示,考量到卡努颱風已遠離,停放於臺北市道路紅、黃線等法定禁止停車處所車輛,請配合於8月4日上午7時前駛離,違反規定者,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拖吊並處以罰鍰,同時停車格也恢復收費。 免責聲明: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僱傭條例】公司拒絕承認病假紙 只接受員工到指定醫院 勞工法例有冇寫明?

天文臺則指是參考全港雨量站數據,作為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的參考基礎。 而雨量站的分佈密度因地區而異,佈局考慮了不同因素,在水浸風險、山泥傾瀉風險、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雨量站會較密。 若果大雨在雨量站較密的地方出現,錄得高雨量的站數自然較多,發出暴雨警告的機會亦會增加。

  • 當暴雨警告發出後,警告訊息會即時透過電臺和電視臺向市民廣播。
  • 有關暴雨警告系統的設立目的、考慮因素及一些常見疑問,請參考網誌「談談暴雨警告」(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
  • 不過,一旦你是乘坐交通工具上班,途中遇上意外就不能算是工傷,因為只有乘坐僱主操作或提供的交通工具上、下班時受傷,或是受僱主許可下為了工作乘坐任何交通工具的途中出意外,僱主才需要負責。
  • 各政府部門、主要公共交通機構和公用事業公司會採取應變措施。
  • 暴風雨之下,人在上班路上,一條濕滑的公路加一個粗心大意的司機,已有機會釀成意外。
  • 1992年5月8日早上,受徘徊於華南的低壓槽影響,香港出現暴雨,天文臺錄得由早上6時至7時的一小時內降雨量達109.9毫米,打破當時紀錄(該紀錄已先後在2006年7月16日及2008年6月7日被打破)[4],市面在沒有停工停課安排下出現嚴重混亂。

換言之,如果員工可以在家工作,而員工的家居並未有受到惡劣天氣影響而變得危險,僱主要求員工繼續工作,也沒有違反任何勞工法例。 但即使是黑雨或打風日子,僱主仍然有支薪給僱員,而僱員亦理應履行受聘用的工作責任。 因此,在僱員的人身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情況下,僱主要求員工繼續如常工作,並沒有違反勞工法例。 如工作環境受到惡劣天氣影響而變得危險或者不適宜逗留和工作,僱員應在通知僱主或主管後離開,並到安全的地點暫避。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勞工處僱員補償修訂條例已生效

以下根據勞工處《颱風或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安排(參考指引)》及《僱員補償條例》,整合了一眾打工仔常見的疑惑。 另外,由於按現時的《僱員補償條例》所指,在暴風雨警告期間的受保障時段並沒有包括在既定工作時間外自行上、下班或外出午膳,萬一是因外出喫午餐而遭遇意外的話,便未必符合《條例》下因工受傷的條件了。 「黃」色信號提醒市民將有大雨並可能進一步發展至「紅」色或「黑」色暴雨情況。 必要人員在安全的情況下可在工作時間結束時安排下班,僱主亦應安排合適地方讓員工在工作時間內或下班時暫避風雨。 雖然《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由勞工處訂立,但守則並沒有法律地位,只是為僱員及僱主提供建議做法、安全須知等參考,沒有任何投訴或處罰的機制,因此僱員在入職前應先了解公司或僱主的安排,或者直接與僱主或主管磋商。 暴雨警告信號現時為紅色,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僱主亦應按行業性質、機構運作需要及服務的迫切性,在顧及人力需求、人事編制及僱員個別的情況下,只要求絕對必需的人員在惡劣天氣下返回工作地點上班,盡量將於工作地點當值的必要人員人數減至最少。 僱主應向須在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往返工作地點的僱員提供接送服務,或向他們另外發放交通津貼。 對於那些遇到實際困難,而未能在暴雨警告取消後及時返回工作崗位的僱員,僱主應體諒僱員的情況而作出彈性處理,例如容許返回工作崗位有困難的僱員在家工作或有較寬裕的上班和復工時間。 由於暴雨屬無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對於因惡劣天氣而未能上班或及時返回工作崗位的僱員,僱主不應無故地不發放他們的工資、勤工獎或津貼。 僱主應瞭解事件的成因,仔細考慮個別僱員的情況,不應輕易處分或解僱有關僱員。 發言人提醒僱主應遵守《僱傭條例》、《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僱員補償條例》及《最低工資條例》下應負的法定責任及規定。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發出紀錄

事件後不久天文臺建立新一套暴雨警告系統,取代1967年起使用的舊警告,最初分綠色、黃色、紅色及黑色四個級別。 第一階段的綠色及黃色暴雨警告具有預報成份,但與舊警告一樣,只會向政府部門及公共服務機構發出;而第二階段的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則根據香港境內實際錄得的雨量而發出,向市民公開發佈。 其中首三個級別的顏色是源自交通燈的綠、黃、紅三色組合,當中黃色燈號實際上呈橙黃色,英文以amber表示,因此黃色暴雨警告的英文名稱亦對應採用Amber[5],與黃色火災危險警告採用Yellow有所不同。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勞工法例】紅雨、黑雨、八號風球下返工 受傷屬於工傷嗎?

僱主不應扣減僱員在《僱傭條例》下享有的年假、法定假日或休息日,以補償僱員因黑色暴雨警告未能上班而損失的工作時間。 僱主亦必須緊記,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他們有責任為僱員提供及維持安全的工作環境。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2025 2016年4月13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響,天文臺在早上6時半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 暴雨斷路!廬山、合歡山公路夜間封閉 南投仁愛今停班課

對於那些須按訂明的工作安排上班但缺勤或遲到的僱員,僱主不應不問情 由地扣除他們的工資,而須瞭解原因,並考慮每宗個案的獨特情況。 勞工處又表示,僱主應考慮交通狀況,彈性處理一些僱員因實際困難而未能上班或準時上班的情況。 舉例來說,居住在離島的僱員,可能因交通問題而未能上班;同樣地,傾盆大雨可能只集中於僱員居住的某些地區,引致他們未能上班。 因此如果員工可以在家工作,而員工的家居並未有受到惡劣天氣影響而變得危險,僱主要求員工繼續工作,也沒有違反任何勞工法例。 如必須上班的必要人員必要人員因交通或個人安全而不能上班,僱主亦不應要求必要人員即時前往工作地點。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生效時間最長及最短的暴雨警告

而僱主則應以僱員安全為先,不應要求必要人員即時前往工作地點。 如果黃色或紅色暴雨警告在辦公時間內發出,除非會有危險,否則在戶內工作的僱員應留在工作地點如常當值。 僱主可因應僱員的個人情況、天氣及道路交通等情況,酌情決定應否讓僱員提早下班。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發出最多暴雨警告的日子

此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例如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強烈季候風信號、雷暴警告、山泥傾瀉警告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這些警告可同時生效,但由於暴雨下不會出現結霜,因此此警告不會與霜凍警告同時生效。 與火災危險警告、寒冷天氣警告或酷熱天氣警告同時生效時的機會甚微,因為天氣乾燥、寒冷或酷熱時,甚少出現暴雨。 暴雨警告信號將透過香港各電臺及電視臺廣播,其中電視螢光幕會在節目播出期間出現顏色雨雲標誌。 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目的是及早提醒市民香港將會下大雨,可能造成嚴重混亂,並確保各緊急服務機構及部門都已經準備就緒,隨時處理因暴雨可能造成的緊急事故。 根據勞工處訂立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在八號以上風球或黑色暴雨警告等惡劣天氣警告生效的情況下,除非事先已協定工作安排,否則僱主不應要求僱員回公司上班。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發出最多暴雨警告的年份

京津冀地區就獲中央發放4.5億元人民幣救災資金,修復損毀的水利工程設施。 中度颱風卡努逐漸遠離,臺北市政府提醒,停放於道路紅、黃線等法定禁止停車處所的車輛,請於今日(4日)上午7時前駛離,違反規定者將依法開罰並拖吊;而中山、松山、士林、萬華、大同區疏散門周邊區域8公尺以上道路紅黃線仍開放停車。 2003年6月10日、2006年6月9日、2014年5月9日、2015年5月23日、2017年7月18日、2019年8月25日,各有3次。 此紀錄由發出信號至取消所有信號視為一次,發出更高信號或改發較低信號不會分開計算。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其實意外是沒人想發生的,但一旦發生意外,大家亦總希望有所保障。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颱風返工安排3.八號風球以上在工作時間開始前發出,並在工作時間內取消

根據天文臺的警告及信號資料庫,由1998年更新暴雨警告信號以來至2022年6月所發出的142個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中,有101個,即71.1%的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是在星期一至五的上班時間以外,或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發出[24]。 為教育市民在惡劣天氣下的應變方法,天文臺早在1967年4月設立暴雨及雷暴警告信號,其中暴雨警告信號表示過去一小時已經錄得50毫米的雨量[3]。 不過該信號只供政府部門內部使用,以提高政府部門對自然災害的預防能力,而不作公開發佈。 對於因惡劣天氣而未能及時上班的僱員,僱主不應無故不發放工資、勤工獎、津貼,或扣減僱員在《僱傭條例》下享有的年假、法定假日、或休息日以補償損失的工作時間。 如僱主擔心僱員濫用機制而故意遲到,可以協商以工作時數補回遲到時間。 假如你是步行上班,而在黑色暴雨警告下返工時因意外受傷,因現時的條例沒有列明此項情況責任誰屬,因此實際情況或需交由勞工處判斷。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不少市民甚至僱主不明白暴雨影響時間一般遠比熱帶氣旋吹襲為短,誤以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應變措施與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時的措施相同,以為在發出信號後即時下班回家,未有依照當局呼籲留在安全地方暫避,結果導致更多不便及混亂。 現任天文臺助理臺長的徐傑志曾於2013年在網誌提到:當雨勢稍為減弱,但天氣仍然持續不穩定時,已生效的暴雨警告不一定會隨之改變,以免信號經常「又上又落、又落又上」,造成更多的混亂[11]。 僱主應盡早確切評估在暴雨警告生效期間,是否需要必要人員返回工作地點當值。 僱主評估必要人員需求時,應考慮有關僱員的安全,包括僱員在惡劣天氣下往返工作地點,或在家工作的的可行性。 1997年6月4日早上香港受暴雨影響,天文臺在早上7時05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7]。 由於紅雨警告在學生上學途中發出,而當時的教育署亦並無宣佈停課,情況頗為混亂。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警告」於下班時間仍然生效的安排指引(《颱風或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

現時《僱傭條例》內有關僱主合法扣減僱員薪金的情況有包括「缺勤」,法例容許僱主就員工實際缺勤時間扣減工資。 受大雨影響,會有山洪暴發,並且河道已經氾濫或可能會氾濫,市民應遠離河道。 河道附近的居民應密切留意天氣情況,如住所可能出現水浸,應考慮撤離。 另外,《僱員補償條例》亦列明有包括退伍軍人症及熱內障等48種受保障的職業病。 如僱員被判定為因從事的工作特質而引致患上指明的職業病,而且符合申索期,僱員便可獲與意外工傷同樣的補償。 除了以上所說的情況,勞工處表示僱員在遭遇意外後引致損傷,那不論是肢體損傷、器官功能損傷及精神損傷,只要有充足的資料證明是與意外有關,並會導致僱員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那在計算僱員補償時均會考慮在內。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警告」於上班前時間生效的安排指引(《颱風或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

惡劣天氣下的工作安排,例如是「容許僱員提早下班」、「不要求僱員即時趕回工作地點」、「彈性處理員工上班時間」等等,其實大前提都是僱主為了履行保障員工安全的責任。 另一方面局部地區大雨提示可能會與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同時發出,但當天文臺預計大雨有機會擴展至廣泛地區並達至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指標時,則會發出有關暴雨警告信號,並取消局部地區大雨提示。 另外,勞工處《2021年僱員補償(修訂)條例》已由7月2日起生效 ,打工仔在「極端情況」上班會有保障。

紅色暴雨警告返工: 打工仔7月2日或之後可獲保障

如果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在工作時間內發出,除非有危險,否則在戶內工作的僱員應如常工作。 而在戶外及空曠地方工作的僱員,在可行的情況下,應盡快暫停所有戶外工作,並到安全的地方暫避,直至天氣情況許可,才恢復工作。 天文臺一般會在正式懸掛八號風球前2小時之內發出「八號預警」,根據《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安排(參考指引)》,當發出八號預警或八號颱風警告時,上班族可分批下班。 家長、學生、學校當局及校車司機均應留意電臺及電視臺有關學校的公佈。 有需要外出的人士應小心考慮天氣及道路的情況及注意安全措施。 如僱員遇到實際困難未能上班,例如因道路阻塞、公共交通服務受影響、水浸或山泥傾瀉,應盡快通知主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