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城市比如說北京、海買房的話,擁有香港身份只需要繳納一年社就可以購買套房。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覈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這種即使有需要亦不領取綜援的情況,在長者中亦相當普遍。 根據樂施會委託政策二十一於2010年進行的調查[6],估算全港約有33萬長者符合領取綜援的資格,當中只有57%有領取綜援,即有超過四成(14萬)長者合資格領取綜援而沒有領取。 現時長者領取的綜援金金額偏低,以單人健全長者為例,每月可領取3,200元的標準金額(2015年),連同其他特別津貼,每月所得的平均綜援金額約為5,548元[1],約等如工資中位數的37%[2]。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則爲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不設經濟狀況審查。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第四,就是香港戶籍的老人,在廣東、福建這兩個省養老的話,申請人無需每年回港的情況下,還可以享受香港政府發放的長者生活津貼。 現行“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適用於65歲至69歲申請人並須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從2020年1月1日起被長者生活津貼取代。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2023

現時普通津貼和高額津貼分別爲每月2,920元和3,915元。 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000元,劃一放寬至374,000元;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247,000元,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孩子獲得香港7年永居之後,可申請內地各類國際學校(外籍校、公立學校國際部、私立國際學校),也可以選擇在普通學校借讀,考試時參加華僑生聯考即可。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 申請資格方面,合資格的單身長者,申領津貼時月入不能超過6880元,資產總值不多於19.3萬元;夫婦收入則不多於10940元,資產總值不多於29.2萬元。
  •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是爲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 然而有不少意見認為,在現行社會保障制度下,不少長者仍然得不到基本收入保障,而隨著人口老化及長者貧窮化,此三項制度將更難達至確保長者脫貧的目標。
  • 前述根據樂施會的研究,一名長者約需4,613元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制度皆不足夠長者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 現時長者領取的綜援金金額偏低,以單人健全長者為例,每月可領取3,200元的標準金額(2015年),連同其他特別津貼,每月所得的平均綜援金額約為5,548元[1],約等如工資中位數的37%[2]。
  • 去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就宣佈,將於2020年1月1日在“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推行長者生活津貼,這意味着,在兩項計劃下相應城市居住的香港老人,這項津貼不用再回香港領了。

其中公共福利金計劃是爲年齡在65歲或以上或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則為65歲或以上,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 去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就宣佈,將於2020年1月1日在“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推行長者生活津貼,這意味着,在兩項計劃下相應城市居住的香港老人,這項津貼不用再回香港領了。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香港長者津貼

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讓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長者,在移居福建省或廣東省後,無須每年返港,亦可領取香港政府提供的每月$4,060 長者生活津貼;70歲或以上長者,更可領取無須經濟審查、俗稱生果金的每月$1,570高齡津貼。 社署發言人表示,爲該兩個計劃推出長者生活津貼,可讓65歲或以上、選擇移居廣東或福建並符合申請資格的香港長者無須每年回港,也可領取現時每月2,675元普通額或每月3,585元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旨在爲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以補助他們的生活開支。 由2023年2月1日起,長者生活津貼的每月金額爲$4,060。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是爲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由2023年2月1日起,高齡津貼的每月金額爲$1,570。

以下整合 7 大港人在內地生活的福利、申請資格及方法,不論是學生、老人家抑或打工仔,都可盡享大灣區生活的好處。 現時所有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每月可領取2,390元,大約只等於全港工資中位數的16%[8] (2016年長生津金額提升至2,495元)。 而高齡津貼方面,65-69歲長者需通過資產及收入審查才能領取,70歲或以上長者則不設任何資產及收入審查。 香港的高齡津貼給予每月劃一的保障水平[每月1,235元(2015年數據)] ,大約只等於全港工資中位數的9%。 前述根據樂施會的研究,一名長者約需4,613元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制度皆不足夠長者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港人內地生活福利|1. 港人就業津貼

申請資格會與目前“普通高齡津貼”看齊,但不能同時領取高齡津貼(“生果金”)、傷殘津貼或綜合社會保障緩助。 社會福利署宣佈,明年1月1日在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包括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明日起接受申請。 [6]多年來,一些團體及政黨人士都爭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政府銳意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作爲過渡期的對應政策[7];但是政府、政黨與社會就應否要設立資產審查,持有不同意見。 《十二條措施》亦爲港人在深圳前海居住提供生活津貼及住屋津貼,在深圳前海創業或就業的的合資格港人,可申領每月1000元的租房補貼,補貼期限累計不超過3年,另外亦可申請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貼,同樣累計期限不超過3年。 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現時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但按高額津貼的金額髮放,每月入息限額維持不變。 長者生活津貼則爲65歲或以上,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

傷殘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其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是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由2023年2月1日起,高齡津貼的每月金額為$1,570。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深圳頤年卡 免費乘車

這使人擔心政府能否負擔未來的綜援開支,以及政府會否因此而減低綜援的保障水平及保障範圍。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2025 現時香港的綜援制度基本假設家人會承擔供養老年人的責任。 有部份子女即使無能力或不願意供養父母,然而基於面子或道德壓力卻不願意填寫有關文件。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香港養老福利太香了!今天起香港身份老人每月領3915港元!

其設立爲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爲“敬老”,而是“扶貧”[30]。 此外,在海外居住的香港人只要合乎申領資格,亦可以委託親友或一些機構(例如長者安居協會),遙距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定期發放至海外港人在當地的銀行戶口。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申請資格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社署)近日宣佈,將於2020年1月1日在“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包括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11月1日起接受申請。 兩個計劃推出長者生活津貼首年,社署會作出單次特別安排,讓已移居廣東或福建並符合所有其他申請資格,但未能符合在緊接申請日期前連續居港最少一年規定的長者,無須先回港居住一年,也能受惠於長者生活津貼。 這些申請人須在緊接申請日期前已在廣東或福建連續居住最少一年,並提交有關省份的住址證明文件。 有經濟困難的長者也可申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凡符合申請資格的綜援受助長者,若選擇到廣東或福建省養老,則可申請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繼續領取現金援助。 這些申請人須在緊接申請日期前已在廣東或福建連續居住最少1年(在該年內有56天的寬限期),並提交有關省份的住址證明文件(如租單、電費單等)。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 長者綜援開支不斷上升

待《2016年撥款條例草案》獲得立法會通過後,津貼的金額會進一步上調4.4%至每月2,495元,並追遡至本年2月1日生效,社會福利署亦會盡快安排一筆過補發由2月1日起計的相關款項。 第二階段是目前70歲或以上,正領取“高額高齡津貼”但之前未曾申領“普通高齡津貼”的香港長者;或年滿65歲,正領取“普通傷殘津貼”的香港長者,社署將在3月25日發出黃色通知書,他們如有需要就最遲今年年底郵遞提交申請。 發言人表示,社署已委任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爲“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長者生活津貼的代理機構,負責協助基於健康理由未能回港辦理申請手續的長者完成申請、進行會面和個案複檢,以及處理查詢等。 值得留意的是,這項爲期1年的單次特別安排也在同時期適用於“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的高齡津貼,70歲或以上已移居廣東或福建的香港長者如不申領長者生活津貼,也可考慮通過此安排申領高齡津貼。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2025 有關單次特別安排也適用於兩個計劃下的高齡津貼,70歲或以上已移居廣東或福建的香港長者如不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可考慮通過是次安排申領高齡津貼。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資格是甚麼?可領取的津貼金額爲多少?

廣東計劃 及 福建計劃 。 長者生活津貼自從2013年4月正式實施以來,轉眼已經三年,截至去年底,共有 名長者正領取每月津貼。 實施以來,長者生活津貼的金額已經由起初的2,200元兩度按照既定機制調整至2,390元。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2023|申請所須文件

社會福利署宣佈,9月1日落實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措施,約五萬名現時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在合併措施實施後每月額外獲發995元。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1.年滿65歲或以上;2.已成爲香港居民最少7年,以及在緊接申請日期前已連續居港最少一年(在該年內如離港不超過56天,視爲符合規定);4.不得傷殘津貼或綜援;5.符合資產及入息限額。 這樣一來,每月可以領取3,915元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此安排同樣適用於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預計惠及約5萬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 公共福利金計劃

此項津貼計劃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則追溯至2012年12月。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政府預料會有40萬長者獲得資助,涉及每年額外62億港元公帑開支。 另外,在2020年1月1日起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香港人回鄉養老不是新鮮事,香港政府亦有相應的福利計劃。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2023|資產上限、4大申請資格、金額、審查懶人包

屆時,“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繼續設有無須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適用於70歲或以上申請人。 現行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適用於65至69歲申請人並須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會由明年1月1日起以長者生活津貼取代。 屆時,兩個計劃繼續設有無須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適用於70歲或以上申請人。 港人內地生活福利|深圳景點多、美食多,每逢週末都有大量港人湧到深圳一日遊,你又有沒有想過乾脆搬回內地居住? 政府其實有不少優惠吸引香港人回內地居住,有些是內地本身的福利開放給港人申請,亦有些是港人身份專享的福利。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 公共福利金計劃

2012年,香港領取綜援的長者佔長者人口約13%,而領取長者綜援的人數則由2001年的逾15萬人上升至2012年的逾18萬人。 自該措施推出後,長者綜援個案的增長率由98/99年度的10.9%,下降到00/01年度的1.7 %[4]。 00/01年度香港的經濟環境仍然欠佳,因此相信長者綜援大幅下降的主因是新制度取消了大量原本合資格長者的領取綜援資格。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2025 資產不多於374,000元的單身長者和568,000元的長者夫婦可保留更多資產,劃一領取每月3,915元長者生活津貼。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生果金)(措施同時涵蓋至綜援、或傷殘津貼)。 由於“長者生活津貼”是扶貧措施,聶德權指出,如有發現長者蓄意隱瞞資產,欺騙社署,將有可能負上刑責,所以希望所有香港長者能如實申報收入及資產。 今年就有8.3萬人申請了香港身份,創歷史新高,主要是內地在教育、住房、稅收、養老等方面給出了鉅額優惠,建議大家想申請香港身份的一定不要錯過了。 此計劃在2012年10月諮詢立法會前,不少政黨和立法會議員,如人民力量陳偉業要求取消方案中的資產申報,而社民連認爲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2019年內地公佈16項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專業界別到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當中包括「買樓自由」,香港人在大灣區9市包括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 ,可以自由購買一層自住樓。 相比起內地人,香港人買樓無需於境內工作、無需學習證明等,較爲方便。

傷殘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其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現行的“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適用於65歲至69歲申請人並須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從2020年1月1日起被長者生活津貼取代。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1][2]長者生活津貼對象爲香港65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長者,申領人需要簡單入息及資產申報,申請資格與當時的65歲至69歲普通高齡津貼相同。 [3]現時領取高齡津貼(包括廣東及福建計劃)的70歲或以上長者即使超出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上限,仍然可以繼續領取每月HK$1,515的高齡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或長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作爲《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過渡期設立的一項福利金,支援生活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爲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之一的唐英年在其政綱宣稱:如其當選,會將香港老人每月津貼增至港幣3000元;另一候選人梁振英則宣稱會推出“特惠生果金”,將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增加一倍[8]。 香港人可以透過內地海關,購買一輛國產免稅車,不同車型費用不同,有內地人計算過,一般免稅的優惠折扣都大概有接近 7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2025 折。 根據樂施會於2014年進行的基本生活開支與貧窮線研究,一名健全長者要維持基本生活開支(不計算以特別津貼支付的開支),每月預算約為4,613元[3],即現時綜援的標準金額並不夠一名長者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除政府部門外,多個非政府團體及社區服務組織也爲長者提供不同服務及資訊,包括24小時緊急召援系統,讓長者在遇到緊急事故時直接與呼援服務員對話,尋求協助。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香港老人是如何安逸度過晚年的?全靠“長者津貼”!

聶德權表示,首階段申領是目前香港29萬名正領取“生果金”的長者,包括65至69歲,現正領取“普通高齡津貼”的長者;或70歲或以上,現正領取“高額高齡津貼”的長者,他們必須曾在65至69歲時領取“普通高齡津貼”。 聶德權介紹,“長者生活津貼”會分三個階段申領,依次序爲“自動轉換”、“郵遞提交申請”,以及“新申請”。 申請資格方面,合資格的單身長者,申領津貼時月入不能超過6880元,資產總值不多於19.3萬元;夫婦收入則不多於10940元,資產總值不多於29.2萬元。 2012年10月,政府公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同年4月2日開始,社會福利署接受長者生活津貼第三階段的新申請,合符資格的長者可以於同年12月31日前申請[28]。

香港長者生活津貼: 廣東福建計劃推長者生活津貼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此安排同樣適用於 廣東計劃 及 福建計劃 。 第三階段是從未曾申請香港特區政府的公共福利金計劃,但年滿65歲有經濟需要申領的香港長者,社署會於4月2日起接受他們申請。 他表示,爲了利便香港長者,社署特別設計一套簡化程序,讓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儘早領取到新津貼。

然而有不少意見認為,在現行社會保障制度下,不少長者仍然得不到基本收入保障,而隨著人口老化及長者貧窮化,此三項制度將更難達至確保長者脫貧的目標。 社會福利署於2003年11月起實施資助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申請人在提出申請專爲長者而設的受資助長期護理服務時,會被安排接受統一評估,確定他們的服務需要,並安排切合他們所需的長期護理服務。 政府通過各項計劃爲長者提供多種社會服務及福利,包括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安老院舍照顧服務,以及長者經濟援助。

安老院舍照顧服務旨在爲一些未能在家中獲得適當照顧的長者,提供住宿及起居照顧,協助他們保持身體健康,促進社交生活。 香港現設有不同類型的安老院舍,照顧長者各類護理需要。 合併普通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20年1月公佈的民生政策新措施之一,並於2021年施政報告宣佈今年下半年落實合併建議,更有效支援有需要的長者。 2、未獲永居亦可申請部分國際學校作爲受養人獲得香港身份的子女,在香港居民身份期間(還沒獲得永居),部分私立國際學校、部分外籍校和公立學校國際部也可接受入學(具體以學校公佈要求爲準)。 長者2元乘車優惠這個計劃,自2012年推出以來深受長者歡迎,在過去只有65歲及以上的長者纔可以享受這福利。 現在不同了,政府建議將計劃的年齡資格由現時65歲下調至60歲,這樣一來約60萬名60至64歲銀齡人士將可受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