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徑到此便是終點,沿著指示牌,便可沿捷徑回到起點處。 此直升機坪甚少升降,反而成為行山客的觀景臺,供俯視深水灣和淺水灣的景色。 站在圓形的中央擺出不同姿勢,機坪搖身一變成為你的舞臺。 本想往南方小徑續走,惟道路通往海洋公園範圍,沒法繼續前進,遂往山頂進發。 回頭一望,腳下正是整個海洋公園的遊樂設施和香港仔海峽的羣島。 山頂豎立數碼電視發射站和警察電波天線,還有284 米標距柱。
- 若時間充裕,下坡路程可以邊行邊欣賞沿途風景,迎着海風好好享受清涼快感,驅走城市中的繁忙侷促。
- 如果正在鍛鍊肌肉,宜補充蛋白質,有助修補於運動其間撕裂的肌肉,可考慮在膳食中加入雞蛋1隻、豆腐1磚及無糖豆漿1杯。
- 山巒的大部分建設成海洋公園,包括東北山坡的纜車系統和西南面的戶外扶手電梯。
- 一般透氣通爽的運動褲都可取代行山褲,牛仔褲太侷促,鬆身斜布褲亦可。
通常行山人士會由引水道路入澗,沿中狗牙坑上溯,途中需要攀爬石壁,這段路都需要手腳並用。 因為石河頂端左右有崖壁高起,好似有兩隻老虎對峙,因此有「虎吼石河」之稱。 登上大金鐘山峯後可盡覽西貢及馬鞍山景色,景色都比昂平高原看更加壯觀。 下山時治路走,再接上麥理浩徑,選擇往馬鞍山方向,或返回昂平再原路折返。 如果純粹上紅香爐峯打卡的話,大家可以經寶馬山道聖貞德中學旁的山路上山,上落山路程不長,不過近紅香爐峯頂就一段路較為崎嶇,大家行路時要小心一點。 簡易版起點:在德福花園或港鐵彩虹站乘1號小巴,你亦可在採頤花園乘1A號小巴,在飛鵝山道路口下車。
行山look: 九龍水塘
從掃管芴路接麥徑10段,往千島湖清景臺,走近M181至182標距柱位置,到達手作步道「千島湖清景臺」入口,指示非常清晰,拾級而上200米,千島湖景色盡現眼前,遊人如鯽,非行山祕景了。 到訪完「清景臺」往伯公廟(細廟),轉落大欖湧水塘方向前往大棠,為避免人潮,途上可再響往山野間的寧靜清新。 流水響水塘和鶴藪水塘都屬小型水塘,塘面燙貼如鏡,美譽為港版「天空之鏡」,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周圍翠綠山巒,寧靜舒適(若沒有太多遊人的話),仿如置身外國鄉郊,煞是寫意,路線亦輕鬆易行。 留意鶴藪道往衛奕信徑(留意右邊)有一條長石屎梯級較為費力。 沿岸直走平路到達谷埔村,周圍都是攝影題材,日落、鄉郊、浪濤。
- 遠足準備時配置行山基本裝備如高筒登山鞋,亦可提供足夠的抓地力及足部承託,有效避免足踝受傷4。
- 從掃管芴路接麥徑10段,往千島湖清景臺,走近M181至182標距柱位置,到達手作步道「千島湖清景臺」入口,指示非常清晰,拾級而上200米,千島湖景色盡現眼前,遊人如鯽,非行山祕景了。
- 登上大金鐘山峯後可盡覽西貢及馬鞍山景色,景色都比昂平高原看更加壯觀。
- 行山是香港人喜愛的運動,每逢秋冬週末,香港的山野遊人絡繹不絕。
- 由北港坳上山,山路頗崎嶇需要體力應付,也可由恆安邨 / 馬鞍山村底 / 馬鞍山燒烤場出發,起步上馬鞍山郊遊徑到達;或梅子林到茅坪(休息處),順道欣賞藤皇後,再上昂平高原。
- 荔枝窩歷史悠久,村名始見於1573年的《粵大記》。
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行山的行列,行山意外的數字也隨之上升,根據消防處的2021年工作報告,攀山拯救事故就有951宗,對比2020年的602宗上升58%,當中有598人受傷,14人不幸喪生1。 早上與友於大圍早餐,9時30分在大圍站D出口集合,準時起步。 四人一組上天橋往新翠邨方向,經金獅花園上紅梅谷,沿郊遊徑上引水道,走衛徑第5段至「十二管」,轉入小路右邊入林,走九沙古道至一開揚地大休。 通常好多受保護嘅地方,好似郊野公園咁,都有法例去保護。 通常例包括,唔畀生火,只可以響營地紮營,處理好大小二便,同每日限制人數。 加拿大同美國有幾多原始森林,國家公園,行山徑數目好多,管理亦好,加拿大BC省就有成百公里嘅行山徑[1]。
行山look: 新手行山注意!香港行山意外+高危行山路線逐個捉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最好遠離人煙稠密的地方,換上功能又時尚的行山裝備及裝束,搖身一變型格的山系女子出走郊外。 由頭到腳的 full gear 行山衣著,為女生提供高度保護,應付沿途變幻莫測的天氣。 新手行山前,不妨參考編輯的行山裝束、裝備清單分享,準備就緒即可在大自然中深呼吸,將心裡的悶氣徹底排走。 【明報專訊】忙足一星期,週末最適合走入大自然鬆一鬆。
走私嶺山體雖細,卻有如尖刃一樣的形勢,走在其中可盡覽沙田穀及荃灣等,難怪亦成為太平洋戰爭中十八日香港保衛戰最慘烈的一個戰場。 甫不久即遇第一塊座標石,提醒遊人此地有軍事設施。 金山山頂,設有山火瞭望臺,其測量墩刻有「1902 No16」字樣,是英國接收新界後首次作大地測量的歷史痕跡。 身後可見石梨貝水塘、畢架山(又名煙墩山),還有獅子山甚少見於媒體的角度。
行山look: 香港仔上下水塘水壩【前往方法】
白崖其實只佔地貌面積大約10分之1,大家想拍攝更美的景色可能需要用高空拍攝,才知景色有多漂亮。 如果你是行山新手又沒有裝備的話,可以先遊覽東龍島,選擇環島行,大約需時3小時,但路程較為輕鬆易行。 由於去破邊洲都有幾條路線,今次介紹一條難度屬於初中級,若大家只是想在十字架山和六角石柱打卡,可以略過白臘灣,原路折返路線較為簡單。 破邊洲行山之旅約為3小時,由於上山的路部分被樹遮住,建議大家可以與經驗者一同前行或者多詢問行山人士,避免在山上迷路。 出發去紅香爐峯,大家可以在天后搭小巴上山,去到寶馬山總站下車。 由小巴站開始步行到紅香爐峯標高處,最多隻是需時30分鐘左右,真是十分適合行山超新手人士。
途中有士多,供應綠豆沙以及豆腐花等小食、糖水。 東龍島白崖屬於隱祕景點,由於它整個純白色,遠看好似土耳其著名景點,如「港版棉花堡」一樣美麗。 行山look 很多山系人士對東龍島都不會陌生,假日去東龍島的人大多數都是露營的朋友。
行山look: 出發前應留意天氣狀況
部分香港山勢可以非常陡峭,失足墮崖意外並非罕見。 近年常有嚴重墮崖意外發生,去年便曾有行山人士在飛鵝山自殺崖的一處峭壁意外墮崖離世,引起全城關注;亦有人在屯門青大石澗行山打卡時,不幸失足墮進水潭,遇溺身亡。 數據顯示行山意外其實不容忽視,有時就算事前準備充足也有機會在途中出現突發情況,發生危險。 想更安心遊走山野,各位行山新手或會考慮添購一份保障,但究竟該購買醫療保險還是意外保險? 今次就跟大家整合一下香港行山高危的意外黑點和較常遇到的行山意外種類,再和大家一起作醫療保險跟意外保險比較,分析一下如何選購最適合的保障。
行山look: 行山好去處2023|11.挑戰鳳凰山 香港第二高峯!
行山的時候,最好雙手可以空出來,故不建議用手袋,至於斜揹袋會將重量側在一邊,容易影響行山時的平衡。 記得有次,明明出發時天氣不錯,但行程走了一半,居然突然掛起紅雨警告。 本來想立即跑落山後纔跟家人報平安,誰知上巴士後已累得睡着。 醒來發現媽子打了無數個電話給我,立即回撥後,果然被大罵一頓。 又有山友留言分享:「斷水,兩個人身上得一條朱古力bar,入黑五級風,仲有10K先爬到山屋。」看起來似乎是在國外登山的經歷吧? 記得我們最初行山時,不懂得預計水量,特別夏天時耗水量大增,常常都不夠水,真的非常辛苦,所以現在我們早已習慣帶額外的糧水,以備不時之需。
行山look: 港島行山好方便?
雖然他身手矯健,但動作危險,旁人看得觸目驚心,真心覺得家長都不應該模仿。 若然想帶小朋友上山,還是先考慮郊遊徑和香港四徑吧,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是有足夠體驗自然的體驗。 若只單挑奇力山,最輕鬆的方法就是乘巴士在加列山道下車,經過一棟棟億萬豪宅,很快就到達奇力山頂。
行山look: 新手行山 Dos & Don’ts
沿途景觀都十分開揚,隱約可以見到無敵海景,整個過程一點都不喫力。 由於通往歌連臣角碉堡的入口非常隱蔽,向前行至看到欄杆,欄杆後有條隱蔽小徑,越過欄杆,從小徑入便石通往炮臺碉堡。 去程:東湧市中心乘搭新大嶼山巴士3M,於伯公坳站下車 回程:昂坪乘搭新大嶼山巴士23,前往東湧市中心。 挑戰虎吼石河前請做足準備,衡量清楚自己及隊友的能力。 由於部分碎石有機會是鬆散浮動,因此登山人士要十分小心,盡量將腳下石頭踩實才一步一步上去。
行山look: 延伸閱讀:「格仔山」遠眺九龍仔靚景 紅白格仔再現樂富山 輕鬆易行半小時即到頂 尋訪啟德機場遺址
如果你選對時間上山,更可以看到日落和夜景景色。 影相時要注意安全,別走得太近崖邊,避免樂極生悲。 山頂可以打卡的位置不多,可以容納到不多人士,建議大家最好打完卡影了相就離開,避免阻塞行山通道。 流水響水塘有港版「天空之鏡」之稱,在可觀賞落羽松紅葉,流水響湖面倒影藍天白雲,景色唯美、環境充滿仙氣。 而且流水響郊遊徑輕鬆易行,2小時就能行完整條路徑,新手都啱行! 流水響水塘位於新界東北八仙嶺郊野公園內,流水響水塘湖面平靜如鏡面,倒映出落羽松紅葉及白千層的樹林,故有「天空之鏡」、「港版輕井澤」的稱號。
行山look: 秋天行山路線4. 城門水塘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格仔山(Checkerboard Hill),原名九龍仔山,又有人叫它做「樂富山」、「雷達山」,是九龍一座海拔只有98米的山丘。 它有點像深水埗的嘉頓山,位於市區內,而且景色開揚,可以遠眺九龍仔一帶的風景,所以是不少人飯後散步或假日遊玩之選。
行山look: 新手行山路線|美孚行山挑戰3大水塘 2.5小時完成!百年古蹟水壩打卡
中級版起步:牛池灣上巴士(91/ 91P/ 91M);牛池灣上小巴(11/ 1A),在井欄樹下車。 行山look2025 上山時沒有為意,路旁原來有張由石砌成的座椅,既有椅背,也有扶手,椅子下還有兩級石級。 離開「龍椅」所在的平地,繼續落山,回到去上山經過的石坡等看日落,見到有幾位攝影發燒友已經擺好腳架。 離開南朗山頂,沿原路的樓級落去,風景開揚,可以見到直升機坪以及海洋公園高峯樂園,是個拍照的好地方。
【明報專訊】疫症陰霾下,不宜去人多擠迫的地方,不少人放假時選擇到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保持運動。 今次找來冰雪攀登及山藝教練盧澤琛(琛sir)帶我們由東湧出發,途經東湧炮臺、侯王宮及海天一境等古蹟,既可欣賞美景,也可細味前人故事,暫且放下防疫壓力。 ~需時:約4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7/10~靚景:8/10~補給:沒有~注意:1.防曬裝備,用於中段及後段。 2.由石屎路轉上山路,頗崎嶇不平及路窄,旁邊是峭壁,需扶欄杆前進。 ~需時:約2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4/10~靚景:8/10~補給:西貢市餐廳~注意:1.防曬裝備。
~需時:約2.5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2/10~靚景:7/10~補給:良景邨街市、下白泥士多~注意:1. 良田坳至下白泥有些路段是青山練靶場的軍事禁地,切勿在練習射擊的日子進入該範圍。 畢架山行山有兩種行法,懶人路線是坐巴士到「豐力樓」站,由豐力樓出發,沿斜路龍欣道一直上去,基本上一條路直達畢架山,大概30分鐘可到達終點。 茅山古道位於馬鞍山,途經茅坪巨藤及北港古道內的竹林隧道2大打卡熱點,沿途亦可以看到很多野菇、蝴蝶和竹林隧道。 尾段到西貢更可看到橋咀島、白沙灣和附近一帶的小島嶼。
行山look: 香港「天空之鏡」──流水響及鶴藪水塘
位處港島東南角的鶴嘴半島,有座矗立在懸崖峭壁上的古老燈塔,一旁靛藍色海水不停沖刷巖岸,造就嶙峋怪石與壯闊的海岸風光,令人有置身蘇格蘭天涯海角的錯覺。 今次由有逾20年行山經驗、冰雪攀登及山藝教練盧澤琛(琛sir),帶我們發掘香港東南角的美景。 行山look 起點及終點交通:小巴3號(西貢-菠蘿輋),於「北港坳」下車。
甲龍林徑連接著荃錦坳與石崗雷公田,是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的一段小徑。 甲龍林徑前段接近全是林蔭小徑,十分適合在炎熱的夏天行。 而初段至中段,亦是一條讓越野單車者落山的小徑。 行山look2025 甲龍林徑路上皆是同一品種的樹,例如:紅膠木和白千層。
行山look: 行山路線推介8. 城門水塘
教育徑共有十三個觀賞點,分別介紹教育徑內的植物、生物化學現象,以及鄰近的景色等等。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週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 鷹巢山,是俗稱麻鷹的黑鳶棲息之所,又因其山形尖削而稱為尖山。 簡易版的路線會由飛鵝道的馬路出發,上山沿途的景色比另外一條在井欄樹起步中級難度行山路線較為遜色一點,不過如果你只是為看芒草而行,上到山頂一樣有美麗定芒草影相。 東洋山位於西貢區,東洋山高533米,每年一到11月都是芒草季節,整個山頭就會開滿芒草,場面壯觀又美麗。 今次介紹2大東洋山芒草行山路線,適合行山新手,以及想觀看更多美景,同時又想挑戰行山難度的朋友。
行山look: 行山好去處2023|18.西貢萬宜水庫
【行山郊遊】攝影達人帶路 行山look2025 行山look 遊新界西 爬上鱷魚背 賞連綿山脈 【明報專訊】行山登頂,既可欣賞及拍攝開揚靚景,也可吸收大自然送來的正能量,掃走心中煩憂。 今次由熱愛行山的攝影師陳德誠(Vincent),帶我們遊新界西的山頭,先去雷公田的生態園賞花看蝶,再上「鱷魚朝天」看無敵靚景,最後到河背水塘享受清風。 【明報專訊】夏日炎炎,最近在社交媒體「洗版」的包括有大熱運動直立板。 它看似容易上手,不少新手落場實戰,卻總是在站起來的一刻失去平衡而跌入大海。
行山look: 【行山抗疫】出發遠足前check list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一覽
離開嶂上,向西望可遠眺企嶺下海的全景,以及背靠著的馬鞍山。 由這裡下走有天梯之稱的陡斜石級小徑,漫漫便潛進了谷中的樹林,在小徑的兩旁都長滿了牙香樹,你不難發現很多的樹幹有被人為的破壞,因為早前這裡曾被人非法砍伐,十分可惜。 行山look2025 最後返抵榕樹澳,可沿引水道步行約一小時往水浪窩乘車返回市區。 由於路線屬於郊野公園範圍,所以附近一帶有很多馬騮和野豬出沒,記得切勿餵飼和騷擾牠們,最重要是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保護美麗的環境。
行山look: 新手行山裝束、裝備清單!來擁抱大自然,必學時尚山系女子穿搭
放心,越野跑好手曾令令(Lena),為我們精選一條多樹蔭的路線,由堅尼地城出發,沿途經過龍虎山瀑布、薄扶林水塘盡享「清涼感」,之後去盧吉道觀景臺,飽覽無敵開揚景。 【行山郊遊】兩小時短程郊遊打卡之旅 探赤柱人氣犀牛石 行山look2025 行山look2025 【明報專訊】從石屎森林走入郊野,就是想看與別不同的山林美景。 今次有山藝教練陸永恩帶我們遊赤柱,從赤柱炮臺巴士總站起步,先欣賞開揚海景,再一睹奇形巨石,其維肖維妙的犀牛外形,吸引不少山友前來影相。
行山look: 交通資料
此山徑曾屬沙田區議會劃定之沙田郊野徑,今日留可看見塗有沙田區議會標誌之朽木。 談及峽谷,決不是沖溝之流,餘以為香港有二︰大帽山城門谷下的雙城峽,及黃龍石澗的三龍峽。 雙城峽者,昔日為城門河中游,尤以菠蘿坳一帶最為壯觀。 今此河道已成為下城門水塘一部份,因水塘水位甚少高及河谷,故仍可欣賞其風貌。 城門隧道建成,貫穿河峽兩岸,今從峽底仰望,饒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