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灣商貿區大部分土地新填區,因龍灣毗連啟德機場,因此有大量物流公司於工廈設置倉庫,不過機場關閉後,物流、倉庫等工業也遷移到葵涌、青衣等地區。 九龍灣設有港鐵九龍灣站,亦有港鐵車廠,位於德福花園之下,為列車提供清洗、測試、維修的地方,而港鐵公司的總部大樓亦建在車廠上蓋。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附設多個會議及展覽場地,大型展覽場館達75,000平方呎,作為舉辦各類型展覽項目。 另設有三個逾22,000平方呎之圓形宴會廳,為各大公司舉行週年晚會的地點。 中心亦設有19間會議室,提供場地予大小座談會、展銷會或訓練課程。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中心更設多間中西餐廳、商務中心及提供750個車位之停車場。

  • 九展最終由合和獨力完成發展,其後租戶以陳列辦公室和活動場地為主。
  • E-Max於2007年11月9日開幕[3],以其與鄰近於6月開幕的MegaBox抗衡。
  • 2003年3月,信德集團旗下高級會所「大中華會」關閉。
  • 呢一區基本上係牛頭角嘅延伸,所以有啲設施,好似牛頭角警署咁,係喺九龍灣嘅。
  • 截至2018年9月30日,香港政府仍為九展中心寫字樓的主要租戶,租用樓面面積約271,000平方呎,佔九展中心寫字樓總樓面面積之36%,當中包括選舉事務處及勞工處。
  •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附設多個會議及展覽場地,大型展覽場館達75,000平方呎,作為舉辦各類型展覽項目。

此外區內亦有主要傳媒機構進駐,包括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HKTVE),旗下頻道ViuTV亦在此興建廠房。 2013年7月,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將場內保齡球場改建成提供9間戲院合共1,200個座位的戲院,設有3間貴賓影院,並提供專業餐飲及貴賓廳服務。 戲院名為「星影匯」(The Metroplex),於2014年2月14日開幕。 1994年1月28日晚上,一列觀塘綫列車在駛進2號月臺時其中兩節車廂出軌,服務嚴重受阻,為前地鐵系統營運以來首宗列車出軌事故[25][26]。 C出口附近的非入閘區設有「數碼服務站」終端機,供MTR Mobile用戶列印禮品換領券;該出口對開,即客務中心旁已付費區設有「iCentre」互聯網中心暨Wi-Fi無綫上網熱點。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路線資訊

港鐵為配合現代化設計,於2012年6月起將車站舊有的灰黑色紙皮石的牆身及柱身改為白色及紅色的人造纖維板;而在2016年5月,港鐵在近C出口的大堂位置亦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有的客務中心及閘機的位置改動。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而往返大堂及月臺升降機以及往返大堂及德福廣場升降機亦一度暫停使用,以更換為較新型號,直至2016年12月末才重投服務[24]。 九龍灣站通車初期只有A、B出口,而非收費區通道是設於大堂外近觀塘道的走廊。

2012年香港首座零碳建築零碳天地落成,為香港政府宣佈《起動九龍東》計劃後,成為九龍東首批標誌性項目之一。 2021年6月11日,億京發展合組的財團向合和提出,以105億元收購九展,平均每呎作價約5,900元。 億京集團主席餘卓兒接受媒體訪問時證實落實收購九展,計劃重建成地標甲級商廈,放棄改建成住宅項目,總投資額約200億元。 目前未擬申請更改地積比率,即維持現有約177萬呎面積。 [5]交易完成後的2022年3月,億京夥拍資本策略向城規會申請重建九展為3幢甲級商廈及工業展覽館[6]。 以全玻璃天幕設計嘅宴會廳,提供可以容納最多32席嘅婚宴同80-100人嘅證婚。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附近的大廈

到1991年1月初,合和以每股3.3港元發行超過1.6億股,以價值逾5.28億港元的股份購入長實手上的九展權益。 九展最終由合和獨力完成發展,其後租戶以陳列辦公室和活動場地為主。 「匯星」係香港罕有嘅娛樂同活動舉辦場地,佔地3萬平方呎,可以容納3,600名觀眾,或筵開多達160席。 場地設計靈活實用,配合場館無柱式設計同高達50呎的樓底、先進嘅燈光同音響配套設備,適合舉辦各類香港本地同國際性活動。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政府曾建議在此站附近興建連接啟德發展區的環保連接系統的車站與此站接駁,但隨著政府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提及改為以「多元組合」模式連接啟德發展區後,相關計劃已經取消。

  • 港鐵公司亦負責管理車站A及B出口外、不屬《香港鐵路附例》適用鐵路處所的兩條行人天橋,橫跨觀塘道,分別通往牛頭角下邨及東九文化中心地盤,連接觀塘道九龍灣站、牛頭角下邨及德福花園巴士站,貫通區內行人天橋網絡,方便乘客前往淘大花園及彩盈邨等地。
  • 故障時列車須改為人手操作,進入車站時要慢駛,導致沿約列車服務受阻約兩小時,而有大批乘客亦因在彩虹站下車轉乘另一列車而導致彩虹站非常擠迫。
  • 2012年香港首座零碳建築零碳天地落成,為香港政府宣佈《起動九龍東》計劃後,成為九龍東首批標誌性項目之一。
  • 九龍灣站於首份提議香港興建地鐵的報告《香港集體運輸研究》(1967年發表)中已建議設置,其後於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亦有提及。
  • 港鐵為配合現代化設計,於2012年6月起將車站舊有的灰黑色紙皮石的牆身及柱身改為白色及紅色的人造纖維板;而在2016年5月,港鐵在近C出口的大堂位置亦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有的客務中心及閘機的位置改動。
  • 九龍灣(英語:Kowloon Bay)原指香港九龍半島東面的海灣,泛指紅磡至觀塘之間一帶海域,屬維多利亞港的一部份。
  • 隨著工業轉型及商業發展,填海地段於1981年起用作啟德機場停機坪和貨運區、九龍灣工業區、九龍灣貨物起卸區和牛頭角工業區等用途[1],北面亦成麗晶花園及啟業邨一帶的住宅區,而由地鐵九龍灣車廠上蓋德福花園則成為區內重心。

兩輛電動巴士運作測試已於2016年完成,其後除牌退役。 此路線屬聯營路線,除了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管理公司派出私家巴士行走外,亦向冠忠巴士旗下冠忠遊覽車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3658A、9396A)及泰豐遊覽車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3526A)租用多輛單層非專營巴士應付人流。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港鐵又於2012年6月展開九龍灣站翻新工程,以焗漆板覆蓋站內原有之灰黑色紙皮石支柱及牆壁。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是香港主要的國際商品展覽會場之一,附設的辦公室亦可作不同產品陳列室之用。 現時國際展貿中心仍繼續舉辦不同的國際展覽,亦會不時舉辦演唱會。 1990年代政府為未來因機場搬遷而空置的啟德用地作出多項規劃研究,曾建議填平九龍灣及跑道之間的水域以提供更多土地發展。

現時九龍灣站所有月臺已完成裝設月臺閘門,並已投入運作。 此站與牛頭角站及荃灣綫葵芳站、葵興站屬於第二期進行月臺閘門加裝工程,並於2011年8月完工。 偉業街門牌33號港鐵總部大樓(前稱地鐵大廈)於1997年竣工,大廈基座建成德福廣場第二期,並於屋苑平臺(即商場L2層)新設專綫小巴及公眾車輛上落客區[2]。 至於原有總站被改建,僅保留最接近迴旋處的三條車坑,其餘拆除及成為德福廣場第二期一部分。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位處東九龍核心地帶,設有免費穿梭巴士往返港鐵九龍灣站,加上交通完善配套,往來各區快捷方便。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政府機關

後來當德福廣場於1997年翻新及擴建時,為疏導人流及興建升降機連接商場與大堂,便於大堂中央位置興建C出口,並於大堂內增設連接所有出入口的非收費區通道。 而位於近A、B出口位置的售票機原本是設於出入閘機附近,後來為了騰出空間增設商店,售票機重置於A、B出口連接德福廣場的扶手電梯對出空間。 2、從九龍灣地鐵站A出口出來之後,穿過德福商場一期,在恆生中心門外乘搭穿梭巴士。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Kowloonbay International Trade & Exhibition Centre

The Glass Pavilion同樣適合用於各大小商務活動,包括記者會、產品介紹會、酒會、企業週年宴會等。 政府曾經計劃將個灣嘅一部分,甚至成個灣,填咗嚟同啟德機場一齊供應土地嚟起住宅,運動場同埋一個郵輪碼頭。 喺行政上,九龍灣填海區(除咗啟德機場範圍之外)同埋跑道以東嘅水體係屬於觀塘區嘅。 九龍灣(粵拼:gau2 lung4 waan1;英文:Kowloon Bay)係一個喺香港九龍半島以東,香港島以北嘅海灣,係維多利亞港嘅東面部分,喺紅磡同埋鯉魚門之間。 1、廣州東站——深圳羅湖,和諧號運營時間:每天最早6時20分開行,最晚一趟車22時50分開行,開行間隔8分鍾一趟,最短間隔5分鍾一趟1)票價:成人 一等票100元,二等票80元2)不超過1.1米的小朋友免費超過1.5米的小孩購買全價票。 九龍灣站是觀塘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調景嶺方向或黃埔方向的列車,往返將軍澳新市鎮、九龍東部及九龍中部等地。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設施

2006年7月合和實業計劃斥資4億港元,分2期將60萬平方呎的九展展覽場地轉型至商場及室內消閑娛樂場所。 EMax所涉及的層面,包括B3、B1、地下至6樓,共8層,樓面面積共90萬呎,工程將分兩期完成,預計由地下至6樓的主要部份於2007年中開幕,新建的多用途及娛樂展覽場館則於07年第三季落成。 九龍灣站近住九龍灣工貿區、住宅區同埋大型商場,而且港鐵九龍灣車廠上蓋有大型綜合發展物業德福廣場同埋德福花園,加上有大量乘客經呢個站轉穿梭巴士去MegaBox同埋國際展貿中心等地,因此平日繁忙時間、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客量非常高。 港鐵公司於2008年1月決定於前地鐵8個未設置月臺安全門的車站設置月臺閘門及改善現有通風設計,以便減輕乘客墜軌的問題,整個計劃於平日深夜終止服務的時間進行。 此站的月臺閘門安裝工程於2011年4月開始,已於2011年8月完成並投入運作。 港鐵公司亦負責管理車站A及B出口外、不屬《香港鐵路附例》適用鐵路處所的兩條行人天橋,橫跨觀塘道,分別通往牛頭角下邨及東九文化中心地盤,連接觀塘道九龍灣站、牛頭角下邨及德福花園巴士站,貫通區內行人天橋網絡,方便乘客前往淘大花園及彩盈邨等地。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月臺類型

上面兩個方法,都是同一個地方,區別在於:方法二是近路,方法一繞遠了。 港鐵九龍灣車廠座落九龍灣站旁邊,上蓋為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首個發展的鐵路住宅項目德福花園及大型商場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亦建於德福花園範圍內。 2007年大型購物中心 MegaBox 開幕後,改變了九龍灣作為工廠、物流倉庫的印象。 MegaBox 商場樓高18層,佔地達110萬平方呎,是觀塘區最大型的購物商場,當中的大型商戶有宜家傢俬、AEON、IMAX 影院等。 區內的寫字樓自2006年起不斷增建,包括企業廣場三期、國際交易中心、Manhattan Place、傲騰廣場及億京中心等,成為東九龍新商業中心。 九龍灣(英語:Kowloon Bay)原指香港九龍半島東面的海灣,泛指紅磡至觀塘之間一帶海域,屬維多利亞港的一部份。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服務時間及班次

中心內設有陳列辦公室和活動場地租用設施,可用作不同類型的商務活動及宴會,亦設有購物中心EMax及其他服務設備。 中心地盤面積約23.98萬平方呎,樓高14層(另有4層地庫)總樓面面積為176萬平方呎(163,702平方米),用途廣泛,為辦公室租戶及活動籌辦者提供服務,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座落於香港核心商業地帶,是一所集商業、會議及展覽、娛樂購物用途於一身的綜合娛樂及展貿商廈,總樓面面積達176萬平方呎。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2025 中心設有先進且完善的多用途活動場地,適合舉辦各類大小型宴會、公司聚會、研討會、演唱會、展覽、展銷會及娛樂項目等。 此外,中心亦提供面積由600平方呎至全層100,000平方呎的寫字樓單位,迎合客戶需要。 中心設有多用途活動場地,適合舉辦各類大小型宴會、公司聚會、研討會、演唱會、展覽、展銷會、娛樂項目等。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主要用車

月臺兩端牆壁及支柱換上紅色焗漆板之工序已先後完成,月臺內牆壁之翻新工程已於2014年完成。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2025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2025 九龍灣站於首份提議香港興建地鐵的報告《香港集體運輸研究》(1967年發表)中已建議設置,其後於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亦有提及。 A及B出口設於大堂南、北兩端,C出口在大堂中部西面位置。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在C出口落成前,該走廊乃唯一連接車站A、B出口的非入閘區通道。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結構

2019年胡應湘家族私有化合和實業,被指是為了省卻上市公司出售資產步驟(包括九展)而準備,並在市場放盤。 2023年3月17日經城規會審議後,決定在有附帶條件下批准重建方案[1]。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地鐵出口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係全香港唯一提供展貿概念嘅甲級商廈,擁有遼闊海景同城市景緻,辦公室面積由600平方呎至全層100,000平方呎。 九龍灣填海區有港鐵觀塘綫嘅九龍灣站服務,亦有好多巴士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