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樓高 19 層,集零售、飲食及辦公室於一身, 1,8至9樓為零售樓層;地下, 2至7及21樓為食肆樓層;10 樓至 20 樓為辦公室樓層,更設有3層地下停車場;大廈不設4,13及14樓。 全幢物業的玻璃主體外觀耀眼出眾,可遠望維多利亞港至何文田一帶景色。 天文臺道8號毗鄰多個大型商廈,包括中國五礦大廈及中晶金融中心;再者附近有多條酒吧街及不同種類食肆,人流川流不息。 中間道行人隧道伸延段2010年2月啟用後,港鐵在尖沙咀站新設更清晰的指示,車站各個出口附近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周邊建築物及設施列表,方便乘客查找出口地點;部份地點更附有相片顯示,方便乘客識別有關地點外貌。 2010年6月上旬,在A1和D出口旁新增巨型蘋果綠色標誌;天花位置新設註明出口英文字母編號的指示牌,引導乘客前往出口及轉乘西鐵綫的正確方向;升降機旁更裝設全新指示牌,查閱出口準確位置[3]。 2012年3月20日,天文臺透露以未來發展需要推算,總部的樓面面積連同於毗鄰美麗華大廈租借的逾萬呎辦公室將會不敷應用,長遠希望在總部內擴建。
油尖旺區的尖沙咀@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1,48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4,554人。 主要街道包括廣東道(尖沙咀段)、彌敦道(尖沙咀段)、加連威老道(尖沙咀段)、麼地道(尖沙咀段)、梳士巴利道(尖沙咀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港景峯,美麗都大廈,漢口中心,華源大廈,偉安大廈。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3,750,年齡中位數為 45.6歲。 尖東站、紅區中間道行人隧道與綠區白蘭軒道行人隧道緊接於10月24日啟用。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8號物業簡介
而今日大樓外的草地則設有空氣溫度濕度計、地面和地底溫度計、雨量計、微氣候監測站、暑熱壓力計、風速計等儀器。 草坪旁邊亦掛有許多當年在鐵塔上懸掛的風球,以警告市民大眾和維港船隻颱風的來臨,但於 年代,隨着電臺電視普及化,掛風球制度陸續取消,而天文臺亦開始被重重大廈徹底包圍,外面難以窺探。 香港天文臺總部(英語:Hong Kong Observatory Headquarters,又稱尖沙咀天文臺),是香港天文臺的主要建築物,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4A號,坐落在天文臺山上(舊稱伊利近山)。 天文臺總部建於1883年(140年樓齡),其中主要建築物為樓高兩層的1883大樓(於1984年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其他包括於1983年落成的香港天文臺百週年紀念大樓。
- 星薈座落於尖沙咀核心地帶,設有戶外露臺及落地玻璃,以香港天際及維多利亞港迷人景緻作婚宴背景,浪漫醉人。
- 天文臺道8號毗鄰多個大型商廈,包括中國五礦大廈及中晶金融中心;再者附近有多條酒吧街及不同種類食肆,人流川流不息。
- 到今時今日,1883大樓設有臺長級辦事處、行政部門辦公室、臺長會議室和歷史展覽室。
- 然而,由於兩鐵合併前九鐵與港府有協議,要將連接兩個站的行人隧道開放予公眾使用,不得劃為收費區。
- 2012年3月20日,天文臺透露以未來發展需要推算,總部的樓面面積連同於毗鄰美麗華大廈租借的逾萬呎辦公室將會不敷應用,長遠希望在總部內擴建。
- 到2005年4月4日,現尖沙咀站F出口啟用,接駁中間道行人隧道貫通尖東站。
- 草坪旁邊亦掛有許多當年在鐵塔上懸掛的風球,以警告市民大眾和維港船隻颱風的來臨,但於 年代,隨着電臺電視普及化,掛風球制度陸續取消,而天文臺亦開始被重重大廈徹底包圍,外面難以窺探。
大廈樓高 19 層,總面積約 183,400平方呎,玻璃幕牆設計匠心獨運,外觀耀眼出眾,同時讓維多利亞港至何文田一帶景色盡收眼簾。 大廈集零售、飲食及辦公室於一身,設有四層零售及六層食肆,令尖沙咀這個購物天堂、消閒勝地更添魅力。 物業設有六部升降機,其中三部穿梭辦公室各層及位於 21 樓的空中食府,另外三部貫通零售及食肆樓層。 至於被公認為港鐵網絡中最繁忙車站出口之一的尖沙咀站A1出口,港鐵將之重建成玻璃建造的巨型「水晶屋」,這個設計透過善用自然光節省能源,其透明外觀亦更易融入周遭的環境。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 8 號常見問題
曾在SEVVA、銅鑼灣如心酒店、中華滙館、鼎・會館、港島廳、潮廳等工作,經驗豐富。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佈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臺幕門。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報告曾提及一個名為「Tsim Sha Tsui」的車站,作為觀塘綫及荃灣綫的中途站、沙田綫的總站。 本站設有18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GEDA除咗有多部高清大電視,仲可以篤波同埋有近年好興嘅Beer Pong玩,絕對適合成班朋友輕鬆聚會。 有時食得多西菜,都想食番comfort food:傳統粵菜。
然而,由於兩鐵合併前九鐵與港府有協議,要將連接兩個站的行人隧道開放予公眾使用,不得劃為收費區。 因此尖沙咀站的收費區未能與尖東站的相連,只好保留上述措施於此站。 2021年,天文臺擬議在總部現有露天停車場及附近位置加建一座副樓,另同時翻新1926年建成的紅屋為歷史室,屆時副樓將設有綜合預警中心、氣象數據及電腦中心、錄影室等,以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2]。 大廈位於天文臺道旁,鄰近皇悅酒店,靠近主要道路漆鹹道南,附近亦有香港理工大學;地理位置優越,數分鐘步行路程可直達尖沙咀站/尖東站/紅磡站,交通便利足以快速前往港九新界各區。 2008年11月10日,港鐵建議隧道縮短至180公尺,新大堂位於通道中間,Q1、2出口位於新大堂,而Q3出口則以其餘半段隧道連接新大堂。 大堂南部有一條長通道連接E出口及往尖東站行人通道(紅區)。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 8 號附近的停車場
對於盛放的器具花色、菜盤的細節裝飾,都有一番講究,相信對於食客整個用餐體驗絕對加分。 水煮花膠和辣子鮑魚是來南北匯用餐食客們必點的招牌菜,由行政總廚親手研發、設計的。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何靄魁說,水煮花膠難度極高,港人很少會在海味上用辣,他忽發奇想竟成獨創,烹調過程中「水煮油份比較重,花膠容易變得軟塌塌,所以控制時間變得至關重要」。 南北匯起名,就是為了把南北融匯、聚集、聚合在一齊,不分高下,不分你我,只要是好喫的東西都是好東西的理念經營。 所以在南北匯,你絕對可以在一家餐廳、甚至一張菜單喫到不同的菜系。 2007年12月2日,配合兩鐵合併,由此天起八達通使用者利用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綫出入閘後可獲車費減免。
- 港鐵在此站月臺掛上告示,提醒乘客使用單一單程票不能在站轉綫。
- 曾在SEVVA、銅鑼灣如心酒店、中華滙館、鼎・會館、港島廳、潮廳等工作,經驗豐富。
- 大廈樓高 19 層,集零售、飲食及辦公室於一身, 1,8至9樓為零售樓層;地下, 2至7及21樓為食肆樓層;10 樓至 20 樓為辦公室樓層,更設有3層地下停車場;大廈不設4,13及14樓。
- 其中兩條通道(原F出口及G出口)與尖東站(原L2出口及M3出口)相連,港鐵於2013年4月起取消兩者的出口編號。
-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以目前百週年紀念大樓高8層計算,預計新大樓需要高達16層纔能夠滿足未來需求,天文臺亦希望可以建造氣候花園、增加設備公眾資源中心,日後將總部全面開放。 九鐵亦同時在上述三條行人隧道裝設行人輸送帶,乘客使用輸送帶往返兩個車站只需大約六分鐘。 天文臺1883年建成時是尖沙咀位置最高的建築物,在32米高的伊利近山,東南西北視野無擋,維港、香港島、九龍一帶高山、大嶼山亦可見到,是觀測氣象的良好位置。 樓高兩層的1883大樓為一長方形的磚砌建築物,成立初年設有臺長辦公室、測風機、修正時鐘機及風雨針等儀器,室外設有量雨機、寒暑表、觀星儀及日光測驗機等儀器。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於1910年代,在對出草坪地底加建地震監測室,由樓梯連接1883大樓的地下外廊。 到今時今日,1883大樓設有臺長級辦事處、行政部門辦公室、臺長會議室和歷史展覽室。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16號 近期成交
金裝尚品同景逸軒分別都有供應新春菜式,2間各有特色,偏好傳統賀年菜可以揀前者,鍾情新派中菜就揀後者。 顧名思義主打酒同火鍋,酒係指自家品牌嘅Sake同清酒炸彈,鍋包括最普遍嘅「打邊爐」、蒸鍋同埋招牌酒鍋。 由1月23日至2月13日,餐廳限定推出多款色香味俱全嘅新春意頭菜,私心推介撈起、酒鍋運財四寶、包羅萬有福袋同金銀滿屋。 南北匯主打精緻私房菜,私房菜對於廚師的功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行政總廚是何靄魁,入廚逾20年,功力深厚。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出口
婚宴菜譜由得奬名廚悉心設計,無論中式晚宴或西式婚宴,我們的專業婚宴籌劃團隊為您貼心安排。 Omakase餐廳在香港近年越開越多,一頓Omakase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2025 動輒過千元。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2025 其實南北匯類似Omakase,Omakase中文又稱廚師發辦,主要是給食客提供當季最新鮮最佳的時令食物,對廚師要求高之餘,對食材的要求亦高。 整個佔地達5800呎,只劃分成6個房間,不設大堂;房間名稱分別為「北京」、「福建」、「廣東」、「廣西」、「四川」和「湖南」。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16號 位置地圖
金裝尚品係專做中式婚宴嘅場所,冇耐前先榮穫最佳婚宴場地品牌,食品質素毋庸置疑,招牌菜包括椒鹽豆腐及叉燒皇。 今年金裝尚品推出咗5款新春盛宴,由基本意頭菜到鮑參翅肚都有,豐儉由人。 如果屋企人比較傳統,講究菜式夠唔夠好意頭嘅,咁就帶佢哋去中菜館叫圍新春意頭菜啦,寓意將啲好運食曬落肚,有美好新一年嘛!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車站位置
大樓旁的別墅為天文臺臺長住所,再向西走進入樹林亦有多一棟獨立屋,供助理臺長和高級科學主任入住。 7層高的百週年紀念大樓內則設有天文臺各主要技術部組辦公室及天氣預測總部。 這個票務措施自兩鐵合併起已經開始實施,閘區合併後,其餘三個轉車站的收費區經已連接。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8號最新成交
工程包括一部連接大堂及地面的升降機、兩條扶手電梯及樓梯,其中升降機將直通九龍公園入口層。 工程於2014年1月15日開始,2016年5月7日竣工,而施工期間的臨時通道亦隨即封閉,以進行休憩用地還原工程。 天文臺道(英語:Observatory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尖沙咀的街道,1906年建成。 天文臺至今仍繼續運作,負責提供颱風資訊和西太平洋氣象數據。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8號│精選 團年 必食餐廳 @ Dining娜
食物方面偏向Fusion菜系,賣相同味道都俾到人耳目一新嘅感覺。 有別於平時去開嘅日式居酒屋,呢間樓底高、空間感十足,感覺摩登時尚。 八號居酒屋嘅下酒菜主打爐端燒,大廚不時會推出時令菜式,好似名古屋雞翼、和羊風炸雞、大虎蝦配海膽醬呢啲都係招牌人氣小食。 椰子雞煲分別有原味、竹笙、野生菌及野生水魚4款口味,湯底冇落任何味精或添加劑,好有住家風味;煲仔飯可以揀2-4人份量或者6-8人份量,精髓係飯底用泰國油粘細米煮,特別香糯軟熟,淋上面嘅豉油係自家製,充份突顯到煲仔飯嘅味美。 其實主廚對於每道菜都非常堅持和執着,由食材、烹調到最後的賣相,他都追求一絲不苟。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8號筍盤推介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彌敦道「九龍公園」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尖沙咀商業中心區(CBD)的一個鐵路車站。 星薈座落於尖沙咀核心地帶,設有戶外露臺及落地玻璃,以香港天際及維多利亞港迷人景緻作婚宴背景,浪漫醉人。
到2005年4月4日,現尖沙咀站F出口啟用,接駁中間道行人隧道貫通尖東站。 10 樓至 20 樓為辦公室樓層,每層面積約 9,500 至 9,900 平方呎,間隔方正實用,樓底更高達 3.3 米,設計開揚舒適。 食肆單位面積約 8,500 至 11,600 平方呎,樓底高達3.65 米,加上極少柱設計,令空間感大大增加。 零售商舖面積約 1,100 至 10,600 平方呎,切合不同商家的需要。 大廈外牆設有多個宣傳平臺,其中的 30 米 LED廣告屏幕更具宣傳效益,為租戶締造無限商機。 對於生活繁忙的都市人來說,置身於仿如綠洲的露天餐廳品嚐佳餚,自然別具一番風味。
呢度2間中菜分別走新派同經典路線,後者不乏滋補養顏菜式,同愛喫粵菜嘅媽媽嚟食最啱。 Fine Dining與Bar的結合,一邊係酒吧Salvatore,另一邊係高級法國餐廳Esmé,除咗有Live music,露臺位置仲可以飽覽維港景緻,食完飯可以過隔離一邊欣賞夜景,一邊把酒談心。 主打親民價西班牙Tapas,設有outdoor座位,裝修以天藍色為主,洋溢異國度假風情。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8號的交通站點
最近仲推出咗平食晚市三寶,分量會因應人數而作出調整,兩個人食都冇問題。 除有傳統粵菜、廣東小炒、點心之外,菜式亦不乏有創意嘅fusion意念,食材配料新派,例如法式牛肋骨就係中西合璧之作。 結合fine dining同酒吧,Esmé餐廳食高級法國菜;Salvatore品嘗美酒,有埋夜晚嘅live music襯託,最寫意不過。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8號寫字樓租單位出租
港鐵在此站月臺掛上告示,提醒乘客使用單一單程票不能在站轉綫。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現時,港鐵已把本站與尖東站合併為單一車站管理,車站控制室亦合二為一,位於尖東站,車站職員有時需要來回兩站處理站務。 同樣係中菜食府,不過景逸軒走嘅係新派中菜路線,所以裝潢方面比較時尚典雅。 除咗一系列賣相精緻、用料上乘嘅新派粵菜,餐廳亦有供應傳統廣東小炒同點心。
故此,除了為 2 樓至 7 樓食肆樓層添置露臺外,更於 8樓設有室外空中花園。 此外,位於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2025 21 樓的尊貴級餐廳,集高級法菜、香檳酒吧及宴會廳於一身,呈現時尚餐飲新國度,加上坐擁璀燦的維港美景,同時滿足客人視覺及味覺的享受。 天文臺於1990年代開始租用於美麗華大廈內的一個達1.1萬平方呎的單位,供70多名職員使用、另外京士柏氣象站和機場氣象所亦有同事駐守。
房內提供獨立洗手間、獨立的卡拉OK設備,音符翩翩起舞,放心強大的隔音它飛不出門外。 一天忙碌過去,當你拖着疲憊的身軀,揹着生活的滄桑,帶着傷痕的靈魂,想找一個享受美食與私隱絕佳的去處,不妨來這間極高質隱密私房菜:南北匯CLUB SONO,好好享受專屬於你的私密時光……。 2008年9月28日,閘區合併並沒有使轉綫閘機被拆除,除了修改閘機少量程式外,此站沒有進行大改動。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8號 8 Observatory Road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商業中心區,附近亦有不少著名旅遊景點、商場、酒店等,此站出入閘人流非常多。 此站是前地鐵最繁忙的車站,高峯期人流可多達4萬人次每小時。 九廣東鐵尖東站通車後,此站人流因轉車乘客而再度增加;九龍南綫通車後,雖令部份東鐵綫客量流失,但反而吸引新界屯門和沙田屯馬綫的居民轉車往返金鐘至柴灣。 此站大堂設有2個客務中心,分別為於2個收費區部分與非收費區的交界,服務數量龐大的乘客(尤其是遊人)。 為了節省乘客輪候時間,港鐵在客務中心的玻璃上貼上了一些遊客經常問到的問題,例如前往尖東站的出口。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天文臺道 8 號有提供什麼類型的泊車服務?
椰子雞煲係椰林春天嘅必食首選,湯底以泰國新鮮椰子水熬製,香甜清潤,四季啱飲,用嚟打邊爐完全唔覺燥熱。 椰子雞煲有原味、竹笙、野生水魚同雲南野生菌4款口味,最欣賞佢嚴選2斤半以下、自家農場飼養嘅文昌雞,皮薄肉嫩,湯底大人細路都絕對啱飲。 呢間以「酒」+「鍋」為主題,招牌酒鍋就係佢哋嘅主打,夠曬特別! 母親節會推出「母親節別注窩心饗宴」,套餐包羅萬有,主角有藥膳美肌鍋(4格湯底包括:藥膳花膠雞、杏汁白肺鍋、四川麻辣鍋、胡椒豬肚鍋),滋補養顏,為靚媽補充骨膠原,凍齡美肌。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另外仲有海膽迷你鍋以及招牌安格斯牛頸脊、日本黑毛豬腩肉等;甜品就有黑白朱古力鍋,點棉花糖、士多啤梨食,媽咪肯定sweet到漏。
尖沙咀站於1979年12月16日配合修正早期系統第二段(石硤尾至尖沙咀)通車而啟用,當時為總站。 直至1980年2月12日,第三段(過海段)亦通車,此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的中途站。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報告亦曾提及此站,作為港九綫的中途站,另連接「馬連拿站」(Mariner Station),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月臺的柱位及牆壁全以紙皮石鋪上,月臺部分柱位部分是黃底黑字、深墨綠色柱腳,其餘柱位及所有牆壁均是深墨綠色底白字。 早前攞咗「最佳婚宴場地品牌」,除咗環境寬敞舒適,食物質素亦一向有保證。 佢哋嘅招牌菜脆皮燒鵝、零味精燉湯、生猛海鮮,深受食客歡迎。
尖沙咀天文臺道8號: 月臺類型
尖沙咀站設有11個出口,主要連接區內各大購物中心、酒店及文娛康樂設施。 乘客可透過麼地道與白蘭軒道行人隧道,或中間道行人隧道,便捷地往返尖東站與尖沙咀東部一帶。 其中兩條通道(原F出口及G出口)與尖東站(原L2出口及M3出口)相連,港鐵於2013年4月起取消兩者的出口編號。 天文臺道8號位處尖沙咀天文臺道2-12號,為一幢單一業權的甲級商廈,屬商業用途,物業只作放租之用,最初由恆基及麗新作為合作發展商興建大廈,現時由仲量聯行作為大廈管理公司。
港鐵最終擱置建造新出入口,只修改現有A1出入口,加建自動電梯及升降機。 尖沙咀站是荃灣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荃灣方向或中環方向的列車,往返荃灣、葵涌、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尖沙咀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月臺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紙皮石採用黃色及深墨綠色,大堂部分柱身紙皮石,以及兩旁焗漆板牆身亦採用灰色。 轉眼又到農曆新年,大時大節酒樓食肆好易爆滿,諗住出街食 團年 飯嘅依家係時候book定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