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採用5單元設計,2個1寸絲膜軟球頂高音+2個3寸MSP中音+1個5英寸的MSP低音單元。 由250瓦的數字功放驅動,頻響範圍:45Hz-20KHz;整體還是不錯的。 作爲一款無源音箱,需要搭配功放使用,我手頭的是這款NAD的C368,無論是功能還是音質表現配Emit 10還是很OK的。
Esotec+17w75類型的中低音單元採用的是一體化的“花籃式”盆架,強度很高,而且充分考慮到了振膜背面的聲波擴散。 聽TAS2014第二首《Aheyla – I Rejoice Carl Cleves; Parissa Bouas》,女聲一出來就令我想起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小劇場聽過的那位挪威女歌手令人驚豔的清唱,簡直如出一轍,乾淨通透,富有穿透力,不急不緩,直指人心。 聲音佈滿整個空間,但也不像耳塞那樣是完全填滿的,而是有疏有密,人聲的結像清晰,與伴樂融合得很好,流暢悅耳,人聲的韻味經久不散,那種現場感和包裹感極強。
丹拿a型: 香港巴士大典
D7-9也是城巴僅有的三輛33呎長珍寶,於1980年1月15日至2月4日投入服務。 這三輛配用Gardner 6LX引擎的長珍寶在投入服務不久已問題多多,留廠維修的時間比外出行走的時間還要長,這樣高的壞車率當然不能接受,亦不受租戶歡迎。 其中兩輛很快便被換上 Gardner 6LXB引擎,同時把D9改為開篷巴士長期行走海洋公園路線,但也無助解決問題。 D888/BM2684及D931/BN5707改用九巴自行設計車身,除了車窗改用方角形,及前後車頂上擁有如中巴的LF106的銳角形外,其外觀跟Metal Sections分別不大。 兩車初時擁有與中巴規格相似的路線及目的地牌箱,至1980年代初大修後改成九巴珍寶的標準規格。 這輛珍寶底盤抵港後,在北角渣華道車廠裝上一個闊8呎2吋半、高14呎2吋的Metal Sections車身,被編為RLX1(意思是Rear engine Long 6LX),於1972年2月9日領牌為AX6001。
在很多人眼中,T330是世界上最好的高音喇叭,沒有之一,雖然後來丹拿也推出升級版的Esotar 丹拿a型 丹拿a型2025 平方2高音,但是很多人依然追求T330D的聲音。 音響產品一般都是很不保值的,但是有一些年代久遠的音響產品確實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這可能讓很多人覺得很奇怪,比如說世界知名音響品牌丹麥丹拿的東西,它有些喇叭單元或是音箱。 簡化分頻器可以爲DSP芯片提供更多計算資源,使其更好地對音響的不同擺位(角落、靠牆或房間中間)進行聲音補償。
丹拿a型: 【家訪】 Dynaudio Acoustic 丹拿聲學M3 — 搭配出極致hifi和影院組合!
如果冷卻水大量流失又得不到及時補充,繼續行車便很容易令引擎損壞,所以當時很多巴士總站都會放置水缸,以備需要時可以為引擎散熱水箱注水。 不過,加水前需要先等待散熱水箱冷卻至沒有蒸汽冒出,令巴士開出班次變得不穩定。 丹拿a型 另外,巴士由於承受不了香港經常超載的運作環境,令傳動軸及底盤副架經常斷裂。 珍寶的傳動系統設計不能持續承受高扭力輸出,不足以應付長時間攀爬斜路;加上引擎散熱系統效率不足,引擎持續高負荷運作也使散熱水箱更容易發生「水滾」的情況,令珍寶巴士不太適合行走一些需攀斜的路線。 但港九各處行經斜路的路線不少,要所有珍寶巴士不行走攀斜路線,在實際營運情況下是不可能的事。
最初LF107、108與之前的珍寶一樣採用奶白色與橙紅色的配搭,中巴雖然在車身造型上達到了預期目的,但管理層打算再下一城,全面更改車身的色彩配搭。 於是LF 被髹上數個不同配搭的車身色彩[8],包括藍、紫、橙、粉紅、銀、白等不同顏色組合,以觀察色彩配搭的效果。 [9]最後中巴選定了上奶白下彩藍的配搭為新的標準色彩,自此中巴無論在車輛款式或色彩方面也與九巴有明顯分別。
丹拿a型: 丹拿旗艦音箱 信心confidence 系列
丹拿音箱都有“小音箱,大音壓,大動態”的美譽,而且在大音壓下並不喫力,若非親眼所見,難以相信是一對中小型書架箱所爲。 Dynaudio單元的瞬態響應十分優異,這也是Dynaudio單元設計要點之一,勘稱表率。 短衝程帶來的是說動就動,說停就停的良好瞬態響應,單元的聲音清晰,乾淨而不是單薄或肥胖緩慢,令人又不解的是雖然是短衝程設計,但是丹拿單元的低頻響應很好,低頻量感又比Eton之類的“高速”單元豐滿。 這一點,可以從丹拿大有學問的震膜形狀上尋找答案,這裏不多說了,以往本刊多有介紹。
- 因亞歷山大車身珍寶的線條給人很流暢的感覺,所以後來有些中巴車長稱這些亞歷山大車身的珍寶為「流線寶」,同時因為頭尾車頂的兩個呈尖型纖維組件,也有人稱這批珍寶為「尖頂寶」。
- 匪徒後來在維修車坑駛出一輛丹拿E巴士和周潤發決鬥,當中可以看到當時丹拿E的內籠,電影中最後D402(AD7308)被霰彈槍炸毀車頭,並嚴重毀爛,拍畢電影後被拆毀。
- 3MKⅡ、Crafft等等,只是各款所採用的單元型號與分頻器設計不同。
- 新的「Metal Sections」的車身,首次採用「曼徹斯特」式(Manchester)的車嘴,意思是指這個款式,最早是在曼徹斯特市採用,從外貌上看,「曼徹斯特」式的車嘴,將兩枚車燈從車嘴移出,放在沙板位置上面。
- 全新Xeo 30的升級固件包括簡化2.5分頻和優化壓縮器和限制器,進一步提升了揚聲器的動態表現。
這個號稱丹拿有史以來最強高音單體,承載了包括:超高級釹磁系統、創新的氣流引導技術、以及全新Hexis內置硬球頂技術。 丹拿a型2025 丹拿a型2025 Esotar3也擁有更高的靈敏度,其聲壓級甚至顯著超過兩個Esotar2。 目前看來,丹拿在織物類球頂高音研發的業界老大位置依然很難被撼動。
丹拿a型: 技術說明
而當器材水準來到Focus 110A其實包括DM215,線材也同樣重要。 網友送測搭配的秋葉原RCA和我們使用的佳耐美入門線材,在漫步者R1900TV、甚至PM5上的表現都是非常好的,我一直向身邊R1900TV朋友推薦,因爲它的價格不到100元一米。 然而,在Focus 110A或者DM215上,它已經是比較明顯的不足,它的高頻會顯得比較生澀,DM215反而會更明顯,中頻和低頻部分脫節也非常明顯。 而我們手中最貴的卡達斯Clear Sky可以讓你改變對昂貴線材的認識,它帶來聲音風格上的變化非常大,中頻提升巨大,高頻解析力和聲場在Focus 110A上改變也是非常明顯,低頻內斂,解析力更爲出色。 然而這根線其實在PM5和R1900TV上,表現都非常一般。 高頻表現:Focus 110A的高頻並非偏重解析力的一類,如果聽小動態的高頻器樂會發現它與E-MU PM5都擁有絲膜高音非常舒展的一面,而在極高頻的延伸上,110A只有很小的優勢。
丹拿a型: 香港的丹拿/利蘭珍寶
其中35(DF2433,前SYPTE 1303,OET103M)在正式投入客運服務前被澳門怡東酒店租用,客窗保留了在英國服役時式樣,車上裝有空調系統,停泊在尖沙咀新世界中心外作遊客服務中心,宣傳澳門旅遊。 除35外,其餘4輛在1985年5月至8月領取牌照後立即投入客運服務。 因亞歷山大車身珍寶的線條給人很流暢的感覺,所以後來有些中巴車長稱這些亞歷山大車身的珍寶為「流線寶」,同時因為車頭和車尾的車頂採用呈尖型的纖維組件,所以這批珍寶被為「尖頂寶」。 中巴在試用Ailsa-Volvo B55(AV1,BJ4862)時,對這款巴士底盤安裝的亞歷山大車身甚為滿意,因此在訂購第3批共40輛珍寶(LF107-LF146)便順理成章選擇了亞歷山大車身。 頭一次初聽到信心CONFIDENCE 20是在2019廣州音展世紀格雷的展房裏。
丹拿a型: 香港的丹拿CVG6
可是,丹拿已忙於應付全新的後置引擎巴士「珍寶」(Fleetline)的訂單,沒有應九巴的要求去另外開發這種高客量的巴士。 丹拿a型2025 九巴於是在1962年至1966年間,向AEC購入210輛大水牛。 在投入服務初期,丹拿C型都有三位售票員負責收取車資及控制車門開關。
丹拿a型: 引擎
DM215使用了紛泰刻 NeoCDX1.0帶式高音和6.5英寸鋁振膜低音單元[鑄鋁盆架],內置功放2x32W[RMS],分別驅動高音和低音單元。 E-MU PM5的體積和配置都要小一號,高音單元是威發的早期產品,型號大概是BC25SC55,1英寸絲膜。 內置功放同樣使用有源分頻,高低音分別使用一組40瓦的功放驅動。 當第一樂章進入發展部,貝多芬就着兩個主題做了各種不同的變奏嘗試,交錯着說故事。
丹拿a型: 設計
當中有5輛是原配利蘭O.680引擎的CRL6,Ensign bus先為他們換上Garnder 6LX引擎才付運香港,在1988年12月至1989年7月投入服務。 後來為擴展開頂巴士業務,這批珍寶當中有數輛在1990年至1991年間改為開頂巴士。 丹拿a型 1980年,城巴為了測試開頂巴士在香港的市場反應,把D1(CA4786,前BCT 丹拿a型 181,CRU181C)及D2(CA4142,前BCT 188,CRU188C)改成開頂巴士,初期D1及D2的車頂被設計成可還原的模式,以便萬一試驗失敗或有需要時把巴士還原。 開頂巴士服務推出不久後,不僅市場反應好,而且頗受歡迎,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