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插滿了形形色色的十字架,每一個十字架背後都證了立陶宛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1795年立陶宛被俄國佔領,立陶宛於1831和1863年兩度發起過抗擊俄國的起義,許多起義者犧牲後連屍亦找不到,人只好在小山上豎立十字架來悼念他們。 從此,十字架山便成為立陶宛人祈求和平的聖地,也是他們和平反抗佔領軍的方法。 後來的蘇聯佔領者曾多次剷平十字架山,但民眾依然堅持不懈地豎立十字架在這個小山上,為的就是要向極權統治者宣示「We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2025 will Never Surrender! (我們永遠不會投降!)」。 還記得那晚不到10度,見他們倆出現在活動現場真的很開心。 就這樣我們站在廣場中央一邊淋著細雨,一邊欣賞光雕藝術,後來還跟著人羣排隊進到了裡頭煙霧瀰漫的教堂,不說還以為來到了夜店。

  • 紅場內聖巴素大教堂彩色的洋蔥屋頂及高聳入雲的鐘樓更是拍攝熱點。
  • 當然,係尤爾馬拉海灘,海水都會偏凍,游水嘅朋友就要小心凍親,去旅行病真係好慘,就算到左夏天,將雙腳浸係水入面一陣,都會凍到避,但係,你黎到呢度都會好享受。
  • 現在簽署了赫爾辛基公約的團體有丹麥、愛沙尼亞、歐洲經濟共同體、芬蘭、德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俄羅斯及瑞典。
  • 再加上揹包客棧沒有其他住客,根本也認識不到新朋友。
  • 結束導覽行程的我們相約喝下午茶,那間酒吧在26樓,可以360度俯瞰城市風景。

被譽為「挪威北極之冠」,全面裝潢後的於 2016 年加入海達路德船隊。 這艘遊輪的特色體現在它高標準的裝修和舒適度,以及現代化的公共區域和客艙內,清新的北歐設計風格彰顯了海洋的色調。 「斯匹茲卑爾根號」既環保又現代化,體現出海達路德船隊在減少排放和油耗方面不斷努力的成果。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赫爾辛基公約

後來的幾天,我們一起逛超市、跟陌生人去酒吧,還在廚房手忙腳亂,煮了失敗的番茄義大利麵。 可是那天我們玩美圖軟體玩得不亦樂乎,壓根兒忘記晚餐有多難喫。 那陣子在立陶宛,因為有她的陪伴,我一點也不孤單。 在拉脫維亞待一週的我,起初對首都里加的印象不大好。 再加上揹包客棧沒有其他住客,根本也認識不到新朋友。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要不是有外出買東西,否則真的一整天都沒有開口說話。

每個站的設計均有不同特色,全部採用不同顏色的大理石砌成,配合不同設計圖案、雕像及水晶燈飾等,美不勝收。 註:如馬戲團於出國表演或休息期間,則退回門券每位HKD300。 風塵僕僕來到考納斯,立陶宛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在波羅的海三國的最後一站。 辦完揹包客棧入住手續,我來到交誼廳稍作休息。 只見一位高挑纖瘦女孩一隻腳跨在桌上,坐姿豪邁正忙著擦指甲油。 招呼打完,來自土耳其的Nisa繼續擦著腳指甲。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16天

現在簽署了赫爾辛基公約的團體有丹麥、愛沙尼亞、歐洲經濟共同體、芬蘭、德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俄羅斯及瑞典。 里加舊城猶如一座露天的歷史建築博物館,並於199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舊城廣場四周有市政廳、中央有羅蘭雕像、附近有聖彼得教堂及步兵廣場。

係教堂嘅側邊,係一大撻草地,附近仲有個露天咖啡鋪,平日都吸引左唔少旅客同當地居民黎呢樹,一邊飲咖啡,一邊欣賞下週圍嘅jeng景,真係好chill。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2025 想去嘅朋友可以直接由里加火車站行過去,都係幾分鐘路程。 塔林係三小國入面最細嘅首都,係歐洲目前保存最完整嘅中世紀老城區,由中世紀城牆圍成一圈,老城區入面有中世紀哥德式嘅建築,亦都有沙皇嘅洋蔥頂教堂。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城市

在羅馬帝國時期,波羅的海被稱作「斯維比海」(Mare Suebicum)或「薩爾馬提亞海」(Mare Sarmaticum)。 塔西陀在他公元98年的作品《阿古利可拉傳》和《日耳曼尼亞志》中將春季的斯維比海(以斯維比人命名)稱作是一片汽水海域,在此海冰破散,冰塊漂浮。 斯維比人後來向西南遷徙,並在今日德國的萊茵蘭地區定居了一段時間,後來此地被稱作士瓦本。 約達尼斯在他的作品《哥特史》中將這片海域稱作「日耳曼海」(Mare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2025 Germanicum)。 在中世紀這一海域稱謂眾多,「波羅的海」一名在1600年之後才成為主流,而以此來指代其東部地區的用法在19世紀纔得到使用。

  • 在16世紀和17世紀初,波蘭、丹麥和瑞典為了波羅的海的霸權發動多場戰爭,最終瑞典基本控制了整個波羅的海。
  • 其實,在古代的歐洲,也有一條可以與中國的「絲綢之路」相媲美的「琥珀之路」,而位於波羅的海的「琥珀之都」――格但斯克,正是這條歐洲古代商路的起點之一。
  • 雖然完全聽不懂導覽員在講什麼,但看著遺留下來的器物和文件,依舊能理解過去當地人被蘇聯政府監控所有行動的壓迫感。
  • 舊城廣場四周有市政廳,廣場中央有羅蘭雕像,廣場附近有聖彼得教堂及步兵廣場。
  • 稍事休息後,領隊將帶領團友們到「斯匹茲卑爾根號」各個樓層參觀船上設施。
  • 和Elio聊到蒐集古錢幣的習慣,接著他就從皮夾裡掏出了一個蘇聯時期的硬幣說要送給我。

因為比較細,由最北行到去最南都只係要 15 分鐘,行起黎真係好輕鬆,景點密度又好高。 買番一張塔林卡,就可以比你玩曬所有景點,另外愛沙尼亞周圍都有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2025 wifi 。 古城區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歐洲最大的舊城之一。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行程

正當覺得無助時,餘光瞄到一張亞洲臉孔,年輕男子手裡拿的竟然是臺灣護照! 我沒想太多,便飛奔上前詢問,果然他也是要搭公車去市區。 來自不同地方的我們,有緣成為短暫旅伴,並肩探索這座城市。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芬蘭堡 Suomenlinna 世界文化遺產.搭乘渡輪到海上軍事堡壘半日遊

假如戰爭爆發,波蘭海軍將準備入侵丹麥諸島。 這一邊界狀況限制了貿易和旅行,直至1980年代後期共產主義政權在中歐和東歐崩潰才最終結束。 其中包括市政廳、歐洲最古老的連鎖藥局、聖尼古拉教堂與三姐妹之屋。 而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所建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是塔林最大最宏偉的東正教穹頂式教堂,富麗堂皇象徵前蘇聯統治勢力。 後來的蘇聯佔領者曾多次剷平十字架山,但民眾依然堅持不懈地豎立十字架在這個小山上,為的就是要向極權宣告「We will Never Surrender! (我們永遠不會投降!)」。 早餐後,自由活動,稍後於指定時間集合,由當地導遊陪同下乘車前往機場,並在當地導遊的協助下辦理登機手續,自行乘坐乘搭芬蘭航空公司客機經瑞典斯德哥爾摩轉機返香港。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里加(拉脫維亞)

一道道光束隨著音樂交織出奇幻畫面,原以為這樣已經夠震撼了,突然耳邊傳來詩歌演唱,當下覺得聖靈充滿,雞皮疙瘩掉滿地。 1974年3月22日簽訂的赫爾辛基公約[18] 由丹麥、芬蘭、東德、西德、波蘭人民共和國、瑞典及蘇聯七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所簽訂,並在1980年5月3日正式生效。 1945年之後,德意志人被從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的所有地區驅逐出去,離散的波蘭人和俄羅斯人得到居住之地。 波蘭獲取了南岸的大部分地區,而蘇聯則通過加里寧格勒州獲得了另一個出海口。 由此,波羅的海便產生了北約和華約兩大陣營的分立。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塔林住宿

一張塔林卡即可走遍塔林各大景點,共住宿三晚,搭乘LUX Express跨國巴士約4.5小時前往拉脫維亞-里加。 帕努係愛沙尼亞第四大城,又可以叫做愛沙尼亞嘅「夏都」,當地居民一到夏天,就會黎呢到玩水,呢度可以近距離咁接觸波羅的海,正。 不過帕努真係好細,亦都無咩人,反而令我印象最深刻嘅就是呢度超多樹,綠化程度超高嘅街。 我們將遊走於古城的大街小巷,除了欣賞特色建築外,也細說城市發展與規劃背後的用意。 而對岸共和國 (Republic of Užupis) 於立陶宛語中的意思是「河的對岸」。 我們會進入這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2025 404 不存在的國度,傾聽藝術家如何「搞獨立」。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俄羅斯旅遊愛好者

舊城廣場四周有市政廳,廣場中央有羅蘭雕像,廣場附近有聖彼得教堂及步兵廣場。 古典小街內有不少中世紀民宅,如三兄弟屋、貓之屋等。 雖然戰爭為城市帶來黑暗的一面,但靠著政府努力重建,三國有如時光倒流般,重現中世紀風采。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2025 我們將由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典雅舊城開始,由電影場景般的城門迎接,遊走於蜿蜒的石磚小徑,感受著名童話古城不喫人間煙火的氣息。 隨之出發往新藝術運動之都里加,跟隨藝術家的腳步,傾聽創意如何回應強權;說到藝術,更不得不提立陶宛的對岸共和國,「學習」藝術家如何「搞獨立」。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波羅的海3小國+波蘭歷史名城大閱覽

一般而言「的」一詞於粵語口語裏會被固有定語「嘅」取代(例:佢「嘅」嘢[8])。 所以,與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一樣,不知道波羅的海此名的粵語使用者很容易會把波羅的海誤讀為「波羅嘅海」。 波羅的海三國旅行團 例如香港已故名人狄娜多年前就在主持無線電視節目「蒙太奇」時把波羅的海讀成「波羅嘅海」[9],也曾有粵語新聞報道員犯下同樣的錯誤[10]。 波羅的海在北端與波斯尼亞灣相鄰,在東北端與芬蘭灣相鄰,在東端與里加灣相鄰。 這些海灣同樣可以被看作是波羅的海的一部分。 距離北極點不到620英里的距離令人確信此刻更靠近北極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