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70線於2008年12月6日最後一提供服務,大量巴士迷晚聚集上水總站歡送;當中有部分更乘搭翌日在佐敦開出的尾班車。 有關事件的網上討論,請參閱香港網絡大典「九巴取消70號線事件」條目。 其特別路線279B線由粉嶺(聯和墟)單向開往葵興站,途經天平邨一帶及上水後經大欖隧道直達葵芳,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因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而封閉落馬洲管制站及「皇巴士」停駛,N73線於2020年2月7日深夜頭班車起,暫時改為只往來上水(寶石湖路)與沙田市中心,不前往落馬洲(新田轉車站)[8],直至2023年2月6日因應落馬洲管制站重開才恢復前往落馬洲[9]。 龍運巴士旗下路線若以此為總站,向來命名為「荃灣(愉景新城)」;A31及NA31線往如心廣場方向在此設置的中途站,2018年11月28日起易名為「愉景新城」。 A31P線駐守此站三年後,2019年9月21日起延長至荃威花園,路線編號改稱A38,亦不再途經此站。

其後,當局又將美環街以北的一小段曹公潭覆蓋成暗渠,並於其上建築荃景圍花園及荃景圍體育館;體育館基座附設巴士總站,以容納因應荃灣新市鎮發展而開辦的新路線。 荃灣去上水巴士 巴士總站率先於1998年7月3日啟用,以鄰近屋苑為名,即「愉景新城巴士總站」[1];附設七條車坑,當中入口起計第5坑預留作專綫小巴總站用途,而第7坑則為照潭徑入口通道。 座落青山公路-荃灣段398號的愉景新城(Discovery Park),乃新世界發展與香港興業合作發展的商住混合項目,地段TWTL 361,當中5至12座建於中國染廠廠房舊址。

荃灣去上水巴士: 行走路線

另外不少北區(尤其上水及石湖墟)的居民亦認為此路線來往荃灣、葵涌遠較278X線快捷,即使選乘此路線往返荃灣或葵涌途中需要轉車,但合共所需時間亦較直接乘搭後者低,尤其在繁忙時間278X線經常受到大埔公路-沙田段交通癱瘓所拖累,嚴重延誤。 但其後此路線大受青衣區居民及大欖隧道轉乘客歡迎,尤其於平日繁忙時間及在港人北上的高峯期間,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本路線於青衣段停站不多,但總站青衣站、長安邨及青衣西路的乘客對此線極為捧場,導致本線客量一直高企。 同時,本雖然此路線於北區服務範圍廣闊,走線頗為迂迴曲折,但上水站仍是此路線沿途最重要的巴士站,於該站上落的乘客往往佔全車乘客超過八成,足以載滿一輛空的巴士,當中不少是乘搭東鐵綫或過境穿梭巴士往來邊境管制站的過境旅客。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青衣站開經:青敬路、擔桿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西路、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汀九橋、大欖隧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雞嶺迴旋處、掃管埔路、新運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掃管埔路、百和路、馬會道、新運路、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粉嶺樓路、和睦路、聯安街及和滿街。 荃灣去上水巴士 2018年,12月1日重新投入服務的NA30線,也獲延長至愉景新城總站,大致沿A31P線走線單向前往愉景新城,令駐站路線更添一員;惟該線復辦後客量依然無甚起色,翌年3月1日起再度停止服務。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荃灣去上水巴士: 上水巴士總站

上水開經:龍琛路、新運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掃管埔路、百和路、一鳴路、雷鳴路、華明巴士總站、雷鳴路、偉明街、百和路、一鳴路、百和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和宜合交匯處、和宜合道、昌榮路、昌榮路迴旋處、青山公路(葵涌段、荃灣段)及大河道。 其實,本線延長至聯和墟對上水居民來說是相當繞路和擾民,因此於2001年6月30日起推出278K線與本線的轉乘優惠,方便聯和墟居民接駁。 但轉乘計劃推出後,實際上聯和墟居民平日早上於粉嶺站中途站難以登上本線往葵涌及荃灣,因此在2002年4月29日,本線前身—278P線再度「復活」,但行車路線略有不同。 荃灣去上水巴士 由聯和墟開出後經和睦路、粉嶺樓路、沙頭角公路、新運路及掃管埔路後,再依本線原本路線前往荃灣(如心廣場),於早上開出3班輔助本線。 此路線於1997年改為繁忙時間雙向服務後,改為獨立派車,用車以當時新出牌的丹尼士巨龍12米(3AD)為主。

  • 三年後,城巴全新過海路線930X於2015年7月13日開辦,提供往來此站及港島的服務,成為城巴第三條路線使用此站。
  • 因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而封閉落馬洲管制站及「皇巴士」停駛,N73線於2020年2月7日深夜頭班車起,暫時改為只往來上水(寶石湖路)與沙田市中心,不前往落馬洲(新田轉車站)[8],直至2023年2月6日因應落馬洲管制站重開才恢復前往落馬洲[9]。
  • 天恩邨開經:天恩邨通道、天瑞路、天秀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葵涌道、荔景山路及敬祖路。
  •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 為方便調派車輛疏導於大欖隧道轉車站候車乘客,運輸署批准九巴調派單層巴士行走於該處起載往天恆邨之短程班次。
  • 由聯和墟開出後經和睦路、粉嶺樓路、沙頭角公路、新運路及掃管埔路後,再依本線原本路線前往荃灣(如心廣場),於早上開出3班輔助本線。

上水廣場於1995年開幕,設於地下的室內巴士總站於同年11月17日啟用[3],所有以舊上水總站為總站的巴士路線於緊接的星期一遷進該站。 位於新運路與上水廣場之間的上水站小巴總站早於1988年1月29日啟用[2],歷史較旁邊的巴士總站稍久,為一露天專綫小巴總站,設有37個停車位,用以安置原於新成路及新發街泊街的專綫小巴路線。 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於2013年8月開始實施,此站是「上水轉車站」一部分,以「A」標示轉車站代號。 經:和泰街、和睦路、粉嶺樓路、馬適路、馬會道、百和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粉嶺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荃灣路、興芳路及葵興站通道。

荃灣去上水巴士: 收費模式

本線的前身是早晨特別線279P,於2001年5月28日開辦,當時中港關係日漸緊密,港人北上成風,不少的青衣居民經常北上內地消費或工作,導致接駁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的49X線及278X線的客量日趨飽和。 在市民及區議員爭取下,九巴於2002年8月3日將279P提升為全日服務,路線編號改為279X,成為第二條取道大欖隧道來往北區的全日專營巴士路線(第一條為龍運巴士A43線),亦是首條於大欖隧道轉車站設有中途站的北區巴士路線[1]。 本線提供往返沙田區、大埔區及北區的深宵巴士服務,利便北區乘客接駁N271線往返九龍市區之餘,同時方便兩區過境乘客於深宵時段到落馬洲公共交通轉車站轉乘皇巴士,經落馬洲管制站(港方)及皇崗口岸(中方)往返中國大陸。 九龍巴士N73線是一條新界市區通宵巴士路線,由九巴營辦,來往落馬洲至沙田市中心,途經上水(彩園邨、上水站)、粉嶺南(百和路)、大窩西支路、太和、大埔墟、吐露港公路及源禾路。 為善用資源,當局2012年廢除原來劃為專綫小巴總站的區域,並供巴士路線進駐。 至於輔助路線930A下午繁忙時間回程服務終點站,翌日起由荃灣西站遷移至此,乃14年來首度有城巴路線進駐愉景新城總站。

  • 此路線其後更一度建議改為只在繁忙時間服務甚至取消,但最終沒有成事。
  • 政府2004年重組連接皇崗口岸的跨境巴士服務,增闢一條來往荃灣的中港直通快線,以愉景新城總站為起訖站及使用第6坑。
  • 祖堯開經:敬祖路、荔景山路、葵福路、興芳路、葵富路、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青山公路—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及天恩邨通道。
  • 上水廣場於1995年開幕,設於地下的室內巴士總站於同年11月17日啟用[3],所有以舊上水總站為總站的巴士路線於緊接的星期一遷進該站。

政府2004年重組連接皇崗口岸的跨境巴士服務,增闢一條來往荃灣的中港直通快線,以愉景新城總站為起訖站及使用第6坑。 1991年大老山隧道通車,九巴沒有把70X線改行大老山隧道以作提速;反觀服務大埔區的74X、75X線即時改經該隧道直達九龍東,做法飽受北區居民批評。 直至2003年,九巴終於分拆出277X線,沿粉嶺公路至大老山隧道「點對點」來往粉嶺與九龍東,效果立竿見影,一躍成為「北區線王」;70X線客量則急轉直下,大量流失予277X線以至當時的九廣東鐵及地鐵觀塘綫。 乘客若在城門隧道轉車站轉乘本線往上水,須補付車費$5.4;而往荃灣則可獲免費轉乘,另(本線可於城門隧道轉車站免費轉車往葵芳、葵盛、荔景、美孚、青衣及荃灣灣景花園)。 278P線是278X線之特別班次,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由上水(太平)單向開往荃灣(如心廣場)。 此項建議終在2014年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時獲九巴採納並成功落實,並採用2000年的路線發展計劃建議中的走線,該走線比967線更進取,到達天華路後便離開天水圍,連嘉湖北也近乎不再覆蓋,僅於回程停靠天華路美湖居站。

荃灣去上水巴士: 九龍巴士278X線

提升為全日服務初期,九巴以「試水溫」的態度對待此路線,只維持13至17分鐘的班次,而且使用的也是早期的空調雙層巴士,車齡偏高。 雖然派車數目十分多,但直至2009年3月1日,隨着上水分廠由屯門車廠改為沙田車廠管理,本線才陸續換入超低地臺巴士為指定用車。 [2]2012年期間,荔枝角車廠青衣分廠先後派出4部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米低地臺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為本線首次引入直梯巴士。 九龍巴士269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天恩邨及祖堯,提供天恩邨、天富苑、天晴邨、美湖居及天慈邨往返荃灣及葵涌的巴士服務。 與此同時,即使270B提供全日來往北區至深水埗以至九龍西的服務,但因其班次疏落,再加上北區一帶走線迂迴。 因此部份乘客(尤其是上水一帶)寧願付較多的車資乘坐此線往大欖隧道轉乘68X、69X、265B及268X線。

荃灣去上水巴士: 轉乘優惠

受敬祖路路面限制影響(只允許不超過23公噸的車輛駛入),除非因車務調動而以荔景(北)作為南端終站外,基本上不會派出長度12米的巴士行走。 2017年11月23日,九巴使用Neoplan Centroliner12米(AP)雙層空調巴士行走269M線,其後於同年12月全數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行走。 2018年2月起,因應運輸署再度禁止12米巴士行走敬祖路,所有12米巴士於同月下旬全部調離,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行走。 與巴士總站相連的「上水站小巴總站」(Sheung Shui Station Minibus Terminus)[1],位於新運路與上水廣場之間,提供區內接駁及往返屯門區的特快服務。

荃灣去上水巴士: 服務時間及班次

亦有往返東湧、機場或迪士尼樂園的乘客選乘此路線,因為A43線定價高昂,單程收費達$30.9,而在青衣站才轉乘東湧綫前往東湧或迪士尼樂園,總車資仍較A43低廉。 這個情況於週末下午及假日甚為明顯,因此在該時段的客量亦足以媲美平日繁忙時間。 荃灣去上水巴士2025 每逢春秋二祭前後,九巴亦會安排短程特別班次,行走青衣站至上水站,以便乘客前往羅湖站的沙嶺墳場或北上掃墓。

荃灣去上水巴士: 服務時間

本線現時用車包括4輛富豪B9TL(2輛12米AVBWU及2輛12.8米3AVBWU)及22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荃灣去上水巴士 500 MMC(17輛12米ATENU、3輛12.8米3ATENU及4輛12.8米E6X)雙層巴士,合共28輛巴士。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6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此路線開辦初期,用車主要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 2002年1月,此路線換入來自265B線的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亦曾獲派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行走,但已在2004年3月被調走,令此路線往後十數年用車均為前者,直至2017年6月獲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為止。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由本線於上車後150分鐘內轉乘31、32M、36、235、243M或238M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線,第二程車資將可獲$4.2的折扣優惠,若第二程路線車資相等或低於$4.2,則免費轉車。

荃灣去上水巴士: 「上水轉車站」轉乘優惠

此路線設有學生長途路線即日回程半價折扣優惠,12至25歲持有「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卡的全日制學生憑該張八達通於同一天內乘搭此路線兩個不同方向;或乘搭此路線往上水方向及278A/278P線往荃灣方向(反之亦然),第二程可享有半價折扣優惠,惟兩程之間不可使用該張八達通進行超過九次金錢交易。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此路線與269M線共同連接天水圍北與荃灣、葵涌,過去兩線於嘉湖北及天慈邨一段走線大幅重疊,導致營運效率欠佳。 在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此路線獲安排改經人口較為集中的天華路,後取道天慈路直出快速公路,為天水圍北提供特快連接大欖隧道轉車站的服務。 荃灣去上水巴士 因應本路線客量高企及有較多乘客攜帶行李乘搭,九巴於2016年5月起陸續以設有大型「水塘位」空間的Enviro 500 MMC 12.8米取代原有的同型號車輛,新換入的車輛下層以企位為主,使下層企位增加至69人,整體載客量提升至155人,為現時專營巴士車隊中載客量最高的車款。

荃灣去上水巴士: 開辦背景

在《2000年至2001年度元朗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九巴建議開辦兩條來往天水圍北及祖堯,途經元朗公路及大欖隧道的新路線,當中由天恩邨開出的路線獲命名為65M,而由天恆邨開出的路線則獲命名為265M[3]。 最初計劃兩線只服務天水圍北,於天華路後便取道天慈路直接往返朗天路;後因應區議員爭取,最終此路線開辦時繞經嘉湖北及天慈邨,並改經天秀路而不經天華路以理順走線,而65M線的開辦計劃則不了了之。 荃灣去上水巴士2025 此路線與265M線連接天水圍北與荃灣、葵涌,但多年來兩線於嘉湖北及天慈邨一段走線幾近完全重疊,營運效率欠佳。 荃灣去上水巴士 此路線其後更一度建議改為只在繁忙時間服務甚至取消,但最終沒有成事。 在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265M線改為直出天慈路前往快速公路,使此路線在天水圍北吸引力欠奉,客源集中在該路線撤出之嘉湖北、市中心及天慈邨。 荃灣(如心廣場)開經:大河道、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昌榮路迴旋處、昌榮路、和宜合道、和宜合交匯處、城門隧道、城門隧道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百和路、一鳴路、百和路、一鳴路、雷鳴路、華明巴士總站、雷鳴路、偉明街、百和路、置福圍、百和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掃管埔路及新運路。

荃灣去上水巴士: 八達通車費

經:濕地公園路、天瑞路、天秀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祥路、天慈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 荃灣去上水巴士 (荃灣段、葵涌段)及葵涌道。 祖堯開經:敬祖路、荔景山路、葵福路、興芳路、葵富路、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青山公路—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及天恩邨通道。 天恩邨開經:天恩邨通道、天瑞路、天秀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葵涌道、荔景山路及敬祖路。 2019年5月起,由於屯門車廠10.6米雙層巴士數量不足,所以需要向其他車廠借用短車身雙層巴士行走269M線。 但因為6-7月起有大量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退役,因此部分日子需要改派12米巴士行走維持班次。 但受敬祖路的路面限制影響,該等班次以荔景(北)為終點站,不前往荔景站及祖堯邨。

荃灣去上水巴士: 巴士總站

其特別路線279S線,來往長青邨及和合石,途經美景花園、長康邨、青衣碼頭、青衣站、長安邨、荃灣、城門隧道,祇於清明節及重陽節提供服務。 配合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N270線原訂於2013年9月7日的第三階段與N76線合併為N73線,並改為來往落馬洲及大埔中心,但計劃暫時擱置,以便諮詢沙田區議會。 荃灣去上水巴士2025 身為首批進駐路線之一,A31線使用愉景新城總站足足11個年頭。 為配合龍運延展機場巴士網絡,A31線2011年7月16日起延長至荃灣西鐵路站,來回程維持繞經此站;其輔助路線A31P則於2016年8月13日投入服務,來往機場及此站,途經汀九與深井,再度有龍運新線以此為總站。 此路線前身278P線開線時,用車由276P線柯打,巴士到達荃灣碼頭後,會私牌前往荃灣地鐵站,柯打一程68M線往元朗(西),再返回276P線。 其後新增回程服務時,巴士則會先行走276P線短程班次往元朗(西),然後柯打68M線一單往荃灣地鐵站,再私牌到荃灣碼頭行走此路線往上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