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先進壓力測試儀器,評估病皮膚過度受壓點,從而設計合適的承託系統及坐墊,改善坐姿、提昇病人活動能力及預防褥。 指導病人及其人適當地使用輔助器具,增強病人的自我照顧能力,如進食、梳洗、穿衣、如廁、洗澡等。 為方便病者順利出院,本部門提供短暫輔助器具借用服務給有須要的病人,例如輪椅、洗澡椅和便椅等等。 職業治療師必須靈活運用職業治療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設計不同的復康和治療計劃,幫助各類病患者防止、減少或克服殘障。 按現行香港法例,接受職業治療者,必須先由香港註冊西醫(普通科、專科)轉介。

  • 職業治療是以人為本的專業,旨在促進人的健康和福祉,主要目標是透過該「職業」(Occupation),進行專業的評估,並制定個人化的訓練計劃,提升患心的能力,調整活動或改善環境,令患者可重新投入所需要或希望參與的日常活動。
  • 全國共有約40所大學提供經健康照護專業委員會(HCPC)認可之3至4年制職業治療學士學位課程或2年制碩士學位課程。
  • 透過遙距溝通裝置例如電話、電郵和視像通話等提供病人服務。
  • 職業治療師管理委員會於1981 年根據香港法例第359章 《輔助醫療業條例》成立。
  • 一般接受此類治療無須住院 (不包括醫生建議的特別情況) ,但如果受保人接受專職醫療服務前、後住院,事後向保險公司索賠住院費用,就有機會不獲理賠。

設計及安排個課及團課,如職能及感覺統合活動。 對小兒早療領域有熱忱、細心負責、喜歡與小孩互動、具愛心及耐心。 具良好溝通能力,與家長傳達衛教訊息。 根據《理學療法士及作業療法士法》,要成為作業療法士,即中文所稱之職業治療師,需要在指定養成設施如大學、短大或專門學校完成相關學科的至少3年制課程,並通過國家考試,方得登錄成為作業療法士。

職業治療師入行: 職能治療師(鹿港基督教醫院)

而職業治療主要透過過針對性治療、功能性訓練、環境改造等方法,為因生理、心理、學習或其他方面障礙、年紀老化等問題的對象,去提升其生活技能和素質。 療程時,職業治療師會運用各種治療方法,甚至為患者度身設計或模擬真實情況去進行訓練,以協助患者達成治療目標。 患者在療程當中會學習生活技巧,繼而提高各方面的獨立能力,得以照顧自己的日常需要。 長者、患病(如癌症或中風復康)或手術後人士,或有吞嚥或言語能力困難人士。

職業治療師會為他們訓練口部及喉嚨肌肉協調和教導一些技巧去協助患者控制肌肉而改善吞嚥或發音動作。 亦會訓練手指、手腕等四肢活動能力或以輔助工具協助患者提升自理能力。 職業治療師入行2025 近年社會對職業治療師的需求有增無減。 畢業生受聘於各醫療或復康機構,例如:公立或私立醫院、康復中心、安老服務機構、特殊學校、早期教育訓練中心、庇護工場、中途宿舍、職業訓練中心、私人執業、醫療顧問機構等。 本專業正朝著更多不同的新領域拓展。

職業治療師入行: 職業治療師資歷

她更證明,患病的老人也可發光發亮。 職業治療師會從以下各方面,幫助接受治療人士掌握所需生活技能,協助他們重回相關的崗位、重新投入社羣生活,以實現獨立、有意義和豐富的人生。 學院培訓的職業治療師獲世界職業治療師聯會認可。 畢業生能直接向本港、英國、澳洲及新加坡的職業治療專業委員會註冊,於當地執業。

東華學院於2010年成立,當中的職業治療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屬自資課程,並於2017年中獲專業認可[4]。 職業治療師入行2025 目前本港只有理工大學及東華學院,提供職業治療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兩者同為四年制課程,完成後,可獲專業認證,為老中青各年齡層人士,提供身心方面的專業輔助醫療服務。 為了提昇病者的家居安全和重新投入社區生活,職業治療師會透過家訪,進行家居環境評估、為病者提供實地日常生活技巧及社區生活技巧訓練和照顧者訓練、環境改裝及家居安全設施建議。 徵求全職職能治療師,本單位業務多元,服務地區廣泛,徵求對帶失智及一般長者團體課程以及兒童業務、長照復能有興趣且可以接受調派工作且願意接受培訓的夥伴加入我們的團隊。 職業治療師入行2025 全國共有約40所大學提供經健康照護專業委員會(HCPC)認可之3至4年制職業治療學士學位課程或2年制碩士學位課程。

職業治療師入行: 職能治療師(職代或專職)

根據自願醫保保單範本,「雜項開支」保障項目賠償受保人於住院期間或在接受任何日間手術當日,就接受醫療服務所收取的雜項開支的合資格費用,其中包括住院期間的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及言語治療。 現在的我,主力處理腦神經科疾病,包括常見的認知障礙症。 前來應診的人,絕大部份都有短期記憶問題,令他們在日常大小事中,常常表現出「無記性」的情況。 但即使他們面對的問題看似相同,但治療的方式卻可以有大大的差異,需要按照他們本身的學歷、興趣、需要等等去調節。 就如圖中,這個婆婆,她對於一般的認知訓練或電腦遊戲,感到乏味。 相反她熱愛工作,曾任職會計助理,結果我為她設計了一系列「工作」,既可以訓練她的運算能力、記憶力、專注力等,同時亦可以發揮她的專長。

當見證到接受治療者在自理、工作及休閒活動的能力得以提升,並對生活前路重獲信心,這種助人之樂,正是職業治療師的工作意義。 A:職業治療師提供的服務範圍很廣,可分兒童體智發展科,主要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神經康復科,服務對象包括中風人士;另外是老人科、精神科、普通醫療科(如骨折、燒傷),以及長期病患等。 成功完成四年課程,考取到職業治療學學士(榮譽)資格後,表示已符合本港「輔助醫療業管理局」的「職業治療師管理委員會」執業註冊要求,畢業生會取得專業認證執業資格,成為註冊職業治療師。 物理治療主要分為肌肉及骨骼、心肺、神經共三方面的治療,而工作內容著眼於改善病人的痛症、協助病人復康以及預防疾病的形成等。

職業治療師入行: 服務內容

另外,畢業生亦可透過專業註冊獲得美國或加拿大的執業資格。 加拿大的職業治療師在全國大部份地域是受規管職業(西北地區、育空地區和努納福特地區除外)。 一般來說,完成包含1000小時實習的二年制職業治療碩士學位是必須的,然後通過全國性的資格考試(魁北克省除外),方可向所在地域的監管機構申請註冊執業。 A:有時,幫助接受治療者期間,他們的家人或身邊的人未必會明白治療目的和理念,治療師就要讓他們明白,一些治療活動對病者的日常起居作息 職業治療師入行 職業治療師入行 、學習、工作、遊戲,以至娛樂 職業治療師入行2025 、社交等,重要性和療效何在。 A:不少人以為「職業治療」中的「職業」,純粹與工作有關;其實,一個人每日會花時間去做的,也是「職業」,例如,小朋友的「職業」是學生和遊戲,成年人的「職業」是從事某工作崗位,長者的「職業」則可能是湊孫、休閒等。 透過遙距溝通裝置例如電話、電郵和視像通話等提供病人服務。

職業治療師入行: 工作型態

目的在於更方便和沒有接觸下提供適當服務予病人。 全港有25間公立醫院及診所設有專職醫療診所(職業治療 (普通科));11間設有專職醫療診所(職業治療 (精神科))。 不同年齡,病況的人士均有可能需要職業治療,包括剛出生的嬰孩至長者、急症至長期病患、身體機能或精神問題等等。 職業治療師入行2025 為小朋友進行治療前,阿祖會以遊戲方式,與小朋友建立關係,並設立獎勵計劃,鼓勵他們持續接受治療。 他以治療視覺追蹤能力較弱的學童為例,可讓他們坐在治療球上,並按照不同符號的圖卡紙做動作,有助訓練小朋友的眼球肌肉,以及平衡、身體協調等能力。

職業治療師入行: 服務總覽

職業治療師亦會親身示範並教授正確的照顧技巧,讓照顧者能在平日為患者作簡單運動,有助減低家中發生意外的風險。 職業治療師需要掌握物理治療技能,但兩者有區別。 物理治療服務側重於患者的身體以及如何幫助其正常運動並感覺健康。 物理治療師 (Physiotherapist) 職業治療師入行 專注於患者獨特的肌肉、骨骼和肌腱訓練,並使用策略來幫助患者健康和強壯。

職業治療師入行: 職能治療生

職業治療師管理委員會於1981 年根據香港法例第359章 《輔助醫療業條例》成立。 隨著香港法例第359章附屬法例 B 《 職業治療師 (註冊及紀律處分程序)規例 》的實施,職業治療師的註冊於1990年10月1日開始,而紀律規管則於1991年8月1日生效 。 除此之外,理工大學專門為已擁有學士學位的人士開辦2年全日制職業治療學碩士課程,完成課程後亦可註冊成為職業治療師。 職業治療中的「職業」是指人每天花時間所做的事情,大致可分為自我照顧、工作及休閒活動,因應不同人的生活角色而有所調整,例如學生的工作就是讀書和學習、家庭主婦的工作就是打理家頭細務等。

職業治療師入行: 考取註冊資格 成為職業治療師 治療方案多變 考溝通、耐性與創意

職業治療師藉着使用「有目的性的活動」來治療或協助生理、心理、發展障礙或社會功能上有障礙及需要的人,使他們能獲得最大的生活獨立性。 除了在醫院、診所,如:復健科、精神科、骨科、外科、神經內科等提供民眾治療外,職業治療所、社區精神復健機構、社區據點、長照機構、特殊教育學校、一般公司行號的職業安全衛生單位等亦可見職業治療師服務。 職業治療是以人為本的專業,旨在促進人的健康和福祉,主要目標是透過該「職業」(Occupation),進行專業的評估,並制定個人化的訓練計劃,提升患心的能力,調整活動或改善環境,令患者可重新投入所需要或希望參與的日常活動。 入讀香港理工大學[3]及東華學院[4]職業治療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可在畢業後直接註冊成為職業治療師。 職業治療師入行 理大前身香港理工學院的醫療服務學院從1978年起開辦職業治療學及物理治療學高級文憑課程,1981年提升為專業文憑課程,1991年列入理學士學位課程[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