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於6月16日通過恆常化出售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回收單位,新一批租置計劃回收單位將會在「居屋2023」銷售計劃中出售,並於今年中接受申請。 房屋署會盡力在可行的情況下,與相關持份者作出安排,協助買家視察租置計劃回收的單位。 「居屋2023」申請費270元,「白居二2023」申請費230元;同時申請兩者則為500元。
- 合資格的申請將由科技券計劃委員會予以考慮,不合資格的則會退回給申請者。
- 申請者可提出其他能達到「科技券」目標的科技服務及方案。
- 項目提早完成,或延長推行期不超過六個月,則無須獲得祕書處事先批准,惟申請者必須事先向祕書處提交書面通知並在項目最終報告中紀錄有關的修改。
- 與其他創新及科技基金項目的做法類似,獲批項目的基本資料將上載至創新科技署網站。
- 從相對簡單的企業網站,到較為複雜的 online shop 網站,都可以為你提供全面性的網站架設服務,助您提升生產力、令營運從善如流,把握先機。
- 不良紀錄:供應商如未能完成政府項目,或有圍標紀錄,就很難成為科技券供應商。
- 而上述管理體系只屬一些例子,申請者可提出其他能達到科技券目標 (即有助申請者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的科技服務和方案。
如申請者不論任何原因終止項目,均應立即以書面通知祕書處,說明終止項目的原因。 祕書處可向申請者發出書面通知,隨時終止全部或部份資助,並即時生效。 申請者必需完成較早前獲批的項目及提交項目最終報告後,方可提交新申請。 對於中小企老闆來說,若有意走向數碼化卻不熟悉科技,對於科技券無從入手的話,Widepot淮博數碼提供科技券諮詢服務,可為你評估申請項目的可行性,並提出具體的建議。
科技券申請資格: 申請科技券要什麼文件?
政府創新科技署以 3:1 的模式提供資助,換言之,企業需負擔不少於總成本四分之一的開支。 請列明申請者擬選取的報價單,以及每張報價單上的項目如何對應申請表格乙(I)部的項目開支。 合資格企業可透過科技券計劃管理系統提交申請書。 需要注意的是,申請企業只能夠在同一時間向科技券計劃提交一份申請書。
整個申請流程必需按時序完成,否則將會導致申請失敗。 在申請任何政府資助前,請先閱讀申請指引,或者諮詢專業政府資助顧問。 由2020年6月1日起,企業可最早可於提交申請翌日開展科技券項目,並於之後5個工作日內向創科署提交相關聲明。
科技券申請資格: 科技券計劃出爐一個月 業界憂鼓勵「價低者得」、莫乃光呼籲應向公眾宣傳更多
企業或機構應先行透過科技券計劃的 專屬系統 登記為用戶,然後透過系統提交申請書。 申請者如在專屬網站提交申請時遇到困難而需要協助,可聯絡科技券計劃祕書處。 科技券於2016年11月以先導形式推出,由創新及科技基金設立,旨在資助本地中小型企業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升級轉型。
如有任何疑問,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科技券申請資格2025 申請者須確保每名報價者/投標者在提交報價或標書時已簽署一份誠信及不合謀報價/投標確認書。 科技券項目無論規模、技術都各有不同,不過指引規訂需要於12個月內完成項目,否則需通知創科署並獲同意延期。
科技券申請資格: 科技券有成功例子嗎?
創新科技署收到申請書後,會根據不同的準則進行評審,包括申請項目與業務是否相關、項目預算與推行細節是否合理、有關供應商有否不良紀錄等。 一般而言,只要企業是在香港根據商業登記條例 (BRO) 登記,非上市、且有實際業務營運的企業都符合資格申請。 創科署會根據申請項目與業務的相關性、預算和推行細節的合理性,以及有關顧問或服務提供者有否不良記錄等,以審核科技券的申請。 不良紀錄:供應商如未能完成政府項目,或有圍標紀錄,就很難成為科技券供應商。 單純購買般用途的軟件或硬件,例如想用科技券買電腦、打印機或辦公室軟件,就不符合計劃資助用途。
舉例來說,獲批的科技券項目如涉總項目成本40萬元,而當中30萬元獲政府資助,10萬元由申請者負責。 政府會在申請者於指定銀行帳戶存入2萬5千元(即10萬元的25%)後,發放相應的最高首期撥款7萬5千元(即30萬元的25%)。 申請者如存入3萬元(即多於10萬元的25%),政府的首期撥款仍然是7萬5千元。 如申請者只存入1萬元(即10萬元的10%),則政府的首期撥款會是3萬元(即30萬元的10%)。 申請者為項目購買、採購或租用設備、其他貨品或服務時,須以非現金方式(例如信用卡、支票、銀行轉帳)付費。 現有設備的採購、維修保養、保用及保險並不包括在科技券的資助範圍內。
科技券申請資格: TVP 科技券申請成功率大概如何
支援非上市本地企業/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從而加強它們的長遠競爭力。 在達致上述管理體系之認證要求的過程中,申請者會有較大機會應用到科技服務或方案。 而上述管理體系只屬一些例子,申請者可提出其他能達到科技券目標 (即有助申請者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的科技服務和方案。 科技券申請資格2025 申請者如在專屬網站提交申請 時遇到困難而需要協助,可聯絡祕書處。 「科技券」於2016年11月推出,旨在支援本地企業/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
科技券申請資格: TVP 科技券
當準備好所有文件,包括實際業務證明、足夠的報價及計劃書後,便可在科技券網站提交申請。 當局一般都會就個案向申請公司或機構提出疑問,代表人須親自回應相關問題。 如果在項目中委聘科技顧問,亦需要提交顧問的有效商業登記證副本。 科技券申請資格2025 如果申請資助額是否超過 科技券申請資格 HK$5萬,須由獨立審計師編製經審計項目收支表。
科技券申請資格: 計劃有沒有截止申請日期?
「現成項目」是指凡可由申請者自行直接在市面一般店鋪購買及安裝/使用的設備/軟件,例如桌上/筆記型電腦、打印機、掃描器、伺服器、手提電話、平板電腦、辦公室套裝軟件、防毒軟件等。 訂購形式的科技服務或方案(例如雲端服務)的成本。 如只在項目期內產生,亦可獲得資助,為期最多12個月(不論其他項目成果完成與否)。 現成設備/硬件/軟件/服務或方案的成本,不應超過項目成本的50%。
科技券申請資格: 關於 AI 我們還要知什麼?《ChatGPT 衝擊下的人類未來》鄒崇銘的診斷
有關顧問必須為本地大學或科研機構,或已根據《商業登記條例》在香港登記的公司,以期在為申請者制訂科技方案時能適當考慮本地情況。 申請者應載述委聘顧問的預期成果,以及支付予顧問的款項的分項數字,包括人力成本及為推行項目而產生的任何其他相關成本。 科技券申請資格 「科技券」為政府創新科技署的創新及科技基金項目之一,目的是幫助本港中小型企業能透過科技方案來提高生產力及競爭力,甚至升級或更新業務流程。 每家企業最多獲批六個項目,合共獲發最多60萬。
科技券申請資格: 申請科技券需要準備什麼文件?
自2019年2月27日起,科技券變成恆常計劃,資助上限倍增至40萬。 至2019年中,已有超過1,000宗申請成功個案。 科技券由創新及科技基金設立,旨在資助本地非上市企業及機構使用科技 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
科技券申請資格: 提交最後成果報告及審核報告
有興趣申請科技券的企業要留意,新措施只適用於2020年4月1日或之後遞交的申請。 於此日期前已提交申請的申請者,可在科技券計劃管理系統撤回原先申請,再於4月1日或之後遞交的申請,以獲取更高資助額。 據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科技券」計劃申請數字持續上升,反映需求殷切。
科技券申請資格: 萬資助額 科技券 TVP 計劃
該計劃旨在資助本地中小型企業(中小企) 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升級轉型。 計劃由創新及科技基金提供 5 億港元設立,從 2016 年 11 月起先推行三年。 如相關科技券申請是在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一日前接獲,祕書處會以發還款項方式向申請者發放不多於項目實際成本三分之二(以創新科技署署長覈准的款額為上限)的資助。
科技券申請資格: 申請科技券還是D-Biz?數碼轉型資助懶人包
如申請者未經事先批准而將項目完成日期延長超過六個月,祕書處有權暫緩向申請者發放資助的任何部分,以及/或撤回向申請者批出的全部或部分資助。 申請者須應祕書處的要求, 就初步入選或獲選的供應商或服務提供者提供充分理據,包括但不限於公司簡介、成立年份、員工人數等。 收到申請書後,祕書處會查覈申請企業/機構的資格及作初步評估。 科技券申請資格 科技券申請資格2025 合資格的申請會提交予「科技券計劃委員會」考慮,不合資格的則會退回給申請者。
科技券申請資格: 科技券
創新科技署收到申請書後,會查覈申請企業的資格及作初步評估。 合資格的申請將由科技券計劃委員會考慮,評審準則包括:建議項目與申請企業的業務是否相關、預算是否合理、推行細節是否合理,及有關顧問或服務提供者是否有不良記錄。 科技券就科技服務和方案為項目提供資助,以助申請者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 科技券涵蓋的典型科技服務及/或方案列表載於《申請指南》的附件二。
企業/機構應先透過科技券計劃管理系統登記為用戶,然後透過系統提交申請書。 申請者如在上述系統提交申請時遇到困難而需要協助,可聯絡創新科技署。 非上市公司(包括有限及無限公司)及非政府資助的機構都可以申請科技券資助,在提交申請時在本港有實質業務運作,而該業務須與申請項目相關。 科技券計劃 (Technology Voucher Programme,簡稱TVP)由2016年推行,支援本地企業、NGO及慈善組織等使用科技提升營運效率,增強競爭力。 科技券申請資格2025 每間企業或機構可獲科技項目開支的75%資助,共可申請6次,總資助上限為60萬港元。 BizMagnet科技券顧問簡單在此介紹一下,如果有需要了解整個科技券計劃,可閱讀由顧問撰寫的科技券申請指南。
企業完成較早前獲批的項目及提交項目最終報告後,方可提交新申請。 此外,獲批的科技券計劃項目下的開支項目,不得接受其他本地公共資助來源的資助。 今年初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多項初創企業、創新科技、中小企業支援的措施,其中就包括首次推出的「科技券先導計劃」。
每名申請者最多可獲批六個項目,惟累計資助上限為 60 萬港元。 為確保能專注推行項目,申請人只能在同一時間提交一份科技券申請書;完成獲批的項目及提交項目最終報告後,纔可提交新申請。 MWI 希望成為你科技券計劃的理想供應商,我們會基於品牌需要、搜尋引擎指引、用戶體驗等,為你度身訂造專屬的網頁製作、SEO 科技券申請資格2025 科技券申請資格 方案,打造出一個廣受用戶喜愛和高曝光率的網站 。
科技券申請資格: 科技券項目開展規定即時放寬!科技券申請資格、文件、資助範圍一覽
就此,申請者應在科技券項目完成後兩個月內,透過科技券專屬網站,以電子方式向祕書處提交所需文件,以便安排發還覈准資助款項。 實際處理時間會視乎收到的申請書數量、個別申請的複雜程度及所提交的資料是否完整和清楚等。 成功申請者或須修訂申請書,以符合科技券計劃委員會及/或祕書處訂定的批准條件(如有)。 與其他創新及科技基金項目的做法類似,獲批項目的基本資料將上載至創新科技署網站。 科技券申請成功後便可到生產力局簽約,無論提早開展項目與否,申請人必須在完成項目及支付所有費用後,提交最後報告及審計報告予當局,證明項目經已完成及找數。 如有疑問,當局會要求申請人釐清,亦可能上門檢查。
科技券申請資格: 你符合條件,可考慮申請「科技券計劃」
委員會由工商界、科技界、專業服務界及相關政府部門組成,委員會成員名單載於此。 獲委員會支持的申請,將提交予創新科技署署長審批撥款。 科技券申請資格2025 科技券申請資格 以「空殼公司」作商業登記,或主要業務大部分在香港境外進行的企業和機構,均不會被視為在香港有實質業務運作。
完成之前獲批的項目及提交項目最終報告後,纔可以提交新申請。 可以,但根據科技券申請指引,為避免潛在的利益衝突,項目供應商的擁有人、董事、股東或管理層,不得是申請企業的擁有人、董事、股東、管理層或其親屬。 供應商亦不能向申請企業提供借貸以進行科技券項目。 每家合資格企業最多可獲批三個項目,企業不得同時進行多於一個科技券計劃項目,當局亦建議每個項目一般應在 12 個月內完成。 針對科技券計劃資助的項目,計劃有詳細的科技服務及方案列表,可參閱《申請指南》的附件二(14 – 17 頁),當局亦會按個別情況考慮企業提出的申請。 但需注意的是,申請科技券計劃資助的企業,必須事先獲得批准方可開始推行項目。
如果想了解更多有關網頁製作、SEO 服務或科技券的更多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 我們代辦各類型政府資助 ( 科技券 / 專項基金 / 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 )、尋找業務資金、制定企業升級方案。 申請 TVP 資金可以資助的範圍主要是科技服務及方案,其中包括:科技顧問服務、購買POS系統、庫存管理系統、網上銷售系統、客戶關係/信息管理系統、雲端眾籌平臺等等。 資助計劃將以 3:1 比例向合資格企業提供資助,即企業需承擔轉型成本的 25% 支出,餘下 75% 由科技券計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