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太墩2025 Tim Sir 的努力! 攀遊太墩,可由北潭湧起走東南脊上走,此外也可經由鯽魚湖或長山等地接其西北面山脊或副峯西面的小徑上達。
只要跟着山徑行,很快便會到雷打石山頂,山頂也同樣有標高柱。 首先,在西貢乘搭任何一架可到達北潭湧的巴士94/96R或小巴7/9,於禁區閘外的北潭湧公眾停車場下車。 下車後,前面有廁所,右面有小食亭補給。 準備好之後,便走向左手邊的停車場,一直走到盡頭的位置。 在「P」泊車牌左手面會見到一條小山徑,走入小徑會見到有絲帶引路。 太墩 跟住石屎路一直行,不久便會看到右邊有一條綁有絲帶的隱藏山徑。
太墩: 太墩 雷打石
斜度高企要手腳並用,少攀山經驗的或會感到喫力,不過就算緩緩地行50分鐘便可見到三角網測站(老手或體能出色的有望半小時內到頂)。 過了十多分鐘,開始走到開揚的山坡,下面的斬竹灣和西貢海的羣島就在腳下,景觀十分廣闊。 踏著濕滑的泥路,步步為營,在炎炎夏日下,慢慢的往山頂走。 山坡時緩時陡,望著山下的風景,正好不時停下來觀賞及休息。 於另一端便會見到雷打石,雷打石非常大,它的正後方就是蚺蛇尖。 從另一端落山是極之斜的,很多時候都要坐着落,而且路程甚長,濕滑倍添難度。
- 走到山頂,草地平廣,視野廣闊,是個休息的極佳地點。
- 落太墩的山徑都幾斜,但不是太長,有需要便手腳並用落山。
- 落到山腳後便是麥理浩徑3段,轉右行直去,往後路段都是非常易行的山徑了。
- 這個位置更能從另一個角度欣賞「西貢千島湖」。
- 趁著盛夏酷熱天氣警告,不宜走太遠,於是決定登太墩,作半天遊。
- 在右方的小徑下降,小心尋找右面的狹窄山腰徑。
- 來到第二個山頭,不用登上,繞左邊的山徑行,留意這段山徑已被山泥傾瀉淹沒了。
- 幸好山不算高,花了半小時便到達山腰的大路。
欣賞完美景後,於另一邊望着山的方向前往雷打石。 先落一段林蔭草叢,部份草叢較密,然後再攀上另一座小峯,一路上都是沿着明顯的山脈行走。 落太墩的山徑都幾斜,但不是太長,有需要便手腳並用落山。 通往太墩的山徑全條都有絲帶引路,細心留意就會見到。
太墩: 太墩行山 西貢千島湖一小時登頂 三星半中級路線交通一覽
這座長山有316米高,需要一小時就能登上山頂。 雖然不是太高,但對於想感受大自然的各位都不要看輕,因為過程大家要手腳並用,運動量都不是開玩笑的! 過程中有明顯山路,但都不是很斜,只要留心地行就會安全。
- 未知是否受早幾天警員行山失蹤的事件影響,路上竟無一人,內心也不禁惴惴。
- 過程中有明顯山路,但都不是很斜,只要留心地行就會安全。
- 然而約在15分鐘內下降0.4公里仍未算簡單,捉住路旁的樹枝可以減少膝部受壓。
- 一早到達北潭湧,在停車場左邊的盡頭,可見一路口。
山徑是清晰的,但昨日(28/11)下完雨,今天比較泥濘濕滑,要比平時花多一點力氣。 臨近到山頂的一段,草叢比較矮,相對易行,也有平地供休息。 再走一段草坡,見到大石頭,隨即到達太墩山頂。 由山腳行到山頂大約需要一小時,慢的需要個半鐘。 到西貢市中心乘94號巴士到北潭湧(其他交通也可到達),下車後先見到小食部,可以補給糧食再出發。 向小食部左邊走,路經遊客中心指示牌,看到停車場,走到「P」字牌前,這就是入口了,馬上準備上山!
太墩: 到達長山山頂
北潭湧巴士站旁設有洗手間及小食亭,可稍作整理再出發。 起點位於公眾停車場西南最深處車位(遠離小食亭,對上為大網仔路)的 P 字路牌旁,路口正確的話走進草叢後很快便能看見水泥路。 沿水泥路走幾步會看到一條較粗的傾斜樹幹,在這個位置轉右開始登山。 初段會在樹枝羣中穿梭,順著絲帶走的話不是大問題。
出發時全程都是林蔭大道,途中會有很多碎枝,行上去要加倍小心。 太墩 太墩2025 而大家亦會發現有很多像大棠紅葉、「跳舞樹」等的植物! 一開始就向上爬升的路段,家長們一定要在旁協助小朋友! 上山路段會有碎石和樹根,對於小朋友來說都是一定的障礙,都是那一句,安全第一。
太墩: 太墩山
過了之後,來到一個小平原,前方山上右邊有一舊大石便是雷打石。 在山腳下左邊,有一條小徑可繞過雷打石前往麥理浩徑3段。 這邊上落雷打石也不算斜,相比另一邊下山,可說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太墩: 太墩 Tai Tun
不過難度高,眼見高手也要步步為營甚至坐在石上慢慢落山。 記者選擇到斬竹灣離開,因此在太墩頂往西北走,經少量密林後,往長山方向下坡。 然而約在15分鐘內下降0.4公里仍未算簡單,捉住路旁的樹枝可以減少膝部受壓。 登山之路要「雙線行車」,不時要讓路予對頭人。
太墩: 行程:北潭湧 太墩 長山 斬竹灣大網仔路
進入這路口往左走幾步,留意右邊繫有布條的登山口,這就是上太墩的山徑起點。 太墩 太墩2025 初段走在叢林中,陽光只能間歇地透進來。 這段路走的人應不太多,兩旁的樹叢都長得很高,加上清晨露水凝聚,路比較滑,雙腳也沾濕了。
太墩: 太墩山.一小時賞島嶼美景
前進方面沿路有頻密的絲帶標示,可安心專注下降。 這段路會一直下降至海拔約 120 米處,接上分支後往左走,餘下的路段便再無大起伏。 走一段平坦路後轉左往斬竹灣的方向走,接上長山開揚段後山路兩旁可看到太墩及大網仔的風景。 末段看見下降石級,輕鬆下降至大網仔路完成行程。 沿大網仔路朝西貢方向走幾分鐘便到達巴士站。
太墩: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其山勢由西北緩升,再從東南面垂降至斬竹灣,是以在其峯頂可環抱灣內海星羅棋佈的島嶼。 太墩確是西貢一個好地方,山峯上可盡覽斬竹灣的島嶼。 炎炎夏日,要短途登高望海,非太墩莫屬。 下降長山後的林徑惡蚊極多,加上空氣滯悶,一秒都不敢停留。 攀上太墩的小徑雖然崎嶇,沿途也沒遮蔭,但空氣倒也流通,比林徑好走得多。
太墩: 太墩
這路線距離短,但在1.4公里內由攀升至317米的太墩,早段陡峭宜放慢步伐調整適合自己的步速。 約10分鐘後到較開揚的平地略略回氣,順道一窺千島湖全貌,當時天陰陰還以為運氣不好。 山頂可見標距枉,而且空間十分大,即使搭帳篷也沒問題。 下山可以選擇原路折返(較易和較快),或者到大網仔路方向(較斜)。 太墩又稱「大王爺墩」,位於北潭湧,分主副二峯,主峯標高317米。
太墩: 太墩 (北潭湧 – 大網仔)
沿途只有一處平臺可供歇息,也沒有其他支徑。 走到山頂,草地平廣,視野廣闊,是個休息的極佳地點。 及後往西北方山丘標高柱一遊,回走少許,再下降山丘一小段。 在右方的小徑下降,小心尋找右面的狹窄山腰徑。 走到一處小石臺後,沿路攀爬崎嶇的山路至主要山徑。
最吸引的當然是山下的海灣和羣島,但背後雷打石山的雄姿也不容錯過。 如果不是太陽猛烈,絕對可以在此遊閒地花上半天。 隨徑左轉至太墩的西北麓,在分岔路口右轉(左方山徑通往雷打石和北潭湧等地),循崎嶇山徑急升至太墩副峯。 最後沿著東南面較隱密的小徑一直下走至北潭湧停車場。
由起點至太墩山頂距離只有 1 公里,但要上升超過 300 米,幅度不低,整個行程 80% 的上升路段均在此段。 沿途有數個密林及落差較大的路段,需手足並用借力。 路徑尚算清晰,中途有兩個較平坦的位置可作小休,回望亦已能欣賞到斬竹灣的美景。 太墩位於北潭湧,山峯高317米,只需要一小時就能登上山頂,並能觀賞整個斬竹灣內的大小島嶼美景。 然而,上太墩的路是條隱密的小徑,山徑較斜和較窄,沒有休息的平臺,不建議新手行走。 在北潭湧停車場盡處稍為隱密的小徑前進,循茂密山徑上走。
太墩: 太墩路線總覽
未知是否受早幾天警員行山失蹤的事件影響,路上竟無一人,內心也不禁惴惴。 這段路要攀至頂端,纔看見令人難忘的內海景色。 而太墩山巔的平臺正好讓我放懷大休,盡情拍攝個夠。 隨後折返北潭湧,見天色尚早,再前往泥涌閒遊。 花了差不多個半小時,終於抵達山頂的標高柱。 更令人精神一振的是,山頂竟有一大片平地,加上散佈四處的大石,正好讓人可選擇坐在大石上飽覽風光。
此段要穿林,部份草叢非常茂密,只要跟着絲帶行,便接入一條比較明顯及闊的山徑。 在太墩山頂上,有標高柱,羣島的景色可說是全港數一數二的美。 個人認為太墩是最美的,其次是吊燈籠的遼闊印洲塘景色,第三是大欖湧水塘的千島湖景色。 可謂各有千秋,不同天氣,不同心情,沒有最美,只有更美。
太墩: 太墩 雷打石
落到山腳後轉右行,就是前往北潭湧的方向。 太墩 行大約5分鐘,來到一個十字路口,直行的方向有危險警告板,就是前往雷打石的山徑。 太墩2025 但不久便會變成非常崎嶇的爛路,雨後更是泥濘,非常之跣。 全條山徑以沙石泥濘為主,需要上大約兩個山頭,山徑惡劣程度彷如行走在青山腹地。 來到第二個山頭,不用登上,繞左邊的山徑行,留意這段山徑已被山泥傾瀉淹沒了。
由於上落斜度高,不時要捉住路旁的樹木,有需要可帶備手套及穿長褲。 初段路況較數年前闊,可見太墩人氣高企。 大欖湧水塘以外,西貢太墩是另一「千島湖」熱點。 即使難度較高加上交通班次有限,人氣仍然不減,可見太墩的魅力。 早前登上太墩時天色陰陰沉沉的,風景盡皆失色。 酷熱潮濕的九月,走在密集的小徑分外喫力,途中須不時停下來休息。
太墩: 太墩 Tai Tun
每次往西貢遠足,都會以北潭湧為出發點,但就在這兒的太墩山,反而從未上過。 趁著盛夏酷熱天氣警告,不宜走太遠,於是決定登太墩,作半天遊。 樂望高速全長58.783公里,項目主線橋隧比達78%,是目前廣西在建橋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 項目通車後,從百色樂業到貴州望謨的車程,將從兩小時縮短至半小時。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由此右走(左走可續往長山)至十字口,再往右下降至分支(左方可通往鯽魚湖),續右轉至北潭湧停車場。 太墩位於西貢中部,毗鄰北潭湧,並與雷打石、畫眉山、巖頭山等羣山形綿綿山巒。 太墩2025 這山並不高,只有三百多米,名氣亦比附近的名山,如大枕蓋、雷打石等稍遜,但憑著其地利優勢,是欣賞斬竹灣和西貢內海羣島的最佳位置,坐擁無限的優美風光。 在南風的輕輕吹拂下,帶走了討厭的煙霞,換來清新的空氣,當然要上山看風景,於是就選擇了太墩。 從北潭湧起步,上走崎嶇山徑直登太墩,續走山徑往長山,然後下降石級至斬竹灣,最後順訪抗日英烈紀念碑,結束半天逍遙遊。 幸好山不算高,花了半小時便到達山腰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