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屯門徑山路有點崎嶇,需留意同行小童。 完成旅程後,可以到妙法寺前方的「藍地大街」飽餐一頓。 北段位於成和道以東,樂活道及大坑道以西,它連接跑馬地馬場之東南的黃泥涌道及山上的大坑道近黃泥涌峽道的迴旋處。 而南段是一條上山路盡頭,從大坑道近瑪利曼小學之處開始直到法國國際學校(中學部)門前作結。
藍地水塘環境清幽,附近設有郊遊設施,亦為由康文署管理的郊遊徑屯門徑第二段若夢園段的終點[2]。 若夢園旁的彩虹欄杆是郊遊人士的打卡熱點[3]。 走完第一部分約要2小時,如果體力仍足,不妨多走 30 分鐘,尋找湖水綠水塘。 由藍地水塘離開會經過石礦場,之後繞過外圍,到達礦場的另一面就有路可上山去洪水坑水塘 。 香港的水塘分兩種,一是飲用,二是灌溉,今次遊走的兩個水塘均是後者,主要供給下游的村落作灌溉之用。
藍地水塘路線: 按圖看清路線及「彩虹欄杆」風光👇👇👇
由於沒有郊遊設施,此處比藍地水塘較少人去。 相比之下,這裡水質較綠,除了堤壩的下塘外,亦可走上隱蔽的上塘,湖水偏藍,但就要走雜草叢生的沙石路。 而離開比去程難,要先走 15 分鐘沙石路纔可到達村口,謹記注意時間,趕及入黑前離開。
- 文青Model 都可應付,而攝影師更拿著大大支腳架,也如履平地。
- 上完一大段樓梯,去到此路牌轉左行屯門徑。
- 走完第一部分約要2小時,如果體力仍足,不妨多走 30 分鐘,尋找湖水綠水塘。
- 一路上遊人稀少,環境舒服,這裡也鄰近嶺南大學,懶人如只想睇水塘可由學校後山直上,約半小時腳程。
- 水塘佔地17,000 m2,儲水量有116,000 m3,最深處達20米深[1],位於大欖郊野公園西部邊沿,與洪水坑水塘相距不足一公里。
- 這裡水質較綠,有較多影相位,下午四時的陽光剛好可以拍到洪水坑水塘的逆光相片。
由此轉進左方的沙石徑,在支徑靠右,離開屯門徑往電塔方向行走,到達避雨亭。 藍地水塘路線 本網頁所提供的遠足路線及交通資料只供參考。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請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及垃圾,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 由華髮遊樂場出發,沿石級上行接屯門健身徑(麥理浩徑第十段)後再轉屯門徑,經虎地往藍地水塘,沿途泥路及混凝土路各半,屬易行的山徑,景觀開揚。
藍地水塘路線: 藍地水塘屯門徑行山教學 路線+觀賞彩虹欄杆攻略
這裡水質較綠,有較多影相位,下午四時的陽光剛好可以拍到洪水坑水塘的逆光相片。 而水塘有近5層樓深,model站在壩上很迷你。 洪水坑水塘的湖水綠其實不易拍到,用手機app比單反較易應付,而影片則可輕易拍出原色。 拿著2000年的地圖,感覺所示長度與實際距離似乎與有差,而屯門徑後段的確實位置也不詳,幸最終仍能行走預定的路線。 華髮遊樂場 藍地水塘路線 (HE071783)- 可到屯門市中心乘搭港鐵巴士K51於恆豐園下車,沿華髮街步行約5分鐘到達。
藍地水塘位於屯門虎地,為一個灌溉水塘,屬大欖郊野公園範圍。 藍地水塘路線 但翻查地圖,右邊路徑比較接近藍地水塘,但路程較長,可按需要決定路線。 水塘佔地17,000 m2,儲水量有116,000 m3,最深處達20米深[1],位於大欖郊野公園西部邊沿,與洪水坑水塘相距不足一公里。 藍地水塘路線2025 如同洪水坑水塘,藍地水塘亦屬於大欖湧水塘的延伸。 水塘的水由山上多條引水道滙集而成,雨後部分山澗更會形成瀑布,沖入水塘,再經溪澗流入村中農地供灌溉之用,最終流入屯門河並匯入青山灣。
藍地水塘路線: 香港新界屯門的灌溉水塘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藍地水塘環境清幽,附近設有郊遊設施,亦爲由康文署管理的郊遊徑屯門徑第二段若夢園段的終點[2]。 若夢園旁的彩虹欄杆是郊遊人士的打卡熱點[3]。 今次我們11am 出發,連拍攝5pm 完成全程。 文青Model 都可應付,而攝影師更拿著大大支腳架,也如履平地。
- 水塘另一面有樓梯離開,一直走, 沿石礦場旁離開就可以回到福亨村一帶。
- 路線在元朗何福堂書院,即麥理浩徑第十段終點起步。
- 今次我們11am 出發,連拍攝5pm 完成全程。
- 藍地(英語:Lam Tei)是香港新界屯門區的一個地方名稱,位於屯門以北[1],洪水橋以南,東有元朗公路,青山公路-藍地段將藍地分隔為東西兩部。
- 但翻查地圖,右邊路徑比較接近藍地水塘,但路程較長,可按需要決定路線。
- 其餘路段都是水泥路及郊遊徑,只是要注意村內多看門狗,別招惹。
- 轉向屯門徑後變得輕鬆,平坦易行,更有街坊自製的休息站。
另一個拍到彩虹效果的方法,是盡量靠近欄杆,把後景彩色攝入鏡。 藍地(英語:Lam Tei)是香港新界屯門區的一個地方名稱,位於屯門以北[1],洪水橋以南,東有元朗公路,青山公路-藍地段將藍地分隔為東西兩部。 藍地亦是屯門陶氏的其中一個聚居地,該族自元末遷入屯門,是陶淵明的後人。 沿麻石級上走,走過涼亭及小木橋後到達若夢園。 循右方的麻石級上走,接屯門徑第二段再上走至石級盡處的涼亭。
藍地水塘路線: 屯門藍地水塘行山徑
一路上遊人稀少,環境舒服,這裡也鄰近嶺南大學,懶人如只想睇水塘可由學校後山直上,約半小時腳程。 在屯門徑上有一段路很開揚,可把屯門至兆康一覽無遺。 一路走至何福堂上山,初段新手會感喫力,全是樓梯。 轉向屯門徑後變得輕鬆,平坦易行,更有街坊自製的休息站。
藍地水塘路線: 位置
由屯門西鐵站B 出口出發,經過屯門市廣場可先作補給,因沿途沒有補給點及廁所,但有數個退出點,如感不適及缺水糧可以暫離。 藍地水塘位於新界屯門虎地,又名老虎坑水塘,是一個灌溉水塘。 水塘附近設有屯門徑,另外也有山徑由老虎坑或嶺南大學通往。 想不到藍地水塘屯門徑路旁有如此七彩的彩虹欄杆,在林蔭下顏色更見夢幻,是不可錯過的打卡位。
藍地水塘路線: D10 屯門藍地尋妙法
由於沒有郊遊設施,此處比藍地水塘較少人去,記者兩次到訪都鮮見人煙,可以輕易拍到靚相。 由藍地水塘離開會經過石礦場,之後繞過外圍,出到路口右轉福亨村路,一直走到石礦場的另一邊,有路牌指示上山。 屯門水塘,好像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組字,但原來這裡有個湖水綠水塘 ,攝影師住附近,也只是聽過卻從未去過。 今次由屯門西鐵站B 出口出發,經過屯門市廣場可先作補給,因沿途沒有補給點及廁所,但有數個退出點,如感不適及缺水糧可以暫離。 屯門水塘 ,好像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組字,但原來這裡有個湖水綠水塘 ,攝影師住附近,也只是聽過卻從未去過。 藍地水塘屯門徑走多約45分鐘就到達第一個目的地藍地水塘。
藍地水塘路線: 藍地水塘|屯門後山走至兆康 看靚景尋「彩虹」
由於沒有郊遊設施,此處比藍地水塘較少人去,記者兩次到訪都鮮見人煙。 水塘另一面有樓梯離開,一直走, 藍地水塘路線2025 沿石礦場旁離開就可以回到福亨村一帶。 在若夢園前要右轉上樓梯繼續行,否則穿過若夢園會變成落山走錯路。 藍地水塘屯門徑起點是由屯門西鐵B出口沿杯渡路一直走至杯渡輕鐵站,過對面馬路在何福堂中學旁上山。 上完一大段樓梯,去到此路牌轉左行屯門徑。 穿過虎地燒烤場轉右一直走,會見到樓梯走落水塘。
藍地水塘路線: 屯門徑 彩虹欄杆 藍地水塘 (2018舊線)
沿溪谷而走的路段較輕鬆,以溪流及小水潭作伴。 路線在元朗何福堂書院,即麥理浩徑第十段終點起步。 沿何福堂書院旁邊的指示牌進入井頭村,依著地上麥理浩徑的油漆指示上走至地圖資料牌,再左轉踏往屯門徑第一段 藍地水塘路線2025 (右方為麥理浩徑)。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藍地水塘路線: 藍地水塘04. 洪水坑水塘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藍地水塘路線2025 藍地水塘路線2025 的努力! 遠望著分別行走過的青山(杯渡山)和圓頭山(靈渡山),頓時想到「杯靈雙渡」的艱苦路線,不知何日可以一試。
藍地水塘路線: 屯門徑 藍地水塘 藍地壁畫牆
而洪水坑水塘的水會流經丹桂村、鍾屋村,再經洪水橋到天水圍,最後流入后海灣。 走完第一部分約要 2 小時,如果體力仍足,不妨多走 30 分鐘,尋找湖水綠水塘。 水塘佔地17,000 藍地水塘路線2025 m2,儲水量有116,000 m3,最深處達20米深[1],位於大欖郊野公園西部邊沿,與洪水坑水塘相距不足一公里。 如同洪水坑水塘,藍地水塘亦屬於大欖涌水塘的延伸。 水塘的水由山上多條引水道彙集而成,雨後部分山澗更會形成瀑布,衝入水塘,再經溪澗流入村中農地供灌溉之用,最終流入屯門河並匯入青山灣。
其實最難一部分只是在進入洪水坑水塘上塘及離開時的沙石路。 其餘路段都是水泥路及郊遊徑,只是要注意村內多看門狗,別招惹。 而石礦場附近多重型車,記得別做低頭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