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表示,旗下酒店去年1月至6月的入住率約三至五成,按年回升一成以上,房價保持平穩,已因應疫情推出消費券及外賣服務等應對措施,亦會於未來假期推出更多活動,刺激本地消費;至於商場出租率就有九成以上。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2025 集團上半年總售氣量較2020年同期反彈32%至72.61億立方米;總客戶數目1,456萬戶,比去年年底新增42萬客戶,與上海燃氣之交易完成後,更可帶來約640萬戶的新增用戶。 如果混合平均租金能達到每平方呎130港元,新項目便可提供4%的毛利率。 同時預計恆地將透過出售非核心資產及增加房地產銷售為收購提供資金,使其最高淨負債率保持在38%以下。 至於何時能恢復10股送1股紅股安排,常務董事陳永堅表示,會「每年一考慮」,視乎集團發展、現金需求、經濟情況、用氣量等。
- 公用事業業務方面,包括港華智慧能源在內,截至 2021年底集團在內地之城市燃氣項目總數達303個,2020年底為282個,2021年總售氣量約為310.8億立方米,按年增長16%,燃氣客戶則增加至約3,503萬戶,增長10%。
- 不過,有限的項目供應下,燃氣公司的擴張空間只會在競爭之中越漸收窄。
- 煤氣公司在香港擁有兩座生產廠房,分別位於大埔工業邨和馬頭角。
-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黃子燊表示,中國能源政策目標2030年是碳達峯,2060年達到碳中和,而天然氣將繼續成為重要的能源來源,集團作為國內主要的天然氣零售運營商,將會受惠於此趨勢。
電能息率逾5釐,屬幾隻電力股中最高,末期息將於本月17日除淨。 股價技術走勢上,週線圖過去一年呈「大圓底」,若能突破50元關鍵位,即可挑戰2019年7月和去年1月於55元的雙頂阻力。 美國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市場普遍預期週五(5月7日)公佈的4月非農業新增職位數據,當月職位增長會達100萬份,失業率由6%回落至5.8%。 【港股分析・公用股2021】美國勞工部公佈,截至上週六(5月1日)止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9.2萬人,至49.8萬,不但低過市場預期的53.8萬,並創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低,美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週四(6日)收市升318點或0.93%,報34,548點,連續兩日創新高。 至於與帝國集團合作發展的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帝御」系列項目開售至今,合共售出1,711夥住宅單位,套現逾83.88億元,未來將分段出售「帝御」餘下之住宅單位。 集團在2021下半年陸續落實開店計劃,包括開設五間「C生活」實用家品專賣店,其中2間已於去年7月在屯門及長沙灣開業;至於UNY亦已在去年11月在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二期開設一間全新超級市場。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疫情大挫前景
公司表示如無特殊情況,預料今年全年派息額不少於2021年派發的中期及末期息。 至於另外兩隻非電力股,香港電訊去年度業績表現平穩,年度溢利按年升1.7%,至53.03億元,總分派股息按年升1%至71.07分,末期股息按年升1.5%至40.97分。 長江基建業績去年欠佳,純利73.2億元,按年跌30.3%,但全年派息每股2.47元,按年增長1仙,仍維持上市24年以來派息持續增加,現價息率5釐。 除了上述三家主要企業外,恆地系內還有其他三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市值都不足100億元。 當中,美麗華酒店(0071.HK)截至2021年6月止六個月中期業績,收入5.84億元,按年下降23.7%;錄得純利1.58億元,輕微增長0.6%,每股盈利23仙,派中期息20仙,較上年同期的22仙減少9%,TTM息率約3.7釐。
1954年,該公司由英資洋行會德豐馬登股份有限公司(已私有化)收購大部分股權,公司註冊地亦由英國移至香港。 公司第一所,亦是亞洲第一所煤氣廠房設在港島西環(今皇后大道西至薄扶林一帶)屈地街,為政府辦公室及軍營、香港大酒店、怡和洋行和屈臣氏藥房供應煤氣作照明用。 煤氣公司在香港擁有兩座生產廠房,分別位於大埔工業邨和馬頭角。 現時98%煤氣由遠離市區的大埔廠房生產,其餘來自馬頭角廠房(後備)。 緯創董事會通過上半年財務報告,今年上半年營收為4,194.77億元、年減10.9%,毛利率7.28%、年增1.08個百分點,營益率2.4%、年增0.29個百分點,淨利率0.77%、年增0.05個百分點,每股純益1.23元、年增0.81%。 至於iPad上季銷售下滑20%,總銷售額57.9億美元,低於預期的64.1億美元;Mac銷售從前一季的大幅下滑中略有反彈,雖然銷售下降7.3%至68.4億美元,但超過預期66.2億美元。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煤氣成份
大和剛發表報告,將電能列為公用股首選,給予「買入」評級,主要看好其派息持續增長;而且財務成本低,有機會進行大型併購。 至於煤氣、長建和中電則給予「跑贏大市」評級,認為煤氣受惠於香港經濟復甦,股價未有完全反映;長建對大型併購更敏感,但股息率未及電能;中電則因利潤管制協議,準許回報固定在8%所限。 雖然期內本港煤氣銷售量按年下跌2.8%至14,735百萬兆焦耳,惟爐具銷量則受惠於疫情放緩帶動新居入夥量增加,較去年同期增加12.8%;另內地城市燃氣銷售量158.99億立方米,按年增長27.7%。 執行董事暨公用業務營運總裁黃維義指,疫情至今未消退,即使疫苗接種計劃已開展,旅客重新訪港亦需時,同時注意到失業率高企,現階段無考慮在今年調整煤氣費。 國內城市燃氣銷量上升更加明顯,今年首季增長26%,其中餐飲業的銷量增長4成以上。
- IPhone銷售下降2.4%至397億美元,略遜於分析師預估的399億美元,但在包括香港和臺灣在內大中華區的表現亮麗,較去年同期增加8%到157.6億美元。
- 雖說中國三四線地區的發展空間仍然龐大,但經濟陰霾持續不散,政府力推「煤改氣」的意欲難免下降。
- 與此同時,港華智慧能源將加大對科技研發之力度和投入,掌握能源領域之領先技術,務求使核心競爭力保持優勢地位。
- 另集團於2018年6月投得市區重建局於深水埗桂林街╱通州街重建項目之合約,集團將可取得約97,845萬平方呎之住宅樓面面積,地基工程已完成,上蓋工程亦已展開,項目預期於2022年初推出市場,2023年完成。
去年煤氣業績受疫情影響,年度純利按年倒退13.8%,至60.07億元,不過未有影響其派送政策,維持全年每股派0.35元及20送1紅股,與2019年度持平。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花旗又指,考慮到港華燃氣目標在200個工業園區增加15GW光伏項目,以2021年首季末對光伏設備的成本及關稅為基數計算,估計未來十年股權投資回報率為9%。 同時預計港華燃氣於2025財年的淨利潤中,一半或來自城市燃氣分銷,另一半來自光伏業務。 中期業績公佈後,多家大行發表唱好報告,花旗天然氣板塊首選港華燃氣,因看好其未來利潤增長前景。 集團去年投資72.95億元於生產設施、管道、廠房和其他固定資產,拓展及配合本港和內地各項現有及新增業務的持續發展。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煤氣去年純利跌16.5%至50.17億元 末息23仙
2013年11月19日,中華煤氣取得浙江省杭州市城市管道天然氣項目。 項目總投資額為6.4億元人民幣,煤氣公司擁有合資公司24%股權,合作夥伴包括杭州市燃氣公司和蜆殼(中國)等。 蘋果公司(Apple)上季營收和獲利均優於華爾街預期,主要是服務業務的銷售較一年前成長8%,但營收連續第三季下滑,且iPhone、 Mac和iPad的銷售均不如去年同期,財務長還預測本季營收表現會跟上季差不多,意味可能寫下20年來最長營收下滑頹勢。
中華煤氣過去的十送一紅股吸引不少散戶投資收息,唯業務增長力大不如前,集團由十送一改為二十送一也許就反映出增速放緩的影響。 投資收息而言,股息增長的潛力取決於業務的長線增長力,中華煤氣就未必符合這一點。 中華煤氣由十送一變成二十送一,說穿了,就是業務增速放緩,不足以抵消紅股的攤薄作用。 紅股雖可增加股東的股份數目,但若業務價值未有增長,股份數目增加亦只是將同一塊餅分成更多小份,每人所享的份額並無增加。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煤氣去年主營業務營業稅後溢利逾68億元 派末期息23仙
的項目,集團已於27個省級地區取得合共436個項目,覆蓋天然氣上中下游、環保能源、智慧能源、水務、城市廢物處理以及電訊等。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2025 香港中華煤氣(00003.HK)公佈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535.64億元,按年升30.9%。 派末期息23仙,連同中期息每股12仙,全年共派股息每股35仙。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蘋果財報/iPhone銷售不如預期 五大重點一次看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公司將由 2021 年 9 月 6 日星期一至 2021 年 9 月 7 日星期二(包括首尾兩天)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 2006年4月11日,九龍牛頭角偉景樓附近在當天下午2時多發生巨大煤氣爆炸,最少造成2死8傷[16][17][18][19]。 意外懷疑是喉管受污水侵蝕出現破洞,煤氣外洩大量積聚於地下,再沿地下管道虛位滲進大廈後引發災難[20][21]。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電訊6釐息最大賣點
雖說中國三四線地區的發展空間仍然龐大,但經濟陰霾持續不散,政府力推「煤改氣」的意欲難免下降。 新冠肺炎在中國大規模擴散,工商活動更曾陷入停頓,疫情擴散速度雖有所緩和,但經濟活躍度大降,燃氣在中國市場的商用需求難免受挫。 中華煤氣在近年的增長幾乎全數源於中國內地的燃氣業務,疫情打擊就相當沉重。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蘋果Q3營收優於預期 服務部門彌補iPhone銷售
煤氣中期息派每股0.12元,按年持平,連同去年度末期息0.23元,亦是按年保持不變,TTM息率2.8釐,收息股2022而言勝在派息穩定。 於2021年12月31日,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恆基兆業地產)是中華煤氣的最大股東,持有約41.53%股權。 中華煤氣是香港公共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85%香港家庭和工商業機構供應燃氣,其標誌是由圓形和火焰圖案組成。 煤氣公司董事會宣佈派發 2021 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港幣 12 仙,給予截至 2021 年 9 月 7 日登記在公司股東名冊內之股東。 股息單將於 2021 年 9 月 15 日星期三寄予各股東。 最後一隻公用股港鐵,去年受疫情打擊最大,全年業績盈轉虧蝕48.09億元,但全年每股派息1.23元則按年持平。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大和予恆地「買入」評級 目標價48元
管理層對2021年和未來5年的天然氣產量、美元利潤率和連接費用的指導意見看似過於樂觀,但也可以實現。 延伸業務、空間供暖和智能能源的增長點也會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內地業務方面,連同附屬公司港華燃氣 (01083)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煤氣不再十送一仍值得投資收息嗎?
招商證券上月底曾為煤氣發報告,預期隨著商業活動復甦,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強勁增長勢頭將延續至今年上半年,上半年銷氣量預期同比增長23%,推動收入同比增長24%;2021至2023財年預測每股盈利複合年增長率8%,給予「中性」評級,目標12.2元。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2025 最後是經營房地產業務為主的香港小輪(0050.HK),2021年中期收入1.14億元,按年上升8.63%;盈利6,803.7萬元,按年大漲2.75倍,每股盈利19仙;派發中期息10仙,連同去年度末期息0.15元,TTM息率有約3.8釐,同屬收息股2022選擇。 本港煤氣業務方面,訪港旅遊業全年停頓,餐飲、零售及酒店業皆受到重創。 煤氣銷售方面與上年度相比,工商業有明顯之下降,而住宅方面則由於家居煮食及熱水用量增加而有所上升。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投資者關係聯絡資料
2012年7月24日,中華煤氣以總代價約13.26億元(1.7億美元,下同),購入泰國陸上石油勘探和開採項目之60%股權,這是中華煤氣首個海外原油項目。 另外,如果只看今年,目前股價屬合理估值,但不排除因為避險原因,資金持續流入再推高其股價,令此公用股煤氣年底前目標價升至13.5元。 港燈去年純利27.32億元,按年升17.4%,花旗3月份發報告,將其評級由「中性」升至「買入」,目標價由8.7元輕微調升至8.8元,可作為突破8元後之目標。 和電能一樣,長建末期息同樣將於本月17日除淨,股價亦是處於50元關口前,但50至55元區間阻力會較電能為大,息率亦較電能為低,二選一的話自然是以電能為先。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2025 另集團於2018年6月投得市區重建局於深水埗桂林街╱通州街重建項目之合約,集團將可取得約97,845萬平方呎之住宅樓面面積,地基工程已完成,上蓋工程亦已展開,項目預期於2022年初推出市場,2023年完成。 不過,市場對美麗華的最大憧憬還是私有化,恆地年中時透過全資附屬公司以每股平均價格15.28元買入10.3萬股美麗華,總代價約157.4萬元,佔美麗華已發行股份總數約0.0149%;完成後恆地持美麗華股權已超過50%。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股東服務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黃子燊表示,中國能源政策目標2030年是碳達峯,2060年達到碳中和,而天然氣將繼續成為重要的能源來源,集團作為國內主要的天然氣零售運營商,將會受惠於此趨勢。 煤氣業績中披露,今年上半年本港持續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本港的旅遊業發展停頓,隨著2月政府推出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使本地疫情放緩,營商環境初見改善,但餐飲業仍受制於堂食限聚措施,使公司之工商業煤氣銷售產生負面影響。 緯創(3231)(3231)昨(4)日公佈今年上半年業績,獲利回升,第2季稅後純益32.58億元,季增17.75倍、年減23%,每股稅後純益(EPS)1.16元,季增18.3倍、年減24.18%;累計上半年每股賺1.23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截至目前,蘋果本年度的研發支出達22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約31.2億美元。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2025 庫克受訪時表示,研發支出增加的部分原因是在生成式AI領域的投入。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蘋果公司財報/蘋果銷售冷 營收連三降
近年,更引入高級廚房設備品牌Mia Cucina廚櫃和Scholtes 爐具。 煤氣公司在香港服務超過190萬客戶,共有20間客戶中心,以及一間位於銅鑼灣的餐廳CulinArt 1862。 蘋果在美股3日盤後公佈,截至7月1日的年度第3季期間,整體營收年減1.4%到818億美元,每股盈餘成長5%到1.26美元,市場原先預估,蘋果上季營收816.9億美元、每股盈餘1.19美元。
業績報告顯示煤氣公司上半年盈利42億元,按年增長57.5%。 中華煤氣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00003) 公佈,去年股東應佔稅後溢利為60億元,按年下降14%,每股盈利33.8仙。 未計集團所佔國際金融中心投資物業重估減值的稅後溢利為64.84億元,跌4%。 黃子燊認為若現已持有公用股煤氣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先繼續手持相關股票,因為未來三年預期燃氣銷售量會維持穩定增長,同時集團的新能源業務佔總收入提升亦是潛在亮點,預期未來三年股價會穩定向上。 滙豐研究報告指,受惠內地對燃氣需求回復及新能源業務商品價格利好,煤氣上半年業績改善,預期其內地業務下半年持續復甦,將目標價由11.9元調升至13元,維持「持有」評級。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煤氣受惠內地燃氣需求
而業務發展方面,今年上半年集團香港業務整體屬穩定,繼續發揮現金牛作用,國內業務由於低基數效應,燃氣銷售量同比增長達 27%,符預期,預料下半年將繼續有增長,但由於沒有低基數效應,增幅同比預計將低於上半年。 公用股煤氣業績報告顯示,集團截至 2021年6月 30 日止之六個月內,未經審核集團稅後溢利)為港幣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港幣12億3千萬元,上升 41.4%。 集團股東應佔稅後溢利為港幣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港幣15億3千3百萬元,上升 57.5%,每股盈利港幣22.5仙。 至於即將於5月17日公佈首季業績的中電,去年即使在疫情下,年度純利不減反大升146%至114.56億元,不過主要因2019年度有為澳洲業務作出商譽減值所致;然而期內香港電力業務盈利78.18億元,仍按年增長5%。
內地業務方面,截至2021年底,連同集團之附屬公司港華智慧能源(01083.HK)之項目,集團已於28個省級地區取得合共514個項目,2020年底為436個,業務範圍覆蓋天然氣上、中、下游、環保能源、智慧能源、 水務、城市廢物處理等。 截至 2021年6月底,連同煤氣公司之的附屬公司港華燃氣有限公司(1083.HK)之項目,集團已於 27 個省級地區取得合共 451 個項目,業務範圍覆蓋天然氣上、中、下游、環保能源、智慧能源、水務、城市廢物處理等。 而住宅煤氣銷售方面,則受惠於家居煮食及熱水用量增加,然而期內本港平均氣溫較去年同期為高,影響住宅煤氣銷售量。 2021年上半年,本港煤氣銷售量約為 14,735 百萬兆焦耳,較去年同期下降 2.8%。 而本港爐具銷售量則受惠於疫情放緩帶動新居入夥量增加,較去年同期上升 12.8%。
公司又表示內地業務方面,集團旗下之港華智慧能源(1083)在繼續穩固發展城市燃氣業務之同時,亦大力推進零碳智慧園區之開發,數量將會在現有基礎上增長一倍。 與此同時,港華智慧能源將加大對科技研發之力度和投入,掌握能源領域之領先技術,務求使核心競爭力保持優勢地位。 另一方面,港華智慧能源未來之業務將會陸續展開一系列重組,致力使發展更趨進步、完善,目標是力爭用 5 至 10 年之時間,發展壯大成為中國能源管理行業之領導者。 煤氣公司又指,本年度上半年利潤增長主要受惠於內地經濟復甦、城市燃氣銷售量顯著增加、能源產品價格上升及氫化植物油(HVO)項目之盈利貢獻。 【公用股・中華煤氣業績2021】香港中華煤氣(0003.HK)在8月20日發表2021年中期業績。
中華煤氣業績公佈: 公佈及通函
不過,由於煤氣本港業務存不確定因素,加上較同業有溢價,故滙豐更看好旗下附屬的港華燃氣(1083.HK)。 恆基系內另一龍頭中華煤氣(0003.HK),截至2021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增長強勁,半年股東應佔稅後溢利42億元,按年增加57.5%;撇除集團所佔國際金融中心投資物業重估值之溢利為42億元,按年上升41.4%;除稅前溢利60.4億元,按年增長55.1%。 2021年上半年業績,恆地期內營業額87.92億元,按年跌19.7%,基礎盈利為78.06億元,按年增加51%;股東應佔盈利65.49億元,按年上升131%。 當中,建成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經重估後錄得應佔公允價值虧損12.57億元,應佔香港物業銷售營業額以及應佔稅前盈利分別為37.05億元及12.02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31%及52%。 去年集團主營業務營業稅後溢利為68.21億元,按年下降5.7%,主因年內集團報廢及減值部分內地化工廠生產設施、電訊網絡設備,以及為若干已停用之加氣站資產等作出撥備,合共約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