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品認可清單即將出臺,預計受資助產品有數十項,並會列出價錢及代理商供採購參考。 如老機構轄下有多於一個單位,更可集合各單位的資助額一同申請產品,有更大彈性。 樂齡科技基金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張仁良教授指出,與海外國家或地區相比,香港的樂齡科技發展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社會對相關議題缺乏全面及深入的探討,過往只有一些零碎的研究,因此有需要對香港樂齡科技發展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

  • 近期便宜日圓帶動日本企業獲利,推升日股成長,加上經濟數據、巴菲特效應等,日股有望因資金行情再創新高,現在是30年一遇的行情,佈局日股正是時候,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參與日股成長機會。
  • 約在2000年,當我還是立法會議員時,一直關注到社會福利服務的工傷數字不斷上升,連續數年有約雙位數字百分比的增幅,而明顯大部分是來自安老服務。
  • 同時美銀7月全球經理人調查指出,目前有高達59%受訪經理人點名全球大型科技股資金過度集中,僅有14%點名日股,這波日股投資趨勢,長期來看可能還有期待的空間,更有機會湧入資金行情。
  • 特區政府對長者是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為長遠方針。
  •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峯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辦的旗艦活動,旨在推動業界藉着創新的科技及意念,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應對本港人口急速老化的趨勢。

一些與香港人口老化相關的主要挑戰包括:長者的高入住院舍比率、針對慢性疾病預防和管理方面的基層醫療服務薄弱、因人手嚴重短缺導致照顧者的負擔增加,以及因醫社合作不足而難以滿足長者及殘疾人士的健康與福利需要。 推動樂齡科技的應用,就是要應對「前言」所提的三大挑戰之一—人力。 樂齡科技基金 雖然我們沒有準確的最新數字,安老服務的人手短缺,今天仍會是數以千計。 由於香港疫情在9月開始紓緩,勞工巿場亦有穩定下來的跡象,不少經濟指標亦出現谷底回升。 樂齡科技基金2025 樂齡科技基金 勞工處今年9月從私營機構接獲的職位空缺數目,從8月份43,725個的低位,大幅上升八成(79.7%)至78,578個。

樂齡科技基金: 長者創新及科技

其後,在制定《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時,發展樂齡科技,亦是重點之一。 樂齡科技,意為專門應對人口高齡化問題而衍生的科技產品,主要透過結合安老服務及新科技,支援長者生活需要之餘,同時減低照顧者的壓力。 常見的樂齡科技包括可以輔助起居或強化活動機能的產品,例如防遊走監察系統、升舉扶抱工具、智能機械人等;同時亦有促進溝通的通訊科技,而香港最家喻戶曉的通訊樂齡科技便是「平安鐘」。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以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其中樂齡科技(gerontechnology)結合資訊科技,為長者設計產品和服務,提升其生活質素和自理能力,同時便利護理人員在院舍和家居照顧長者,將為銀髮市場帶來無限商機。 樂齡科技基金 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8年12 月設立,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以改善服務使用者的生活質素,並減輕護理人員及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

「始終沒有東西可以代替人手。」謝偉鴻也強調,安老服務的對象始終是「人」,科技人性化並不是在每一個安老服務都通用。 樂齡科技基金2025 「就像炒飯有炒飯機,但老人家有些喜歡乾,有些喜歡濕,口味不同,是不是(用機械)可以一勞永逸?」謝偉鴻認為樂齡科技若要在院舍發揮最大效能,便要在人力鞭長莫及的地方提供支援,彌補不足。 其他花巧新奇的產品,院舍就要根據實際環境及條件,考慮與實際工作流程上有無架牀疊屋,以免最終成為束之高閣的「雞肋」。 嶺大團隊亦透過嶺大賽馬會樂齡科技體驗館導覽,及與樂齡科技大使交流等活動,協助小學生了解香港樂齡科技市場發展,培育他們的同理心,體現長幼共融的精神。

樂齡科技基金: 樂齡基金項目

活動期間,小朋友除了可帶舊玩具到現場交換,還可參與再生玩具畫體驗,為棄置的玩具重新注入生命;小朋友可發揮無限創意,將色彩繽紛的棄置玩具零件,以馬賽克拼貼方式,製作成2D、甚至是3D藝術品。 同場亦設有以棄置玩具零件組成的再生玩具藝術裝置,希望令人關注社區的玩具棄置問題,使小朋友學會珍惜玩具,減少浪費。 嶺大的賽馬會樂齡科技與智友安居計劃團隊和該小學於2022/23學年合作,以樂齡科技於常識教學的主題,加入跨學科元素,師生把常識科結合資訊科技科,並融入STEM元素,共同推動樂齡科技教育。 圖四:互動訓練系統是專為搭配傳統平衡訓練用品而設的融合式訓練工具,可靈活調教難度級別和培訓目標,提供整合認知和活動能力的綜合訓練,適用於智障人士和腦部損傷人士的康復訓練。

  • 轉眼間,今年11月18至22日,由政府與社聯合辦,並由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的第四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峯會(博覽高峯會)將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2017年6月,政府和社聯舉辦了第一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峯會,我當年以社聯一個負責推行這個項目的委員會主席身分參與。
  • 當年資助社會福利服務的勞工保險,主要是由社會福利署(社署)一手包辦,透過集體保險(Block Insurance)承擔。
  • 「就像炒飯有炒飯機,但老人家有些喜歡乾,有些喜歡濕,口味不同,是不是(用機械)可以一勞永逸?」謝偉鴻認為樂齡科技若要在院舍發揮最大效能,便要在人力鞭長莫及的地方提供支援,彌補不足。

所以相比起以科技輔助安老服務,院舍更傾向不求有功,只繼續增聘人手,或保守地沿用業界內已經成熟的產品。 身兼香港買位安老服務議會主席的連鎖私營安老院舍負責人謝偉鴻則不斷重申,安老院舍應用樂齡科技從來不需「Rocket Science」(火箭科技,意為複雜產品)。 他從經營角度分析,認為現階段對院友最實用的,不外乎應用於監察遊走長者、整合分析長期健康數據,以及刺激認知障礙症患者三個大方向。 世界衞生組織提出,盛齡城市的建設包含九大要素,其中一個要素為「科技創新」,廣義即可引伸至樂齡科技。 全球樂齡科技行業發展一日千里,對改善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生活方面潛力巨大。 比如,人口老化嚴重的日本採用的自動洗澡機,使用者只需躺進去,機器就會自動沖洗及擦拭身體,甚至會塗抹護膚品,這對於要照顧行動不便長者的人士可說是十分方便。

樂齡科技基金: 樂齡科技應對未來挑戰

樂齡科技能幫助居家安老,比如透過配備智能傳感器的設備和智能輪椅提升長者的身體機能,延遲他們入住院舍的時間。 (2)香港長者面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患有慢性疾病,65歲或以上人士中,78.1%患有慢性疾病。 樂齡科技可以通過使用某些科技,例如智能健康監察設備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從而降低病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樂齡科技基金2025 (3)香港需要推廣一種醫社更緊密合作的綜合護理模式,樂齡科技正有助推動這模式,比如可在安老院舍引進智能藥物系統。 (4)人口老化為香港帶來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人手短缺,照顧者和機構將更難應對未來幾年大量湧現的年長病人。 樂齡科技有助推動居家安老、預防性保健和醫社合作,機構和照顧者的護理效率可以得到提升,其壓力和工作量亦得以減輕。

當然,失業數字仍是高企,勞工處透過多途徑加強就業配對的工作,如舉辦就業博覽。 僱員再培訓局的一個「先聘用,後訓練」項目,便是就業配對與再培訓的結晶。 如何結合現有勞工處的服務與再培訓局的項目,以解決安老服務人手不足,便是在短期內,我們需要加強的工作。 話說回來,樂齡科技的應用,或可以吸引多些轉業人士,投入安老行業。 我在今年8月11日的網誌已講解過樂齡科技應用可如何提升安老服務效益;以及幫助長者克服或減低因身體機能退化帶來的日常生活挑戰。

樂齡科技基金: 【樂齡科技】智慧安老產品多無以為繼 業界興趣低寧解決人手問題

大家如果記得,我在同一篇網誌亦談到樂齡科技器材租借服務,以及透露政府已於在觀塘興建的公務員學院旁的低座建築內預留地方,設立一個恆常的樂齡科技展覽中心,大家可以藉今次博覽會特設的「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專題館,瞭解更多。 樂齡科技基金 「不能說(引入系統)是對或錯,這是(發展科技)一個必然的過程……但如果早知道投入會泡湯,不如從第一天起就不要用。」謝偉鴻聳着肩說。 他指出安老行業的前線員工主要由一羣較年長的勞動力組成,適應新科技並非這羣「姐姐」的專長。 他指科技產品的目標應是用來減輕人員的工作壓力,如果科技的輔助成效無法彰顯,最後還要員工花額外時間處理,便是本末倒置,徒添麻煩。 現場亦設有互動專區,包括再生玩具畫體驗及巨型積木拼湊活動;又有親子工作坊,包括製作調溫朱古力及涼茶等,讓一家大小可以寓學習於娛樂。

樂齡科技基金: – 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

研究由社聯和團結香港基金攜手進行,檢視了多項具廣泛應用潛力的樂齡科技產品及服務,並列舉了不同持份者在樂齡科技生態系統所面對的困難,包括持份者之間缺乏合作、外國成功產品難以本地化、缺乏測試樂齡科技產品的平臺等[請按此下載研究報告]。 2017年6月,基金就研究結果舉行跨界別工作坊,來自不同界別的持份者認為社創基金應考慮構建一個連繫不同持份者的樂齡科技平臺,以促進香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請按此下載工作坊報告 (只有英文版)]。 2019年,基金公開邀請有興趣成為協創機構的團體提交建議書。 2020年,基金完成了評審建議書的工作,並根據評審結果委聘協創機構。 (1)香港一個主要問題是居住在安老院舍機構的長者比例比起其他發達地區為高。 特區政府對長者是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為長遠方針。

樂齡科技基金: 香港01眾樂基金「眾樂『童』遊夏令營」週五至週日愉景新城舉行

他強調樂齡科技產品並不是一個解決安老照顧問題的終極方案,只是將長者與整個大環境連結起來的輔助工具。 「按效果付費」是一種針對社會服務的創新融資模式,適合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的性質,建議將其作為一種連結政府和私人投資者在樂齡科技行業的創新融資方式。 隨著樂齡(60歲以上年齡段)人口的增加,大力發展樂齡科技成為全球應對老齡化的一大良方。 全球疫情特別是香港第五波疫情的發展趨勢證明,香港需要加快樂齡科技發展,更好應對人口嚴重老化的重大挑戰。 團結香港基金課題組早前發布研究報告,就進一步加快香港樂齡科技發展提出一系列建議,涵蓋樂齡科技供應商、需求方、基礎設施、投資和人才發展等五大關鍵範疇。 基金已接受共三批次的申請,合共批出超過二億元,資助了約970個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或租用合共超過4,200件科技產品。

樂齡科技基金: 相關文章

建議特區政府在10億基金完成2023/24財政年度的撥款後,延續該資助計劃,並擴展該計劃至所有安老院舍;同時透過採取監察措施,確保全資私營機構的服務質素可與獲資助安老院舍相比。 絕大多數長者(91.9%)屬社區的家庭住戶,得不到特區政府的資助去購買樂齡科技產品及服務。 如何幫助社區用戶接觸和使用樂齡科技是目前香港樂齡科技生態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 建議政府擴大醫療劵和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的使用範圍和金額,資助長者購買或租借樂齡科技產品。 擴大這些服務劵的使用範圍,是因為樂齡科技產品屬預防和復康性質,與醫療劵所提倡的預防性護理,以及社區劵旨在促進居家安老的目標不謀而合,而這一建議獲得廣泛持份者的支持。 在早期階段,建議特區政府統計處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就樂齡科技市場的規模及需求進行主題性調查。

樂齡科技基金: 積極「去污名化」 提升市民對精神健康關注

另外,日股市場近7成由法人持有並以日本龍頭股為主,肯定日本百年龍頭企業長期建基的競爭力。 好習慣國際研究院營運總監黃紹堅為觀眾帶來親子小劇場,主題是「讓對方贏是喜劇」,將呈現孩子的生活日常,並邀請小朋友即場互動,希望他們從劇場中明白培養好習慣的重要性。 同場主題公仔「慣慣」將會大唱兒歌,並會派發禮物,希望小朋友玩得盡興。 圖一:樓梯機常應用於攀爬舊樓狹窄樓梯,亦適用於室內、室外或公共建築的各種臺階及地板,方便輪椅人士無障礙地進出設置臺階的建築物。 產品設有平衡扶手及安全感應器,讓操作者可以最小的力量達到安全操作。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讓我們進一步瞭解 貴院欲購的項目,亞諾的採購團隊會立即於全球搜羅適合您的優質產品。

樂齡科技基金: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峯會祕書處

在業界及前線員工仍在患得患失的摸索階段,政府可牽頭帶動的絕不止增撥資源,更應同步成立測試平臺,以及將人手培訓列為發展樂齡科技的主要綱領,才能讓業界在多線自由探索的情況下獲得最大效益,真正達致智慧安老。 馬錦華曾應邀主持一集與樂齡科技有關的電視節目,觀摩丹麥樂齡科技普及化的策略。 總結丹麥之行,他認為當地樂齡科技之所以成功,重點不外乎「Care for the Career」(關懷照顧者)以及「Independency」(讓長者獨立生活)。

樂齡科技基金: 樂齡產品 – 樂齡基金產品

關推出涼茶工作坊,讓家長及小朋友不但投入舊式涼茶舖及中藥材舖的場景,還可運用傳統的測量工具,用「五感」去體驗做配藥員的工作,接觸中國傳統文化。 精品朱古力社企Hello 樂齡科技基金 Cocoa為現場家庭呈獻調溫朱古力及飲品工作坊,參與者可體驗製作天然健康的純黑朱古力,並即場品嚐。 多位重量級嘉賓將參與活動,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會將任主禮嘉賓。

在中小學階段,建議每年舉辦青少年樂齡科技比賽,並在比賽結束後提供一個將其創新設計商品化的機會。 在高等教育方面,建議本地大學和應用教育機構開設涵蓋樂齡科技相關內容的課程。 由於年青長者 (45至64歲) 的科技普及率及教育水平高 ,我們預期樂齡科技未來的市場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然而,目前的市場仍需支援,特別是許多需求方的用戶和機構現時並沒有足夠的購買力去獨自購置樂齡科技產品。 因此,現時特區政府更需擔當重要的角色,去推動樂齡科技市場。 由於超過一半的安老院舍屬於全資私營,並不在10億基金支援的範圍,因此有約一半在院捨生活的長者並不能從10億基金中得益。

樂齡科技基金: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峯會GIES 2023 – 誠邀機構參展

其中包括在相關服務單位試用產品、引入資源協助社福機構運用科技產品提供新服務、協助政府推展「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以及發展樂齡科技器材租賃服務作居家使用等。 社聯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7年首次舉辦第一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峯會,標誌著香港銳意推動以創新科技及意念改善長者及其照顧者生活的新里程。 各界對博覽會反應熱烈,無論是相關政府部門、安老服務業界、研究機構、生產商、傳媒,以至公眾人士均能透過活動加深對有關議題的理解及體會。 自兩年前首度舉行以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峯會已發展為成效顯著的平臺,不但令大眾對樂齡科技的潛力加深認識,更促成了不少把創新科技方案應用於本地長者照顧服務的新項目和新計劃。 籌辦中的第三屆博覽暨高峯會,規模將為歷屆之冠,以期匯聚更多業界人士、方案供應商和服務機構,一同展示最新的科技產品和業內典範,並商討有關提升年長一代生活質素的議題。 「私人院舍有資源一定首先增聘人手,如果有任何支援,可以幫助院舍提升應用科技的水平,對我們一定有幫助。」身兼香港買位安老服務議會主席的連鎖私營安老院舍負責人謝偉鴻肯定專項基金的成立,可為業界在緊絀資源中打開一扇科技之窗。

樂齡科技基金: 長者創新及科技

雖然應用樂齡科技不算新事物,但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推動工作亦只有三年多的時間。 香港作為內地的對外窗口,在樂齡科技的應用方面,香港可成為內地與國際的聯繫人;再加上未來港深的創科發展雙引擎,更可為大灣區發展樂齡科技注入動力。 話說當年,不少朋友會說我在1996年與一班熱心的朋友成立長者安居協會,發展平安鐘的服務,是香港應用樂齡科技的里程碑;不過其實我當年的腦海中還沒有樂齡科技這概念。 約在2000年,當我還是立法會議員時,一直關注到社會福利服務的工傷數字不斷上升,連續數年有約雙位數字百分比的增幅,而明顯大部分是來自安老服務。 林正財概括,樂齡基金可在三個層面發揮作用:一是改善安老院舍環境,改變社會對安老服務的負面觀感;二是使用家,即長者直接受惠,既可在接受服務更舒適,也可在復康儀器幫助下改善健康狀況;三是提升院舍管理質素,除了減少工傷,還可促進行業專業化,吸引年輕人入行。

樂齡科技基金: 相關文章

今次研究分析了本港的機遇、挑戰、優勢和不足之處,期望有助各方面掌握樂齡科技的開發和應用,藉此推動跨界別合作以掌握長者人口增加帶來的機遇。 今年的博覽高峯會,由於疫情關係,高峯會將主要在網上進行;博覽部分則大致如常,疫情之下更有長者中心透過視頻和中心的會員分享參展產品。 有關細節,我留待社聯向大家公佈和宣傳了,但在此值得一提今年博覽會的四個特色主題:好好支援照顧者、社會服務新領域、樂齡亞洲美食和賽馬會「ɑ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

展示區一方面可以提高市民對於樂齡的認知,另一方面可以支援用戶使用擴大了範圍的服務劵直接購買或租用當中的產品。 長者需要一個安全方便的生活環境才能避免或延遲入住院舍,現時有一些幫助居住於公營房屋長者和殘疾人士的家居改裝計劃,包括增添簡單的樂齡科技。 建議屋宇署為居住在私人房屋的長者和殘疾人士設立一個類似的家居改裝計劃,讓合資格住戶獲得最多一萬港元的一次性資助以改裝和添加樂齡科技,方便他們生活。 面對人口未來的高速高齡化,我希望這個樂齡科技博覽能夠提供一個平臺,為不同的持份者透過協作,一起推動樂齡科技的,讓我們在改善老友記生活的同時,亦緊抱香港人口高齡化所帶來的種種機遇。 為了推動樂齡科技的應用,政府聯同社聯於2017年6月及2018年11月先後舉辦了兩次「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峯會」,反應理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