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深水埗大埔道的崇真小學暨幼稚園(下稱崇真),創校於1897年,學校佔地面積約9000平方米。 崇真課程設計彈性靈活,分英文小學部及國際小學部,一般前者每級約三班,後者每級約一班。 香港私立小學2025 國際小學部的課程比本地課程深奧和密集,學生額外學習海外課程、法文和日文等,除中文科以普通話教授外,其餘科目均由外籍老師任教。 九龍塘宣道小學位於九龍塘蘭開夏道,成立於1995年,學校透過各科專題研習、戶外考察及比賽,評估學生不同領域之能力。

  • 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很多家長肯定已經開始籌劃下半年讓孩子去哪裏讀書的問題了。
  •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中一自行收生學額極少,有志讓女兒入讀的家長可從其結龍小學入手。
  •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 會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教育界應當通過教育,建好、鞏固和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 放著免費的官津小學不上,搶著進直資、私立及國際學校,家長們到底看中的是什麼呢?

孩子上小學是開心的事,也標誌著孩子即將踏入人生新里程。 不過在開心之餘,家長們也為孩子能否順利入讀心儀的小學感到壓力倍增!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於是就出現了很多搶手學校4、5千人競爭百來個學位的情況,這樣的競爭,想想都心頭一緊了。 國際學校著重培育同學的國際視野,希望他們可多探研、多思考、敢冒險,關愛別人的特質。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他們對周圍世界事物的好奇心,發展學習技能,拓展學生宏觀視野。

香港私立小學: 學費$30,001-$40,000直資私立小學

2020/21學年小一至小六全年學費為$52,500,分10期繳付。 學校是全港首間一條龍優質音樂中小學,創立於2003年,其辦學宗旨為助學生在聖經真理及音樂的薰陶下,培養良好的學術修養和豐富創意。 學校課程採用「統整單元法」設計,各科會環繞同一單元為主題,發展教學內容。

校方亦透過不同活動,助學生擴闊視野,包括安排樂團海外交流活動、接待外地學校師生,藉著各種交流活動提昇學生的見識及涵養。 2020/21學年,小一至小六學費為$56,650,分10期繳付。 國際學校是指那些擁有相當比例的外國學生、而所實施的學制跟香港不同的學校。 香港大約有 33 所國際學校提供中學課程,各自開辦不同國家及國際文憑組織的課程。 在幼兒園留學篇,我們已經提到,新加坡的學校大致分為三類:政府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 而到了小學,更多家長就會把目光轉移到教學質量更有保障的政府小學和國際小學上。

香港私立小學: 九龍塘宣道小學(申請日期:9月1日至9月15日)

私立獨立學校計劃:根據政府的用語,私立學校當中有部分是「私立獨立學校計劃」學校。 現時總共有 8 間這類中學,他們分別是: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弘立書院、啓新書院、智新書院、滬江維多利亞學校、耀中國際學校、基督教國際學校。 當然有,自行分配學位為每所小學提供小一學額的大約 香港私立小學2025 50%收生;餘下 50%學額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Sundaykiss已整合不少名校校網,如:34校網、41校網等學額及涵蓋屋苑。 另外,亦整合了不同地區國際學校學費比較,讓家長們為孩子升學做足準備。

小一至小六皆有專題研習、網上學習平臺、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等,全年也有豐富的中文及英文閱讀計劃。 香港私立小學 香港私立小學2025 學費方面,2021/22學年為$51,300,分10個月繳付。 香港培正小學在1889年於廣州創校,香港分校創於1933年,先後開辦小學、中學及幼稚園,直屬中學為香港培正中學,不少學生幼小中都在同一學校上課,學習更連貫,對學校有很強歸屬感。 培正以中文教學為主,重視兩文三語發展,推廣中、英文圖書閱讀,培養閱讀氣氛及習慣。 2020/21年度小一至小六的全年學費為$53,400。

香港私立小學: 九龍禮賢學校小學部

「我覺得是因為香港變得越來越陌生,很多東西正在或已經消失,有一種集體的情緒是隨時要和香港說再見。」他對BBC中文說。 讀者麥先生就在獨立書店參展商「界限書店」的攤位,一口氣購入三本香港文化書籍,關於香港城市散步路線、老建築與霓虹燈,以及香港地標的插畫。 陶培康表示,其公司今年最暢銷的自家出版書籍分別是飲食散文《味緣香港》和繪本《香港巨大化動物vol.1》,兩本的主題都是香港文化。

”培僑中學校長伍煥傑說,學校一直致力推動愛國教育,鼓勵學生參與給國家宇航員寫信的活動,又參與抗美援朝烈士遺骸的迎回儀式。 這些都是在中央政府、特區政府支持下,同學才得以成功參與並增強民族自信和自豪,培僑人特別感謝。 「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因其優越的精英教育制度、良好的雙語教育環境、較易申請的陪讀簽證政策,這種種的一切使得國內家長選擇將低齡孩子送往新加坡留學,接受新式教育。 香港私立小學 香港私立小學2025 除了申請小一的學生可以直接申請以外,想要入讀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國際學生一般必須參加AEIS考試。

香港私立小學: 培僑書院 提供本地及國際課程

王海秀說,威爾森小學8月1日正式運作,她也將於當天獲聘為威爾森首任校長,目前開設1班32名學生,這班一年級學生8月30日開學上課,學生數已近滿招。 近月,港府康文署轄下的香港公共圖書館以「清理違法或國安」書籍為由,下架數以百計館藏,主要是政治類和歷史書籍,但也有民主派人士的非政治著作,包括遊記、愛情小說和文學評論。 另有報道指,教育局官員巡視學校圖書館時表示,作家魯迅的著作「鼓勵學生上街」,因此應該下架。 會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教育界應當通過教育,建好、鞏固和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教育局過去一年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編製多元化學與教資源、擴展姊妹學校網絡等,希望大家繼續與特區政府同心協力,共同辦好教育。 學校可運用撥款邀請外間機構,就媒體及資訊素養、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為學生、家長、教師舉辦講座、工作坊、參觀具公信力傳媒機構等。

香港私立小學: 性別

註 1: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只錄取維多利亞幼稚園學生、債券持有人或海外迴流之學生。 中西區兩所聖心分別為資助及私立小學,兩校同位於堅道,不過分屬兩個獨立校舍。 嘉諾撒聖心學校一至四年級為下午班,五至六年級則為全日制上課,以逐步適應全日制中學生活。 其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該校預留85%學額予兩所聖心的畢業生,升讀機會大。 協恩設中小幼,幼稚園獲學券資助,小學為資助學校,中學則是直資。 學校小一設三班,提供90個小一學額,雖然並非行小班教學,但校方在主科實行分班政策,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組。

香港私立小學: 香港小學教育概況

《香港01》早前為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舉辦講座,由前線編輯介紹甚麼是人工智能、該技術的應用、現時的發展等,並以《香港01》為例說明傳媒機構如何應用該些技術到新聞報導之中。 這所歷年口碑不錯的私立國際學校一時間成了家長朋友圈的「負面教材」。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所浦東熱門民辦之一,中芯國際學校。

香港私立小學: 中學名稱

私立及直資小學:大部分都是在每年七、八月(即子女完成 K2 後的暑假)或九、十月(即子女剛開始讀 K3 後)舉辦申請簡介會及接受報名,但有些學校早於三月便開始接受下學年的入學申請。 注意個別私立或直資小學會有第二階段入學申請,報名日期通常是在四月至六月報同年九月入讀小一。 南區直資男校聖保羅書院小學有直屬中學聖保羅書院,2020年慶祝創校169週年,現任麥志豪校長曾任聖保羅書院副校長,中小學關係密切。 學校近年配合男生的特性,加入體驗和探究式學習,並推行STEAM教育。

香港私立小學: 香港書展:《國安法》實施後首次,業界憂「白色恐怖」

王海秀說,威爾森招生「重質不重量」,臺南每天約有3百多名小學生到外縣市或自學團體上學,這些越區學生、想教育國際化的家長就是威爾森的目標學生對象,所以招生不致受到少子化趨勢影響。 崑山中學多年前曾發生董事會挪用經費、積欠老師薪水的教育爭議風波,後來校方舊董事會瓦解、整頓改組,威爾森文教團隊參與崑中董事會、進行大改造,執行長王華勇與新董事會團隊3年前著手擘劃國際小學。 據瞭解,在新董事團隊努力下,清償崑中過去的債務,讓學校運作重上軌道。 〔記者王俊忠/臺南報導〕崑山中學整頓改組的董事會3年前擘劃籌設國際小學,在臺南市長黃偉哲與教育局長鄭新輝協助下,促成臺南第1所威爾森國際小學創立、也是臺南第2所私立小學。 董事會敦聘東區崇明國小校長王海秀出任威爾森小學首任校長,王海秀將於7月31日從崇明小學退休。

香港私立小學: 小學校網

E小姐是主修歷史的大三學生,每年都逛書展,較留意文史哲和藝術書籍。 她說以前書展有許多關於香港民主發展和中國歷史的作品,最深刻有一年買過前香港眾志祕書長黃之鋒在獄中撰寫的《獄文字》,這類書籍已幾近絕跡。 出席座談會的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表示,習主席回信不僅是對培僑中學的勉勵,更是對全港學校的激勵,不僅是對青年的感情,也是對香港的感情。 希望大家能從回信中讀懂這份牽掛,讀懂對香港的關愛和期盼。 香港中通社7月28日電(記者 徐嘉儀)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4日給香港培僑中學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

香港私立小學: 全港直資及私立小學開放日、申請簡介會及報名日期

2021/22學年學費,小一至小三為$60,000;小四至小六為$65,000。 傳統名牌女校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創校於1954年,同一校舍設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部,著重學術成就、培養良好品德,以培育學生成為明日女性領袖為目標。 德望有校本課程,老師會因應學生能力,按主題設計讀本及文法課程,並鼓勵學生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 學費方面,2020/21學年小一至小三為每年$43,400;小四至小六為$44,500,分10期繳付。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被譽為平民直資,當中有一成外籍學生,令華裔學生同時接觸多元語境,學校設有第三語言課程,學生在小一入學前須在日語、西班牙語及法語中選其一,學習6年。

香港私立小學: 報名馬上截止!最後兩個月,香港私立小學入學插班,抓緊時機

直資學校由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自行管理,可收取學費,並享有一筆按學校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的政府津貼。 全港有大約 545 間小學,我們根據他們的 資助種類、所屬宗教、小學校網、學生性別、升中備註,整理了以下目錄,方便你查閱和多方面瞭解小學的分佈。 請使用提供的篩選名單功能,點擊個別連結,會加載學校的詳細資訊網頁。 馬上又要到國內的升學季了,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很多中小學生都是在家裏上網課度過了一個學期。 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很多家長肯定已經開始籌劃下半年讓孩子去哪裏讀書的問題了。

香港私立小學: 香港政府將重推「23條」:與《國安法》有何差異?

國際學校小學:私立小學也包括「國際學校開辦的小學」。 香港大約有 41 所國際學校提供小學課程,各自開辦不同國家及國際文憑組織的課程。 官立學校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香港私立小學: 私立小學

另外,41校網的九龍城區只有兩所英文小學,分別是拔萃小學及瑪利諾修院學校,同屬傳統「爭崩頭」名校。 備受家長熱捧的傳統直資男校英華小學,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更有一條龍中學——同為直資的英華書院。 該校教學特色是以主題式學習,每年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及批判性思維。 常識科融合STEM理念,強化科學和科技教育的學與教。 初小棄用教科書,自設校本課程,將常規考試改為進展性評估,讓學生走進社區和大自然實地探究。

香港私立小學: 私立學校﹝包括國際學校﹞

灣仔區12校網有3所資助女校,包括瑪利曼小學,是該區不少女生家長的第一志願。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 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非一條龍學校。 在傳統教學法外,學校計劃在課程加入探究式學習、STEM教育,加強學生在數理、科學上的能力。

講座亦與學生探討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途,以及對社會的影響,指出ChatGPT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習,另一方面都會出錯,必須慬慎使用。 香港私立小學2025 另外,科技發展亦衍生不少問題,包括有助騙徒更易生成詐騙程式、圖片和影片,令假資訊在網上泛濫,提醒學生需小心辨認。 我總會告訴她”越早越好”如果非要給出一個時間段從小學開始留學新加坡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新加坡因其獨特的地理文化和語言優勢受到中國家長們的青睞近年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