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校同學對學校充滿歸屬感,愛校園生活,愛護學校,樂於參與、組織及學校活動。 了增加大的歸屬感,學校特意舉行中一家長聚會,中一新生迎新日及體育活動體驗,學術上亦會舉行英語銜接、戲劇和中文辯論課程,好讓學生樂於在校園學習,建設正向思維,一人一體藝的理想。 私立中學及國際學校:除了官立、資助、直資之外,香港中學體制還包括「私立中學」與「國際學校」。 這些中學由辦學團體自資經營,沒有政府補貼,收取學費也比較高。 中學排名banding 跟直資中學一樣,私立中學可自行決定中一收生辦法,不需要參加教育局制定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現在人人都說要「贏在起跑線」,要入好學校,自然要搬入Band 1 中學名校區。

原屬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下午校的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下稱軒銅),在2015學年轉為全日制,並由灣仔譚臣道遷至銅鑼灣東院道,翻新聖瑪利亞堂中學的舊校舍。 軒銅的聯繫官中包括有「狀元搖籃」之稱的皇仁書院,故特別吸引區內男生報讀。 官立和津貼中學通常會預留每班兩個學額給留班生(約佔全部學位的 5%),這些預留的學位如未用盡,學校可自行決定收生,這些最後才清楚的學位俗稱「叩門位」。 不過,由於每年總有學生需要留班,故叩門位未必年年相同。 我們根據各中學公佈的自行分配學額,推算各中學的中一學位總額。 2022 年度大部分中學中一開四班,每班人數 33 人,中一收生總數是 132 人。

中學排名banding: 香港中學教育概況

取錄按學生的資質及學習潛能而定,從不取決於其家庭背景。 聖保羅一直堅守「唯纔是教」的收生政策,並提供不設名額上限的學費減免計劃,照顧不同背景學生的需要,確保具潛質的學生不會因經濟因素而影響就學。 除學費減免外,聖保羅承諾為有經濟需要的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及適切完善的財政資助,確保他們的校園生活及學習機會同樣多姿多彩。 沙田區有兩所直資一條龍學校, 中學排名banding2025 培僑書院 是其中一所,中小學位於同一校園,在大圍山上自成一國。

香港嘉諾撒學校積極推行多元教育,是14校網的大熱小學之一,為東區提供最多小一學額,更有聯繫英中女校嘉諾撒書院,中小學校舍就在比鄰,女生升學有優勢。 除了升讀聯繫中學外,畢業生亦入讀區內外著名的中學,升中成績亮麗。 學校推行活動教學,於一至六年級均實施小班教學,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教學助理及學科輔導計劃。 不少家長指女兒在聖士堤反的初小階段,甚為輕鬆,至小三課業就會愈趨加重。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是沙田區band1C的直資中學,致力以基督教精神教學生認識基督真理,培育才德兼備的態度。

中學排名banding: Band1沙田中學13.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鄭榮之中學

沙田91網爭崩頭之大熱學校,位於沙田第一城,年年超收情況嚴重,與浸信會教育學院有聯繫。 推行活動教學、生本教學、協作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資優教育、拔尖教學、小組輔導教學和功輔班,提升同學成績和改善學習態度。 中學排名banding2025 中學排名banding2025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紮根黃大仙區內49年,深受黃大仙區家長歡迎。

  • 此外,透過舉辦有系統的教師發展課程,讓教師從反思中促進學習及學習新的教學法。
  • 特別的是,喇沙書院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同時提供法語課程,學生可選擇法語或普通話為第二語言。
  • 她對本地和海外升學出路瞭如指掌,廣受家長和留學生歡迎。
  • 以下分析主要考慮三個條件,包括 DSE 公開試成績排名、班師比例以及師資。

需要留意的是,一個學生的全港派位組別和校網派位組別可以是不同的! 校網派位組別是用作分配學生所屬校網的學位,即「統一派位乙部」。 中學「統一派位」每年五月初由學生填寫選校志願表,申請表分為甲部和乙部,甲部可填全港任何三所中學,乙部可填三十所校網內中學。

中學排名banding: 全港中學排名

有些直資中學(總數有 43 所)不會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他們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該中學查詢。 創立於1927年聖嘉勒女書院,致力發展全人教育之餘,特別側重社會服務,培育學生的內在美,重視品德培養,使學生既有審美思維,亦有內在美。 為照顧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英語能力稍遜的同學會被安排小組教學和課後增潤班,讓她們在學習上得到更適切的照顧和支援,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其英語水平。 學校更會竭力營造一個豐富的英語環境,以提升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例如英語日、英語廣播及班制話劇比賽等。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41 間女子中學,佔整體約 9%;香港有 88 間天主教中學,佔整體約 19%;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培育學生修身立德,探求真理,敏於思考,勇於批判,敢於創新。

在 2020 年度的文憑試中,它的學生有86%能夠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可以說是實力表現,亦有80%的他們能升讀本地學士課程。 學校有一個特別的教學計劃「崇德人自我發展計劃」,讓學生能於體育、音樂、舞蹈、戲劇及制服團隊等方面發展所長。 本校自1860年創校以來,一直以實踐基督教義和秉承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為基礎,致力為女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

中學排名banding: 全港最新排名 (更新12月22日 10:00am)

學校的教學方式不盡相同,大部份直資學校的收生要求都較為獨特,會希望收取在各種課外活動表現出色、有特殊才藝的學生。 有的學校希望學生可以在一的輕鬆愉快的環境成長,學業成績固然重要,但亦需要有各種課餘活動排解壓力。 誠然,有些同學不喜歡參與太多活鹽,若子女比較文靜,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其他讀書風氣更為濃厚的學校則更為合一合適。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臺,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中學排名banding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臺。

中學排名banding: 資助中學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是一所津貼Band 1C的男女英文中學,為拓展學生多元化的學習經驗,他們更會用英語話劇培育資優生,可見學校教好英文的決心! 20%的學校老師更有博士學歷,在2020年的文憑試中,有94%的學生考獲本地副學位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但由所屬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的資助學校。 為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香港還有其他類型的學校,也就是可收取學費及按學生人數獲政府資助,並享有較大彈性的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以及自負盈虧的私立學校。

中學排名banding: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西貢區

同時大量招募學科及體藝tutor,全兼職均可,歡迎登記成為導師及申請個案。 由此引申,其餘一些數字像學生升讀八大,甚至三大學位之比率、四個核心或個別主科考獲四級或以上比率均甚具參考價值,一目瞭然。 讀之家長馬上能對該校畢業生升讀大學之機會率,有一清晰概括之掌握。 每項數據宜最少看近三、五年,察看趨勢,一年或偶有佳作,不足為憑;太久恐教師人員等優勢已有變動,不關目前。 唯祇有少部份中學公開此等數據,所看之中學排名有否擷取統計,佔比如何等,乃家長宜留心之處。

中學排名banding: Band1沙田中學15.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我們安全的消息系統保證雙方的隱私和便利,而我們廣泛的專業導師數據庫則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材料和可靠的指導。 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通過耶穌基督瞭解生命的希望和意義,將他們的思想從無知中解放出來,將他們的心靈從偏見中解放出來。 激勵我們的學生珍惜和善用他們每個人所擁有的才能,不僅在他們的工作領域,而且在他們的全面發展中都表現出色。 秉承基督教「信望愛」的精神,培育學生成為未來的領導人才。 教導他們追求卓越,建立崇高的品德及奉公忘私的精神;熱衷學習、終身不懈、並具備國際視野。

中學排名banding: 香港中學最新排名 TOP 100

我們為我們的學生灌輸基本技能,讓他們在個人和團體中成長,成為負責任的公民,欣賞中國文化和周圍的世界。 我們鼓勵學生培養學習的主動性,並意識到其與自己、生活和他人的相關性。 我們向學生灌輸信任和誠信的重要性的意識,以及對合作團隊合作和尊重他人的欣賞。 我們訓練我們的學生具有高道德標準,具有社會和環境意識,並成為有用、有貢獻和負責任的社區成員。

中學排名banding: 全港中學排行榜

教育局其實並無把「Banding」資料公開,理由是避免一些學校被標籤。 至於坊間很多中學排名榜,作者試過拿3份不同的出版社的排名榜都大有不同,因此建議家長可作參考之用。 筆者認為最客觀的標準是公開試成績及進大學百分比,這些數字性資訊是可量度及較客觀,相反老師質素及校風則包含主觀因素。 位於32校網的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簡稱大天海帆)稱得上是油尖旺區的大熱。 除了品德教育做得好,學業成績亦有目共睹,升中派位最多學生獲派聖芳濟書院、真光女書院,也有入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華仁書院(九龍)等名校。

中學排名banding: 全港文憑試表現與「schName」相約的中學

外界對培僑的印象,多以為它是一所愛國學校,其實學校不但重視中華文化,同時融合西方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雖然聖彼得不如部分名小學有一條龍或直屬中學,但升中派位成績優異,學生多升讀英皇書院、聖類斯中學、英華女學校、聖嘉勒女書院等名校。 2018年度該校統一派位學額由90個大減至60個,世襲生蠶食了不少統一派位學額。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是直資Band1B中學,學校致力以基督愛人樹己的精神為基礎,帶來優質教育。

學校按學術、興趣與體藝、社會服務及宗教四大類設立了26個學會及興趣小組,亦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際比賽。 學校設有800多個學業成績獎、35個由舊生捐贈獎學金提供給不同領域表現優異的學生申請,只要學生肯努力用功,必定有所回報。 被譽為全港第一的官立中學皇仁書院,在DSE中表現僅次於聖保羅男女中學及拔萃女書院,位列第三,共栽培了15名狀元。 該校注重學生的全人教育,除了務求課業達標,也不忽略學生的技能發展,全校共設有50個學會、8個社團及1個學生會。

中學排名banding: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傳統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創校於1864年,屬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亦有直屬中學聖保祿學校。 該校近年學費加幅頗高,2012年度全年學費為$25,000, 至近年增至$55,000,在7年間加幅超過100%。 經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學校餘下的學位將用於統一派位,這些學額約佔每所中學中一學額的 中學排名banding 65%。

現時看到的各種排行榜,全部乃坊間人士之見,認真者會詳列所有數據準則、來源及指標等,簡單者有單憑主觀喜惡,或祇謂以成績「評估」,其餘細節則欠奉。 家長參考前宜花點時間瞭解一下其編制方法,否則彷如手執偏頗失實之地圖航行,後果堪虞。 教育局把全港所有小六畢業生按學業成績分成三個組別:組別一至組別三。 「組別一中學」是指它的中一新生大部份來自組別一的小六學生。 「組別 1A, 1B, 1C」的區分是來自組別一學生的多少。 官立學校是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及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中學排名banding: 文憑試 (HKDSE) 成績或其他相關資訊

2015年遷入啟德,轉入34校網,而且歸入傳統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中學校網,畢業生可爭奪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華英中學等12間名英中的學位,相對屬黃大仙中學校網多一倍機會。 「結龍」小學的小六學生可以選擇直接升讀其「結龍」中學。 「結龍」中學原則上會預留不少於15%的中一總學額,供其他小學的學生循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的途徑申請入讀。 為進行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全港按地方行政區劃分為 18 個學校網,學生所屬校網為其就讀小學所在地區。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中西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香港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絕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中學排名banding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學校員工,將共同努力,與家長及社會人士攜手合作,以貫徹辦學宗旨。 中學排名banding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聖公會鄧肇堅中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而熱門的中西區、灣仔及九龍城區,提供的英中學額分別有250、206及665個。

中學排名banding: 沙田區小學校網排名(88 ,89, 91校網)

使用注意:中學本身沒有組別之分,這裡顯示的組別,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這裡提供的組別分類只作參考,而且資訊來自多個不同途徑,人云亦云,請用戶小心求證,不要盡信。 英中,即是以英語授課的中學;中中,即是以中文授課的中學。 現在,香港的中學實際上不再二元地分為英中和中中了,但坊間及傳媒仍常使用「英中」指「傳統英文中學」及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 而「他區」是指該中學,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提供學位予其他地區。 不少家長望子成龍,希望子女可以進高Banding高排名的學校,可是排名不代表一切,有時候排名相差幾位的學校可能實際上成績上分別不大,然而校風差距甚遠,因此也要列入考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