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通開支1000元,減去400元後,剩下600元將會獲得25%的貼,即可獲補貼150元。 至2022年6月的票價調整生效日前,市民憑八達通乘搭港鐵、輕鐵及港鐵巴士,或以維碼乘搭車程,可享3.8%車費扣減。 全月通交通津貼2025 港鐵、巴士及電車於2023年6月至7月陸續加價,港鐵加幅為2.3%、巴士加價3.9%至7%,而電車則由成人票HK$2.6加至HK$3,加幅達15.4%。 「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有效期由每月1日至該月最後一日,發售日期為前一個月的最後7天至該月的首7天。 用成人八達通在「港鐵特惠站」拍卡,並在當日於港鐵站入閘,即可獲得$2折扣優惠。 全月通交通津貼 #折扣不適用於東鐵綫頭等額外費、機場快綫及往來羅湖及落馬洲站的車程,該折扣同時不適用於使用全月通1 (上水 / 烏溪沙 一 尖東)往來馬場站的車程。

補貼金額為實際開支超出400元後餘額的25%,以每月300元為上限。 如要領取全額300元資助,每月公共交通開支達1,600元或以上。 以11月份有22日工作天為例,從上水站到中環站,如不使用任何優惠,八達通車費為862.4元。 政府新措施補貼115元,市民車費減至746.8元;若市民再購買港鐵「全月通」,「雙重優惠」下車費將減價175元,即約687.3元,變相是原價的8折左右。 政府消息人士指,八達通特別處理器中是可以將都會票的錢計入市民自己的八達通,初步計劃是將兩張卡都在同一部處理器中「嘟」一下,就可以合併計算車費和可獲得的補貼。 「九巴月票」於2018年3月起正式推出,適用於全港逾400條九巴路線,包括常規路線、馬場專線、通宵線、口岸線以及假日特別線,亦適用於跨公司的聯營過海線。

全月通交通津貼: 交通津貼的最新消息

用「都會票」搭港鐵,搭40程只需$435,平均每程HK$10.9,用嚟搭過海線一定有平。 「都會票」適用於來回下圖顯示的任何港鐵站,有效期更已延長至40日。 全月通交通津貼2025 須於購票當日起計14日內作首次使用,車票於首次使用起計40日內有效,車票將於第40程出閘時被收回。 每月16日之後,到下列指定地點的「補貼領取站」(藍色機)拍卡,上一個月的補貼會自動儲入八達通卡中。

  • 首先在APP內登記八達通,然後在左下方點選「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再按「領取補貼」,之後點選「拍已登記的八達通」,按指示拍一下八達通卡,就可領取公共通費用補貼。
  • 李先生選擇購買屯門至紅磡的全月通加強版,開支為500元,以及九巴月票,費用為780元。
  • 但留意優惠不適用於東鐵綫頭等額外費、機場快綫及港鐵接駁巴士。
  • 由2020年1月1日起,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若超出$400,政府會為超出$400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以每月$400為上限。

不過香港01則引述政府資料,查覈其說法為錯誤:計劃在2022年至23年預算耗支經修訂後為30億,在推行10年期間總開支則為91.65億,因此認為她的說法與現實不符[54]。 立法會議員陳健波的立場跟葉劉接近,在電臺節目上亦表明2023年計劃總開支會突破百億,認為政府應加強阻止濫用情況的出現[55],其後改口稱2023至24年政府為此申請67億元預算。 全月通交通津貼2025 觀塘前區議員梁翊婷引述報導,反駁指政府經常在預算上高估計劃開支。 並引述檢控數據,認為在長者優惠實名制逐漸推行的情況下,濫用情況已得到一定控制。 陳健波回應道,巴士和小巴欠抽查乘客的誘因,故檢控數字不一定反映現實[56]。 部分司機曾以此濫用計劃,購買多張長者八達通卡,再大量使用長者八達通對收費機的感應器拍卡,虛報有大量長者乘車,從而詐騙政府為計劃提供的金錢補貼[43]。

全月通交通津貼: 政府和交通營辦商加強監管和罰則

長者乘車優惠計劃推出以來,已揭發有司機濫用長者八達通詐騙政府補貼的罪行,部分案件詐騙公帑高達15萬港元[44]。 運輸署為防止及發現這類型的行為,會要求接受補貼的營辦商進行內部監控、接受獨立核數師的審計及鑑證,並實地考察優惠使用情況[43]。 最後一個方法,就是使用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就算不用出門也能輕鬆領取交通補貼。 這個方法只適用於備有NFC功能的Android流動裝置或已配對八達通流動讀寫器的iOS流動裝置。 首先在APP內登記八達通,然後在左下方點選「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再按「領取補貼」,之後點選「拍已登記的八達通」,按指示拍一下八達通卡,就可領取公共通費用補貼。 由2022年2月23日起,政府調低公共交通費用補貼的領取門檻,並增加補貼金額上限。

另外,乘客購買全月通、都會票、屯門–南昌全日通、機場快綫來回票及機場快綫團體票的費用亦會納入計劃下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以計算補貼。 全月通交通津貼2025 全月通會編錄於八達通內,購買有關車票的費用會在計劃下自動記錄。 請按此查詢設有「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及「補貼領取站」的港鐵車站資料。 部分以非八達通方式(如現金)購買的指定車船票(例如:港鐵全月通/巴士月票/機場快綫來回票)亦可納入交通津貼計算,惟需另外申請。 政府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只要每月交通費超過400元,之後每1元,就可有0.25元補貼,以每月300元為限。 計劃之下,港鐵都會票、全月通等原有優惠仍然生效,相關費用仍然會計算作「交通費」;即市民若要慳到盡,日後需使用港鐵月票。

全月通交通津貼: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當補貼金額提高至500元,周小姐每月則可以拎足458.3元。 現時以EarnMORE銀聯信用卡自動增值八達通1%回贈,不過Apple Pay或Samsung Pay增值八達通仍然有2%回贈。

申請成功後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會以短訊通知當事人,並於四星期內寄至當事人的通訊地址[33]。 同年11月,張建宗表示政府正與渡輪、專線小巴、專營大嶼山路線的巴士相討如何把該計劃擴展[5],並宣佈該計劃將於2013年涵蓋所有渡輪以及大嶼山巴士[8]。 次年3月,2元交通優惠計劃正式擴展至渡輪和新大嶼山巴士,為計劃的第三階段[9][註 4]。 部分邨巴、紅色小巴的綫路未獲認可,市民可瀏覽運房局網站,瞭解有關公共交通工具是否在補貼範圍。 市民可於每月16日起領取上月的補貼,領取公共交通費用補貼的限期為3個月。

全月通交通津貼: 交通津貼需要登記嗎?需額外登記的指定車船票

由2022年2月20日起,WeChat Pay HK客戶可以透過WeChat Pay HK乘車碼搭港鐵! 只要在閘口機掃二維碼便可以直接入閘,跟使用八達通入閘原理一樣。 客戶開通乘車碼後可以選擇使用WeChat Pay HK餘額支付車費,連信用卡支付,更可以連接消費券用於「港鐵乖車碼」自動扣款。 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早上7時15分至8時15分,使用成人八達通於任何指定核心市區車站出閘,即可享車費65折優惠。 早晨折扣優惠可與轉乘優惠、特惠站優惠、車費扣減及全月通加強版連接車程75折優惠同時使用。

全月通交通津貼: 交通津貼賺盡攻略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全月通交通津貼: 每月車費如何計算?什麼車資將計算在內?

政府推行該項計劃的原因在於它認為交通費對上述羣體構成一定壓力[1],並希望長者及殘疾人士參與社區,讓社會共融[4]。 若市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為200元或以下,是無法領取任何補貼的。 財政司司長發表 2023 – 2024 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時宣佈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簡稱交通津貼)的臨時特別措施延長 6 個月至 2023 年 10 月底。 換言之,直至2023年10月30日,政府會繼續就市民每月超出 HK$200 全月通交通津貼 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的上限金額為 HK$500。 今次政府推出的交通費補貼,全月通、都會票用戶亦可以受惠。 如市民已經購買了月票,配合為計劃而設的八達通特別處理器,會將所花的金額加至每月交通費中,同樣以「400元後可享25%補貼」的計算方式計算,令市民得到應得的補助額。

全月通交通津貼: 九巴優惠

補貼計劃適用於透過八達通卡支付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包括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的費用,或上述公共交通服務月票/日票的費用,無須額外申請。 全月通交通津貼 邨巴、員工巴士、街渡及紅色小巴都會計算在內,但需獲運輸署審批,簽約及準時上傳交易記錄。 雖然只有八達通消費的車費,纔可納入交通補貼內,但是以現金付款購買的全月通加強版,由於月票會儲存在八達通的記錄內,故此仍可享用政府的交通補貼回贈。 至於以獨立車票形式推出的港鐵都會票,市民需要在購買都會票後的 30 天內,自行到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將購買都會票的費用跟八達通記錄掛鈎,纔可將費用納入至交通補貼的計算項目內。 計劃涵蓋所有以八達通支付的港鐵車程 (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

全月通交通津貼: 交通津貼上限增至500元

所謂的交通津貼,其實是指政府於 全月通交通津貼 2019 年推出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目的是透過補貼減輕市民的交通支出。 此計劃不設年齡及入息限制,只要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超出 HK$200,市民便可獲得超出金額之三分之一的補貼,上限為 HK$500。 在計劃實施之前,像港鐵、九巴、城巴般的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都自願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票價優惠[1]。 2011年10月12日,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建議所有65歲以上者和符合資格的殘疾人士能以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乘坐港鐵、專營巴士、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1][2]。 同時考慮到了原本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營運商已提供票價優惠,故要求它們在維持該些優惠的情況下,以實報實銷的形式向營運商補償差額[3]。

全月通交通津貼: 交通津貼範圍幾大?有咩服務不獲資助?

部分車船票可在購買時向營辦商職員出示八達通登記,其他港鐵票、渡輪小輪票都需透過「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登記。 政府在2019年1月1日推出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旨在為日常使用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出行,而公共交通開支較高的市民減輕交通費用負擔。 在計劃初提出時,其便得到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的好評[48]。 但立法會議員譚耀宗、潘佩璆,乃至部分市民認為優惠的開支應由公共交通工具營運商負責,政府不應以公帑補貼由財團營運的營運商[49]。 全月通交通津貼2025 曾蔭權則回應指政府不能夠迫使營運商以虧蝕的方式營運[49]。 2014年,政府決定讓12歲以下的合資格殘疾兒童也能以優惠票價乘坐適用於計劃的交通工具[10],並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把優惠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11]。

相關文章